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所示电路中,已知US=10V,R1=3kΩ,R2=20kΩ,R3=1kΩ,L=1H,电路原已稳定,在开关S断开的瞬间,电阻R2上的电压u(0+)最接近于(  )V。 A.-50 B.0 C.10 D.50

题目
图所示电路中,已知US=10V,R1=3kΩ,R2=20kΩ,R3=1kΩ,L=1H,电路原已稳定,在开关S断开的瞬间,电阻R2上的电压u(0+)最接近于(  )V。

A.-50
B.0
C.10
D.50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
解析:
根据串并联公式得出开关断开前R3上电流为

断开后,根据换路定理,经过L和R3的电流不变,经过R2的电流方向相反,可得R2上的电压为-2.41×20=-48.2V。
更多“图所示电路中,已知US=10V,R1=3kΩ,R2=20kΩ,R3=1kΩ,L=1H,电路原已稳定,在开关S断开的瞬间,电阻R2上的电压u(0+)最接近于(  )V。 ”相关问题
  • 第1题:

    如图D-21所示的电路中,E=10V,R1=1.6kΩ, R2=6kΩ,R3=4kΩ,L=0.2H,把开关打开求:在换电路瞬间t=0+时, (1)电感中的电流iL(0+);(2)电感上的电压uL(0+)。


    答案:
    解析:
    解:R2与R3并联
    R′=R2R3/(R2+R3)=6×4/(6+4)=2.4(kΩ)
    R=R1+R′=1.6+2.4=4(kΩ)
    L不起作用
    I=E/R=10/4=2.5(mA)
    iL=【R2/(R2+R3)】I=6/(6+4)×2.5=1.5(mA)
    iL(O+)=1.5mA
    uL(O+)=I(R2+R3)=1.5×(6+4)=15(V)
    答:电感中电流为1.5mA,电感上的电压为15V。

  • 第2题:

    理想运放电路如题23图所示,若R1=5kΩ,R2=20kΩ,R3=10kΩ,R4=50kΩ, ui1-ui2=0.2V,则u0为(  )。


    A. -4V
    B. -5V
    C. -8V
    D. -10V

    答案:A
    解析:
    对于运放A2:由虚短知,



    由虚断知,




    对于运放A1:由虚短、虚断知,







    代入上式,得:

  • 第3题:

    如题13图所示电路中,已知Us=6V,R1=1Ω,R2=2Ω,R3=4Ω,开关闭合前电流处于稳态,t=0时开关S闭合。t=0时,μc(0+)为(  )。


    A. -6V
    B. 6V
    C. -4V
    D. 4V

    答案:D
    解析:
    t=0_时,等效电路如题解图所示。由电阻分压定理易知:



    由换路定则,电容电压不能突变,则:


  • 第4题:

    由电阻R1=1Ω、R2=2Ω、R3=3Ω组成的串联电路,如果电路总电流I为5A,则电阻R2、R3两端的电压U2、U3分别为()。


    正确答案:10V 15V

  • 第5题:

    由电阻R1=1Ω、R2=2Ω、R3=3Ω组成的并联电路,如果电路两端的总电压U为12V,则流过电阻R2的电流I2为()。


    正确答案:6A

  • 第6题:

    已知3个电阻并联,R1=200Ω,R2=300Ω,R3=600Ω,电路电压U=30v。求:电路总电流I为多少?()

    • A、0.1
    • B、0.2
    • C、0.3
    • D、0.4

    正确答案:C

  • 第7题:

    电阻R1、R2、R3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1=10Ω、R3=5Ω,R1两端的电压为6V,R2两端的电压为12V,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路中的电流为0.6A
    • B、电阻R2的阻值为20Ω
    • C、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为21V
    • D、电阻R3消耗的电功率为3.6W

    正确答案:D

  • 第8题:

    已知3个电阻并联,R1=200Ω,R2=300Ω,R3=600Ω,电路电压U=30v。求:电路总电阻R为多少?()

    • A、100
    • B、200
    • C、300
    • D、400

    正确答案:A

  • 第9题:

    三个电阻R1、R2、R3串联后接在电路两端,已知R1=2R2,R2=3R3,R2两端的电压为15V,试求电路两端的电压。


    正确答案: I=U2/R2=15/R2
    U=I(R1+R2+R3)=15/R2(2R2+R2+R2/3)=50V
    答:电路二端的电压为50V。

  • 第10题:

    由电阻R1=1Ω、R2=2Ω、R3=3Ω组成的串联电路,如果电路总电流I为2A,则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为()。


    正确答案:4V

  • 第11题:

    由电阻R1=1Ω、R2=2Ω、R3=3Ω组成的串联电路,如果电路总电流I为2A,则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U1、U2分别为()。


    正确答案:2V 3V

  • 第12题:

    单选题
    有三个电阻串联于电路中,已知R1=15,R2=30,R3=5,且已知电源电压为110V,流经电阻上的电流是2.2A,则电阻R1、R2、R3上的电压是()。
    A

    33、55、11V;

    B

    22、66、11V;

    C

    33、66、11V;

    D

    33、66、22V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如题图所示电路中,已知R1=3Ω,R2=R3=2Ω,U3=10V,开关S闭合前电路处于稳态,t=0时开关闭合。t=0_时,i?1(0_)为(  )。


    A. 2A
    B. -2A
    C. 2.5A
    D. -2.5A

    答案:A
    解析:
    t=0-时,等效电路如题解图所示。开关S闭合前电路处于稳态,电感相当于短路,易得:



    由换路定律,电感电流不能突变,则:


  • 第14题:

    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Us = 6V,R1=1Ω,R2=2Ω,R3=4Ω,开关闭合前电流处于稳态,t=0时开关S闭合。t = 0+时,Uc(0+)为( )。

    A. -6V B. 6V C. -4V D. 4V


    答案:D
    解析:


    答案:D

  • 第15题:

    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R1=3Ω ,R2=R3 = 2Ω,Us = 10V,开关S闭合前电路处于稳态,t=0时开关闭合。t = 0+时,iL1(0+)为()。

    A. 2 A B. - 2 A C. 2. 5A D. - 2. 5 A.


    答案:A
    解析:
    由换路定律,则iL1(0+)=iL1(0-)=2A

    答案:A

  • 第16题:

    由电阻R1=1Ω、R2=2Ω、R3=3Ω组成的并联电路,如果电路两端的总电压U为24V,则流过电阻R3的电流I3为()。


    正确答案:8A

  • 第17题:

    在三个电阻并联,R1=1Ω,R2=2Ω,R3=3Ω,已知通过电阻R2的电流为1A,所以,电阻R1上的电压降是()V,电阻R3上的电压降是()V.


    正确答案:2;2

  • 第18题:

    有三个电阻串联于电路中,已知R1=15,R2=30,R3=5,且已知电源电压为110V,流经电阻上的电流是2.2A,则电阻R1、R2、R3上的电压是()。

    • A、33、55、11V;
    • B、22、66、11V;
    • C、33、66、11V;
    • D、33、66、22V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三个电阻器R1、R2、R3依次串联后接至电压为US的直流电压源上,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得:电路中的电流为零,电阻器R1两端的电压为零,电阻器R2两端的电压等于US,由此可判断()。

    • A、R1短路
    • B、R2断路
    • C、R3断路
    • D、R1和R3均短路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已知R1=100Ω,R2=50Ω,R3=200Ω,电路中电流为0.5A,组成串联电路,总电阻R=()Ω,总电压U=()V,U1=()V,U2=()V,U3=()V。


    正确答案:350;175;50;25;100

  • 第21题:

    由电阻R1=1Ω、R2=2Ω、R3=3Ω组成的并联电路,如果电路两端的总电压U为12V,则流过电阻R1的电流I1为()。


    正确答案:12A

  • 第22题:

    由电阻R1=1Ω、R2=2Ω、R3=3Ω组成的并联电路,如果电路两端的总电压U为36V,则流过电阻R2、R1的电流I2、I1分别为()。


    正确答案:18A 36A

  • 第23题:

    由电阻R1=1Ω、R2=2Ω、R3=3Ω组成的并联电路,如果电路两端的总电压U为36V,则流过电阻R2、R3的电流I2、I3分别为()。


    正确答案:18A 1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