第1题:
第2题:
天然地基的抗震验算时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
第3题: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下述()说法不正确。()
第4题:
验算地基的抗震强度时,下述不正确的是()。
第5题:
《抗震规范》规定,在验算桥梁的抗震强度和稳定性时,一般只考虑()地震力,在纵横两个方向分别验算。
第6题:
地基土的抗震容许承载力可取地基土经深宽修正后的容许承载力乘以地基土抗震允许承载力提高系数
柱桩的抗震允许承载力提高系数可取1.5
200kPa≤[σ0]<300kPa的一般黏性土的地基抗震允许承载力提高系数应取1.3
中密的粉细砂地基中的摩擦桩抗震允许承载力提高系数应取1.5
第7题:
地基土抗震容许承载力需在深宽修正后的地基容许承载力基础上再修正
地基土抗震容许承载力不宜高于深宽修正后的地基容许承载力
桩基础的抗震允许承载力提高系数可取1.5
抗震容许承载力提高系数取值应依据地基土的类型不同而不同
第8题:
地基的承载力与基底合力的偏心距和倾斜率有关
验算地基承载力时,有些情况下应计入地基所受波浪力
验算承载力时,所需岩土基本参数统计件数应不少于8件
当基础底面为条形以外的其他形状时,可简化为相当的矩形
第9题:
所有的建筑桩基础均应进行抗震验算
单桩竖向抗震承载力特征值可比非抗震设计时提高25%
液化土层的桩周摩阻力应进行适当的折减
桩数较多的挤土桩的施工可使桩间土挤密,液化可能性降低
第10题:
地基稳定性可采用圆弧滑动面法进行验算
稳定性验算的安全系数应为1.2
位于稳定土坡坡顶上的建筑,当垂直于坡顶边缘线的基础底面边长不大于3m时,可不限制其外边缘线至坡顶的水平距离
当地基土坡坡角大于45°,坡高大于8m时,尚应验算坡体的稳定性
第11题:
第12题:
316.2
330.4
345.6
382.3
第13题:
哪些建筑可不进行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第14题:
验算天然地基在地震作用下的竖向承载力时,按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考虑,下述表述中()是不正确的。
第15题:
哪些类建筑可不进行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第16题:
铁路软土路基稳定性验算时,下述()说法不正确。()
第17题:
挡土墙的计算通常包括()验算、()验算、()验算、墙身强度验算和抗震计算。
第18题:
第19题:
验算天然地基在地震作用下的竖向承载力时,荷载值应取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的基础底面平均压力和边缘最大压力
地基承载力应采用调整后的抗震承载力
地基抗震承载力的提高系数与基础类型有关
高宽比大于4的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基础底面不宜出现零应力区
第20题:
地基土抗震容许承载力需在深宽修正后的地基容许承载力基础上再修正
地基土抗震容许承载力不宜高于深宽修正后的地基容许承载力
柱桩基础的抗震允许承载力提高系数可取1.5
抗震容许承载力提高系数取值应依据地基土的类型不同而不同
第21题:
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时,应采用地震作用效应基本组合值
地基抗震承载力应取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乘以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
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级别确定
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应根据设计地震烈度确定,且不得小于1.0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