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实现货币均衡的条件是( )。
A.L—M
B.I=S
C.货币需求量=社会供给量
D.货币供给量=社会需求量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决定价格总水平的因素中,与价格总水平变动成反比的是()。
第6题:
考虑这样一个经济:消费函数C=200+0.75Y,投资函数I=200-25r,货币需求函数L/P=Y-100r,货币供给量M=1000,物价水平P=2。推导出总需求方程。
第7题:
当经济沿着既定的总需求曲线移动时,下列()因素将保持不变。
第8题:
有效需求指()达到均衡时的社会产出总量和需求总量。
第9题:
实现货币均衡的条件是()。
第10题:
总供给量与总需求量
总供给能力与总需求能力
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
总供给预期与总需求预期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通过变动货币需求量,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
通过变动货币供给量,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
通过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维护中央银行的职能与地位
第13题:
A.货币供给量与总需求的关系
B.利率与总需求的关系
C.税收水平与总需求的关系
D.价格总水平与总需求的关系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某经济存在以下经济关系:消费C=800+0.8Yd,税收T=0.25Y,政府支出200,投资I=200-50r,货币需求L=0.4Y-100r,名义货币供给900。要求: (1)总需求函数; (2)P=I是的收入和利润。
第17题:
通货膨胀一般指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上涨的现象。通货膨胀的实质是()
第18题:
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
第19题:
考虑这样一个经济:消费函数C=200+0.75Y,投资函数I=200-25r,货币需求函数L/P=Y-100r,货币供给量M=1000,物价水平P=2。如果物价水平从2上升到4,IS-LM模型会作如何调整?总需求会如何变化?
第20题:
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在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降低,资产市场均衡的实际利率增加,将会使总需求下降。
第21题:
货币政策的核心是()。
第22题:
平衡货币供应量
调节信贷平衡
变动货币供应量
保持货币总需求量
第23题:
货币供给量
货币流通速度
总产出
名义利率
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比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