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消费者剩余是指()
第3题:
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我国消费需求正发生重要变化,随着外部需求收缩和国内传统消费需求饱和,大量传统产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过去我们经常讲要“用供给满足需求”,现在,在供给前面要加上“有效”二字,在需求前面要加上“优质”二字。这种变化体现了()。 ①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 ②辩证的否定既是联系的环节也是发展的环节 ③系统优化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第4题:
目前我国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是结构性过剩,从需求来说,既有内需不足,也有部分需求得到了国外商品的满足;从供给来说,低层次产品和产业产能过剩,但高品质产品和产业有效供给不足,低水平的重要建设,某些产品在分工体系中处于低端位置,附加值低,竞争力不足等,是导致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化解产能过剩,要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理的办法,对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和地区,国家在财政支持、不良资产处置、失业人员再就业和生活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要严格控制增量,防止新的产能过剩。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化解产能过剩对相关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性,并说明在化解产能过剩中政府是如何发挥推动作用的。
第5题:
以下不属于产品线扩张的好处的是()。
第6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数据显示,2015年1-10月,央企资产总额633226.5亿元,负债总额428949.6亿元,央企的负债率是68%,资产增加,负债增加,收入下降,高速增长下出现了产能过剩。 如今发达国家纷纷去债务化,靠债务支撑的国际市场收窄,我国的产能一部分变成过剩产能,出口对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频繁出现的代购潮、海淘热等现象说明,随着人们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国内供给经常满足不了需求。 过去的发展思路已经开始不适应现在的消费需求,需要通过供给侧改革实现新的增长。以前是靠需求来拉动维持经济增长,在当前情况下,国家强调供给侧改革是非常好的时机。’ 材料二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贯穿了供给倒结构性改革的思想,其核心思想是“放松管制、对内搞活、加强监管、转型升级”等典型的供给侧管理思维。所谓“供给侧”,简单来说就是相对于需求侧、消费侧,在外需不足、内需潜力和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今后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将从原本的重需求逐步转变为供给需求共同发力。 结合材料一中所反映出的问题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说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创造新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第7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经济虽然稳中有进,稳中有好,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比如在钢铁、有色、化工等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的同时,国内还存在高质量和个性化商品供给不足问题,导致了大量消费外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减下过剩产能、落后产能,让创新引领发展,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加减乘除并举。 材料二随着外部需求收缩和国内传统消费需求饱和,大量传统产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存量供给远远超过市场需求。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不协调和不平衡,正是我国经济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而矛盾的主要方面,正在供给侧,主要表现为供给不能适应需求的重大变化而做出及时调整。因此,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调整产业结构,要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结合材料一和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应该怎么办。
第8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经济虽然稳中有进,稳中有好,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比如在钢铁、有色、化工等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的同时,国内还存在高质量和个性化商品供给不足问题,导致了大量消费外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减下过剩产能、落后产能,让创新引领发展,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加减乘除并举。 材料二随着外部需求收缩和国内传统消费需求饱和,大量传统产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存量供给远远超过市场需求。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不协调和不平衡,正是我国经济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而矛盾的主要方面,正在供给侧,主要表现为供给不能适应需求的重大变化而做出及时调整。因此,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材料二如何体现了矛盾分析法。
第9题:
打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场硬仗,要从()入手,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
第10题:
充分利用过剩的生产能力
争取到更多的货架位置
增强品牌的个性和形象
满足新的消费者需求
第11题:
生产端
需求端
供给端
消费端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第14题:
消费互联网造成的消费过剩时代即将终结,取而代之的是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与参与感的时代。
第15题: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下列符合“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法的有() ①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 ②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 ③提高开放水平,增加商品出口 ④淘汰落后企业,化解过剩产能
第16题:
在下列哪些情况下,企业应将维持生产作为其主要的定价目标()。
第17题: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6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下列有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措施有() ①转变外贸出口方式,刺激出口增速提升 ②促进产业优化重组,有效化解过剩产能 ③大力推进结构性减税,降低企业成本 ④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
第18题: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入手,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第19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经济虽然稳中有进,稳中有好,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比如在钢铁、有色、化工等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的同时,国内还存在高质量和个性化商品供给不足问题,导致了大量消费外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减下过剩产能、落后产能,让创新引领发展,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加减乘除并举。 材料二随着外部需求收缩和国内传统消费需求饱和,大量传统产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存量供给远远超过市场需求。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不协调和不平衡,正是我国经济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而矛盾的主要方面,正在供给侧,主要表现为供给不能适应需求的重大变化而做出及时调整。因此,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结合材料一和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供给侧改革的依据并为化解过剩产能出谋划策。
第20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数据显示,2015年1-10月,央企资产总额633226.5亿元,负债总额428949.6亿元,央企的负债率是68%,资产增加,负债增加,收入下降,高速增长下出现了产能过剩。 如今发达国家纷纷去债务化,靠债务支撑的国际市场收窄,我国的产能一部分变成过剩产能,出口对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频繁出现的代购潮、海淘热等现象说明,随着人们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国内供给经常满足不了需求。 过去的发展思路已经开始不适应现在的消费需求,需要通过供给侧改革实现新的增长。以前是靠需求来拉动维持经济增长,在当前情况下,国家强调供给侧改革是非常好的时机。’ 材料二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贯穿了供给倒结构性改革的思想,其核心思想是“放松管制、对内搞活、加强监管、转型升级”等典型的供给侧管理思维。所谓“供给侧”,简单来说就是相对于需求侧、消费侧,在外需不足、内需潜力和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今后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将从原本的重需求逐步转变为供给需求共同发力。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如何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增加有效供给。
第21题:
下列有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措施的是()。 ①以贸易出口为主导,刺激出口增速提升 ②促进产业优化重组,有效缓解过剩产能 ③大力推进结构性减税,降低企业成本 ④刺激消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
第22题:
生产端
消费端
投资端
供给端
第23题:
①②
②③
①③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