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请阐述潜意识与意识之间的关系。”相关问题
  • 第1题:

    请简要阐述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答案:
    解析:
    教育与生产力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 首先,教育的发展是受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的。
    (1)生产力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发展制约着教育目的(人才的培养规格)。
    (3)生产力发展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4)生产力发展促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进。
    另外,教育的发展又会反过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是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把可能的劳动力变为现实的劳动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把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3)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

  • 第2题:

    请阐述物流与商流的关系。


    正确答案: 商流和物流是商品流通活动的两个方面。它们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互相结合,又互相分离。
    (1)商流与物流的统一:商流是物流的前提;物流是商流的保证。
    (2)商流与物流的分离。

  • 第3题:

    由于文学都是由个人创作而产生的,所以文学只能进入个体潜意识,最多能够分析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的关系,不能分析集体潜意识。


    正确答案:错误

  • 第4题: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分为潜意识和意识,两者之间为( )

    • A、浅意识
    • B、深意识
    • C、潜意识
    • D、前意识
    • E、超意识

    正确答案:D

  • 第5题:

    请阐述核内RNA剪切与其他RNA分子成熟机制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mRNA的转录后加工
    真核生物DNA转录生成的原始转录产物mRNA前体是核不均一RNA(heterogeneous nuclear RNA,hnRNA),即mRNA初级产物中含有不编码任何氨基酸的插入序列,该序列由内含子(intron)编码,这种内含子将编码序列外显子(exon)隔开,所以前体mRNA分子一般比成熟mRNA大4~10倍,必须经过加工修饰才能作为蛋白质翻译的模板。其加工修饰主要包括5′端加“帽”(capping)和甲基化修饰、3′端加polyA “尾”(tailing)和剪去内含子拼接外显子等。
    (一)5’端帽子的生成
    mRNA的帽子结构(GpppmG—)是在5’-端形成的。转录产物第一个核苷酸往往是5’-三磷酸鸟苷pppG。mRNA成熟过程中,先由磷酸酶把5’-pppG—水解,生成5’-ppG或5’-pG—。然后, 5’-端与另一三磷酸鸟苷(pppG)反应,生成三磷酸双鸟苷。在甲基化酶的作用下,第一或第二个鸟嘌呤碱基发生甲基化,形成帽子结构。
    帽子结构是前体mRNA在细胞核内的稳定因素,也是mRNA在细胞质内的稳定因素,没有帽子结构的转录产物很快被核酸酶水解。
    帽子结构可以促进蛋白质生物合成起始复合物的生成,因此提高了翻译强度。  (二)3’末端多聚A尾的生成
    真核生物的成熟的mRNA 3’-端通常都有100~200个腺苷酸残基,构成多聚腺苷酸(polyA)尾巴。加尾过程是在核内进行的。加工过程先由核酸外切酶切去3’-末端一些过剩的核苷酸,然后由多聚腺苷酸酶催化,以ATP为底物,在mRNA 3’-末端逐个加入腺苷酸,形成poly尾。3’-末端切除信号是3’-端一段保守序列AAUAAA
    polyA尾巴的功能: mRNA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所必需的形式,大大提高了mRNA在细胞质中的稳定性。
    (三)剪接修饰
    1.剪接核内出现的转录初级产物,分子量往往比在胞浆内出现的成熟mRNA大几倍,甚至数十倍,核内的初级mRNA称为杂化核RNA既hnRNA (hetero-nuclear RNA, hnRNA)。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往往是断裂基因(splitegene)。即由若干个编码序列被若干个非编码序列分隔,连续镶嵌为一体,为一个由连续氨基酸组成的完整蛋白质编码。其中不编码的序列,称为内含子(intron),编码序列即外显子(exon)。例如:鸡的卵清蛋白基因全长7.7kb(kilobase pairs,千碱基对)有8个外显子,即先导序列L和外显子1至7,编码该蛋白的386个氨基酸,如图11—13所示。图中A至G为7个内含子,把外显子相隔开。
    2.剪接体  mRNA剪接是在剪接体(spliceosome)上进行的
    在转录时,外显子和内含子均转录到同一hnRNA中,转录后把hnRNA中的内含子除去,把外显子连接起来,这就是RNA的剪接作用(splicing)。
    snRNA,核内的小型RNA。碱基数在100~300bp范围。snRNA和核内的蛋白质组成核糖核酸蛋白体,
    称为并接体(splicesome),并接体结合在hnRNA的内含子区段,并把内含子弯曲使两端( 5’ 和3’端相互靠近 ),利于剪接过程的进行。
    并接体和hnRNA的结合,并接体上的U1-snRNA和U2-snRNA分别靠碱基互补关系去辨认及结合内含子的5’ 和3’端。
    3.mRNA前体的剪接机制  (套索的形成及剪接)在剪接过程中,UlsnRNP能识别结合内含子5,末端剪接点,并与其互补而结合,U2snRNP识别并结合于A序列的分支点,形成U:—mRNA前体U:—复合物,U5snRNP能识别并互补结合于内含子3’末端剪接点,U:、U,、U。snRNP形成复合物与上一复合物结合形成剪接体(splicesome)。在这一剪接体催化下,mRNA前体的剪接过程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反应是由内含子分支点中的腺苷酸(A)的2,—羟基,攻击内含子5,末端与外显子1之间连接的磷酸二酯键,从而使内含子分支点与内含子5,末端二者彼此相连,并形成一个套索(1ariat)形式的中间产物。第二步反应是由被剪下的外显子1的3,端羟基,攻击内含子3’端与外显子2之间连接的磷酸二酯键,使该键断裂,内含子以套索形式被剪切下来,同时使外显子1与外显子2连接起来。
    剪接反应中,既无水解作用的发生,又无磷酸二酯键数目的改变,因此,它们实质上是两次磷酸酯键的位置转移,称二次转酯反应。
    (四)甲基化作用
    真核生物mRNA链中含有甲基化的核苷酸,除了5’端帽子结构中含有1~3个甲基化核苷酸外,在mRNA分子内部还有甲基化的核苷酸,主要在嘌呤环6位上甲基化,即m6A,m6A的生成是在hnRNA的剪接作用之前发生的。
    二、tRNA转录后加工
    真核tRNA前体由RNApol Ⅲ催化生成,其加工包括5’末端及3’末端处切除多余的 核苷酸;去除内含子进行剪接作用;3’-端加CCA以及碱基的修饰。
    1.剪接作用  tRNA的剪接是酶促反应的切除过程。在RNA酶P的作用下,于tRNA前体的5’端切除多余的核苷酸。tRNA前体中包含的内含子,可通过核酸内切酶催化切除内含子,再通过连接酶将外显子部分连接起来。
    2.稀有碱基的生成  tRNA中含有多种稀有碱基,是在tRNA前体加工过程中通过化学修饰作用形成的,tRNA前体中约10%核苷酸经酶促修饰,其修饰的方式有:
    (1)甲基化反应:在tRNA甲基转移酶催化下,使某些嘌呤生成甲基嘌呤,如A→mA,G→mG。 (2)还原反应:某些尿嘧啶还原为双氢尿嘧啶(DHU)。 (3)脱氢反应:某些腺苷酸脱氢成为次黄嘌呤核苷酸(1)
    (4)碱基转位反应:尿嘧啶核苷酸转化为假尿嘧啶核苷酸(U一吵)。
    3.CCA—OH 3’末端的形成  在核苷酸转移酶的作用下,由RNA酶D切除tRNA前体3’多余的U,加上CCA—OH末端,完成tRNA柄部结构。
    三、rRNA的转录后加工
    染色体DNA中rRNA基因是多拷贝的,例如细菌的基因中rRNA基因有5—10个拷贝。真核生物中rRNA基因的拷贝数极多,这些rRNA基因位于核仁中,在DNA分子中以前后纵向串联方式重复排列,属于高度重复序列。在这些重复单位之间,由非转录的间隔区(spacer)将它们被此隔开。每个重复单位(即rRNA基因)首先转录出的产物为原始rRNA前体。
    大多数真核生物核内为一种45S的原始转录产物,它是18SrRNA,5.8SrRNA及28SrRNA三种rRNA的共同前体。45SrRNA经剪接后,先分出属于核蛋白体小亚基的18SrRNA,余下的部分再剪切产生成5.8S及28SrRNA。rRNA在成熟过程中还需进行甲基化修饰的过程,主要是在28S及18S中,甲基化作用多发生在核糖上,较少在碱基上。、
    真核生物5SrRNA的基因也是丰富基因组。5SrRNA的转录产物,无需加工就转移到核仁,和28SrRNA、5.8SrRNA及多种蛋白质装配成大亚基,18SrRNA与蛋白质装配成小亚基,共同组成核蛋白体由核内转运到胞液中。是真核生物rRNA前体的加工过程。

  • 第6题:

    请阐述startrun.dat和startrun.old与设备重启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设备配置保存的数据就存在startrun.dat文件中,保存配置时,如果该文件不存(第一次保存)在则创建startrun.dat,已存在则先将原文件重命名为startrun.old,再创建新的startrun.dat。设备启动时,首先寻找startrun.dat加载配置,如果找不到则加载startrun.old,如果这两个文件都不存在,则以初始无配置启动。

  • 第7题:

    请阐述压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正确答案:压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压力通过引起疾病而影响绩效。另一方面,压力通过相应的行为反应影响工作绩效。卡恩和博亚斯尔认为,压力引起5种类型的行为反应:降低/破坏自身的工作角色(如工作失误)、工作中的攻击性行为(如盗窃)、脱离工作岗位(如缺勤)、降低/破坏其他的生活角色(如虐待配偶、骚扰他人)、自我伤害行为(如抽烟、酒精或毒品的滥用、自杀)。
    根据叶克斯和杜德逊的研究,因动机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对作业表现具有促进作用,其促进作用的大小,因工作难易与压力高低而异,表现为倒“U”形的关系。在简单异行的工作任务情境下,较高的心理压力将产生较佳的工作绩效;在复杂困难的工作情境下,较低的心理压力将产生较高的工作绩效,中等难度的工作任务情景下,中等强度的心理压力将产生较高的工作绩效。

  • 第8题:

    潜力和潜意识的关系()。

    • A、潜意识来源于潜力
    • B、潜意识相对于意识而存在
    • C、潜力咨询是直接作用于潜意识层面的一种心理技术
    • D、潜力来源于潜意识

    正确答案:B,C,D

  • 第9题:

    问答题
    请阐述物流服务与物流成本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进行决策。

    正确答案: 物流系统的基本产出即为物流服务,物流系统产出的多少,可以用服务水平的高低来衡量与评价。在物流过程中,为了提供有关的服务,必然要占用和消耗一定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这些劳动的货币表现即为物流成本。物流服务是指对在供应链中商品要在企业和供应商/顾客之间移动,与每笔交易相关的资金和信息移动相关的业务流程进行管理,通常包括订单管理、运输管理、库存管理和退货管理。在衡量服务水平时通常考虑准确率、准时到达率、破损率、服务态度等指标。物流成本一般包括物流作业成本、物流信息成本、物流管理成本。为了减少物流成本的支出,必然要对其进行管理,以达到改进物流作业活动、提高物流管理效率的目的。物流成本管理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对于整个国家而言都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是提高企业物流效率的基础,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价格竞争力;对于整个国家或地区,由于物流费用在GDP中占有相当的份额,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的发达水平。
    从物流服务和成本追求的目标来说,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矛盾对立的状态。从物流服务的角度讲,要求物流提供尽可能高的服务水平,而从成本的角度讲,又要求物流过程产生尽可能低的成本。这样,在高水平的服务需求和低物流成本之间就产生对立矛盾,存在着一种“二律背反”的状态。因此,将物流系统目标定为谋求最高的服务水平和最低的物流成本只是一种理想化、绝对化的目标,在现实中两者是不可能同时成立的。
    根据物流服务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在物流管理中既不能片面地强调服务水平而不计成本,不考虑经济效益,也不能单纯地追求降低成本而忽视生产和销售的需要。在管理中,当谋求某一项目标可以达到,而另一项目标却不能同时达到时,应该权衡利弊,进行抉择,用综合的方法求得两者之间的平衡,以取得最佳的综合经济效益。所以,物流管理的任务是在服务与成本之间寻找平衡点,正确协调和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可以采用更合理的管理措施,如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优化、优选物流服务机构、建立并完善物流信息系统、推行物流标准化。从整体上既提高服务水平又降低物流成本。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由于文学都是由个人创作而产生的,所以文学只能进入个体潜意识,最多能够分析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的关系,不能分析集体潜意识。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请简要阐述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教育与生产力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首先,教育的发展是受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的。(1)生产力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发展制约着教育目的(人才的培养规格)。(3)生产力发展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4)生产力发展促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进。另外,教育的发展又会反过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是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把可能的劳动力变为现实的劳动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把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3)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的作用是在意识和潜意识之间起着“稽查者”的作用,不准潜意识中的本能冲动和欲望侵入意识层。

    正确答案: 前意识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根据潜意识理论,人们产生痛苦的原因是()

    • A、潜意识被压制
    • B、潜意识与意识产生剧烈冲突
    • C、潜意识关闭,意识开启
    • D、潜意识开启,意识关闭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请简要阐述包和包图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包是包图中最重要的概念,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包图是由包和包之间的联系构成的,没有包就没有包图。

  • 第15题:

    请阐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城市规划、建设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内容,规划是城市建设的前提,建设是实施规划的体现,管理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保证。

  • 第16题:

    ()的作用是在意识和潜意识之间起着“稽查者”的作用,不准潜意识中的本能冲动和欲望侵入意识层。


    正确答案:前意识层

  • 第17题:

    请阐述媒体覆盖域、媒体覆盖率之间的关系及其各自的概念?


    正确答案: 媒体覆盖域表示媒体主要发生影响的空间范围与对象,表示信息的传播范围和信息所能传播到的受众的大概数量。
    覆盖率是评估某一媒体、某一广告或广告活动等在特定时期内传达到特定目标视听众程度的比例指标。媒体覆盖率=媒体到达目标受众的人数÷媒体目标市场的总人数
    媒体价值并不等于媒体的广告传播价值,在广告传播的媒介选择时还必须进一步分析媒体覆盖域与目标受众市场分布范围的重合状况,以此来衡量评价媒体的广告传播价值。

  • 第18题:

    什么是城市的功能、结构、形态,请阐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正确答案: 城市功能:城市在国家或地区中所发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作用。它反映城市的个性和特点。
    城市结构:城市结构是指城市各组成要素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形式和方式,主要包括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
    城市形态:城市形态是指一个城市的全面实体组成,或实体环境以及各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和形成。广义可分为有形形态和无形形态两部分。前者主要包括城市区域内城市布点形式,城市用地的外部几何形态,城市内各种功能地域分异格局,以及城市建筑空间组织和面貌等。后者指城市的社会、文化等各无形要素的空间分布形式,狭义一般指城市物质环境构成的有形形态,事实上它们也是城市无形形态的表象形式。
    相互关系:城市的发展需要确定一个具有一定性质规定的目标.这一性质目标必然有其内在的功能要求,而要具有这些功能,就需要有其相应的城市结构.广州确立以国际大都市为自己的发展目标,就需要研究怎样使广州形成国际大都市的功能,而要使广州具备这种功能,就要调整和构建广州的城市结构.因为功能源于结构,没有一定的结构,便不能产生一定的功能。

  • 第19题:

    简述荣格的个人潜意识与集体潜意识的异同。


    正确答案:荣格和弗洛依德共创精神分析学会,并出任第一届主席。后因学术观点不同而自立门户,创立分析心理学。荣格认为人格包括三个层次:意识、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
    意识包括能意识到的一切心理活动,是人心中能被个人直接知道的部分。个性化和意识是同步的。意识的开端也是个性化的开端,意识发展了,就有放大的个性化,进而产生自我,自我使个体适应现实。个人潜意识是由曾经被意识而后被压抑的经验,或一开始就没有形成意识印象的经验所组成。例如,一段痛苦的经历等等。荣格认为个人潜意识与自我之间有着双向往来。
    集体意识是遗传下来的,为集体所共有的潜意识,它反映了人类在以往的历史进化过程中的集体经验。

  • 第20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前意识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

    B

    保持对欲望和需求的控制

    C

    是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缓冲

    D

    活动遵循“道德原则”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阐述前意识与潜意识的区别

    正确答案: 前意识:指在当前虽未被意识到,但稍加注意就很容易被觉知到的经验。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前意识介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无意识中被压抑的一些欲望和冲动,浮现到意识层面之前会进入前意识。潜意识:即无意识,指潜藏于意识之下,个人不曾觉知到的观念与情感。处于潜意识层面的经验比处于前意识水平的经验更难被觉知到。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我们会自动地压抑或抑制一些痛苦的记忆以及性与攻击的冲动,并将它们拒于意识之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潜力和潜意识的关系()。
    A

    潜意识来源于潜力

    B

    潜意识相对于意识而存在

    C

    潜力咨询是直接作用于潜意识层面的一种心理技术

    D

    潜力来源于潜意识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能够意识到自身的存在以及自身同周围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的意识叫做()。
    A

    潜意识

    B

    意识性

    C

    自我意识

    D

    前意识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