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为了解决名词术语脱离事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 )原则。
A.启发性
B.直观性
C.巩固性
D.理论联系实际
第3题:
在学校组织环境中,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影响最明显,最直接,最具体的因素是()
A校风,学风
B校风,班会
C校风,教风
D教风,学风
第4题:
奥苏伯尔认为在校学习的儿童获得概念的主要方式是()。
第5题:
以下属于传统教学观点的是()。
第6题:
进行基本技术教学时,应先教扣球后教传、垫球。
第7题:
为了解决名词术语脱离事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等矛盾,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意贯彻()原则。
第8题:
教具用在教学过程中,应不被用作()
第9题:
第10题:
直观性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巩固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
第11题:
尝试教学
自学辅导教学
情境教学
暗示教学
第12题:
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
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
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
第13题:
奥苏伯尔认为概念的关键属性通过()两种方式获得。
A、概念形成
B、概念同化
C、概念的练习
D、概念的异化
第14题:
第15题:
现代汉语教学理论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更加强调()。
第16题:
教师采用“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的方式,让学生先依靠努力初步解决问题,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练习中的焦点进行讲解,这指的是()。
第17题:
网络图如同一棵倒置的知识树,把①置于树干的顶端,把②置于支杆,最后把③置于树枝的末梢,其结果是得到一幅概念关系图:()。
第18题:
广义的“基督教”概念包括天主教、()和()和天主教,狭义的”基督教“概念则仅指()。
第19题:
为了解决名词、术语脱离事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等矛盾,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意贯彻( )。
第20题: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直观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
第21题:
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
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
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
第22题:
第23题:
理论联系实际
直观性
巩固性
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