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根据崩塌的规模和危害程度,崩塌的防治措施有:绕避、加固边坡、()、清除危岩以及做好排水工程等。
第4题: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对下列崩塌区的建筑适宜性评价,按崩塌规模和处理难易程度分类,以下()项是正确的。
第5题:
关于崩塌形成的条件,下列哪个是不对的()
第6题:
铁路路基通过危岩、落石、崩塌与岩堆地段时下述()是正确的。()
第7题:
高陡斜坡易形成崩塌
软岩强度低,易风化,最易形成崩塌
岩石不利结构面倾向临空面时,易沿结构面形成崩塌
昼夜温差变化大,危岩易产生崩塌
第8题:
支撑加固
采用拦挡建筑物
护面
生物措施
第9题:
规模大,破坏后果很严重,难于治理的,不宜作为工程场地,线路应绕避
规模较大,破坏后果严重的,应对可能产生崩塌的危岩进行加固处理,线路应采取防护措施
规模较小的可作为工程场地
规模较小且破坏后果不严重的,在有经验地区,对不稳定危岩可不采取治理措施
第10题:
第11题:
规模大,破坏后果很严重,难于治理的危岩和崩塌,不宜作为工程场地
规模大,破坏后果严重的危岩和崩塌,应对可能产生崩塌的危岩进行加固处理,线路应采取防护措施
规模大,破坏后果严重的危岩和崩塌,不宜作为工程场地
规模小,破坏后果不严重的危岩和崩塌,可作为工程场地,但应对不稳定岩采取治理措施
第12题:
清除危岩
支护加固
拦挡工程
明洞
第13题:
第14题: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下列对危岩和崩塌的岩土工程评价()是不合适的。()
第15题:
关于崩塌形成的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16题:
高陡斜坡产生了拉裂.松动变形并随时可能发生破坏,向坡下运动的岩体,我们称为()
第17题:
简述危岩体崩塌防护的主要工程措施。
第18题:
落石和小型崩塌可采用的防治方法有()
第19题:
采取支撑、嵌补、锚杆等措施进行加固
清除危险岩体,加固浮石
对危岩崩塌区采取刚性防护
拆除建(构)筑物
第20题:
规模小、破坏后果不严重的,可作为工程场地,但应对不稳定危岩采取治理措施
规模较大、破坏后果严重的,不可作为工程场地,线路应绕避
规模较小、破坏后果严重的,应对可能产生崩塌的危岩进行加固处理,线路应采取防护措施
规模大、破坏后果很严重、难于治理的,不宜作为工程场地,线路应绕避
第21题:
高陡斜坡易形成崩塌
岩石不利结构面倾向临空面时,易沿结构面形成崩塌
暴雨或昼夜温差变化,危岩易产生崩塌
软岩强度低,危岩易形成崩塌
第22题:
Ⅰ类崩塌区可用为建筑场地
Ⅰ类崩塌区各类线路均可通过
Ⅱ类崩塌区建筑场地线路工程通过应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Ⅲ类崩塌区采取加固防护措施也不能作为建筑场地
第23题:
危岩、落石、岩堆与崩塌地段路基施工前,应对影响范围进行评估,并对既有的建(构)筑物和交通设施等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或迁改措施。
施工前应设观测点,由专人监测和巡查,发现异常应立即停工,人机撤离,评估危险程度后采取相应的措施。
危岩、落石、岩堆与崩塌影响范围内可以搭盖临时建筑物、堆放机具。
施工前应先清理危岩、危石,并根据情况修建拦截构筑物等防护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