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2题:
请结合实际谈谈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教师可以设置适当的作业难度,激发学生的动机水平。
(三)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的进步与努力即使给予表扬和奖励,以激发更多的学习动机。
(四)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一般而言,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
第3题:
第4题:
结合实际谈谈对教师挫折的管理。
个体遭受挫折后的不良情绪对个体具有消极影响,常常会导致长期的紧张、焦虑,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降低工作效率。对于组织来说,个人挫折也会影响到组织的功能。
对挫折的管理应注意:
(1)管理者要正确看待和谅解遭受挫折的个人。创造环境,提供机会,给予理解。
(2)开展心理咨询。排除个人烦恼、提高个体独立处理问题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有助于个体的成长。也是宣泄情绪、重建行为的合理渠道。
(3)疏通思想。挫折是一种主观感受,与人的主观状态有主要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消除挫折和应付挫折应首先疏通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通过耐心、细致的言语,消除隔阂、偏见,改善关系,重建对挫折的正确认识和积极的消除挫折的行为方式。
(4)改善环境。在管理方式、人际关系、工作安排等方面考虑受挫折者的感受和反应,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为其解决困难。
(5)营造良好的群体心理气氛。在实际生活中,个体遭受挫折后的态度与管理者的帮助有关,也与群体的心理气氛有关。在充满关心、友爱的群体中,遭受挫折的个体更容易获得战胜困难的力量。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减轻挫折感的主要条件。总之,帮助个人消除挫折,争取建设性的后果,是组织管理者调动个人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略
第5题:
怎样才能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呢?教师应该怎样做?
第6题:
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应该如何贯彻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
第7题:
从教师的专业结构要素出发,结合实际,谈谈应该如何提高教师的素质?
第8题:
结合实际的教学,谈谈教师在教学中怎样运用指导策略才能使其发挥它最佳的功效。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结合实际。谈谈怎样才能创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结合以上事例(让学生敢说“不懂”),请谈谈一个现代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教师观和学生观。
第17题:
结合实际谈谈怎样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
第18题:
结合实际,谈谈教师该如何有效地教学生掌握学习策略?
第19题:
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应该怎样依法从教?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