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的意义。
第3题: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第4题:
“少阴病,脉沉者,(),宜四逆汤。”
第5题:
原文“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第6题:
脉来实大弦长,轻取中取均不应,惟沉取始得,坚牢不移,为牢脉,伏脉与之相比,部位稍浅。
第7题:
第8题:
急温之
不可发汗
不可下之
宜四逆汤
四逆汤主之
第9题:
轻取不应,重按始得,如触水中沉石
轻按即得,重按反觉脉减,如触水中浮木
浮、中、沉取均感无力,按之空虚
浮、中、沉取均感有力,按之实满
脉来迟缓,猪一息三、四至
第10题:
第11题:
四逆散
麻黄细辛附子汤
当归四逆汤
一贯煎
生脉饮
第12题:
第13题:
《伤寒论》中“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何方主之?()
第14题:
“少阴病,始得之,(),(),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第15题:
据条文“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
第16题:
简述“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的意义。
第17题:
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死。
第18题:
对
错
第19题:
第20题:
栀子豉汤
黄连阿胶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附子甘草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
第21题:
脉沉者
自下利者
欲吐不吐者
其身恶寒者
身反不恶寒者
第22题:
阴寒内盛,格阳于外
外邪束表,卫阳郁遏
阳气不足,寒邪直中
阴盛于下,虚阳上扰
肾水不足,水不制火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