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的要求,关于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哪一个? (A)桩端持力层为硬塑黏性土时,锤击沉桩终锤应以控制桩端标高为主,贯入度为辅 (B)采用静压沉桩时,场地地基承载力不应小于压桩机接地压强的1.0倍,且场地应平整,桩身弯曲矢高的允许偏差为桩长 (C)对大面积密集桩群锤击沉桩时,监测桩顶上涌和水平位移的桩数应不少于总桩数的5% (D)当桩群一侧毗邻已有建筑物时,锤击沉桩由该建筑物处向另一方向施打

题目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的要求,关于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哪一个?
(A)桩端持力层为硬塑黏性土时,锤击沉桩终锤应以控制桩端标高为主,贯入度为辅
(B)采用静压沉桩时,场地地基承载力不应小于压桩机接地压强的1.0倍,且场地应平整,桩身弯曲矢高的允许偏差为桩长
(C)对大面积密集桩群锤击沉桩时,监测桩顶上涌和水平位移的桩数应不少于总桩数的5%
(D)当桩群一侧毗邻已有建筑物时,锤击沉桩由该建筑物处向另一方向施打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D
解析:
更多“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的要求,关于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哪一个? (A)桩端持力层为硬塑黏性土时,锤击沉桩终锤应以控制桩端标高为主,贯入度为辅 (B)采用静压沉桩时,场地地基承载力不应小于压桩机接地压强的1.0倍,且场地应平整,桩身弯曲矢高的允许偏差为桩长 (C)对大面积密集桩群锤击沉桩时,监测桩顶上涌和水平位移的桩数应不少于总桩数的5% (D)当桩群一侧毗邻已有建筑物时,锤击沉桩由该建筑物处向另一方向施打”相关问题
  • 第1题: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采用锤击沉桩法的工艺流程,正确的是 ( )

    A.确定桩位和沉桩顺序→桩机就位→吊桩喂桩→校正→锤击沉桩→接桩→再锤击沉桩→送桩→收锤→转移桩基
    B.确定桩位和沉桩顺序→桩机就位→校正→吊桩喂桩→锤击沉桩→接桩→再锤击沉桩→送桩→收锤→转移桩基
    C.确定桩位和沉桩顺序→桩机就位→吊桩喂桩→校正→锤击沉桩→接桩→送桩→再锤击沉桩→收锤→切割桩头
    D.确定桩位和沉桩顺序→桩机就位→吊桩喂桩→校正→接桩→送桩→锤击沉桩→再锤击沉桩→收锤→切割桩头

    答案:A
    解析: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打(沉)桩施工方法通常有:锤击沉桩法、静力压桩法及振动法等,以锤击沉桩法和静力压桩法最为普遍。锤击沉桩法,一般的施工程序:确定桩位和沉桩顺序→桩机就位→吊桩喂桩→校正→锤击沉桩→接桩→再锤击沉桩→送桩→收锤→转移桩基。

  • 第2题:

    关于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锤击沉桩顺序的说法,正确的有()。

    A、基坑不大时,打桩可逐排打设
    B、对于密集桩群,从中间开始分头向四周或两边对称施打
    C、当一侧毗邻建筑物时,由毗邻建筑物处向另一方向施打
    D、对基础标高不一的桩,宜先浅后深
    E、对不同规格的桩,宜先小后大

    答案:A,B,C
    解析:
    2017版教材P108页原文是当基坑不大时,打桩应逐排打设或从中间开始分头向四周或两边进行;对于密集桩群,从中间开始分头向四周或两边对称施打;当一侧毗邻建筑韧时,由毗邻建筑物处向另一方向施打;当基坑较大时,宜将基坑分为数段,然后在各段范围内分别施打,但打桩应避免自外向内或从周边向中间进行,以避免中间土体被挤密,桩难以打人;或虽勉强打入,但使邻桩侧移或上冒;对基础标高不一的桩,宜先深后浅;对不同规格的桩,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可使土层挤密均匀,以防止位移或偏斜。

  • 第3题:

    灌注桩成孔的控制深度与桩型有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摩擦桩应以设计桩长控制成孔深度
    B.摩擦桩采用锤击沉管法成孔时,桩管入土深度控制应以贯入度为主,以标高控制为辅
    C.当端承型桩采用钻(冲)、挖掘成孔时,应以设计桩长控制成孔深度
    D.当端承型桩采用锤击沉管法成孔时,桩管入土深度控制应以贯入度为主,以标高控制为辅
    E.端承摩擦桩必须保证设计桩长及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

    答案:A,D,E
    解析:
    对于摩擦桩,必须保证设计桩长,当采用沉管法成孔时,桩管入土深度的控制以标高为主,并以贯入度(或贯入速度)为辅; 对于端承桩,当采用钻、挖、冲成孔时,必须保证桩孔进入硬土层达到设计要求的深度,并将孔底清理干净;当采用沉管法成孔时,桩管入土深度的控制以贯入度(或贯入速度)为主,与设计持力层标高相对照为辅。

  • 第4题:

    某桩基工程采用锤击沉入砼预制桩。按设计桩端持力层为密实砂土,打桩时停止应以下列哪个选项作为控制?()

    • A、桩的贯入度
    • B、桩端设计标高
    • C、以控制桩的贯入度为主,以控制桩端设计标高为辅
    • D、以控制桩的贯入度为辅,以控制桩端设计标高为主

    正确答案:D

  • 第5题:

    混凝土预制桩采用锤击沉桩施工,桩端达到下列()项时,终止锤击应以贯入度控制为主,桩端标高为辅。()

    • A、风化岩
    • B、密实的砂土
    • C、可塑黏土
    • D、稍密的碎石土

    正确答案:A,B

  • 第6题:

    下列关于预制桩锤击沉桩施打顺序的说法中,哪项合理()

    • A、对于密集桩群,自四面或四周向中间对称施打
    • B、当一侧毗邻建筑物时,由毗邻建筑物向另一侧施打
    • C、根据基础底面设计标高,宜先浅后深
    • D、根据桩的规格,宜先小后大,先短后长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多选题
    关于成桩深度的说法,正确的有()。
    A

    摩擦桩应以设计桩长控制成孔深度

    B

    摩擦桩采用锤击沉管法成孔时,桩管人土深度控制应以贯人度为主,以标高控制为辅

    C

    端承型桩采用钻(冲)、挖掘成孔时,应以设计桩长控制成孔深度

    D

    端承型桩采用锤击沉管法成孔时,桩管入土深度控制应以贯人度为主,以标高控制为辅

    E

    端承摩擦桩必须保证设计桩长及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


    正确答案: E,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施打大面积密集预制桩桩群时,对桩顶上涌和水平位移进行监测的数量应满足(  )。[2013年真题]
    A

    不少于总桩数的1%

    B

    不少于总桩数的3%

    C

    不少于总桩数的5%

    D

    不少于总桩数的1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施打大面积密集桩群时,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7.4.9条第7款规定,应对不少于总桩数10%的桩顶上涌和水平位移进行监测。

  • 第9题:

    多选题
    关于成桩深度的说法,正确的有()。
    A

    摩擦桩应以设计桩长控制成孔深度

    B

    摩擦桩采用锤击沉管法成孔时,桩管人土深度控制应以贯人度为主,以标高控制为辅

    C

    端承型桩采用钻(冲)、挖掘成孔时,应以设计桩长控制成孔深度

    D

    端承型桩采用锤击沉管法成孔时,桩管人土深度控制应以贯入度为主,以标高控制为辅

    E

    端承摩擦桩必须保证设计桩长及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


    正确答案: E,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关于锤击沉桩法的施工工艺流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确定桩位和沉桩顺序→打桩机就位→校正→锤击沉桩→吊桩喂桩→接桩→再锤击沉桩→送桩→收锤→切割桩头

    B

    确定桩位和沉桩顺序→打桩机就位→校正→吊桩喂桩→锤击沉桩→接桩→再锤击沉桩→送桩→收锤→切割桩头

    C

    确定桩位和沉桩顺序→打桩机就位→吊桩喂桩→校正→锤击沉桩→接桩→再锤击沉桩→送桩→切割桩头→收锤

    D

    确定桩位和沉桩顺序→打桩机就位→吊桩喂桩→校正→锤击沉桩→接桩→再锤击沉桩→送桩→收锤→切割桩头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某桩基工程采用锤击沉入砼预制桩。按设计桩端持力层为密实砂土,打桩时停止应以( )控制
    A

    桩的贯入度

    B

    桩端设计标高

    C

    以控制桩的贯入度为主,以控制桩端设计标高为辅

    D

    以控制桩的贯入度为辅,以控制桩端设计标高为主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灌注桩成孔的控制深度与桩型有关,下面正确的是()。
    A

    摩擦桩应以设计桩长控制成孔深度

    B

    摩擦桩采用锤击沉管法成孔时,桩管入土深度控制应以贯入度为主,以标高控制为辅

    C

    当端承型桩采用钻(冲)、挖掘成孔时,应以设计桩长控制成孔深度

    D

    当端承型桩采用锤击沉管法成孔时,桩管入土深度控制应以贯入度为主,以标高控制为辅

    E

    端承摩擦桩必须保证设计桩长及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


    正确答案: B,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施打大面积密集预制桩桩群时,对桩顶上涵和水平位移进行监测的数量应满足(  )。

    A、不少于总桩数的1%
    B、不少于总桩数的3%
    C、不少于总桩数的5%
    D、不少于总桩数的10%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7.5.15条规定,在压桩施工过程中应对总桩数10%的桩设置上涌和水平偏位观测点,定时监测桩的上浮量及桩顶水平偏位值,若上涌和偏位值较大,应采取复压等措施。

  • 第14题:

    采用锤击沉桩法打预制桩时, 当桩端达到坚硬粘性土时, 桩的入土深度的控制方法是()。

    A.只控制贯入度
    B.以控制贯入度为主,以标高为辅
    C.只控制标高
    D.以控制标高为主,以贯入度为辅

    答案:B
    解析:

  • 第15题:

    某建筑桩采用端承型桩,用锤击沉管法成孔时,桩管入土深度控制为()。

    • A、设计桩长控制
    • B、以标高为主、控制贯入度为辅
    • C、桩端进入持力层的设计深度
    • D、以贯入度为主、控制标高为辅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下列对于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采用锤击沉桩施工时,正确的是()。

    • A、当一侧毗邻建筑物时,由毗邻建筑物向另一侧施打
    • B、对于密集桩群,自中间向两个方向或四周对称施打
    • C、根据桩的规格,宜先大后小,先短后长
    • D、根据基础底面标高,宜先深后浅

    正确答案:A,B,D

  • 第17题:

    对采用锤击沉管法施工的端承型桩,沉管深度应以()进行控制。()

    • A、标高控制为主,贯入度控制为辅
    • B、贯入度控制为主,标高控制为辅
    • C、设计桩长
    • D、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灌注桩成孔的控制深度与桩型有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摩擦桩应以设计桩长控制成孔深度
    • B、摩擦桩采用锤击沉管法成孔时,桩管人土深度控制应以贯人度为主,以标高控制为辅
    • C、当端承型桩采用钻(冲)、挖掘成孔时,应以设计桩长控制成孔深度
    • D、当端承型桩采用锤击沉管法成孔时,桩管人土深度控制应以贯入度为主,以标高控制为辅
    • E、端承摩擦桩必须保证设计桩长及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

    正确答案:A,D,E

  • 第19题:

    多选题
    滑行道桥沉入桩基础沉桩锤击时应注意()问题。
    A

    开始沉桩时,宜采用较低落距,桩锤、替打、送桩和桩宜保持在同一轴线上。在锤击过程中,应先采用轻锤低击,再采用重锤高击。

    B

    锤击沉桩时,应采用与锤、桩相适应的、适当弹性和厚度的锤垫和桩垫,并在锤击过程中及时修理和更换,避免打坏桩。

    C

    环境温度在-10℃以下时,应尽量避免进行钢管桩的锤击沉桩工作。

    D

    沉桩过程中,若遇到贯入度剧变,桩身突然发生倾斜、位移或有严重回弹,桩顶或桩身出现严重裂缝、破碎等情况时,应暂停沉桩,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E

    沉桩时,以控制桩底设计标高为主。


    正确答案: B,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某建筑桩采用端承型桩,用锤击沉管法成孔时,桩管入土深度控制为()。
    A

    设计桩长控制

    B

    以标高为主、控制贯入度为辅

    C

    桩端进入持力层的设计深度

    D

    以贯入度为主、控制标高为辅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要求,关于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哪一个?(  )[2012年真题]
    A

    桩端持力层为硬塑黏性土时,锤击沉桩终锤应以控制桩端标高为主,贯入度为辅

    B

    采用静压沉桩时,地基承载力不应小于压桩机接地压强的1.0倍,且场地应平整,桩身弯曲矢高的允许偏差为1%桩长

    C

    对大面积密集桩群锤击沉桩时,监测桩顶上涌和水平位移的桩数应不少于总桩数的5%

    D

    当桩群一侧毗邻已有建筑物时,锤击沉桩由该建筑物处向另一方向施打


    正确答案: B
    解析:
    A项,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7.4.6条规定,①当桩端位于一般土层时,应以控制桩端设计标高为主,贯入度为辅;②桩端达到坚硬、硬塑的黏性土、中密以上粉土、砂土、碎石类土及风化岩时,应以贯入度控制为主,桩端标高为辅。③贯入度已达到设计要求而桩端标高未达到时,应继续锤击3阵,并按每阵10击的贯入度不应大于设计规定的数值确认,必要时,施工控制贯入度应通过试验确定。
    B项,根据第7.5.1条规定,采用静压沉桩时,场地地基承载力不应小于压桩机接地压强的1.2,且场地应平整。
    C项,根据第7.4.9条第7款规定,对大面积密集桩群锤击沉桩时,监测桩顶上涌和水平位移的桩数应不少于总桩数的10%
    D项,根据第7.4.4条第2款规定,当桩群一侧毗邻已有建筑物时,锤击沉桩由该建筑物处向另一方向施打。

  • 第22题:

    单选题
    某桩基工程采用锤击沉入砼预制桩。按设计桩端持力层为密实砂土,打桩时停止应以下列哪个选项作为控制?()
    A

    桩的贯入度

    B

    桩端设计标高

    C

    以控制桩的贯入度为主,以控制桩端设计标高为辅

    D

    以控制桩的贯入度为辅,以控制桩端设计标高为主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混凝土预制桩采用锤击沉桩施工,桩端达到下列()项时,终止锤击应以贯入度控制为主,桩端标高为辅。()
    A

    风化岩

    B

    密实的砂土

    C

    可塑黏土

    D

    稍密的碎石土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