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A模仿
B行为
C辨别
D认知
第2题:
A模仿
B辨别
C行为
D认知
第3题:
一对夫妻带着他们的一个孩子在路上碰到一个朋友。朋友问孩子:“你是男孩还是女孩?”朋友没听清孩子的回答。孩子的父母中某一个说,我孩子回答的是“我是男孩”,另一个接着说:“这孩子撒谎。她是女孩。”这家人中男性从不说谎,而女性从来不连续说两句真话,但也不连续说两句假话。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一定是真的? I.父母俩第一个说话的是母亲。 Ⅱ.父母俩第一个说话的是父亲。 Ⅲ.孩子是男孩。 ( )
A.仅仅I
B.仅仅Ⅱ
C.仅仅I和Ⅲ
D.仅仅Ⅱ和Ⅲ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下列行为中,哪些构成犯罪?()。
第7题:
一个孩子出现打人行为,因此父母规定他一个月不准吃肯德基,这种做法属于()。
第8题:
一个人在单位里工作出现失误,受到批评,回到家里打孩子、摔东西.以发泄自己的情绪,这属于受挫后的()
第9题:
正强化
消退
惩罚
负强化
第10题:
负强化
消退
惩罚
强化
第11题:
正强化
消退
惩罚
负强化
第12题:
子女对父母不尽赡养义务,致使父母饿死
机修工不按规定修理机器,致使发生重大事故
钱某带邻居孩子出去玩,孩子溺水,钱某不及时抢救,致使小孩被淹死
过路人看见孩子溺水不救造成孩子淹死
第13题:
A模仿
B辨别
C行为
D认知
第14题:
A行为
B辨别
C认知
D模仿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一孩子晚上上床有哭闹行为,父母就给予安慰,结果这孩子睡觉前的哭闹更频繁。孩子哭闹行为的增加属( )
第19题:
父母在管教孩子时不恰当的观念是()。
第20题:
一个孩子出现打人行为,因此父母规定他一个月不准吃肯德基。这种做法属于()。
第21题:
正强化
负强化
消退
惩罚
泛化
第22题:
攻击行为
冷漠行为
倒退行为
固执行为
第23题:
如果孩子因缺乏自信而行为不佳,要鼓励他
就事论事,改变其行为
孩子的行为应该像大人一样
孩子行为不佳一定有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