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心理旋转实验采用的反应时法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以反应时为指标的实验方法中,()是斯滕伯格首先在心理学中加以应用的。

    A、移动窗口范式

    B、开窗实验

    C、相加因素法实验

    D、相减反应时实验


    正确答案:C

  • 第2题:

    库泊的“心理旋转实验”所运用的反应时技术是

    A.加因素法
    B.减数法
    C.开窗实验
    D.内隐联想法

    答案:B
    解析:
    心理旋转实验的实验原理。 库泊的心理旋转实验运用的反应时技术是减法反应时技术,实验表明旋转的度数越多反应所用的时间越长,证明了表象的存在。内隐联想测验是由格林沃尔德( Greenwald)在1998年提出的,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一种计算机化的分类任务来测量两类词(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继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测量。

  • 第3题:

    波斯纳(1970)用实验证明了,在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中,有视觉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的阶段。他所用的实验是()

    A.加法反应时实验
    B.减法反应时实验
    C.心理物理学实验
    D.感觉剥夺实验

    答案:B
    解析:
    反应时。 减法反应时技术(减数法的应用)主要有:库柏的心理旋转实验、波斯纳的短时记忆编码实验、句子一图画匹配实验;加数法的应用:证明加因素法的实验(斯腾伯格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证明“开窗实验”的实验(汉密尔顿的和霍克基的字母转换实验)。心理物理学实验包括最小变化法、恒定刺激法、平均差误法以及信号检测论等。感觉剥夺实验是将被试和外界环境刺激高度隔绝,在这种状态下,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刺激信号,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产生各种病理心理现象。

  • 第4题:

    波斯纳(M.I.Posne,)采用大、小写字母组合的材料进行实验,结果证实了个体对刺激信息进行加工时既有视觉编码也有听觉编码。他采用的方法是

    A.减法反应时法
    B.加法反应时法
    C.开窗实验法
    D.心理旋转实验法

    答案:A
    解析:
    在减法反应时中,通常需要的是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其中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心理过程,即所要测量的过程,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就足该过程所需的时间。波斯纳采用大、小写字母组合的材料进行实验,结果证实了个体对刺激信息进行加工时既有视觉编码也有听觉编码,他采用的方法是减法反应时法。

  • 第5题:

    库柏(L.A.Cooper)和谢帕德(R.N.Sherpard)的“心理旋转”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时最长时,字母“R”旋转的角度是

    A.60
    B.90
    C.180
    D.240

    答案:C
    解析:
    心理旋转实验的结果表明,当呈现字母垂直时(0或360),反应最快,反应时最短。在其他情况下,随着旋转角度的增加,反应时也随着增加,当字母旋转180时,反应时最长。

  • 第6题:

    直接测量每个加工阶段所需时间的反应时法是

    A.减数法
    B.加因素法
    C.开窗实验
    D.经典反应时法

    答案:C
    解析:
    开窗实验技术是反应时实验的一种形式,它试图直接得到某个特定加工阶段所需要的时间。因此本验,一般包括:单组设计(时间题选C。

  • 第7题:

    库柏(L.A. Cooper)和谢帕德(KN. Shepard)的心理旋转实验使用的反应时技术是()

    A.减法法
    B.加法法
    C.开窗技术
    D.分心技术

    答案:A
    解析:

  • 第8题:

    应用减数法进行证实的实验有(  )

    A.句子一图画匹配实验
    B.字母转换实验
    C.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实验
    D.心理旋转实验

    答案:A,D
    解析:

  • 第9题:

    R字符心理旋转的实验研究表明,当两个被比较对象之间的旋转角度为()时,其反应时最短。

    A60度

    B90度

    C180度

    D360度


    D

  • 第10题:

    多选题
    认知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等基本方法。
    A

    减法反应时实验

    B

    出声思考法

    C

    开窗实验

    D

    计算机模拟

    E

    加法反应时实验答案


    正确答案: E,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字符心理旋转的实验研究表明,当两个被比较对象之间的旋转角度为()时,其反应时最短。
    A

    60

    B

    90

    C

    180

    D

    36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心理旋转的实验研究表明,无论是字符、数码还是其他图形,当两个被比较对象之间的旋转角度为()时,其反应时最短。
    A

    90

    B

    120

    C

    180

    D

    32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教育性心理实验”采用的是 【 】

    A.观察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自然实验法

    D.调查法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田径场上的“抢跑”技术源于人类的反应时,下列有关反应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时起源于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的人差方程
    B.赫尔姆霍茨实施了第一个反应时实验,并将反应时正式引入心理学
    C.唐德斯提出了减数法,斯腾伯格提出了加因素法
    D.冯特最早将反应时直接作为心理学研究课题

    答案:A,C,D
    解析:
    反应时简史。 反应时起源于德国天文学家 贝塞尔的人差方程;赫尔姆霍茨实施了第一个反应时实验并且成功测定蛙的神经传导速度为26m/s,人的神经传导速度60m/s;将反应时正式引入心理学的是荷兰心理学家唐德斯(ABC减数法),之后斯腾伯格又提出了加因素法;最早将反应时直接作为心理学研究课题的是冯特。

  • 第15题:

    70年代初,库柏和谢波德用哪种反应时实验证明了心理旋转的存在?(  )

    A.减数法
    B.加因素法
    C.开窗实验
    D.内隐联想测验

    答案:A
    解析:
    心理旋转实验证明被试操作心理表象,角度越大,需要的反应时也就越大,这正好符合减法反应时的规律。

  • 第16题:

    波斯纳等人曾经做过字母的视觉匹配和名称匹配的实验。他们的实验采用两种实验方法,让被试辨别两个字母是否相同。一个是同一性匹配,即两个字母读音和书写都一样,如A、A;-个是命名匹配,即两个字母读音相同而书写不同,如A、a,两个字母的呈现时间有同时呈现和继 续呈现两种方式。实验结果下图。

    该实验采用的反应时法是

    A.减数法
    B.加因素法
    C.开窗实验
    D.经典反应时法

    答案:B
    解析: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通常以为短时记忆倍息是以听觉形式编码的,波斯纳的实验证明短时记忆信息可以有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的阶段。AA对反应时快说明对AA对的匹配是在视觉编码的基础上进行的。Aa对反应时慢是因为Aa对匹配只能在听觉编码的基础上进行,必须从视觉编码过渡到听觉编码。

  • 第17题:

    斯腾伯格的“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实验采用的反应时法是

    A.减数法
    B.加因素法
    C.开窗法
    D.经典反应时法

    答案:B
    解析:
    斯腾伯格的“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实验是一个使用加因素法分析心理过程的典型实验。

  • 第18题:

    序列反应时方法的基本逻辑来源于

    A.加法反应时法
    B.减法反应时法
    C.开窗实验法
    D.排除一包含法

    答案:B
    解析:
    序列反应时(简称SRT)指的是以反应时作为度应指标,以序列规则下的操作成绩和随机序列下的操作成绩之差来表示内隐学习的学习量。序列反应时是内隐学习的一种研究范式。序列反应时对内隐学习的揭示符合减法反应时的基本逻辑,也就是反应时的差异对应着心理过程(内隐学习)的差异。

  • 第19题:

    在经典的心理旋转实验中,因变量是

    A.反应时间
    B.旋转角度
    C.再认数量
    D.回忆数量

    答案:A
    解析:
    在经典的心理旋转试验中,被试的反应时属于因变量,物体旋转的角度属于自变量。

  • 第20题:

    心理旋转实验使用的因变量指标是

    A.反应类型
    B.反应时
    C.正确率
    D.信心评价

    答案:B
    解析:
    心理旋转实验采用的是减数法反应时的方法,计算字母处于不同旋转角度时被试的反应时之差。

  • 第21题:

    认知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等基本方法。

    • A、减法反应时实验
    • B、出声思考法
    • C、开窗实验
    • D、计算机模拟
    • E、加法反应时实验

    正确答案:A,B,C,D,E

  • 第22题:

    单选题
    心理旋转实验的结果是()
    A

    反应所需的时间和旋转的度数呈非线性关系

    B

    旋转度数越小,反应时越短

    C

    旋转度数越大,反应时越短

    D

    反应所需的时间和旋转的度数没有关系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R字符心理旋转的实验研究表明,当两个被比较对象之间的旋转角度为()时,其反应时最短。
    A

    60度

    B

    90度

    C

    180度

    D

    360度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