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教育法律规范的三个组成要素是行为准则、法律后果和()
A、主观条件
B、客观条件
C、法定条件
D、社会条件
第2题:
第3题:
教育研究者在选择研究问题、规划方案时,周到地考虑研究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如研究者的时间、经历、科研能力、经费、设备等,以确保研究过程能顺利进行。这体现了科学研究的()原则。
第4题:
不属于可行性原则所具备的条件是()。
第5题:
社会关系的形成、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分别是道德产生的()。
第6题:
教育研究问题的可行性包含的条件除了客观条件、主观条件还有一个()。
第7题:
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包括()
第8题:
客观条件
主观条件
资金条件
时机条件
第9题:
客观条件
主观条件
时机条件
经验条件
第10题:
必要性问题
可能性问题
能力问题
时机问题
第11题:
要与科研主体的主观条件相适应
要与已经具备的客观条件相适应
要与已经具备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
应在已经具备的主客观条件基础上,发挥科研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改善和创造客观条件使课题能够确立并顺利实施
第12题:
现实的主观条件
评价小组
现实的客观条件
时机
第13题:
在进行资产配置时应同时考虑到根据个人______计算的风险承受能力和依个人 ______计算的风险承受态度。( )
A.客观条件;主观意愿
B.主观意愿;客观条件
C.客观意愿;主观条件
D.主观条件;客观意愿
第14题:
教育科研题存在可行性的条件中,除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外,还有一个条件是()。
A必要性问题
B可能性问题
C能力问题
D时机问题
第15题:
研究的可行性原则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第16题:
选题的可行性,需要考虑和评估主观客观方面的条件,主观条件主要指()
第17题:
博物馆藏品形成的条件有()。
第18题:
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不包括()
第19题:
实用性
可行性
准确性
第20题:
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
政治条件和经济条件
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
第21题:
客观条件
直观条件
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和二者结合
第22题:
存在可能性的问题
选题问题
表述问题
时机问题
第23题:
客观条件
主观条件
资金条件
时机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