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根据斯塔克伯格模型的分析,产量领导者往往具有先发优势。 ”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企业的理论定价模型中论证寡头垄断行业中的相互依赖性的模型是(

    A.伯川德模型

    B.斯塔克尔伯格模型

    C.价格领导模型

    D.古诺模型


    参考答案D

  • 第2题:


    (1)如果两个企业间存在古诺竞争,那么市场价格、两个企业的产量和利润分别是多少? (2)假设企业1为斯塔克尔伯格领导者,企业2为追随者,那么市场价格、各企业产量和利润分别为多少?


    答案:
    解析:

  • 第3题:

    斯塔克伯格模型


    答案:
    解析:
    斯塔克伯格模型是德国经济学家斯塔克伯格在1934年的一篇论文中提出的分析范式。 与古诺模型和伯特兰模型不一样的是,竞争厂商之间的地位并不是对称的,市场地位的不对称引起了决策次序的不对称,通常小企业先观察到大企业的行为,再决定自己的对策。斯塔克伯格模型通常用于描述这样一个产业:在该产业中存在着一个支配企业,除此之外,该产业中还有若干小企业,那些小企业经常是等待支配企业宣布其产量计划,然后再相应调整自己的产量。因此,斯塔克伯格模型也被称为“领导者追随者”模型。

  • 第4题:

    下列模型中,可以反映两个实力相当厂商的寡头垄断模式的是( )。

    A.古诺模型
    B.伯特兰德模型
    C.斯塔克伯格模型
    D.价格领导模型

    答案:A
    解析:
    法国经济学家安东尼?奥古斯丁?古诺(Antoine Augustin Cournot)于1938年提出了“古诺模型”(又称作“双头模型”),反映两个实力相当厂商的寡头垄断模式。

  • 第5题:

    于1938年提出了“古诺模型”(又称作“双头模型”)的是( )。

    A.法国经济学家安东尼·奥古斯丁·古诺
    B.英国经济学家安东尼·奥古斯丁·古诺
    C.法国经济学家冯·斯塔克伯格
    D.英国经济学家冯·斯塔克伯格

    答案:A
    解析:
    法国经济学家安东尼·奥古斯丁·古诺(Antoine Augustin Cournot)于1938年提出了“古诺模型”(又称作“双头模型”),反映两个实力相当厂商的寡头垄断模式。

  • 第6题:

    以产量为决策变量、动态的寡头垄断市场博弈模型是():

    • A、斯塔克尔伯格模型
    • B、伯特兰德模型
    • C、古诺模型
    • D、豪泰林模型

    正确答案:A

  • 第7题:

    下面()模型是一种动态的寡头市场博弈模型。

    • A、古诺模型
    • B、伯川德模型
    • C、斯塔克尔伯格模型
    • D、田忌齐威王赛马

    正确答案:C

  • 第8题:

    有关斯塔克尔伯格模型基本假设错误的是().

    • A、产品同质:两企业面临相同的需求曲线
    • B、两个企业存在生产能力限制且是线性的
    • C、决策变量为产量
    • D、两个企业的边际成本相等且保持不变,没有固定成本

    正确答案:B

  • 第9题:

    斯坦克尔伯格模型反映了().

    • A、先行者优势
    • B、后发制人
    • C、比较优势
    • D、成本优势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单选题
    根据海默-金德尔伯格模型,跨国公司在对外投资时必须具备()
    A

    产品的比较优势

    B

    产品的绝对优势

    C

    垄断优势

    D

    要素禀赋优势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以产量为决策变量、动态的寡头垄断市场博弈模型是():
    A

    斯塔克尔伯格模型

    B

    伯特兰德模型

    C

    古诺模型

    D

    豪泰林模型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除去古诺模型外,还有哪种常见的产量决策模型?()
    A

    伯川德模型

    B

    埃奇沃思模型

    C

    差别产品价格竞争模型

    D

    斯塔克尔伯格模型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行业有两个企业,分别为斯塔克尔伯格领导者和追随者,产品的价格为p=36-Q,其中Q是两个企业的总产量,追随者的边际成本为0美元,领导者的边际成本为9美元,则领导者的利润最大化产量为( )。

    A.12
    B.18
    C.9
    D.3

    答案:C
    解析:
    设厂商1、2分别为领导者和追随者,市场需求函数p=36-Q,其中Q= Q1+Q2,追随者的利润最大化问题为:maxπ2(Q1,Q2)=PQ2-TC2=[36-(Q1+Q2)]×Q2由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得厂商2的反应函数为:Q2 =18 -0. 5Q1领导者的利润最大化问题为:maxπ1(Q1,Q2)=pQ1- TC1=[36- (Q1+Q2)]×Q1- 9Q1s.t.Q2 =18-0. 5Q1解得Q1=9,Q2 =13.5,即领导者的利润最大化产量为9。

  • 第14题:

    一个斯塔克伯格均衡的领导者,它会比它在古诺均衡中多一些利润。( )


    答案:对
    解析:
    斯塔克伯格模型即产量领导模型,该模型中领导者是在已知追随者反应函数的情况下追求自身的利润最大化,而在古诺模型即联合定产模型,模型中厂商双方是在预测对方产量的前提下定自己的产量。相对于古诺均衡模型来说,斯塔克伯格模型的领导者有先动优势,所以利润会比古诺均衡中的利润多。

  • 第15题:

    说明斯塔克伯格模型中先进入市场的一方存在优势。


    答案:
    解析:
    斯塔克伯格模型是德国经济学家斯塔克伯格(Stackelberg)在20世纪30年代创立的。斯塔克伯格模型通常用于描述这样一个产业:在该产业中存在着一个支配企业,除此之外,在产业中还有若干小企业,那些小企业经常是等待支配企业宣布其产量计划,然后再相应调整自己的产量。因此,斯塔克伯格模型也被称之为“领导者一追随者”模型。 斯塔克伯格模型中,先进入市场的一方会成为领导者,后进入的成为追随者,领导者可以根据跟随者的反应曲线来制定自己的最优产量,以实现自己的利润最大化,所以先进入市场的一方存在优势。

  • 第16题:

    寡头垄断市场的典型模型有( )。

    A.古诺模型
    B.伯特兰德模型
    C.斯塔克伯格模型
    D.价格领导模型
    E.索洛增长模型

    答案:A,B,C,D
    解析:
    古诺模型(双头模型)反映两个实力相当厂商的寡头垄断模式,每个厂商都以自己的产量去适应对方已确定的产量,在已知对方产量的情况下,各自确定能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的产量。
      伯特兰德模型(价格竞争)假定当企业制定其价格时,认为其他企业的价格不会因它的决策而改变,消费者的选择就是价格较低的企业的产品。
      斯塔克伯格模型,领导型厂商率先作出产量决策,追随者厂商进而作出有利于自身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决策。
      价格领导模型,领导型厂商率先确定价格,其他厂商跟随定价。

  • 第17题:

    以下描述斯塔克尔伯格模型和古诺模型的区别正确的是().

    • A、产量决策时有先后,不是同时
    • B、寡头的数目不相同
    • C、固定成本不相同
    • D、两个模型对厂商生产产品性质规定不同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斯塔克博格产量领导者所获得的利润的下限是古诺均衡下它得到的利润。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除去古诺模型外,还有哪种常见的产量决策模型?()

    • A、伯川德模型
    • B、埃奇沃思模型
    • C、差别产品价格竞争模型
    • D、斯塔克尔伯格模型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可用来解释纳什均衡的模型是()

    • A、古诺模型
    • B、囚徒困境
    • C、斯塔克尔伯模型
    • D、重复博弈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根据海默-金德尔伯格模型,跨国公司在对外投资时必须具备()

    • A、产品的比较优势
    • B、产品的绝对优势
    • C、垄断优势
    • D、要素禀赋优势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单选题
    以下描述斯塔克尔伯格模型和古诺模型的区别正确的是().
    A

    产量决策时有先后,不是同时

    B

    寡头的数目不相同

    C

    固定成本不相同

    D

    两个模型对厂商生产产品性质规定不同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斯坦克尔伯格模型反映了().
    A

    先行者优势

    B

    后发制人

    C

    比较优势

    D

    成本优势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