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欲了饵某城市6~12岁儿童的身高发育水平,调查方法可采用
A.横断面调查
B.追踪性调查
C.半纵向调查
D.回顾性调查
E.现场观察法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2~7岁儿童身高的推算公式是()。
第8题:
为研究少年儿童的成长发育状况,某研究所的一位调查人员在某城市抽取100名7~17岁的少年儿童作为样本,另一位调查人员则抽取了1000名7~17岁的少年儿童作为样本。两位调查人员得到这l100名少年儿童身高的最高者或最低者的机会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哪位调查研究人员的机会较大?
第9题:
已知一批人身高的标准差是32.76cm,体重的标准差是5.43kg,试比较这批人身高和体系的变异情况()
第10题:
身高:申请大型客车、牵引车、城市公交车、大型货车、无轨电车准驾车型的,身高为155厘米以上。申请中型客车准驾车型的,身高为150厘米以上。
第11题:
某公司通过入户调查得到的居民家庭消费数据
通过《北京市统计年鉴》得到的有关居民消费的相关数据
通过购买某咨询机构的研究报告得到的某行业销售数据
通过抽样调查得到的某校学生的身高数据
在《人口普查资料汇编》中得到的某地区人口数据
第12题:
身高=年龄×4+70厘米
身高=年龄×4+75厘米
身高=年龄×5+70厘米
身高=年龄×5+75厘米
第13题:
甲地调查110名12岁男童身高的标准误是2.6厘米,乙地调查100名12岁男童身高的标准误是1.8厘米,说明
A.乙地调查中测量身高的准确度高于乙地
B.甲地测量身高的误差为2.6厘米,乙地测量身高的误差为1.8厘米
C.甲地测量身高的最大误差为2.6厘米,乙地测量身高的最大误差为 1.8厘米
D.甲地测量身高的最小误差为2.6厘米,乙地测量身高的最小误差为 1.8厘米
E.甲地测量身高的样本均数的变异度比乙地大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k1表示上限值系数,k2表示下限值系数,在计算检测批混凝土强度时,k1、 k2应如何得到()。
第19题:
机械制图图样上所用的单位为厘米(cm)。
第20题:
为研究少年儿童的成长发育状况,某研究所的一位调查人员在某城市抽取100名7~17岁的少年儿童作为样本,另一位调查人员则抽取了1000名7~17岁的少年儿童作为样本。两位调查人员所得到的样本的平均身高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哪组样本的平均身高较大?
第21题:
田某身高155厘米,欲申请城市公交车驾驶证。到车辆管理所后,民警张某告诉田某:“申请城市公交车准驾车型的,身高为160厘米以上。”()
第22题:
乙地调查中测量身高的准确程度比甲地好
甲地调查得到的样本均数变异程度比乙地大
甲地测量身高时平均误差为2.4厘米,乙地测量身高时平均误差为1.3厘米
甲地测量身高时最大误差为2.4厘米,乙地测量身高时最大误差为1.3厘米
甲地测量身高时最小误差为2.4厘米,乙地测量身高时最小误差为1.3厘米
第23题:
计算得到
试验得到
查表得到
根据经验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