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1997年刑法典确立了与1979年刑法中类推制度相对立的原则,即( )。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表述不正确的有:( )

    A.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但不排斥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司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但不禁止立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

    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但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

    D.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


    正确答案:BC
    罪刑法定原则的具体要求如下:(1)规定犯罪及法律后果的法律必须是立法机关制定的成文的法律,行政规章不得规定刑罚,习惯法不得作为刑法的渊源,判例也不应作为刑法的渊源。(2)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禁止溯及既往)。(3)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4)禁止绝对的不定刑与绝对的不定期刑。(5)刑法的处罚范围与处罚程度必须具有合理性:只能将值得科处刑罚的行为规定为犯罪,禁止将轻微危害行为当作犯罪处理;处罚程度必须适应现阶段一般人的价值观念。(6)对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规定必须明确。(7)禁止不均衡的、残虐的刑罚。

  • 第2题:

    刑法有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之分。广义的刑法包括

    A.刑法典、单行刑法、司法解释
    B.刑法典、附属刑法、司法解释
    C.刑法典、刑诉法典、司法解释
    D.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

    答案:D
    解析:
    刑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刑法包含刑法典、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狭义刑法特指刑法典。本题答案为D,司法解释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对于法院在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刑法问题所做的解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于检察院在检查工作中具体应用刑法问题所做的解释,司法解释不属于刑法。

  • 第3题:

    属于唐朝刑法适用原则的有( )。(  )
    A.类推
    B.自首
    C.累犯加重
    D.同居相为隐


    答案:A,B,C,D
    解析:
    解析:唐朝的刑法适用原则包括区分公罪与私罪、共同犯罪与合并论罪、自首原则、类推原则、刑事责任年龄和老幼废疾者减刑原则、更犯和累犯加重原则、数罪并罚和合并论罪原则、特权原则、化外人的处罚原则、“同居相为隐”的原则等。

  • 第4题:

    简述《人权宣言》所倡导的进步原则在法国1810年刑法典中的体现。


    正确答案: (1)法典关于违警罪、轻罪、重罪的定义说明了法典所禁止并应受惩罚的行为才是犯罪,即“法无明文不为罪”;
    (2)什么样的罪处什么的刑,均应由法律规定,即“罪刑法定”;
    (3)法典规定不论违警罪、轻罪或重罪,均不得以实施犯罪前法律未规定之刑处罚,即“法不溯及既往”。

  • 第5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有:()

    • A、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但不排斥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 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司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但不禁止立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
    • 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但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
    • D、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

    正确答案:C,D

  • 第6题:

    下列法典中首次明确规定保安处分,并肯定其处于重要地位的是()。

    • A、1810年法国刑法典
    • B、1871年德国刑法典
    • C、1907年日本刑法典
    • D、1930年意大利刑法典

    正确答案:D

  • 第7题:

    汉代标榜“以孝治天下”,确立了“亲亲得相首匿”的刑法原则。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刑法典中的体现?


    正确答案: 我国1997年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一原则的价值内涵和内在要求,在整部法典中得到了较为全面、系统的体现:第一,修订的刑法实现了犯罪的法定化和刑罚的法定化。犯罪的法定化具体表现为:明确规定了犯罪的概念;明确规定了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明确规定了各种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
    刑罚的法定化具体表现为:
    1.明确规定了刑罚的种类;明确规定了量刑的原则和各种刑罚制度;明确规定了各种具体犯罪的法定刑。
    2.修订的刑法取消了1979年《刑法》第79条规定的类推制度,这是罪刑法定原则得以真正贯彻的重要前提。
    3.修订的刑法重申了1979年《刑法》第9条关于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从旧兼从轻的原则。
    4.在分则罪的规定方面,修订的刑法已相当详备。分则条文由1979年的103条增加到350条,罪名数由1979年的130个增加到413个。
    5.在具体犯罪的罪状以及各种犯罪的法定刑设置方面,修订的刑法增强了法条的可操作性。对于大量犯罪,尽量使用叙明罪状;在犯罪的处罚规定上,注重量刑情节的具体化。

  • 第9题:

    问答题
    试述1994年《法国刑法典》对旧《刑法典》的继承与创新。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
    A

    罪刑法定原则

    B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C

    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D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将犯罪分为重罪、轻罪与违警罪,始于1791年的()。
    A

    德国刑法典

    B

    法国刑法典

    C

    英国刑法典

    D

    美国刑法典


    正确答案: A
    解析: 以法定刑为标准,将犯罪分为重罪、轻罪与违警罪,始于1791年的法国刑法典。

  • 第12题:

    多选题
    下列哪些规定是罪刑法定原则在1997年刑法典中的体现?(  )
    A

    明确规定了犯罪的概念

    B

    取消了类推制度

    C

    重罪重判,轻罪轻判

    D

    明确规定了刑罚的种类、量刑的原则和各种刑罚制度以及各种具体犯罪的法定刑


    正确答案: D,C
    解析:
    罪刑法定原则,是指某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和处什么刑,都由法律明文规定,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它的内容或者说派生原则,主要有以下六项:①排斥习惯法;②禁止类推;③刑法无溯及效力;④禁止绝对的不确定刑;⑤明确性原则;⑥实体的适当原则。

  • 第13题:

    有关西周时期刑法适用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西周时期就已经确立了类推原则

    B.最能体现西周时期宗法等级制度的刑法原则是老幼废疾减刑原则

    C.西周时期有关“质剂”和“傅别”的划分体现了区分故意和过失的刑法适用原则

    D.西周时期的“八辟”之法是后世“八议”制度的渊源


    正确答案:AD
    解析:西周时期所谓“罪无正律,则以上下而比附其罪”,即“上刑适轻,下服;下刑适重,上服,轻重诸罚有权”。可见,该原则类似于类推适用原则。因此,A项是正确答案。最能体现西周时期宗法等级制度的刑法原则是同罪异罚原则,故B项错误。区分故意和过失的刑法原则的划分标志是“非眚”和“眚”,故C项错误。西周时期的“八辟”之法是后世“八议”制度的渊源,故D项正确。

  • 第14题:

    关于刑法的基本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罪刑法定原则只禁止有罪类推解释,因此可以把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方法作为法律解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明确的罪状,因此简单罪状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C.刑法适用平等原则要求在定罪、量刑以及行刑上都要平等地依照刑法规定处理
    D.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在行刑中合理地运用减刑、假释等制度

    答案:C,D
    解析:
    罪刑法定原则,是指什么是犯罪,各种犯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有哪些刑罚,各个刑罚如何适用,以及各种具体罪的具体量刑幅度等,均由刑法加以规定。概括来说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罪刑法定原则有以下派生原则:禁止重法溯及既往;排斥习惯法;严格解释原则;禁止有罪类推;排斥绝对不定期刑;明确性原则。其中,禁止类推解释是原则,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仅作为例外,不是原则,不能作为刑法解释的方法,否则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就可以利用这一原则肆意为被告人脱罪。A选项错误。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原则之一是明确性原则要求,即对于什么是犯罪以及犯罪所产生的法律后果,都必须作出具体的规定,禁止不明确的罪状。但是,简单罪状不作更多的解释的原因是,这类罪状为人们所熟知,一看罪状就知道该种行为是哪一种犯罪。所以简单罪状并不是不明确的罪状,也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B选项错误。刑法适用平等原则意味着所有人,不论其社会地位高低、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财产状况如何,在定罪量刑以及行刑的标准上都平等地依照刑法规定处理,不允许有任何歧视或者优待。C选项正确。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指,犯多重的罪就应当承担多重的刑事责任,重罪重罚,轻罪轻罚;在分析罪重罪轻时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这要求:制刑上,要确立科学的刑罚体系;量刑上,要根据罪犯的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来区别对待判处刑罚;行刑上,要求注重犯罪人的人身危险程度的变化情况,合理地运用减刑、假释等制度。D选项正确。

  • 第15题:

    日本1880年刑法典的制定是参照了()

    • A、德国刑法典
    • B、法国刑法典
    • C、普鲁士刑法典
    • D、意大利刑法典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刑法有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之分。广义的刑法包括()。

    • A、刑法典、单行刑法、司法解释
    • B、刑法典、附属刑法、司法解释
    • C、刑法典、刑诉法典、司法解释
    • D、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大清新刑律》确定新的刑法体系,确立了近代刑法的总则与分则的体例。在刑法典结构上分为“总则”“分则”两编。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

    • A、罪刑法定原则
    • 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 C、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 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正确答案:A,B,D

  • 第19题:

    将犯罪分为重罪、轻罪与违警罪,始于1791年的()

    • A、德国刑法典
    • B、法国刑法典
    • C、英国刑法典
    • D、美国刑法典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单选题
    日本1880年刑法典的制定是参照了()
    A

    德国刑法典

    B

    法国刑法典

    C

    普鲁士刑法典

    D

    意大利刑法典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大清新刑律》确定新的刑法体系,确立了近代刑法的总则与分则的体例。在刑法典结构上分为“总则”“分则”两编。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刑法典中的体现?

    正确答案: 我国1997年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一原则的价值内涵和内在要求,在整部法典中得到了较为全面、系统的体现:第一,修订的刑法实现了犯罪的法定化和刑罚的法定化。犯罪的法定化具体表现为:明确规定了犯罪的概念;明确规定了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明确规定了各种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
    刑罚的法定化具体表现为:
    1.明确规定了刑罚的种类;明确规定了量刑的原则和各种刑罚制度;明确规定了各种具体犯罪的法定刑。
    2.修订的刑法取消了1979年《刑法》第79条规定的类推制度,这是罪刑法定原则得以真正贯彻的重要前提。
    3.修订的刑法重申了1979年《刑法》第9条关于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从旧兼从轻的原则。
    4.在分则罪的规定方面,修订的刑法已相当详备。分则条文由1979年的103条增加到350条,罪名数由1979年的130个增加到413个。
    5.在具体犯罪的罪状以及各种犯罪的法定刑设置方面,修订的刑法增强了法条的可操作性。对于大量犯罪,尽量使用叙明罪状;在犯罪的处罚规定上,注重量刑情节的具体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我国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是以类推制度为补充的。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刑法的原则:罪刑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行相当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即什么行为是犯罪,各种犯罪的构成要件和应处的刑罚,以及各个刑种如何具体应用,都应由刑法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