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朝廷要求“自立春至立夏尽立秋,郡国上雨泽”。这是我国最早对报灾提出的要求。
第2题:
为了巩固汉朝在河湟地区的统治和为长期经营作打算,()上奏朝廷,在河湟地区()
第3题:
试述两汉朝廷选拔官员的文化标准。
第4题:
朱熹:“国家建立学校之官,遍于郡国,盖所以幸教天下之士,使之知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而待朝廷之用也。”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
第5题: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对于诏令内容理解准确的是()
第6题:
关于汉代法律和法制,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第7题:
两汉朝廷为了缓和矛盾,曾明定利率,超过法定利率者叫“取息过律”,要受到惩罚。
第8题:
第9题:
上谷
渔阳
幽州
蓟城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封建社会时期的“家礼”,详细规定了家庭成员及亲属关系间的各种礼节,出现了包括“忠、贞、节、烈、孝”等名目繁多的礼。此间,礼仪开始与朝廷典章分割,走向民间,礼仪的()也发生了变化。
第14题:
哪一步法律是汉朝法律的基础:()。
第15题:
乐府原是封建朝廷设立的音乐管理机构,最初始于西周,汉朝依然沿用了这一名称。
第16题: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事皆朝廷总之。”上述材料中的“我朝”是指()
第17题:
汉朝初年,统治者奉行的是()的法律思想。
第18题:
简述汉朝的法律形式。
第19题:
汉朝政府曾经专门规定,商人穿鞋必须一只黑一只白。汉朝实行该规定的目的是()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