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试论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理念。”相关问题
  • 第1题:

    蒙台梭利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创设宗旨:提供“有()的环境”。

    A设计

    B结构

    C准备

    D组织


    参考答案:C

  • 第2题:

    试论述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蒙台梭利出生于意大利,是20世纪杰出的幼儿教育家,也是西方教育史上与福禄倍尔齐名的两大幼儿教育家之一,同福禄倍尔一样,她用自己毕生的教育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在幼儿教育史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幼儿发展观、自由纪律观、感官教育和日常生活技能练习几个部分。
    对于幼儿的发展,蒙台梭利有如下的见解:
    (1)关于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蒙台梭利认为:由遗传决定的心理潜能规定了个体的发展方向,其表现就是自发冲动,正是这种自发冲动赋予儿童积极的生命动力,促使个体不断发展;心理潜能必须在适宜的环境中并通过活动体现出来并获得发展,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为儿童提供独立进行自由活动的环境,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得到自然发展,成为身心健康的儿童。她的基本的教育思想就是认为教育过程应与儿童心智发展阶段和兴趣相适应,而不应完全按照课程要求或教师的计划。
    (2)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蒙台梭利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自然过程,它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和敏感期。在某一个敏感期儿童对某一些物体和练习特别感兴趣,能毫无困难地应付和学会他的特殊敏感度适用的事物;敏感期一旦过去,相应的兴趣随之消失。蒙台梭利关于儿童发展敏感期的观点,是对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贡献。
    蒙台梭利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研究,把儿童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出生到6岁,称为创造期。这一阶段出现一个又一个敏感期,是各种功能形成和发展的时期,也是人的个性形成的最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任何疏忽和偏差都会造成永久性缺陷。该阶段可细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出生到3岁,称为胚胎期。此时儿童没有有意识的思维活动,只依靠其感官敏感性无意识地吸收一切外界刺激,并在各种刺激的影响下分别地、独立地形成和发展各种能力。3~6岁为第二个时期,称为个性形成期。这时儿童从无意识逐渐转化到有意识,记忆、理解和思维能力逐渐发展,表现出对成人影响的敏感。第二阶段从6岁到12岁,是较平稳发展的时期。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能有意识地学习,开始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这一时期最适宜学习,开始形成学习技能和艺术技能,产生道德意识和社会感。儿童终生的智力兴趣是在这一时期确定的。第三阶段从12岁到18岁,称为青春期。这是儿童发展过程中又一重大变化时期,是身心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蒙台梭利的主要兴趣是研究儿童第一阶段的发展。
    (3)除了幼儿发展观以外,自由纪律观也是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生命潜力的自发冲动表现为自由活动,引导还是压制儿童的自由活动是区分教育好坏的标准。自由是蒙台梭利方法的最基本原则。蒙台梭利把自由与纪律密切联系起来,她认为真正的纪律只能建立在自由活动的基础上,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但并非任何自由活动都能导致良好的纪律,只有身心协调的活动才能导致纪律。蒙台梭利把这种活动称为工作。自由、工作和纪律,是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的三根支柱,它们通过工作有机地联系起来。首先,工作有助于肌肉的协调和控制,因而能促进纪律的形成。第二,工作有助于培养儿童的独立性,有助于儿童进行自我教育。第三,工作有助于培养意志力。服从是自我约束的重要标志,而服从的先决条件是具有相应的活动或抑制能力,即意志,而意志是在工作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4)重视感官训练和生活技能的培养是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思想的又一大特色:
    蒙台梭利认为,感官是心灵的门户,对智力发展尤其重要,因此她很重视感官训练和智力培养。她认为,幼儿处于各种感觉的敏感期,儿童心灵在敏感期吸收的东西将保持终生,而任何疏忽都是不可弥补的。蒙台梭利针对人的各种感官,为“儿童之家”专门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教具。她把感官训练分成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的训练。每种感觉又可按其性质和形式分别进行练习。这些感官联系练习还可以校正儿童早期出现的一些感官上的缺陷。蒙台梭利在对儿童强化感官训练的同时,非常重视儿童日常生活技能的训练。日常生活技能的训练既能促进儿童体力和各种动作能力的协调发展,也是培养儿童独立性的重要手段。
    总之,蒙台梭利继承和改造了裴斯泰洛齐和福禄倍尔等教育家的思想,应用当时的医学、生理学、实验心理学知识,结合自己的实验,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体系。她的方法强调儿童有选择活动的自由,相信儿童有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的能力,重视儿童早期智力发展,所有这些都是对当时盛行的传统教育的有力挑战,推动了20世纪初蓬勃兴起的新教育运动。

  • 第3题:

    结合自己所学知识,试论述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思想,并对其进行评价。


    答案:
    解析:
    感觉教育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占有 重要位置,也是她教育实验的主要内容。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遵循着一定的原则:一是循序渐进原则。照顾儿童的个别差异,把感觉教育同读、写、算的教学结合起来,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发展。二是自我教育的原则。她提倡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进行自我选择、独立操作、自我矫正。
    在蒙台梭利教育中,感觉教育是重要内容。她认为3—6岁是儿童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儿的各种感觉先后处于敏感期,因此必须对幼儿进行系统的和多方面的感官训练,使他们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直接接触发展敏锐的感觉和观察力,为高级的智力活动和思维发展奠定基础。为此,她专门设计了一套教具,如用以辨别物体形状、大小、高低、长短的镶嵌板,辨别声音、音色的音筒,辨别味道、气味的瓶子,练习小肌肉活动的纽扣板等。教具的特点是:简单、幼儿能自我纠正错误、教师容易掌握指导时机。幼儿常常自由地选择教具,并专注地和独立地反复进行自我学习。
    评价: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也受到不少批评,主要是指责她的教育偏重智能而较忽视幼儿情感的陶冶,忽视幼儿的社会化活动;其感觉教育教具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过于狭隘、呆板,操作法过于机械等。然而,尽管如此,蒙台梭利教育的伟大功绩、对世界幼儿教育的巨大贡献是不可否认的,她的理论的基本精神,特别是重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重视幼儿的自主性和自我学习,重视环境的作用,以及她对教师作用的观点等,无论在蒙台梭利时代还是在今天,都具有不衰的生命力。

  • 第4题:

    世界学前教育之父是指()

    • A、蒙台梭利
    • B、裴斯泰洛齐
    • C、福禄倍尔
    • D、陈鹤琴

    正确答案:C

  • 第5题:

    蒙台梭利教具


    正确答案: 蒙台梭利教具主要是训练知觉,进行感官教育和发展智力。如嵌插圆柱(大小高矮不同),比较各种木条(宽窄、厚薄、长短不同)和立方体(大小不同),各种几何图形嵌板(三角板、圆板、五边形板、梯形板等),粗滑、重量不同的材料,发声盒、铃和音乐教具,写字及计数材料,等等。蒙台梭利教具构成了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核心。

  • 第6题:

    为进步主义学前教育理论流派的形成提供思想指导的是()。

    • A、杜威
    • B、福禄培尔
    • C、蒙台梭利
    • D、欧文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在蒙台梭利课程中,()、()和()是蒙台梭利为儿童营造的三根主要支柱。


    正确答案:自由;作业;秩序

  • 第8题:

    现代学前教育理论包括()

    • A、蒙台梭利教育思想
    • B、皮亚杰教育理论
    • C、开放教育思想
    • D、三字经

    正确答案:A,B,C

  • 第9题:

    填空题
    20世纪意大利学前教育家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强调()

    正确答案: 感官教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在蒙台梭利课程中,()、()和()是蒙台梭利为儿童营造的三根主要支柱。

    正确答案: 自由,作业,秩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论述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基本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并谈谈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正确答案: 基本教育思想:
    (1)发现儿童
    (2)吸收心智
    (3)自由的原则
    教育方法:
    (1)提供有准备的环境
    (2)教师,即观察指导、示范、准备
    (3)教具——活动材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论述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

    正确答案:
    (1)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的生命力”(或称“内在潜力”)
    蒙台梭利认为,生长是由于内在的生命潜力的发展使生命力显现出来,生命力量是按照遗传确定的生物学的规律发展起来的。
    (2)儿童是发展着的个体,儿童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不断前进的过程,前一个阶段的充分发展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的发展是以前各个阶段充分发展的积累和延续。
    (3)儿童发展的阶段性
    教师和父母必须随时留心观察儿童的实际生活及其表现,发现和把握儿童在各个阶段出现的各种心理现象,并及时地进行引导、帮助和鼓励,否则将对儿童的发展造成难以弥补的缺陷,从而埋没其某些特殊才能。
    (4)感觉教育
    感觉教育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成为她的教育实验的主要部分。
    (5)纪律教育
    蒙台梭利批评传统教育理论把纪律仅仅看作是“维持教育和教学的外部秩序的手段”,从而制定出一整套威胁、监视、惩罚、命令和禁止的方法,以压制儿童天生的“野蛮的顽皮性”。
    (6)教师
    蒙台梭利学校以自我教育为主。在教育活动中,儿童是主体,是中心,儿童全神贯注地从事各自的“工作”,独立操作、自我发现、自我教育和发展;教师是儿童活动的观察者和指导员。
    (7)课程组织结构
    蒙台梭利的课程组织结构是按照领域进行的。为3~6岁儿童设计的蒙台梭利学习环境分为四个基本领域:实际生活领域、感觉领域、语言领域、数学领域。此外,音乐、艺术、运动和戏剧等也包括在蒙台梭利课程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意大利女教育家蒙台梭利对学前教育理论有重要影响,著有《蒙台梭利教育法》、《林哈德与葛笃德》等书。()


    参考答案:错误

  • 第14题:

    试论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理念及其重要意义。


    答案:
    解析:
    (1)论幼儿的发展。蒙台梭利重视 早期教育。她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具有节律 性、阶段性、规律性,强调生命力的冲动是儿童心 理发展的原动力,同时又强调儿童心理的正常发 展必须依靠环境和教育的及时、合理的安排。 (2)论教育环境及自由、纪律与工作。蒙台 梭利认为,应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所谓 "有准备的环境”,就是一个符合儿童需要的真实 环境,是一个供给儿童身心发展所需之活动、练习的环境,是一个充满自由、爱、营养、快乐与便 利的环境。蒙台梭利提出,真正的科学的教育的 基本原则是给学生以自由,即允许儿童按其本性 个别地、自发地表现。 (3)论幼儿教育的内容。蒙台梭利提出,幼 儿教育的内容主要有: 第一,感官教育。重视幼儿的感官(或称感 觉)训练和智力的培养,这是儿童之家的重要特 色,也是蒙台梭利方法的一大特点。蒙台梭利极 为重视感官教育。她的感官教育主要包括视觉、 听觉、嗅觉、味觉及触觉的训练,其中以触觉练习 为主。 第二,读、写、算的练习。蒙台梭利认为,3~ 6岁的儿童已具备学习文化知识的能力,这种能 力是与具有吸收力的儿童心理特点一致的,教育者应当利用这种能力,为儿童准备适当的教材、 教具,并提供正确的学习途径。 第三,实际生活练习,又称为"肌肉教育”或 “动作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项:第一项,日常 生活技能的练习。通过日常生活技能的练习,可 培养儿童自我料理的能力,进而有助于儿童独立 性的形成。第二项,园艺活动,主张儿童应多到 大自然中从事自由活动。第三项,手工作业,主 要是指绘画和泥工。泥工既可练习手的动作,也 为儿童提供了自我表现的途径。第四项,体操。

  • 第15题:

    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自由,作业和秩序是蒙台梭利为儿童营造的三根主要支柱;(), 感官训练,()和初步知识的学习是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日常生活练习;肌肉训练

  • 第16题:

    论述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基本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并谈谈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正确答案: 基本教育思想:
    (1)发现儿童
    (2)吸收心智
    (3)自由的原则
    教育方法:
    (1)提供有准备的环境
    (2)教师,即观察指导、示范、准备
    (3)教具——活动材料

  • 第17题:

    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和秩序是蒙台梭利为儿童营造的三根主要支柱;()、()、()和初步知识的学习是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自由;工作;肌肉训练;日常生活练习;感官练习

  • 第18题:

    苏联学前教育理论流派的代表是()、乌索娃、福辽莉娜。

    • A、列宁
    • B、克鲁普斯卡娅
    • C、蒙台梭利
    • D、欧文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20世纪意大利学前教育家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强调()


    正确答案: 感官教育

  • 第20题:

    单选题
    世界学前教育之父是指()
    A

    蒙台梭利

    B

    裴斯泰洛齐

    C

    福禄倍尔

    D

    陈鹤琴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和秩序是蒙台梭利为儿童营造的三根主要支柱;()、()、()和初步知识的学习是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自由,工作,肌肉训练,日常生活练习,感官练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结合自己所学知识,试论述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思想,并对其进行评价。

    正确答案: 感觉教育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也是她教育实验的主要内容。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遵循着一定的原则:一是循序渐进原则。照顾儿童的个别差异,把感觉教育同读、写、算的教学结合起来,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发展。二是自我教育的原则。她提倡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进行自我选择、独立操作、自我矫正。在蒙台梭利教育中,感觉教育是重要内容。她认为3—6岁是儿童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儿的各种感觉先后处于敏感期,因此必须对幼儿进行系统的和多方面的感官训练,使他们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直接接触发展敏锐的感觉和观察力,为高级的智力活动和思维发展奠定基础。为此,她专门设计了一套教具,如用以辨别物体形状、大小、高低、长短的镶嵌板,辨别声音、音色的音筒,辨别味道、气味的瓶子,练习小肌肉活动的纽扣板等。教具的特点是:简单、幼儿能自我纠正错误、教师容易掌握指导时机。幼儿常常自由地选择教具,并专注地和独立地反复进行自我学习。评价: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也受到不少批评,主要是指责她的教育偏重智能而较忽视幼儿情感的陶冶,忽视幼儿的社会化活动;其感觉教育教具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过于狭隘、呆板,操作法过于机械等。然而,尽管如此,蒙台梭利教育的伟大功绩、对世界幼儿教育的巨大贡献是不可否认的,她的理论的基本精神,特别是重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重视幼儿的自主性和自我学习,重视环境的作用,以及她对教师作用的观点等,无论在蒙台梭利时代还是在今天,都具有不衰的生命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自由,作业和秩序是蒙台梭利为儿童营造的三根主要支柱;(), 感官训练,()和初步知识的学习是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日常生活练习,肌肉训练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