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第4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是指()
第5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中介是()。
第6题:
对“工业和人的环境是人的一本打开的心理学”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第7题:
行政系统和企业行政环境的关系体现在()。
第8题:
通过实践活动人与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通过实践活动使客体主体化
通过实践活动使主体客体化
实践是主客体分化和统一的基础
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交错点”,和桥梁
第9题:
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
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
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
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第10题:
实践性
辩证性
阶级性
唯物性
第11题:
企业行政环境是行政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企业行政环境是行政系统施加影响的对象
企业行政环境改变是行政系统功能有效发挥的结果
行政系统的活动和行政环境的改变,只能在实践中取得一致
企业行政环境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改造
第12题:
环境是人的活动的基础,环境的改变引起人的改变
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环境决定人,人必须服从环境
环境改变人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马克思认为,“公社以其审慎温和著称的措施,只能适合于被包围城市的情况。……它所采取的一些特殊措施只能表明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这表明()
第16题:
马克思主义从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规定实践的科学含义()
第17题:
人和环境的关系体现在()。
第18题: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和环境的理论,可以得出()。
第19题:
美国哲学家杜威认为,实践就是人类应对环境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和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相比,只有高下程度的差异,没有本质区别。这一说法() ①否认了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②认为人和动物的活动是完全一致的 ③否认了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④否认了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第20题:
把实践归结为纯主观的、纯精神的活动
把实践看成个人的生活实践或犹太人的利己主义活动
认为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把实践看成人为应付C环境所采取的生物性的活动
第21题:
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派生的
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
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有最终决定作用
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有重要指导作用
第22题:
是唯心主义观点,不具有科学性
这一观点将工业和环境理解为主观的
工业和人的环境是人的实践活动和实践的产物,体现着人的爱好、心理和价值
否认了人的实践活动对象的客观性
第23题:
生物决定人的品德发展
生活环境决定人的品德发展
人的生命活动决定人的品德发展
人的社会实践决定人的品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