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60岁。肾病综合征,肾活检免疫荧光为IgG、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颗粒状沉积,光镜下仅见肾小球 基底膜增厚,其病理诊断应为A.脂性肾病 B.膜性肾病 C.膜性增生性肾炎 D.系膜增生性肾炎

题目
女,60岁。肾病综合征,肾活检免疫荧光为IgG、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颗粒状沉积,光镜下仅见肾小球 基底膜增厚,其病理诊断应为

A.脂性肾病 B.膜性肾病 C.膜性增生性肾炎 D.系膜增生性肾炎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
解析:
①脂性肾病也称轻微病变型肾病,免疫荧光检查阴性。②膜性肾病的病变特点是基底膜增厚, IgG、C3呈细颗粒状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沉积,故本例诊断为膜性肾病。③膜性增生性肾炎表现为系膜 细胞及系膜基质增生,基底膜增厚。IgG、C3沉积于系膜区及毛细血管壁。④系膜增生性肾炎的病变特 点是弥漫性系膜细胞增生及系膜基质增多,IgG、C3沉积于系膜区。
更多“女,60岁。肾病综合征,肾活检免疫荧光为IgG、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颗粒状沉积,光镜下仅见肾小球 基底膜增厚,其病理诊断应为 ”相关问题
  • 第1题:

    如果肾脏病理示:免疫荧光IgG(++),IrA(一),IgM(+),c3(++),C1q(一),Alb(一),IgG和C3呈光滑线条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分布,光镜示新月体肾炎,确定诊断为

    A.急进性肾小球肾炎I型

    B.急进性肾小球肾炎Ⅱ型

    C.急进性肾小球肾炎Ⅲ型

    D.急进性肾小球肾炎Ⅳ型

    E.急进性肾小球肾炎Ⅴ型


    正确答案:A
    IgG和C3呈光滑线条样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分布是I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特异性病理表现,再加上新月体肾炎,确定诊断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I型。

  • 第2题:

    男性,42岁。间断咳嗽、咳痰带血3个月,乏力、纳差伴尿少、浮肿1周。查体:贫血貌,血压高。化验尿蛋白(+++),沉渣红细胞8~10个/HP,血红蛋白80g/L,血肌酐及尿素均升高,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AHCA(+)。其肾活检最可能的免疫病理所见是

    A、IgG及C3呈线条状沉积于毛细血管壁

    B、IgG及C3呈细颗粒状沿毛细血管壁沉积

    C、IgG及C3呈颗粒状沉积于系膜区及毛细血管壁

    D、无或仅微量免疫沉积物

    E、IgG、IgA、IgM、C3、C1q呈多部位沉积


    参考答案:D

  • 第3题:

    病情平稳后在局麻下做肾活检。病理报告:免疫荧光,IgG(++),IgA(++),IgM(++),C3(+++),Fib(++),在肾小球系膜区及毛细血管袢呈颗粒状沉积;光镜示肾小球增大呈分叶状,系膜细胞明显增生,肾小球滤过膜增厚并呈双轨状。根据以上病理报告可诊断为何种肾小球肾炎 A.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 B.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C.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D.膜性肾炎 E.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F.轻微病损性肾小球肾炎 G.毛细血管内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H.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正确答案:C
    根据WHO1982年关于肾小球疾病分类方案,将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分为:①微小病变:免疫荧光阴性。光镜下基本不能发现病变,偶尔可见有系膜细胞轻度增殖或系膜基质轻度产生。②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指部分肾小球和(或)肾小球局部性的病变,病变的性质可以是硬化坏死、增殖、渗出等。③弥漫性病变。A.膜性肾病指肾小球基底膜增厚,钉突形成,甚至呈梯状结。B.增殖性病变:a.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系膜细胞增生及系膜基质增多.b.膜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系膜细胞增生,系膜细胞及基质通过副系膜区插入内皮及肾小球基底膜之间,并由于免疫复合物的刺激,内皮细胞产生基膜样改变而致“双轨”现象;C毛细血管内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明显增生以致毛细血管腔狭窄;d.致密沉积物性肾小球肾炎,该病是膜性增殖性肾炎的一种亚型,除具有膜性增殖性肾炎的改变外,主要是肾小球基底膜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大小不等的电子致密物沉积;e.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肾小球包氏囊上皮细胞增生并形成新月体(半月体)改变。四、硬化性病变:肾小球肾炎各种病理改变的最终结果表现为弥漫性硬化,呈“玻璃球”改变。根据以上的病理特点。本例病理诊断为:膜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因此C项为正确答案。其余均为错误的。

  • 第4题:

    不符合膜性肾小球病的描述是


    A.肾小球基底膜弥漫性增厚
    B.肾小球基底膜有钉突形成
    C.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有颗粒状IgG和C3荧光
    D.肾小球系膜区有团块状IgG荧光

    答案:D
    解析:

  • 第5题:

    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理变化是()

    • A、光镜检查无明显变化
    • B、IgG和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颗粒状沉积
    • C、电镜检查系膜细胞增生
    • D、电镜检查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广泛融合
    • E、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

    正确答案:A,D

  • 第6题:

    以下关于原发性急进性肾炎Ⅰ型的肾免疫病理特点正确的是()

    • A、IgG和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呈线样沉积
    • B、血清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阳性
    • C、少或无免疫球蛋白和(或)补体沉积
    • D、IgG为主在系膜区沉积
    • E、IgA和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呈颗粒样沉积

    正确答案:A

  • 第7题: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小血管炎肾活检的免疫病理特点是()

    • A、少或无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成分沉积
    • B、IgG和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呈线条样沉积
    • C、IgG和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呈颗粒样沉积
    • D、多种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成分沉积,呈现“满堂亮”
    • E、IgA为主在系膜区呈团块状沉积

    正确答案:A

  • 第8题:

    下列哪项符合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理改变()。

    • A、肾小球在光镜下改变明显
    • B、免疫荧光一般为阳性
    • C、常见肾小管上皮的小灶状坏死及再生
    • D、肾血管改变明显
    • E、偶见IgG及C3沿肾小球基底膜呈线样或颗粒样沉积

    正确答案:E

  • 第9题:

    多选题
    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理变化是()
    A

    肾小球基底膜增厚

    B

    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

    C

    IgG和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颗粒状沉积

    D

    肾小球基底膜增厚伴有钉突状结构形成

    E

    肾小球上皮细胞增生


    正确答案: C,A
    解析: 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变包括肾小球基底膜增厚伴钉突状结构形成,IgG和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颗粒状沉积。

  • 第10题:

    单选题
    紫癜性肾炎肾免疫病理特点为()
    A

    无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成分沉积

    B

    以IgG和C3为主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呈线条样沉积

    C

    以IgG和C3为主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系膜区呈颗粒样沉积

    D

    以IgA为主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系膜区呈颗粒样沉积或团块状沉积

    E

    以IgM为主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系膜区呈颗粒样沉积


    正确答案: D
    解析: 紫癜性肾炎因过敏引起的血管变态反应性(属Ⅲ型变态反应)疾病引起肾小球肾炎,为免疫复合物性疾病。免疫病理以Ig颗粒样弥漫性肾小球沉积为其特征。在系膜区以IgA为主,常伴IgG、IgM、C3弥漫性颗粒状或团块状沉积。

  • 第11题:

    单选题
    下列哪项符合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理改变()。
    A

    肾小球在光镜下改变明显

    B

    免疫荧光一般为阳性

    C

    常见肾小管上皮的小灶状坏死及再生

    D

    肾血管改变明显

    E

    偶见IgG及C3沿肾小球基底膜呈线样或颗粒样沉积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患者女,58岁,因“双下肢水肿15d”来诊。以“肾病综合征”收入院。免疫病理:IgG和补体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呈颗粒状、高强度沉积,IgA、IgM、C1q、纤维蛋白阴性。电镜: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上皮细胞下电子致密物沉积,呈钉突样改变。病理诊断为()
    A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B

    狼疮性肾炎

    C

    膜性肾病(Ⅱ期)

    D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E

    电子致密物沉积病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如果该病人抗GBM抗体(+),ANCA(一),肾活检最可能的荧光免疫病理结果是

    A.IgG和补体C3呈光滑线条状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分布

    B.IgG和补体C3呈颗粒状沉积于系膜区及毛细血管壁

    C.IgG和补体C3呈粗颗粒状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

    D.IgG和补体C3呈细颗粒状状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分布

    E.IgG和补体C3在肾小球受累节段呈团块状沉积


    正确答案:A
    该病为I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免疫病理为IgG和补体C3呈光滑线条状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分布,这是它的特征。

  • 第14题:

    以下关于原发性急进性肾炎I型的肾免疫病理特点正确的是

    A.IgG和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呈线样沉积

    B.血清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阳性

    C.少或无免疫球蛋白和(或)补体沉积

    D.IgG为主在系膜区沉积

    E.IgA和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呈颗粒样 沉积


    正确答案:A
    原发性急进性肾炎I型的肾病理免疫特点是IgG线性沉积。

  • 第15题:

    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光镜下的病变是


    A.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大量脂质沉积
    B.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
    C.肾小球系膜细胞及基质增生
    D.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呈双轨状

    答案:A
    解析:

  • 第16题:

    免疫荧光镜下IgG沿毛细血管壁沉积颗粒状,肾病综合征中不见于哪种病理类型()

    A膜性肾病

    B微小病变

    C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D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E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微小病变


    E

  • 第17题:

    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理变化是()

    • A、肾小球基底膜增厚
    • B、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
    • C、IgG和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颗粒状沉积
    • D、肾小球基底膜增厚伴有钉突状结构形成
    • E、肾小球上皮细胞增生

    正确答案:A,C,D

  • 第18题:

    有关抗肾小球基底膜型肾小球肾炎的免疫病理学特征是()

    • A、IgG、C3呈颗粒状沉积于系膜区及毛细血管壁
    • B、IgG、C3呈团块状沉积于系膜区及毛细血管壁
    • C、IgG、C3呈线条状沉积于毛细血管壁
    • D、肾小球内无或微量免疫沉积物
    • E、仅有C3在系膜区和内皮下沉积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微小病变的病理改变为()

    • A、光学显微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
    • B、电镜下可见肾小球基膜外侧的上皮细胞足突肿胀融合
    • C、免疫荧光检查,未见有IgG及C3沉积
    • D、电镜下肾小球基底膜有沉积物
    • E、电镜下肾小球基膜外侧的上皮细胞下有沉积物

    正确答案:A,B,C

  • 第20题:

    男性,24岁。间断咳嗽、咳痰带血1个月,乏力、纳差伴尿少、水肿1周。化验尿蛋白(+++),尿沉渣红细胞8~10/HP,血红蛋白80g/L,血肌酐及尿素氮均升高,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ANCA阴性。其肾活检最可的免疫病理所见是()

    • A、IgG和C3呈线条状沉积于毛细血管壁
    • B、IgG和C3呈细颗粒状沿毛细血管壁沉积
    • C、IgG和C3呈颗粒状沉积于系膜区及毛细血管壁
    • D、无或仅微量免疫复合物
    • E、IgG、IgA、IgM、C3呈多部位沉积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填空题
    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以肾小球上皮细胞下_____沉积导致毛细血管壁_____为特征;其病理特点是既有_____的增厚,又有_____的增生;光镜下可见肾小球内毛细血管壁______,系膜细胞______,系膜基质______。

    正确答案: 免疫复合物,弥漫增厚,基底膜,系膜,不规则增厚,增生,增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A

    光镜下可见肾小球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弥漫增生

    B

    50%~70%病例的血清C3持续降低

    C

    好发于青少年男性,多隐匿起病

    D

    免疫病理显示IgG和C3呈细颗粒状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沉积

    E

    90%病例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慢性间质性肾炎免疫病理()
    A

    肾萎缩

    B

    全身过敏表现不明显

    C

    IgG及C3沿肾小球基底膜呈线状沉积

    D

    IgG和C3呈粗颗粒状沿毛细血管壁和系膜区沉积

    E

    阴性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