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滑坡进行勘探或测试时,应注意的问题有( )。 A.滑坡勘探采用物探、钻探、坑探相结合的方法,必要时可采用井探或洞探 B.勘探点应沿滑坡主轴和平行主轴方向布置 C.在滑坡体外围不应布置勘探点 D.当无法采取滑动带原状土样时,可采取保持天然含水量的扰动土样,做重塑土样试验

题目
对滑坡进行勘探或测试时,应注意的问题有( )。
A.滑坡勘探采用物探、钻探、坑探相结合的方法,必要时可采用井探或洞探
B.勘探点应沿滑坡主轴和平行主轴方向布置
C.在滑坡体外围不应布置勘探点
D.当无法采取滑动带原状土样时,可采取保持天然含水量的扰动土样,做重塑土样试验


相似考题
更多“对滑坡进行勘探或测试时,应注意的问题有( )。 A.滑坡勘探采用物探、钻探、坑探相结合的方法,必要时可采用井探或洞探 B.勘探点应沿滑坡主轴和平行主轴方向布置 C.在滑坡体外围不应布置勘探点 D.当无法采取滑动带原状土样时,可采取保持天然含水量的扰动土样,做重塑土样试验”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下列关于风化岩与残积土的勘探测试原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勘探点间距应取本规范第四章规定值的平均值
    B.宜在探井中或采用二(三)重回转取土器采取试样
    C.原位测试可采用圆锥动力触探、标准贯入、波速测试、载荷试验等方法
    D.对残积土必要时进行湿陷性和湿化试验


    答案:A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第6. 9. 3条规定,风化岩和残积土的勘探测试应遵守的原则包括:①勘探点间距应取《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21 —2001) (2009年版)第4章规定的小值;②应有一定数量的探井;③宜在探 井中或用双重管、三重管采取试样,每一风化带不应少于3组;④宜采用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相结合,原位测试可采用圆锥动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波速测试和载荷试验;⑤对相当于极软岩和极破碎的岩体,可按土工试验要求进行,对残积土,必要时应进行湿陷性和湿化试验。

  • 第2题:

    规划阶段对于峡谷地区坝址两岸勘察宜布置( )。

    A.物探剖面
    B.勘探平硐
    C.坑槽探
    D.钻探

    答案:B
    解析:
    在拟定的近期开发工程的代表性坝址布置勘探剖面,河床中应有1~3个钻孔,两岸各1个钻孔或平硐。

  • 第3题:

    某水电站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时发现水库近坝库岸存在滑坡体,预测滑坡体范围为200㎡,滑动带最大厚度约25m,为查明滑坡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并预测其稳定性和变化趋势,沿滑坡可能滑移方向布置2条钻孔勘探线,勘探线上应按( )布置。

    A.每条勘探线布置钻孔2个,计4个孔,每孔设计深度为25m,每个钻孔进行物探测井并取1组滑动带试样
    B.每条勘探线布置钻孔2个,计4个孔,每孔设计深度为35m,每个钻孔进行物探测井并取1组滑动带试样
    C.每条勘探线布置钻孔3个,计6个孔,每孔设计深度为25m,每个钻孔进行物探测井并取1组滑动带试样
    D.每条勘探线布置钻孔3个,计6个孔,每孔设计深度为35m,每个钻孔进行物探测井并取1组滑动带试样

    答案:D
    解析:
    钻孔勘探线主要沿滑坡可能滑移方向布置,勘探线间距50~100m,每条勘探线不少于3个钻孔,对滑带土的室内有效试验组数累计不少于6组。

  • 第4题:

    房屋建筑工程详细勘察阶段的取土试样和原位测试数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钻探取土试样的数量不应少于勘探孔总数的1/2
    • B、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件
    • C、每个采用连续记录的静力触探和动力触探为主要勘察手段时,不应少于3个孔
    • D、对厚度大于50cm的夹层或透镜体应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

    正确答案:A,C,D

  • 第5题:

    岩溶地区进行勘探与测试时,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岩溶地区主要采用综合物探,并在代表性物探异常点布置验证性钻孔
    • B、可用轻便型、密集型勘探查明或验证土洞
    • C、岩溶地区钻探时岩芯采取率不得小于80%
    • D、岩溶地区地下水样试验时,除进行一般项目外,应增加游离CO2和侵蚀性CO2含量分析

    正确答案:C

  • 第6题:

    工程地质勘探包括()。

    • A、工程地质测绘、钻探、工程地质试验、工程物探
    • B、钻探、硐(井)探、坑槽探、工程物探、工程地质试验
    • C、钻探、硐(井)探、坑槽探、工程物探
    • D、钻探、硐(井)探、坑槽探、工程物探、工程地质观测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对滑坡进行初测时,下述不正确的是()。

    • A、初测地质调绘范围应包括已有滑坡区、重点滑坡段及可能形成新滑坡的地区
    • B、勘探点应布置在滑坡主轴断面及必要的横断面上,主轴断面勘探点数量不得少于3个,且至少有一个控制性深孔
    • C、对路线方案影响较大、地质复杂、稳定性难以判断的滑坡必要时应进行动态观测
    • D、在绘制综合资料中的详细工程地质图时,比例尺宜为1:500~1:2000

    正确答案:D

  • 第8题:

    岩溶地区进行勘探与测试时,下述不正确的是()。

    • A、岩溶地区主要应采用综合物探,并在代表性物探异常点布置验证性钻孔
    • B、可用轻便型、密集型勘探查明或验证土洞
    • C、岩溶地区钻探时岩芯采取率不得小于80%
    • D、岩溶地区地下水样试验时,除进行一般项目外,应增加游离CO2和侵蚀性CO2含量分析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单选题
    勘探线和勘探点的布置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地下水情况和滑坡形态确定。除沿主滑方向应布置勘探线外,在其两侧滑坡体外也应布置一定数量勘探线。勘探点间距不宜大于(  )m,在滑坡体转折处和预计采取工程措施的地段,也应布置勘探点。
    A

    20

    B

    40

    C

    60

    D

    80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5.2.4条规定,勘探线和勘探点的布置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地下水情况和滑坡形态确定。除沿主滑方向应布置勘探线外,在其两侧滑坡体外也应布置一定数量勘探线。勘探点间距不宜大于40m,在滑坡体转折处和预计采取工程措施的地段,也应布置勘探点。

  • 第10题:

    单选题
    按"铁路特殊岩土规程",膨胀土及红黏土地区野外勘探时,不适合采用()。
    A

    钎探

    B

    物探

    C

    钻探

    D

    挖探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对滑坡进行勘探或测试时,下述不正确的是()。
    A

    滑坡勘探采用物探、钻探、坑探相结合的方法,必要时可采用井探或洞探

    B

    勘探点应沿滑坡主轴和垂直主轴方向布置

    C

    在滑坡体外围不应布置勘探点

    D

    当无法采取滑动带原状土样时,可采取保持天然含水量的扰动土样,做重塑土样试验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工程地质勘探包括(  )。
    A

    工程地质测绘、钻探、工程地质试验、工程物探

    B

    钻探、硐(井)探、坑槽探、工程物探、工程地质试验

    C

    钻探、硐(井)探、坑槽探、工程物探

    D

    钻探、硐(井)探、坑槽探、工程物探、工程地质观测


    正确答案: A
    解析:
    工程地质勘探包括:钻探、硐(井)探、坑槽探、工程物探。ABD三项中的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试验、工程地质观测不属于工程地质勘探的范围,它们与工程地质勘探、工程地质物理模拟、数值分析一起组成了工程地质勘察常用的技术方法。

  • 第13题:

    勘探线和勘探点的布置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地下水情况和滑坡形态确定。除沿主滑方向应布置勘探线外,在其两侧滑坡体外也应布置一定数量勘探线。勘探点间距不宜大于 ( )m,在滑坡体转折处和预计采取工程措施的地段,也应布置勘探点。
    A. 20 B. 40 C. 60 D. 80


    答案:B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5. 2. 4条,勘探线和勘探点的布置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地下水情况和滑坡形态确定。除沿主滑方向应布置勘探线外,在其两侧滑坡体外也应布置一定数量勘探线。勘探点间距不宜大于40m,在滑坡体转折处和预计采取工程措施的地段,也应布置勘探点。

  • 第14题:

    工程地质勘探包括( )。

    A.工程地质测绘、钻探、工程地质试验、工程物探
    B.钻探、硐(井)探、坑槽探、工程物探、工程地质试验
    C.钻探、硐(井)探、坑槽探、工程物探
    D.钻探、硐(井)探、坑槽探、工程物探、工程地质观测

    答案:C
    解析:
    工程地质勘探包括:钻探、硐(井)探、坑槽探、工程物探。ABD三项中的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试验、工程地质观测不属于工程地质勘探的范围,它们与工程地质勘探、工程地质物理模拟、数值分析一起组成了工程地质勘察常用的技术方法。

  • 第15题:

    按"铁路特殊岩土规程",膨胀土及红黏土地区野外勘探时,不适合采用()。

    • A、钎探
    • B、物探
    • C、钻探
    • D、挖探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下列勘探方法中,可能获取原状土样的是:()

    • A、坑探
    • B、麻花钻
    • C、冲击钻
    • D、物探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某水电站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时发现水库近坝库岸存在滑坡体,预测滑坡体范围为200m2,滑动带最大厚度约25m,为查明滑坡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并预测其稳定性和变化趋势,沿滑坡可能滑移方向布置2条钻孔勘探线,勘探线上应按()布置。

    • A、每条勘探线布置钻孔2个,计4个孔,每孔设计深度为25m,每个钻孔进行物探测井并取1组滑动带试样
    • B、每条勘探线布置钻孔2个,计4个孔,每孔设计深度为35m,每个钻孔进行物探测井并取1组滑动带试样
    • C、每条勘探线布置钻孔3个,计6个孔,每孔设计深度为25m,每个钻孔进行物探测井并取I组滑动带试样
    • D、每条勘探线布置钻孔3个,计6个孔,每孔设计深度为35m,每个钻孔进行物探测井并取1组滑动带试样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规划阶段对于峡谷地区坝址两岸勘察宜布置()。

    • A、物探剖面
    • B、勘探平硐
    • C、坑槽探
    • D、钻探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对滑坡进行勘探或测试时,下述不正确的是()。

    • A、滑坡勘探采用物探、钻探、坑探相结合的方法,必要时可采用井探或洞探
    • B、勘探点应沿滑坡主轴和垂直主轴方向布置
    • C、在滑坡体外围不应布置勘探点
    • D、当无法采取滑动带原状土样时,可采取保持天然含水量的扰动土样,做重塑土样试验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单选题
    下列勘探方法中,可能获取原状土样的是:()
    A

    坑探

    B

    麻花钻

    C

    冲击钻

    D

    物探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对滑坡进行初测时,下述不正确的是()。
    A

    初测地质调绘范围应包括已有滑坡区、重点滑坡段及可能形成新滑坡的地区

    B

    勘探点应布置在滑坡主轴断面及必要的横断面上,主轴断面勘探点数量不得少于3个,且至少有一个控制性深孔

    C

    对路线方案影响较大、地质复杂、稳定性难以判断的滑坡必要时应进行动态观测

    D

    在绘制综合资料中的详细工程地质图时,比例尺宜为1:500~1:200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地基勘探的方式不包括()。
    A

    钻探

    B

    坑探

    C

    地球物理勘探

    D

    井探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对滑坡进行勘探或测试时,应注意的问题有(  )。
    A

    滑坡勘探采用物探、钻探、坑探相结合的方法,必要时可采用井探或洞探

    B

    勘探点应沿滑坡主轴和平行主轴方向布置

    C

    在滑坡体外围不应布置勘探点

    D

    当无法采取滑动带原状土样时,可采取保持天然含水量的扰动土样,做重塑土样试验


    正确答案: C,B
    解析:
    ABC三项,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5.2.4条规定,勘探线和勘探点的布置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地下水情况和滑坡形态确定,除沿主滑方向布置勘探线外,在其两侧及滑体外尚应布置一定数量的勘探线、勘探孔的间距不宜大于40m,在滑床转折处和预计采取工程措施的地段,应设控制性勘探孔。勘探方法除钻探和触探外,应有一定数量的探井。D项,根据第11.4.3条条文说明规定,测滑坡带上土的残余强度,应首先考虑采用含有滑面的土样进行滑面重合剪试验。但有时取不到这种土样,此时可用取自滑面或滑带附近的原状土样或控制含水量和密度的重塑土样做多次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