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体形简单的12层建筑物(高度36m)建造在深厚中等压缩性地基土上,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施工期可完成20%~50%的沉降量 B.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不是甲级 C.其倾斜值应控制在0.004以内 D.基础平均沉降量应控制在20cm以内

题目
某体形简单的12层建筑物(高度36m)建造在深厚中等压缩性地基土上,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施工期可完成20%~50%的沉降量
B.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不是甲级
C.其倾斜值应控制在0.004以内
D.基础平均沉降量应控制在20cm以内

相似考题
更多“某体形简单的12层建筑物(高度36m)建造在深厚中等压缩性地基土上,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6层建筑物建造在饱和软土地基上,估算地基的最终平均沉降量为180mm,竣工时地基平均沉降量为54mm,竣工时地基土的平均固结度与下列( )最为接近。
    A. 10% B. 20% C. 30% D. 50%


    答案:C
    解析:
    最终沉降量S∞ 与固结过程中某一时刻的固结度Ut及该时刻的沉降量S的关系可表示为:St= Ut× S∞ ,即Ut = St/S∞ = 54/180 = 0. 3。

  • 第2题:

    某6层建筑物建造在饱和软土地基上,估算地基的最终平均沉降量为180mm,竣工时地基平均沉降量为54mm,竣工时地基土的平均固结度与()最为接近。
    A . 10% B .20%
    C .30% D. 50%


    答案:C
    解析:

  • 第3题:

    某建筑物建造在饱和软土地基上,估算地基的最终平均沉降量为218mm,竣工时地基土的平均固结度达到21%,竣工时地基平均沉降量为(  )mm。

    A.46
    B.38
    C.75
    D.81

    答案:A
    解析:
    由固结度计算公式:Ut=St/S;得St=Ut·S=218×0.21=45.78mm。

  • 第4题:

    建造在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在适当部位宜设置沉降缝,下列哪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A.建筑平面的转折部位
    B.长度大于50m的框架结构的适当部位
    C.高度差异处
    D.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明显差异处

    答案:B
    解析:
    参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7.3.2条:建筑物的下列部位,宜设置沉降缝:①建筑平面的转折部位;②高度差异或荷载差异处;③长高比过大的砌体承重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适当部位;④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差异处;⑤建筑结构或基础类型不同处;⑥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

  • 第5题: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下列()不应进行稳定性验算。()

    • A、对经常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挡土墙等
    • B、建造在斜坡上或边坡附近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 C、场地和地基条件简单、次要的轻型建筑物
    • D、基坑工程

    正确答案:C

  • 第6题:

    建筑物设置沉降缝时,下列()项部位宜设置沉降缝。()

    • A、建筑物高度差异处
    • B、地基土的压缩性显著差异处
    • C、长宽比过大的砌体承重结构的适当部位
    • D、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

    正确答案:A,B,D

  • 第7题:

    大多数建筑物是建造在土层上的,一般把支承建筑的的这种土层称为()

    • A、人工地基
    • B、地基
    • C、基础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当建筑物的高差为6M,建造在不同的地基上,建筑物的体形较复杂,内部有错层,在该建筑物中应设置()。

    • A、建筑变形缝
    • B、抗震缝
    • C、伸缩缝
    • D、沉降缝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多选题
    建筑物设置沉降缝时,下列()项部位宜设置沉降缝。()
    A

    建筑物高度差异处

    B

    地基土的压缩性显著差异处

    C

    长宽比过大的砌体承重结构的适当部位

    D

    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对于软弱地基及基础,下述说法中()选项不正确。()
    A

    软弱地基是指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组成的地基

    B

    软弱地基设计时,应考虑上部结构和地基的共同作用

    C

    对荷载差异较大的建筑物,宜先建轻低部分,后建重高部分

    D

    活荷载较大的构筑物,使用初期应根据沉降情况控制加载速率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对于建造在处理后地基上的建筑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2013年真题]
    A

    处理后的地基应满足建筑物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

    B

    经处理后的地基,在受力层范围内不允许存在软弱下卧层

    C

    各种桩型的复合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均应采用现场载荷试验

    D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体型规则、简单的建筑物,地基处理后可不进行沉降观测


    正确答案: B,A
    解析:
    AB两项,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3.0.5条规定,处理后的地基应满足建筑物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地基处理的设计尚应符合下列规定:①经处理后的地基,当在受力层范围内仍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进行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验算;②按地基变形设计或应作变形验算且需进行地基处理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应对处理后的地基进行变形验算;③对建造在处理后的地基上受较大水平荷载或位于斜坡上的建筑物及构筑物,应进行地基稳定性验算。可知处理后的地基应满足建筑物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
    C项,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1.3条规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的验收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对有黏结强度的复合地基增强体尚应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
    D项,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10.3.8条规定,下列建筑物应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沉降变形观测:①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建筑物;②软弱地基上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建筑物;③处理地基上的建筑物;④加层、扩建建筑物;⑤受邻近深基坑开挖施工影响或受场地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变化影响的建筑物;⑥采用新型基础或新型结构的建筑物。

  • 第12题:

    单选题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下列()不应进行稳定性验算。()
    A

    对经常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挡土墙等

    B

    建造在斜坡上或边坡附近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C

    场地和地基条件简单、次要的轻型建筑物

    D

    基坑工程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体形简单的12层建筑物(高度36m)建造在深厚中等压缩性地基土,下列叙述中 ( )是不正确的。
    A.施工期可完成10%的沉降量 B.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不是中级
    C.其倾斜值应控制在0. 004以内 D.基础平均沉降量应控制在20cm以内


    答案:A,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5. 3. 3条,中等压缩性土施工期完成的沉降量一般为20%~50% ;根据第3. 0. 1条,12层(高36m)的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应为乙级;根据第5. 3. 4条,其倾斜值应控制在0.003以内,平均沉降量应控制在200mm内。

  • 第14题:

    某体形简单的12层建筑物(高度36m)建造在深厚中等压缩性地基土上,下列叙述中()是不正确的。
    A.施工期可完成10%的沉降量 B.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不是甲级
    C.其倾斜值应控制在0.004以内 D.基础平均沉降量应控制在20cm以内


    答案:A,C
    解析:

  • 第15题:

    一住宅建造在地质年代较久的地基土上,地下水位不变,对地基变形的论述,下列何种说法是正确的?( )

    A.土的附加应力会引起变形
    B.土的自重应力会引起变形
    C.土的自重和建筑物的自重共同引起地基变形
    D.设地下室,可减小作用于地基土的附加应力,但对地基变形并无作用

    答案:A
    解析:
    地基中的应力按其产生的原因不同,可分为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对于形成年代比较久远的土,在自重应力的长期作用下,其变形已经稳定。因此,土的自重不再会引起地基土的变形。而附加应力则不同,因为它是地基中新增加的应力,将引起地基土的变形。

  • 第16题:

    某体形简单的12层建筑物<高度36m)建造在深厚中等压缩性地基止,下列叙述中( )是不正确的。

    • A、施工期间可完成10%的沉降量
    • B、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不是甲级
    • C、其倾斜值应控制在0.004以内
    • D、基础平均沉降量应控制在20cm以内

    正确答案:A,C

  • 第17题:

    某6层建筑物建造在饱和软土地基上,估算地基的最终沉降量为200mm,竣工时地基平均沉降量40mm,竣工时地基土的平均固结度与()最为接近。()

    • A、10%
    • B、20%
    • C、30%
    • D、50%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建筑物应尽量建造在地基承载力较高且均匀的土层上,如岩石、坚硬土层等。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在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与基础托换技术中,下列哪种方法是通过地基处理改良地基土体,提高地基土体抗剪强度,改善压缩性,以满足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和变形的要求()

    • A、树根桩
    • B、锚杆静压桩
    • C、压力注浆
    • D、灌注桩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单选题
    当建筑物的高差为6M,建造在不同的地基上,建筑物的体形较复杂,内部有错层,在该建筑物中应设置()。
    A

    建筑变形缝

    B

    抗震缝

    C

    伸缩缝

    D

    沉降缝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某6层建筑物建造在饱和软土地基上,估算地基的最终沉降量为200mm,竣工时地基平均沉降量40mm,竣工时地基土的平均固结度与()最为接近。()
    A

    10%

    B

    20%

    C

    30%

    D

    5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在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与基础托换技术中,下列哪种方法是通过地基处理改良地基土体,提高地基土体抗剪强度,改善压缩性,以满足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和变形的要求()
    A

    树根桩

    B

    锚杆静压桩

    C

    压力注浆

    D

    灌注桩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大多数建筑物是建造在土层上的,一般把支承建筑的的这种土层称为()
    A

    人工地基

    B

    地基

    C

    基础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