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下列关于民法平等原则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
B.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一律平等
C.民事主体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其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
D.民事主体产生、变更、消灭民事法律关系时必须平等协商
第2题:
第3题:
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平等。
第4题: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遵循()等基本原则。
第5题: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民事主体地位平等、()、自愿、()、公平原则和民事权利受法律保护的原则。
第6题:
民事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有完全的意志的自由,自主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非法干预。这体现了()。
第7题:
平等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平等。
第8题:
当事人,法律地位
当事人,地位
民事主体,地位
民事主体,法律地位
第9题:
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
意思自治原则
公平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
第10题:
商品交换的等价
民事主体平等的法律地位
民事主体所有权利的相同
民事主体所有义务的相同
第11题:
第12题:
平等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 )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平等。
A.经济
B.民事
C.交换
D.日常
第13题:
第14题: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地位平等,是指()
第15题:
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的关系是()。
第16题:
民法的平等原则主要体现在()。
第17题:
《民法总则》规定,()在民事活动中的()一律平等。
第18题: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男女平等
民事活动的结果平等
民事主体地位平等
第19题:
第20题:
参与民事活动的各方主体都平等地享有民事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
民事主体任何一方都不能凌驾于他方之上
任何一方民事主体都不能只享有权利而不承担义务
国家作为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活动时,与自然人、法人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第21题:
经济
民事
交换
日常
第22题:
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平等,具有平等的法律人格。
民事主体享有的民事权利均等.大小相当。
法人和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平等。
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