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选项中,乙的哪种行为构成我国《合同法》规定的承诺 A.甲向丙发出要约,乙得知后向甲表示接受甲在要约中规定的条件 B.甲向乙发出要约,要求乙在接到要约后七日内给予答复,逾期未答复则视为承诺。乙未按期答复 C.甲在报纸上刊登广告称:本公司有圣诞礼物出售,欲购者请速与本公司联系。乙打电话给甲订购若干 D.甲在报纸上刊登附有价目表的广告称:本书店新到图书若干,欲购者可在一个月内汇款,款到寄书。乙汇款给甲

题目
下列选项中,乙的哪种行为构成我国《合同法》规定的承诺

A.甲向丙发出要约,乙得知后向甲表示接受甲在要约中规定的条件
B.甲向乙发出要约,要求乙在接到要约后七日内给予答复,逾期未答复则视为承诺。乙未按期答复
C.甲在报纸上刊登广告称:本公司有圣诞礼物出售,欲购者请速与本公司联系。乙打电话给甲订购若干
D.甲在报纸上刊登附有价目表的广告称:本书店新到图书若干,欲购者可在一个月内汇款,款到寄书。乙汇款给甲

相似考题
更多“下列选项中,乙的哪种行为构成我国《合同法》规定的承诺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乙的行为,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乙构成受贿罪既遂

    B.乙构成受贿罪中止

    C.乙犯罪以后上交赃物的行为,属于酌定从轻处罚情节

    D.乙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ABC

  • 第2题:

    甲公司通过电视发布广告,称其有100辆某型号汽车,每辆价格15万元,广告有效期10天.乙公司看到该则广告后于第3天自带金额为300万元的汇票去甲公司买车,但甲公司的车此时已全部售完,无货可供.依照法律规定,有关本案的正确表述是【】

    A.甲发布广告的行为构成要约,乙的行为构成承诺,甲不承担违约责任

    B.甲发布广告的行为构成要约,乙的行为构成承诺,甲应补偿乙实际支出的费用损失

    C.甲发布广告的行为构成要约,但乙的行为不构成承诺,甲不承担民事责任

    D.甲发布广告的行为不构成要约,乙的行为不构成承诺,甲不承担民事责任


    正确答案:B
    [解析]我国《合同法》第15条规定,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第19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不得撤销:(一)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二)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第21条规定,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视为要约.本题中,由于甲公司发布的广告具备了要约的全部构成要件,并限定了期限,而后又形成缔约过失,应当承担乙公司的相应损失.综上述,可知选项B正确.

  • 第3题:

    下列选项中,乙的哪种行为构成我国合同法规定的承诺?( )

    A.甲向丙发出要约,乙得知后向甲表示接受甲在要约中规定的条件

    B.甲向乙发出要约,要求乙在接到要约后7日内给予答复,逾期未答复则视为承诺。乙未按期答复

    C.甲在报纸上刊登广告称:本公司有圣诞礼物出售,欲购者请速与本公司联系。乙打电话给甲订购若干

    D.甲在报纸上刊登附有价目表的广告称:本书店新到图书若干,欲购者可在1个月内汇款,款到寄书。乙汇款给甲


    正确答案:D
    解析: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要约人经受要约人承诺,表明当事人之间达成协议,合同成立。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发出,因此A不正确。根据合同法第21条的规定,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B中乙未答复故不能视为承诺。根据合同法第14条的规定,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1)内容具体确定;(2)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第15条规定,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视为要约。根据这两条的规定C中甲的行为属于要约邀请,乙的行为不属于承诺。D中乙的行为属于承诺。

  • 第4题:

    甲公司向乙自行车公司发函称:“我公司欲购买贵公司生产的天马牌28式自行车100辆,单价1000元/辆,货到付款。”第二天乙自行车公司即向甲公司发出货物。对此,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有( )。 A.甲公司发函的行为是要约邀请 B.乙公司发货的行为不构成承诺,因为承诺须以通知的方式发出 C.乙公司发货的行为构成承诺,货物到达甲公司同时承诺生效 D.乙公司发货的行为构成承诺,货物发出时承诺生效


    正确答案:ABC
    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1)内容具体确定;(2)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因此,甲公司行为属于要约。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的除外。甲公司在要约中提出“货到付款”,因此,乙公司的行为属于要约。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因此,正确答案是ABC。

  • 第5题:

    甲商场8月1日发布广告,称其销售手机每部1200元,随到随购,数量不限,广告有效期至8月30日。乙于8月14日去商场购买,商场称上述手机已全部售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甲商场的广告构成要约,乙的行为构成承诺,甲商场不承担违约责任

    B、甲商场的广告构成要约,乙的行为构成承诺,甲商场应承担违约责任

    C、甲商场的广告不构成要约,乙的行为不构成承诺,甲商场不承担民事责任

    D、甲商场的广告构成要约,乙的行为不构成承诺,甲商场不承担民事责任


    参考答案:B

  • 第6题:

    甲公司向乙自行车公司发函称:“我公司欲购买贵公司生产的天马牌28式自行车100辆,单价1000辆,单价10000元一辆,货到付款。”第二天乙自行车公司向甲公司发出货物。对此,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有( ).

    A.甲公司发函的行为是要约邀请

    B.乙公司发货的行为不构成承诺,因为承诺须以通知的方式发出

    C.乙公司发货的行为构成承诺,货物到达甲公司同时承诺生效

    D.乙公司发货行为构成承诺,货物发出时承诺生效


    正确答案:ABC
    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1)内容具体确定;(2)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因此,甲公司行为属于要约。承诺应当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承诺的除外。甲公司在要约中提出“货到付款”,因此,乙公司的地为属于要约。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了承诺的行为时生效,因此,下确答案是ABC。

  • 第7题:

    甲企业在电视上发布了一则广告,称其现有某型号的机床60台,每台的价格为15万元,广告的有效期为10天。乙公司看到该则广告后于第3天自带汇票,金额为90万元,向甲企业购买机床,但此时甲企业的机床已销售完毕,无货可供。根据法律规定,下列有关本案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甲企业发布广告的行为不构成要约,乙公司的行为构成要约,甲企业不承担违约责任
    B:甲企业发布广告的行为构成要约,乙公司的行为构成承诺,甲企业应补偿乙公司实际支出的费用损失
    C:甲企业发布广告的行为构成要约,乙公司的行为不构成承诺,甲企业不承担民事责任
    D:甲企业发布广告的行为不构成要约,乙公司的行为不构成承诺,甲企业不承担民事责任

    答案:B
    解析:
    根据《合同法》第15条第2款的规定,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视为要约。甲企业发布的广告中标明了机床的类型、数量、价格、销售期限,是具备要约内容的广告。依据《合同法》第21~22条的规定,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的除外。因此,乙公司在承诺期限内,自带汇票去购买机床,也没有表明对广告内容的变更,应当视为承诺。乙公司持票前去购买,是承诺行为,但由于甲公司违法撤销要约,合同不能成立,甲公司对乙公司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甲公司在不到3天的时间将货售完,应当负有以广告方式通知的义务,其没有通知,让人白跑一趟,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因此,应当排除C、D两项。本题涉及附保留条件的要约,其本质是保留撤销权的要约。就本案来看,甲公司默示地保留了一个条件:“售完为止”。售完,就可以撤销要约了。但是,从诚实信用出发,有以与要约同样方式进行撤销通知的义务。注意本题与2007年司法考试试卷三第8题是有所不同的,故选B项。

  • 第8题:

    我国《合同法》规定,承诺人()作出承诺 。

    A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B必须以通知的方式推出

    C不得根据交易习惯

    D不可以通过行为


    A

  • 第9题:

    我国《合同法》第22条规定,承诺应当以()的方式作出。


    正确答案:通知

  • 第10题:

    下列选项中,乙的哪种行为构成我国《合同法》规定的承诺?()

    • A、甲向丙发出要约,乙得知后向甲表示接受甲在要约中规定的条件
    • B、甲向乙发出要约,要求乙在接到要约后七日内给予答复,逾期未答复则视为承诺。乙未按期答复
    • C、甲在报纸上刊登广告称欲购者请速与本公司联系,乙打电话给甲订购若干
    • D、甲在报纸上刊登附有价目表的广告称:本书店新到图书若干,欲购者可在一个月内汇款,款到寄书。乙汇款给甲

    正确答案:D

  • 第11题:

    多选题
    关于乙的行为,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2009年真题]
    A

    乙构成受贿罪既遂

    B

    乙构成受贿罪中止

    C

    乙犯罪以后上交赃物的行为,属于酌定从轻处罚情节

    D

    乙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9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请托人财物后及时退还或者上交的,不是受贿。国家工作人员受贿后,因自身或者与其受贿有关联的人、事被查处,为掩饰犯罪而退还或者上交的,不影响认定受贿罪。因此,国家工作人员接受他人财物之后,并未因自身或者与其受贿有关联的人、事被查处,而退还或者上交的,不能认定为受贿罪。本题中,乙接受甲的财物后,并未因自身或者与其受贿有关联的人、事被查处,没有任何案发迹象,此时上交、退还他人提供的财物的,不认为是受贿

  • 第12题:

    单选题
    甲公司于6月1日通过报纸发布广告,称其有某型号的电脑出售,每台售价8000元,随到随购,数量不限,广告有效期至6月30日。乙公司委托王某携带金额16万元的支票于6月28日到甲公司购买电脑,但甲公司称广告所述电脑已全部售完,乙公司为此受到一定的经济损失。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甲公司的广告构成要约,乙公司的行为构成承诺,甲公司不承担违约责任

    B

    甲公司的广告构成要约,乙公司的行为构成承诺,甲公司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C

    甲公司的广告不构成要约,乙公司的行为不构成承诺,甲公司不承担民事责任

    D

    甲公司的广告构成要约,乙公司的行为不构成承诺,甲公司不承担民事责任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3题:

    2.关于乙的行为,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乙构成受贿罪既遂

    B.乙构成受贿罪中止

    C.乙犯罪以后上交赃物的行为,属于酌定从轻处罚情节

    D.乙不构成犯罪


    参考答案:A, B, C
    解析:本题考核受贿罪。 从题目内容可知,乙虽然在客观上收下甲的财物,但主观上并没有为甲谋取利益的意思,而且八天后,乙将收受钱款一事报告了公司总经理,并将15万元交到公司纪检部门。故乙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本题选择错误项,故ABC为正确答案。

  • 第14题:

    甲公司通过电视发布广告,称其有100台某型号笔记本电脑,每台价格1.5万元,广告有效期为10天。乙公司看到该则广告后于第3天自带金额为30万元的汇票去甲公司买电脑,但甲公司的电脑此时已全部售完,无货可供。依照法律规定,有关本案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发布广告的行为构成要约,乙的行为构成承诺,甲应承担违约责任

    B.甲发布广告的行为构成要约,乙的行为构成承诺,甲应补偿乙实际支出的费用损失

    C.甲发布广告的行为构成要约,但乙的行为不构成承诺,甲不承担民事责任

    D.甲发布广告的行为不构成要约,乙的行为不构成承诺,甲不承担民事责任


    正确答案:BCD
    「考点」要约的概念;要约的要件;承诺的概念和要件
    「解析」商业广告如果具备要约的成立要件,那么它就是要约。本处电视广告规定了广告的有效期,它应该是要约。乙公司的行为构成承诺,合同经承诺后生效。

  • 第15题:

    甲公司欲和乙公司订立一份合同,于7月25日以信件方式发出要约,在要约中明确规定承诺期限是8月10日前。乙公司于8月12日发出承诺。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是()。

    A.该承诺有效

    B.该承诺无效

    C.只有当甲公司及时通知乙公司该承诺有效,该承诺方才有效

    D.乙公司发出承诺的行为构成一项要约邀请


    参考答案:C

  • 第16题:

    我国《合同法》规定,承诺人()作出承诺。

    A.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B.不得根据交易习惯

    C.必须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D.不可以通过行为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合同一般是由要约和承诺构成。以下选项对于电子合同的承诺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承诺由受要约人做出

    B.承诺应当在合理期限内做出

    C.承诺应符合要约规定的方式

    D.合同法中规定的条款不适用于电子合同的承诺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第 5 题 甲为表示遵守承诺,同意乙砍掉自己的大拇指,而乙砍掉了甲的两个手指,对甲、乙二人行为的说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这种情况构成被害人的承诺

    B.乙构成过失犯罪

    C.乙不构成犯罪

    D.乙构成故意伤害罪


    正确答案:D
    [考点]被害人承诺
    被害人的承诺,符合一定的条件,便可以成为排除损害被害人法益的行为的犯罪性。这些条件主要有承诺者对被侵害的法益具有处分权、经承诺所实施的行为不得超出承诺的范围和经承诺所实施的行为本身必须不得违反法律规定等。本题中,乙的伤害行为超出了甲的承诺范围且其行为本身就是违法的,所以构成故意伤害罪。故D项正确。

  • 第19题:

    受要约人在要约规定的期限内发出的书面承诺,由于水灾导致邮路中断致使到达要约人的时间超过承诺期限。按照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应视为受要约人撤回承诺
    B.应视为受要约人撤销承诺.
    C.若要约人未作出任何表示,则该承诺有效
    D.因承诺超过规定期限到达,则承诺只能无效


    答案:C
    解析:
    《合同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形能够及时到达要约人,但因其他原因承诺到达要约人时超过承诺期限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期限不接受该承诺的以外,该承诺有效。

  • 第20题:

    我国《合同法》第34条规定承诺生效的地点为()的地点。


    正确答案:合同成立

  • 第21题:

    甲公司因建楼急需水泥,遂向乙水泥厂发函,称:"甲公司愿购贵厂××型水泥50吨,单价300元/吨,贷到付款。"第二天乙水泥厂即向甲公司发出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公司发函的行为是要约邀请
    • B、乙公司发货的行为不构成承诺,因为承诺须以通知的方式发出
    • C、乙公司发货行为构成承诺,货物到达甲公司时承诺生效
    • D、乙公司发货行为构成承诺,货物发出时承诺生效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多选题
    某电信公司甲通过广告称其有10部新型手机,每部999元,广告有效期3周,销售公司乙于广告发出后第3天带款去甲处买手机,但甲的手机已售完,现无货可供,依合同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有()。
    A

    甲发布本案的行为构成要约,乙的行为构成承诺,甲应承担违约责任

    B

    甲发布广告的行为构成承诺,甲应补偿乙实际支出的费用损失

    C

    甲发布广告的行为构成要约,但乙的行为不构成承诺,甲不承担民事责任

    D

    甲发布广告的行为不构成要约,乙的行为不构成承诺,甲不承担民事责任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我国《合同法》规定,承诺人()作出承诺 。
    A

    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B

    必须以通知的方式推出

    C

    不得根据交易习惯

    D

    不可以通过行为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关于承诺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2008年真题]
    A

    承诺可以撤销

    B

    承诺只能以书面的方式作出

    C

    承诺可以通过行为方式作出

    D

    承诺的内容应与要约的内容相一致

    E

    承诺由受要约人或者其代理人作出


    正确答案: E,C
    解析:
    A项,承诺可以撤回。撤回承诺的通知应当在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之前或者与承诺通知同时到达要约人。承诺在到达要约人生效后,合同即成立,不存在撤销承诺一说法,承诺生效后只能解除合同。BC两项,《合同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的除外。DE两项,作为一项有效的承诺,必须符合以下条件:①由受要约人或其代理人作出。②在要约的有效期内作出。③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