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苏联20世纪30年代的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  ) ”相关问题
  • 第1题:

    1984年苏联进行了一次普通教育改革,延长学制,推迟入学年龄。()


    参考答案:错误

  • 第2题:

    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的苏联第三次学前教育改革。()


    参考答案:错误

  • 第3题:

    简述苏联建国初期的教育改革措施。


    答案:
    解析:
    建国初期,苏维埃政府主要采取了以 下教育改革措施: (1) 无产阶级夺取了教育领导权。 (2) 组织起革命的教师队伍。 (3) 建立统一的学校制度。 (4) 积极开展扫盲运动,大力发展民族教育。

  • 第4题:

    苏联的第三次学前教育改革强调()
    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

  • 第5题:

    前苏联在不同年代曾进行过哪几次较大的教育改革?
    (1)20年代对旧教育的彻底改造;
    (2)30年代针对出现的弊端进行的大力整顿;
    (3)卫国战争年代和战后的教育恢复;
    (4)50年代后从纠正一种偏向而又倒向另一个偏向、不断进行调整的三次教育大改革。

  • 第6题:

    十月革命胜利初期苏联的教育改革取得了哪些成绩?


    正确答案:这次改革在当时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无产阶级新的教育领导机构体系,并对教育实行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2)争取、团结和教育广大教师,组织起革命的教师队伍,大办师范教育;(3)实现教育的世俗化、民主化,建立起统一的学校制度,改革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4)动员一切力量,轰轰烈烈地开展扫盲运动,同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积极发展民族教育。

  • 第7题:

    苏联三十年代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

    • A、高等教育
    • B、劳动教育
    • C、政治教育
    • D、思想教育

    正确答案:A

  • 第8题:

    问答题
    前苏联在不同年代曾进行过哪几次较大的教育改革?

    正确答案: (1)20年代对旧教育的彻底改造;
    (2)30年代针对出现的弊端进行的大力整顿;
    (3)卫国战争年代和战后的教育恢复;
    (4)50年代后从纠正一种偏向而又倒向另一个偏向、不断进行调整的三次教育大改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判断题
    苏联1958年教育改革从整体上来看是成功的,取得卓著的成效。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1973年7月,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了(),用法律形式把历次教育改革的成果肯定下来。
    A

    《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

    B

    《苏联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

    C

    《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改革的基本方针》

    D

    《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国民教育立法纲要》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1931年联共(布)中央和苏联政府颁布了一项有关教育改革的重要决定是这个决定是()它是30年代苏联改革和发展国民教育的纲领性文件。
    A

    《苏联教育改革》

    B

    《统一劳动学校宣言》

    C

    《关于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决定》

    D

    《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苏联三十年代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
    A

    高等教育

    B

    劳动教育

    C

    政治教育

    D

    思想教育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由于教育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我国传统的“教”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因此被赋予了“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的地位。()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

  • 第14题:

    《统一劳动学校规程》是苏联教育改革中的里程 碑之一。


    答案:对
    解析:
    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1918年10月,苏俄教育委员会公布了《统一 劳动学校规程》和《统一劳动学校基本原则》(又 称《统一劳动学校宣言》)。 《统一劳动学校规程》规定,凡属教育人民委员部管辖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的一切学校,一律命名为“统一劳动学校”。所谓 “统一",是指所有的儿童都应进同一类型的学 校,所谓“劳动"强调“新学校应当是劳动的”,并 且把劳动列人学校课程,使学生通过劳动能"积 极地、灵活地、创造性地去认识世界”。统一劳动 学校分为两个阶段:第一级学校招收8 ~ 13岁的 儿童,学习期限5年,第二级学校招收13 ~ 17岁 的少年和青年,学习期限4年。这两级学校均是 免费的,并且是相互衔接的。 《统一劳动学校规程》是苏联教育史上第一 个重要的教育立法,在世界教育史上第一次贯彻 了非宗教的、真正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教育原则; 尖锐地批判了旧学校的形式主义、脱离生活实际 的倾向,要求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地结合起 来;强调全面发展儿童个性,充分发挥儿童学习 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等等。但是,也存在一些严 重的缺点和错误,例如取消一切必要的、合理的 教学制度,取消教学计划,完全废除考试和家庭 作业,不正确地解释教师的作用,过高估计了劳 动在学校生活中的地位,宣称“生产劳动应当成 为学校生活的基础”等。

  • 第15题:

    试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采取的教育改革方针。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二战后,经过10余年的努力,苏联教育又恢复到了战前的最高水平,但进入50年代以后又面临新的问题,为此,苏联进行了多次教育改革,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958年的教育改革。1958年,苏联通过了《关于加强学校同生活的联系和进一步发展全国国民教育制度的建议》。《建议》主要内容有:强调培养学生走向生活;将普及教育的年限由7年延长为8年;将原来的10年制延长为11年,延长的一年加到不完全中学阶段,成为8年制学校,是普通教育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教育仍为3年,通过青年工人学校、农村青年学校兼施生产教学的劳动综合技术普通中学或中等技术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进行;在职业学校和技术学校中,改组原有体制,设立城市和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并改进中等专业学校;在高等教育中,要求高等教育接近实际生活和生产;高校应优先录取具有实践工作经历的人入学。
    本次改革的主要特点是:加强教育与生活联系;拉长义务教育年限;重视职业教育;发展高等教育。
    (2)1966年的教育改革。1966年,苏联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改进普通中学工作的措施》的决议。强调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牢固的科学基础知识,具有高度的觉悟,培养青年面向生活并能自觉地选择职业。要求中学教学内容要符合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要求;各年级科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要有衔接性;要删除大纲中和教科书中过于繁琐和次要的材料,减轻学生的负担;并对各年级的学时进行了规定;中学开设选修课。
    (3)1977年的教育改革。1977年,苏联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普通学校学生的教学、教育和劳动训练的决议》,确定普通中学是统一的劳动综合技术学校。要求改进与加强劳动教育与教学,但要使劳动教育与教学在广泛的综合技术教育的基础上进行。

  • 第16题:

    苏联第三次学前教育改革的标志是公布了()
    学前教育构想

  • 第17题:

    苏联第二次学前教育改革开始于()


    正确答案:60年代末

  • 第18题:

    1931年联共(布)中央和苏联政府颁布了一项有关教育改革的重要决定是这个决定是()它是30年代苏联改革和发展国民教育的纲领性文件。

    • A、《苏联教育改革》
    • B、《统一劳动学校宣言》
    • C、《关于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决定》
    • D、《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苏联1958年教育改革从整体上来看是成功的,取得卓著的成效。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填空题
    苏联第三次学前教育改革的标志是公布了()

    正确答案: 学前教育构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苏联的第三次学前教育改革强调()

    正确答案: 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十月革命胜利初期苏联的教育改革取得了哪些成绩?

    正确答案: 这次改革在当时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无产阶级新的教育领导机构体系,并对教育实行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2)争取、团结和教育广大教师,组织起革命的教师队伍,大办师范教育;(3)实现教育的世俗化、民主化,建立起统一的学校制度,改革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4)动员一切力量,轰轰烈烈地开展扫盲运动,同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积极发展民族教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苏联第二次学前教育改革开始于()

    正确答案: 60年代末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