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属于拟静力法抗震稳定计算所需参数的是( )。 A.坝体材料容重(重度) B.水库设计水准标高 C.土、石料在地震作用下的凝聚力和摩擦角 D.坝体材料动力变形特性和动态强度

题目
下列各项属于拟静力法抗震稳定计算所需参数的是( )。
A.坝体材料容重(重度)
B.水库设计水准标高
C.土、石料在地震作用下的凝聚力和摩擦角
D.坝体材料动力变形特性和动态强度


相似考题
更多“下列各项属于拟静力法抗震稳定计算所需参数的是( )。 ”相关问题
  • 第1题:

    滑坡稳定性计算常用的方法有瑞典圆弧法、瑞典条分法、毕肖甫法及简布法,下列关于这些方法的论述中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瑞典圆弧法仅适用于ψ=0的均质黏性土坡
    B、简布法仅适用于圆弧滑动面的稳定性计算
    C、毕肖甫法和简布法计算的稳定系数比较接近
    D、瑞典条分法不仅满足滑动土体整体力矩平衡条件,也满足条块间的静力平衡

    答案:A,C
    解析:
    滑坡稳定性计算常用的几种方法的基本特点是:①瑞典圆弧法假设均质粘性土坡滑动时,其滑动面常近似为圆弧形状,假定滑动面以上的土体为刚性体,即设计中不考虑滑动土体内部的相互作用力,假定土坡稳定属于平面应变问题;②瑞典圆弧滑动面条分法假定滑动面以上的土体分成多个垂直土条,对作用于各土条上的力进行力和力矩平衡分析,求出在极限平衡状态下土体稳定的安全系数;③毕肖甫法是根据根据静力平衡条件和极限平衡状态时各土条力对滑动圆心的力矩之和为零等;④简布法把回弧滑动面土坡稳定性分析的条分法加以推广,应用于滑动面为任意形状的土坡计算,给出了任愈形状滑动面土坡稳定性的分析公式。毕肖普法所得稳定性系数普遍比瑞典法大,随着孔压和中心角的增大,瑞典法在总体上逐渐减小,而毕肖普法在总体上逐渐增大,两者的差异也逐渐增大。

  • 第2题:

    采用拟静力法进行土石坝抗震计算时,必需提供的参数是(  )。

    A.水坝设计水准标高
    B.水平及竖向地震作用代表值
    C.坝体材料容重
    D.坝体材料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

    答案:A,B,C
    解析:
    无论采用拟静力法或是动力法,在对土石坝抗震计算时都不需要提供坝体材料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

  • 第3题:

    伪静力试验的结果通常是由荷载-变形的滞回曲线以及有关参数来表达,它们是研究结构抗震性能的基本数据。

    A

    B



  • 第4题:

    下列不属于结构抗震试验的选项有()

    • A、低周反复加载静力试验
    • B、拟动力试验
    • C、结构动力反应试验
    • D、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

    正确答案:C

  • 第5题:

    地震作用效应计算方法有静力法、拟静力法、()法。


    正确答案:动力

  • 第6题:

    将重力作用,设计地震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给定的动态分布系数三者乘积作为设计地震力的抗震设计方法称为()。

    • A、拟静力法
    • B、时程分析法
    • C、振型分解法
    • D、完全二次型方根法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名词解释题
    底部剪力法(拟静力法)

    正确答案: 根据地震反应谱理论,以工程结构底部的总地震剪力与等效单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相等,来确定结构总地震作用的方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下列各项,( )不属于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范畴。
    A

    静力强度计算

    B

    动力强度计算

    C

    稳定性计算

    D

    梁的挠度计算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可以确定材料损耗率的方法是()。
    A

    参数法

    B

    经验法

    C

    测定法

    D

    理论计算法


    正确答案: A
    解析: 包括参数法和统计法。

  • 第10题:

    单选题
    采用拟静力法进行坝高38m土石坝的抗震稳定性验算。在滑动条分法的计算过程中,某滑动体条块的重力标准值为4000kN/m。场区为地震烈度8度区。作用在该土条重心处的水平向地震惯性力代表值Fh最接近于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  )[2007年真题]
    A

    300kN/m

    B

    350kN/m

    C

    400kN/m

    D

    450kN/m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NB35047—2015)第5.5.9条规定,当采用拟静力法计算地震作用效应时,沿建筑物高度作用于质点i的水平向地震惯性力代表值应按下式计算:Fi=ahξGEiαi/g。式中,Fi为作用在质点i的水平向地震惯性力代表值;ξ为地震作用的效应折减系数,除另有规定外,取0.25;GEi为集中在质点i的重力作用标准值;αi为质点i的动态分布系数,应按本规范各类水工建筑物章节中的有关条文规定采用;g为重力加速度。
    查表4.3.1知,ah=0.2g。
    因此,得Fh=4000×0.2g×0.25×1.75/g=350kN/m。

  • 第11题:

    单选题
    将重力作用,设计地震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给定的动态分布系数三者乘积作为设计地震力的抗震设计方法称为()。
    A

    拟静力法

    B

    时程分析法

    C

    振型分解法

    D

    完全二次型方根法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验算天然地基地震作用下的竖向承载力时,下列哪些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2009年真题]
    A

    基础底面压力按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并采用“拟静力”法计算

    B

    抗震承载力特征值较静力荷载下承载力特征值有所降低

    C

    地震作用下结构可靠度容许有一定程度降低

    D

    对于多层砌体房屋,在地震作用下基础底面不宜出现零应力区


    正确答案: A,D
    解析:
    B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4.2.3条规定,在对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时,地基抗震承载力应按下式计算:faE≤ξafa。式中,faE为调整后的地基抗震承载力;ξa为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应按表采用,均大于等于1;fa为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故抗震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静力荷载下承载力特征值。
    A项,根据条文说明第4.2.2条规定,地基和基础的抗震验算,应采用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一般采用拟静力法。此法假定地震作用如同静力,然后在这种条件下验算地基和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
    C项,根据第4.2.4条规定,当需要验算天然地基竖向承载力时,应采用与荷载标准值相应的地震作用效应组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基础底面平均压力和边缘最大压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P≤fSE,Pmax≤1.2fSE
    式中,P为基础底面平均压力(kPa);Pmax为基础底面边缘最大压力(kPa);fSE为地基土抗震容许承载力(kPa)。由于地震时作用于基底上的荷载往往有偏心,基础抗倾覆的稳定性与作用于基底合力作用点的偏心情况有关系,所以规范对于荷载有偏心时,除基底平均压力和边缘最大压力分别不得超过容许承载力设计值和1.2倍的承载力设计值外,还应考虑容许的偏心距
    D项,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中验算天然地基的抗震承载力时,基础底面与地基土之间的零应力区面积上不应超过基础底面面积的15%。《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 50191—2012)中,对于形体规则的构筑物,零应力区的面积不应大于基础底面面积的25%;形体不规则的构筑物不宜大于基础底面面积的15%。对于高宽比大于4的高层建筑和高耸构筑物,零应力区的面积均应为零。

  • 第13题:

    下列是拟静力法抗震稳定计算所需参数的是( )。

    A.坝体材料容重(重度)
    B.水库设计水准标高
    C.土、石料在地震作用下的凝聚力和摩擦角
    D.坝体材料动力变形特性和动态强度

    答案:A,B,C
    解析:
    拟静力法抗震稳定计算所需参数如下:
    (1)水库设计水准标高;
    (2)坝体材料容重(重度);
    (3)孔隙水压力代表值;
    (4)土、石料在地震作用下的凝聚力和摩擦角,
    (5)水平及竖向地震力代表值。

  • 第14题:

    采用拟静力法进行坝高38m土石坝的抗震稳定性验算。在滑动条分法的计算过程中,某滑动体条块的重力标准值为4000kN/m。场区为地震烈度8度区。作用在该土条重心处的水平向地震惯性力代表值Fh最接近下列哪个数值?
    (A) 300kN/m (B) 350kN/m
    (C) 400kN/m (D) 450kN/m


    答案:B
    解析:

  • 第15题:

    验算天然地基地震作用下的竖向承载力时,下列哪个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 A、基础底面压力按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并采用拟静力法计算
    • B、抗震承载力特征值较静力荷载下承载力特征
    • C、地震作用下结构可靠度容许不变
    • D、对于多层砌体房屋,在地震作用下基础底面不宜出现零应力区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对于建筑抗震设计,当验算天然地基地震作用下的抗震竖向承载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基础底面不宜出现零应力区
    • B、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可靠度容许有一定程度降低
    • C、基础底面压力按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并采用拟静力法计算
    • D、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特征值较静力荷载下承载力特征值有所提高

    正确答案:C,D

  • 第17题:

    下列各项中,可以确定材料损耗率的方法是()。

    • A、参数法
    • B、经验法
    • C、测定法
    • D、理论计算法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下列各项,( )不属于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范畴。

    • A、静力强度计算
    • B、动力强度计算
    • C、稳定性计算
    • D、梁的挠度计算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单选题
    验算天然地基地震作用下的竖向承载力时,下列哪个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A

    基础底面压力按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并采用拟静力法计算

    B

    抗震承载力特征值较静力荷载下承载力特征

    C

    地震作用下结构可靠度容许不变

    D

    对于多层砌体房屋,在地震作用下基础底面不宜出现零应力区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结构抗震试验的选项有()
    A

    低周反复加载静力试验

    B

    拟动力试验

    C

    结构动力反应试验

    D

    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地震作用效应计算方法有静力法、拟静力法、()法。

    正确答案: 动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伪静力试验的结果通常是由荷载-变形的滞回曲线以及有关参数来表达,它们是研究结构抗震性能的基本数据。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对于建筑抗震设计,当验算天然地基地震作用下的抗震竖向承载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基础底面不宜出现零应力区

    B

    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可靠度容许有一定程度降低

    C

    基础底面压力按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并采用拟静力法计算

    D

    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特征值较静力荷载下承载力特征值有所提高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