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假释,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甲系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即便其在假释考验期内再犯新罪,也不构成累犯 B.乙系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对乙不得假释 C.丙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丙在缓刑考验期内的第7个月犯有抢劫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8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9年。丙服刑6年时,因有悔罪表现而被裁定假释 D.丁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犯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数罪并罚后,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3年,对丁可以假释

题目
关于假释,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甲系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即便其在假释考验期内再犯新罪,也不构成累犯
B.乙系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对乙不得假释
C.丙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丙在缓刑考验期内的第7个月犯有抢劫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8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9年。丙服刑6年时,因有悔罪表现而被裁定假释
D.丁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犯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数罪并罚后,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3年,对丁可以假释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
解析: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乙犯危害国家安全罪仍然不妨碍其适用假释。
更多“ 关于假释,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假释,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B.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10年以上,如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
    C.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D.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假释制度问题。《刑法》第81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1/2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13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刑法》第85条规定: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86条规定的情形,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

  • 第2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量刑制度的有( )。

    A.累犯
    B.缓刑
    C.自首
    D.假释

    答案:A,B,C
    解析:
    量刑是指人民法院依据刑事法律,在认定行为人构成犯罪的基础上,确定对犯罪人是否判处刑罚、判处何种刑罚以及判处多重的刑罚,并决定所判刑罚是否立即执行的刑事司法活动。我国的量刑制度包括累犯、自首、立功、数罪并罚、缓刑,A、B、C项正确。D项假释是刑罚执行制度,而不是量刑制度,D项错误。

  • 第3题:

    关于假释的撤销,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的,应撤销假释,按照先减后并的方法实行并罚
    B.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严重违反假释监督管理规定,即使假释考验期满后才被发现,也应撤销假释
    C.在假释考验期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前还有同种罪未判决的,应撤销假释
    D.在假释考验期满后,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前有他罪未判决的,应撤销假释,数罪并罚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假释的撤销。 A项,根据《刑法》第86条第1款的规定,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刑法》第71条的规定实

  • 第4题:

    关于减刑、假释的适用,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对所有未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均可减刑
    B: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裁定被执行之日起计算
    C: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不符合“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的减刑要件,不能减刑
    D: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假释考验期满后才发现的,不得撤销假释

    答案:A,B,C,D
    解析:
    【考点】减刑;假释【详解】根据《刑法》第78条的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可见减刑针对的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尚未涉及权利刑、财产刑、生命刑的减免。因此,A的说法是错误的。根据《刑法》第80条的规定,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裁定减刑之日起计算。因此,B的说法是错误的。《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3条规定:“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宣告缓刑的罪犯,一般不适用减刑。前款规定的罪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参照刑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予以减刑,同时应依法缩减其缓刑考验期限。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不能少于一年。”因此,C是错误的。假释是附条件的提前释放,因此,如果被假释的犯罪人在考验期内没有遵守一定的条件或者出现了不符合条件的事实,就应当撤销假释。根据《刑法》第86条的规定,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刑法》第71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如果有漏罪的,应当撤销假释,依照《刑法》第70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如果违反相关监督管理规定,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应当撤销假释,收监执行尚未执行完毕的刑罚。因此,不管是何时发现,只要是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的,都应撤销假释。故D是错误的。综上,ABCD当选。

  • 第5题:

    关于假释,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被假释的犯罪分子,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B.对于犯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的犯罪分子,即使被判处10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得适用假释
    C.对于累犯,只要被判处的刑罚为10年以下有期徒刑,均可适用假释
    D.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


    答案:A,B,C
    解析:
    解析:本题涉及假释的适用问题。A项错误之处在于混淆了假释与管制的考察问题;B项与C项错误之处均在于误解了《刑法》第81条第2款关于假释禁止性条件的规定:即暴力性犯罪必须同时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者才不能适用假释,而累犯不论判处刑期长短均不得适用假释;D项正确,因为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应当是撤销假释、数罪并罚而非构成累犯的问题。

  • 第6题:

    关于假释,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无期徒刑的考验期限为15年
    • B、对于因故意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的犯罪分子都不得适用假释
    • C、对于累犯,只要被判处的刑罚为10年以下有期徒刑,均可适用假释
    • D、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

    正确答案:D

  • 第7题:

    关于假释,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被假释的犯罪分子,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 B、对于犯故意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的犯罪分子,即使被判处10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得适用假释
    • C、对于累犯,只要被判处的刑罚为10年以下有期徒刑,均可适用假释
    • D、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

    正确答案:D

  • 第8题:

    单选题
    根据《刑法》的规定,关于假释,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15年

    B

    对于因故意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的犯罪分子都不得适用假释

    C

    对于累犯,只要被判处的刑罚为10年以下有期徒刑,均可适用假释

    D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关于假释的撤销,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2015年真题]
    A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的,应撤销假释,按照先减后并的方法实行并罚

    B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严重违反假释监督管理规定,即使假释考验期满后才被发现,也应撤销假释

    C

    在假释考验期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前还有同种罪未判决的,应撤销假释

    D

    在假释考验期满后,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前有他罪未判决的,应撤销假释,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 B
    解析:
    假释的撤销及其处置包括三种情形:①被假释的犯罪人,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的,应当撤销假释,按照先减后并的方法实行并罚。②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人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假释,按照先并后减的方法实行并罚;已经执行的刑期,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但假释后所经过的考验期,不得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③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不存在数罪并罚的问题。
    A项,《刑法》第86条第1款规定,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刑法》第71条先减后并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B项,《刑法》第86条第3款规定,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C项,根据《刑法》第86条第2款的规定,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假释,依照《刑法》第70条先并后减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D项,根据《刑法》第85条的规定,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如果没有发现新罪、漏罪,也没有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因此,在假释考验期满后发现漏罪的,不能撤销假释,而应对漏罪直接作出判决

  • 第10题:

    多选题
    李某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在服刑期间,李某积极改造,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下列关于李某的假释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

    不能假释

    B

    服刑五年以上才可假释

    C

    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是否假释.

    D

    由省检察院决定是否假释


    正确答案: B,A
    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对《刑法》关于撤销假释的规定,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

    在假释考验期满后,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不能撤销假释

    B

    只要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即使假释考验期满后才发现,也应当撤销假释

    C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的,应当按先减后并的方法实行并罚,但“先减”是指减去假释前已经实际执行的刑期

    D

    在假释考验期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撤销假释后,按照先并后减的方法实行并罚,假释经过的考验期,应当计算在新决定的刑期之内,因为假释视为执行刑罚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2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清末修律过程中引进的先进制度有(  )。
    A.假释
    B.保释
    C.公诉
    D.减刑


    答案:A,B,C
    解析:
    【精解】清末沈家本修律过程中,从西方引进了许多先进制度,从而拉开了我国法律近代化的序幕。从实体法角度看,引进的制度主要有:罪刑法定、无罪推定、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缓刑、假释、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刑事责任能力、未遂、行刑时效、诚实信用原则、平等原则、权利能力、行为能力、过失责任原则、人格权、物权、时效、契约自由原则等。从程序法上看,引进的制度主要有:保释、公诉、诉讼代理人、送达等,故选A项、B项和C项。减刑在我国古代就存在,比如唐律中就有有关议、请、减等规定。

  • 第13题:

    下列选项中,符合我国刑法关于假释规定的是

    A.对累犯不得假释
    B.犯罪分子被减刑以后不得再假释
    C.对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D.对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爆炸罪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答案:A
    解析: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对于犯罪分子进行假释需要具备下列条件: (1)对象条件: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实质条件: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 (3)限度条件:有期徒刑犯被假释,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原判刑期的1/2;无期徒刑犯被假释,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13年。但是经过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期限的限制。 (4)禁止条件:①累犯不得假释;②因故意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注意:第一,1997年10月1日以前犯罪,1997年10月1日以后仍在服刑的累犯以及因杀人、抢劫、强奸、爆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根据从旧兼从轻原则,仍然可以假释;第二,原判为10年以上或者无期徒刑的暴力性犯罪,减刑后减为10年以下的,仍不适用假释;第三,对于一人犯数罪的,只要一罪属于暴力性犯罪且被判处10年以上或者有期徒刑的,则不可假释,如果是数罪并罚后累计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仍可假释。 (5)特殊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不受程序限制。本题中B、C、D项的说法都是错误的,故选A项。

  • 第14题:

    关于假释的撤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的,应撤销假释,按照先减后并的方法实行并罚
    B.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严重违反假释监督管理规定,即使假释考验期满后才被发现,也应撤销假释
    C.在假释考验期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前还有同种罪未判决的,应撤销假释
    D.在假释考验期满后,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前有他罪未判决的,应撤销假释,数罪并罚

    答案:D
    解析:
    如果在假释考验期满后,才发现被假释的犯罪人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不得撤销假释,只能对新发现的犯罪单独定罪处罚,不能与前罪实行数罪并罚。

  • 第15题:

    关于假释的适用,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对依法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假释
    B.对依法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假释
    C.对因故意杀人、放火、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适用假释
    D.对累犯不得适用假释


    答案:A,B,C,D
    解析:
    根据《刑法》第81条的规定,假释只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修正后的《刑法》第81条第2款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据此答案选ABCD。

  • 第16题:

    刑罚的裁量即量刑。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量刑制度的是()。

    • A、减刑
    • B、缓刑
    • C、假释
    • D、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B,D

  • 第17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量刑制度的是()。

    • A、减刑
    • B、缓刑
    • C、假释
    • D、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C,D

  • 第18题: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量刑制度的是()。
    A

    减刑

    B

    缓刑

    C

    假释

    D

    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多选题
    根据《刑法》的规定,关于假释,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有()。
    A

    韩某实际执行10年以上的,才可以被假释

    B

    若韩某被假释,考验期为10年

    C

    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D

    若舒某与韩某曾被减刑,则不适用假释

    E

    在假释考验期内,如果舒某再犯新罪,应当搬销假释,依照先并后减的方法实行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 D,E
    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假释是附条件的将犯罪分子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关于假释的说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但是离开所居住的市可以不用批准

    B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

    C

    对于被判处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累犯也可以适用假释

    D

    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20年


    正确答案: B
    解析:
    A项,第八十四条规定,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①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②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③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④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B项,《刑法》第六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由于刑罚还未执行完毕,不能构成累犯。C项,第八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D项,第八十三条规定,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10年。

  • 第21题:

    多选题
    刑罚的裁量即量刑。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量刑制度的是()。
    A

    减刑

    B

    缓刑

    C

    假释

    D

    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