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请简要说明如何根据实验研究报告,判断一个教育实验的设计、程序规范与否。”相关问题
  • 第1题:

    请设计一个实验,比较游泳和跑步的减肥效果,并说明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参考答案:实验材料:跑步机、游泳池,计时器
    被试选择:选择较肥胖被试4名,男女各半,经检测被试的身体各项指标均正常。
    实验设计:实验采用被时间设计,自变量为运动方式,有跑步、游泳两个水平,因变量为减肥的重量。
    将4名被试分为A、B两组,每组2人,男女各一名,在实验开始前记录所有被试的体重,然后让A组被试利用跑步机,每天进行跑步运动40分钟,时速为10KM/h,持续七天。B组被试每天进行游泳运动40分钟,期间不能休息,持续七天,七天后再次测量A、B组的体重。
    控制变量:被试自身的状态、体质特征、每天运动的开始时间、持续时间、霍桑效应、期望效应、运动使用的设备等
    数据统计:可采用独立因素t检验,

  • 第2题:

    教育实验研究报告的主要结构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标题。 标题要简练,它是研究报告的主题思想,应准确、清楚地呈现出研究的主要问题。因此,实 验报告的标题常常直接采用研究课题的名称,指 明所研究的主要变量,使人对研究问题一目 了然。 (2)前言。 前言也称引言、导言,是研究报告的正文开 头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提出问题,表明研究的目 的;通过对有关文献的考察,说明选题的依据,课 题的价值和意义;目前国内外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该研究所要解决的 问题及研究的理论框架。 前言应简洁明了,表述具体清楚,字数不宜 太多。 (3) 方法。 这一部分要阐明实验研究所使用的方法。 该部分应便于人们对整个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客 观性加以评价、鉴定。 (4) 实验结果。 这是研究报告的主要部分,应简要地说明每 一结果与研究假设的关系,将研究结果作为客观 事实呈现给读者。 (5) 讨论。 讨论是对研究结果的含义和意义评价。研 究者根据研究的客观事实和结论,结合自己的认 识与了解,通过分析思考,讨论和分析与实验结 果有关的问题,对当前教育理论或实践的发展提 出自己的认识、建议和设想。 (6) 结论。 结论部分是对实验结果进行概括或归纳,从 理论上和概念上说明结果的意义。结论部分的 文字应十分简明概括,常常把研究结果或研究发 现归纳为某种原理、规律或规则。 (7) 参考文献和附录。 附在报告末尾,注明研究报告中所直接提到 的或引用的资料来源。

  • 第3题:

    自变量是“动作练习”,因变量是“智力发展”。根据给出旳实验条件,请提出实验假设,并设计一个幼儿教育实验,说明实验旳操作程序与要求。


    正确答案: 要点:
    1、实验假设:动作练习能有效提高幼儿智力发展。
    2、实验设计:如,非随机分派前后测实验设计。
    3、操作程序:
    (1)选取实验组与对照组
    (2)实施前测
    (3)实验组自变量操纵
    (4)实施后测
    (5)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比较
    4、要求:控制变量

  • 第4题:

    举例说明在动物实验中如何应用拉丁方设计?


    正确答案:例;为研究注射甲状腺素对甲状腺体的影响,以白兔5个种系,每个种系各5只,分养于5个笼子,每笼内置放各种系白兔1只,并以甲状腺素的5个不同剂量分别予以注射.以上剂量、种系和笼子三个因素的分组如下表,试分析不同因素间有无差别。可应用拉丁方设计,用方差分析。

  • 第5题:

    如何根据实验研究报告,判断一个教育实验的设计、程序是否规范(尽可能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根据实验研究报告,判断一个教育实验的设计、程序是否规范可作以下分析:
    (1)标题是否较好地反映了该研究?是否内含有该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2)对研究目的的陈述是否清晰(性质、意义、交代、阐述是否清楚);
    (3)文献检索是否很好地提供了该实验研究的背景;
    (4)理论假设用语是否明确?命题的论证根据是否充分;
    (5)取样是否科学(样本的代表性、容量如何);
    (6)自变量、因变量及操作定义的确定是否合理;
    (7)该实验属于何种类型?对无关因素控制采用什么方法?控制程度是否合理;
    (8)实验所得数据的测量手段、操作过程及数据的整理分析是否有效、可靠和客观?收集的资料是否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系统性;
    (9)研究所讨论的问题和结论是什么?在分析误差基础上进行的归因是否客观和符合逻辑;
    (10)实验报告的写作是否客观(真实)。

  • 第6题:

    设计一个心理学实验,考察是否新的教学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请说明如何选取被试以及实验过程。


    正确答案:实验过程: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60名大学生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学期初,对两组被试进行前测。之后,实验组接受新的教学方法,控制组接受旧的教学方法。学期末,进行后测,考察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成绩是否有显著差异。

  • 第7题:

    请简要评价拉丁方实验设计的优缺点。


    正确答案: 拉丁方设计的优点是,在许多研究情境中,这种设计比完全随机和随机区组设计更加有效,它可以使研究者分离出两个额外变量的影响,因而减小实验误差,可获得对实验处理效应的更精确的估价。另外,通过对方格单元内误差与残差的F检验,可以检验额外变量与自变量是否有交互作用,以检验采用拉丁方设计是否合适。
    拉丁方设计的缺点是,它的关于自变量与额外变量不存在交互作用的假设在很多情况下都难以保证,尤其当实验中含有多个自变量的时候。因此,拉丁方实验设计在多因素实验中不常用。另外,拉丁方实验设计要求每个额外变量的水平数与实验处理数必须相等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拉丁方实验设计的使用。

  • 第8题:

    请设计一个证明植物具有呼吸作用的实验。


    正确答案:实验的材料和用具:豌豆苗、小麦种子、广口瓶、橡皮塞、细玻璃管、长颈漏斗、尖头镊子、烧杯、打孔器、黑布或黑纸、澄清的石灰水、试管、纱布、凡士林、蜡烛、火柴
    【实验一】植物呼吸时吸收O2
    取两个广口瓶,甲瓶内放入活的豌豆苗,乙瓶内放人用开水烫死的豌豆苗,密封后放到黑暗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另取一个空瓶为丙瓶,密封后也同甲、乙瓶一样处理。上课时,用燃烧的蜡烛放到瓶中检验瓶中气体的成分。如果蜡烛熄灭说明耗掉了瓶中氧气。
    【实验二】植物呼吸时释放CO2
    取三个广口瓶,甲瓶内放入活的豌豆苗,乙瓶放入烫死的豌豆苗,丙瓶为空瓶。盖上盖后放到黑暗环境条件下24小时,换上双孔瓶塞,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瓶里的气体。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的产生。

  • 第9题:

    问答题
    如何根据实验研究报告,判断一个教育实验的设计、程序是否规范(尽可能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根据实验研究报告,判断一个教育实验的设计、程序是否规范可作以下分析:
    (1)标题是否较好地反映了该研究?是否内含有该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2)对研究目的的陈述是否清晰(性质、意义、交代、阐述是否清楚);
    (3)文献检索是否很好地提供了该实验研究的背景;
    (4)理论假设用语是否明确?命题的论证根据是否充分;
    (5)取样是否科学(样本的代表性、容量如何);
    (6)自变量、因变量及操作定义的确定是否合理;
    (7)该实验属于何种类型?对无关因素控制采用什么方法?控制程度是否合理;
    (8)实验所得数据的测量手段、操作过程及数据的整理分析是否有效、可靠和客观?收集的资料是否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系统性;
    (9)研究所讨论的问题和结论是什么?在分析误差基础上进行的归因是否客观和符合逻辑;
    (10)实验报告的写作是否客观(真实)。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要说明拟定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

    正确答案: 实验设计就是运用实验法搜集材料的系统计划,它是就具体运用实验法的过程、步骤、技术手段、控制途径与实施办法进行周密、通盘的考虑,形成书面的实验方案。它是进行实验的主要依据,也是获得实验材料的可靠保证。
    (1)实验的目的任务
    (2)实验时间
    (3)实验对象
    (4)实验分组设计(包括自身比较、组间比较、配对比较和完全随机化等设计)
    (5)确定实验观测的效应指标
    (6)明确观察测试的具体方法、技巧步骤与要求
    (7)实验有关的物质条件,仪器设备环境要求
    (8)实验结果的统计处理方法
    (9)实验的组织与实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自变量是“动作练习”,因变量是“智力发展”。根据给出旳实验条件,请提出实验假设,并设计一个幼儿教育实验,说明实验旳操作程序与要求。

    正确答案: 要点:
    1、实验假设:动作练习能有效提高幼儿智力发展。
    2、实验设计:如,非随机分派前后测实验设计。
    3、操作程序:
    (1)选取实验组与对照组
    (2)实施前测
    (3)实验组自变量操纵
    (4)实施后测
    (5)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比较
    4、要求:控制变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设计一个心理学实验,考察是否新的教学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请说明如何选取被试以及实验过程。

    正确答案: 实验过程: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60名大学生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学期初,对两组被试进行前测。之后,实验组接受新的教学方法,控制组接受旧的教学方法。学期末,进行后测,考察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成绩是否有显著差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请根据说明写出 “实验室课题信息”数据字典条目的定义。

    实验室课题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实验室课题信息={课题编号+课题名称+经费额+申请人+工作单位+电话+email地址+起始日期 +结题日期}
    实验室课题信息={课题编号+课题名称+经费额+申请人+工作单位+电话+email地址+起始日期 +结题日期} 解析:做系统分析题之前必须仔细阅读文字说明,并根据图表说明,理解系统设计者设计系统的思路,从设计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本题所设计的系统为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原题中图8-4为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项层DFD图,原题中图8-5为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第0层DFD图。对于问题1,如果没能仔细阅读文档,很难发现问题。注意到“申请人完成课题后需要登录实验室主页申请结题。收到结题申请后,经过专家评审后,结题结果将通过email反馈给申请人”,那么可以确定结题结果需要反馈给申请人,这一关系应在原题中图 8-5中表示出来,故所缺乏的数据流名称:结题结果,起点为“结题”,终点为“申请人”。
    问题2。观察原题中图8-5,发现“年度汇总”没有数据流入,却有数据流出,不是正常情况。那么,可以确定,缺乏流入数据,那么起点呢?仔细看[说明],可知起点为“当年申请课题汇总表”。同样可以分析出“查询”缺少的数据流:起点为“历年结题申请书”,终点为“查询”。
    问题3。仔细阅读文档可得。

  • 第14题:

    自变量是感官训练,因变量是幼儿智力发展。根据给出旳实验条件,请提出实验假设,并构建一个实验,联系实际说明实验旳操作程序和要求。


    正确答案: 1、实验假设:感官训练能提高幼儿智力。
    2、设计:如非随机仅后测实验。
    3、操作程序:
    (1)、选取实验组与对照组。
    (2)、实验组自变量操纵。
    (3)、实验后测。
    (4)、实验效果评判。
    4、要求:变量控制。
    5、联系实际论证。

  • 第15题:

    简要说明拟定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


    正确答案: 实验设计就是运用实验法搜集材料的系统计划,它是就具体运用实验法的过程、步骤、技术手段、控制途径与实施办法进行周密、通盘的考虑,形成书面的实验方案。它是进行实验的主要依据,也是获得实验材料的可靠保证。
    (1)实验的目的任务
    (2)实验时间
    (3)实验对象
    (4)实验分组设计(包括自身比较、组间比较、配对比较和完全随机化等设计)
    (5)确定实验观测的效应指标
    (6)明确观察测试的具体方法、技巧步骤与要求
    (7)实验有关的物质条件,仪器设备环境要求
    (8)实验结果的统计处理方法
    (9)实验的组织与实施

  • 第16题:

    说明教育实验者应如何建立教育实验评价指标体系。


    正确答案:(1)掌握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结构。评价指标有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状态指标与成果指标、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等,是一个按类别、分层次的指标体系,一般含一、二、三级指标,由标目、标度和标号构成
    (2)遵循其设计原则。内容上的目的性与一致性,结构上的完备性与独立性,操作上的可比性各可测性
    (3)掌握其编制方法。要对教育实验目标进行科学分析;要了解编制的一般程序;编制过程中,要用质和量的方法对每项指标及其指标体系的结构进行检验;要使评价指标有个性特点

  • 第17题:

    简答教育实验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


    正确答案: 教育实验研究报告的基本框架结构包括题目、前言、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
    (1)题目。题目必须准确、清楚地呈现出研究的主要问题。因此,实验报告的标题常常直接采用研究课题的名称,指明所研究的主要变量,使人对研究问题一目了然。
    (2)前言。前言是研究报告的正文开头部分。
    (3)方法。该部分要阐明实验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以便于人们对整个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客观性加以评价鉴定。
    (4)结果。简明地说明每一结果与研究假设的关系,将研究结果作为客观事实呈现给读者。
    (5)讨论。研究者根据研究的客观事实和结论,结合自己的认识与了解,通过分析思考,讨论和分析与实验结果有关的问题,对当前教育理论或实践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认识、建议和设想。

  • 第18题:

    什么是双盲实验?简要说明采取双盲实验方法的理由。


    正确答案:双盲实验指的是实验对象和实验操作人员都不知道哪些实验对象属于实验组,哪些实验对象属于对照组。或者说,实验刺激、即自变量的操控对实验对象和实验操作人员都是未知的。实验安排是由设计者或者其他研究人员来进行分派和指定。双盲实验的设计是为了防止实验对象和实验操作人员的心理暗示或者主观倾向性给实验结果带来偏差和干扰。

  • 第19题:

    一个好的教育实验的基本特征有()

    • A、有较为明确具体的理论假说
    • B、有合理的控制
    • C、实验的设计、程序较为规范
    • D、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可望生成一定的模式

    正确答案:A,B,C,D

  • 第20题:

    问答题
    说明教育实验者应如何建立教育实验评价指标体系。

    正确答案: (1)掌握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结构。评价指标有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状态指标与成果指标、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等,是一个按类别、分层次的指标体系,一般含一、二、三级指标,由标目、标度和标号构成
    (2)遵循其设计原则。内容上的目的性与一致性,结构上的完备性与独立性,操作上的可比性各可测性
    (3)掌握其编制方法。要对教育实验目标进行科学分析;要了解编制的一般程序;编制过程中,要用质和量的方法对每项指标及其指标体系的结构进行检验;要使评价指标有个性特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一个好的教育实验的基本特征有()
    A

    有较为明确具体的理论假说

    B

    有合理的控制

    C

    实验的设计、程序较为规范

    D

    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可望生成一定的模式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请简要评价拉丁方实验设计的优缺点。

    正确答案: 拉丁方设计的优点是,在许多研究情境中,这种设计比完全随机和随机区组设计更加有效,它可以使研究者分离出两个额外变量的影响,因而减小实验误差,可获得对实验处理效应的更精确的估价。另外,通过对方格单元内误差与残差的F检验,可以检验额外变量与自变量是否有交互作用,以检验采用拉丁方设计是否合适。
    拉丁方设计的缺点是,它的关于自变量与额外变量不存在交互作用的假设在很多情况下都难以保证,尤其当实验中含有多个自变量的时候。因此,拉丁方实验设计在多因素实验中不常用。另外,拉丁方实验设计要求每个额外变量的水平数与实验处理数必须相等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拉丁方实验设计的使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自变量是感官训练,因变量是幼儿智力发展。根据给出旳实验条件,请提出实验假设,并构建一个实验,联系实际说明实验旳操作程序和要求。

    正确答案: 1、实验假设:感官训练能提高幼儿智力。
    2、设计:如非随机仅后测实验。
    3、操作程序:
    (1)、选取实验组与对照组。
    (2)、实验组自变量操纵。
    (3)、实验后测。
    (4)、实验效果评判。
    4、要求:变量控制。
    5、联系实际论证。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