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_人类每天都在产生垃圾,垃圾总量一天比一天多,由此带来的问题非常棘手。不产生垃圾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那就退而求其次,倡导大家减少垃圾。然而,减到多少才是少?这里并没有一个标准。而且从总体上看,生产和消费必然产生垃圾,减少垃圾很可能抑制生产和消费。接着往后退,把垃圾收集起来填埋或者焚烧。但填埋只是把垃圾从地上转移到地下,既与人争地,也有再次污染土壤和水源的隐患。焚烧不过是把污染从地上移到空中,产生二恶英等有害物质。于是,人们进一步追问:还有没有比填埋、焚烧更好的出路?这时候,一句“垃圾

题目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_人类每天都在产生垃圾,垃圾总量一天比一天多,由此带来的问题非常棘手。不产生垃圾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那就退而求其次,倡导大家减少垃圾。然而,减到多少才是少?这里并没有一个标准。而且从总体上看,生产和消费必然产生垃圾,减少垃圾很可能抑制生产和消费。接着往后退,把垃圾收集起来填埋或者焚烧。但填埋只是把垃圾从地上转移到地下,既与人争地,也有再次污染土壤和水源的隐患。焚烧不过是把污染从地上移到空中,产生二恶英等有害物质。于是,人们进一步追问:还有没有比填埋、焚烧更好的出路?这时候,一句“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让人茅塞顿开,垃圾可以回收利用,乃再生资源。但变废为“宝"前提是垃圾的分类投放---一别把垃圾放错了地方。何谓放错?到处乱扔是放错,收集时搅混在一起也是放错。不同的垃圾只有往不同的地方放,才能实现资源的价值。即使还免不了要填埋、焚烧那些没有利用价值的垃圾,也得把它们分出来。
垃级分类举手之劳换出绿色,好处多多不言而喻,但如何让人们乐而为之?2009年5月起,上海开始普遍推广新的垃圾分类概念,开展以“换出更绿色的上海“为名义的“绿色账户”活动。何为绿色账户?就是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积分换取环保小礼品:再生纸笔记本、绿色小植物、环保手电筒……上海推出“绿色账户"的实践说明,办法是可以想出来的,关键是愿不愿意琢磨。中国的垃圾问题不比哪个国家小,我们只能“没有退路就多想出路。”
摘编自《人民日报》
从实践是人和自然关系的基础的角度说明为什么“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相似考题
更多“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下面内容,回答题

    材料题请点击右侧查看材料问题 查看材料

    A.

    B.

    C.

    D.

    E.

    A.A

    B.B

    C.C

    D.D

    E.E


    正确答案:D
    此题暂无解析

  • 第2题: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问题:

    气血两虚的舌象


    正确答案:B

  • 第3题: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问题:

    生痰之源


    正确答案:C

  • 第4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及其所回答的基本问题。


    答案:
    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 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出自党的十七大报告)。这个理论体系所回答的基本问题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出自胡锦涛2008年12月18日在 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5分)【命题依据】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取得 了很重大的成就。本题就是通过2008年12月18日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30年来大会上的讲话来考查30年来中国经济体制方面的成就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的内容。
    【解题思路】
    (1)本题考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相关内容的综合理解和应用。
    (2)本题通过胡锦涛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关于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和全国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人的变化和党的十七大报 告中关于改革开放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的论述来考査考生对我国经济体制30年来发生的变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3)试题的问题比较明确,第一问我国经济体制下进行的改革创新,考生可根据所掌握知识从农村经济制度、基本制度、分配制度、市场运行等方面来回答。考生根据自己所了解的内容进行发挥,也能增加得分。第二问包括两个方面,要求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 成部分和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所回答的内容讲两方面: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 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有明确表述;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要回答的基本问 题,这个问题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上也有表述。只要回答问题时把握两个方面就能确保得高分。

  • 第5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结合材料1、3,剖析近些年来美、欧在处理国际事务中显现的分歧及原因。


    答案:
    解析:
    分歧在外交政策上是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的矛盾;在欧洲安全主导权问题上的分歧加大;在对恐怖主义问题上的主张与手段不同。(3分)产生这些分歧的主要原因:冷战结束后,美欧同盟的基础动摇;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欧洲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增强(2分)
    【命题依据】
    马歇尔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胜利后,美国提出凭借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雄厚实力帮助其欧洲盟国恢复因世界大战而濒临崩溃的经济体系,并同时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的进一步渗透和扩张而提出此计划。1999年,科索沃战争还没有结束,西方七个发达国家首脑在德国科隆抛出一个所谓“旨在重建巴尔干经济”的“新马歇尔计划”。该计划的实质是以“重建巴尔干经济”为诱饵,以“放弃 民族主义,建立市场经济和民主制度”为条件,最终目的是把素有“火药桶”之称的巴尔干半岛彻底纳人北约和欧盟的势力范围。材料2中美国政府对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援助计划就是其典型体现。本题就是通过不同时期的“马歇尔计划”的不同内容来考査美国政府的对外政策的变化及其本质以及美欧之间的外交关系的变化。
    【解题思路】
    (1)本题考查不同时期美国在经济政治方面的对外战略的本质和变化。
    (2)第一问是考査美国在冷战时期和冷战后时期的对外战略的变化,冷战时期的主要目的是遏制共产主义,控制欧洲,冷战后时期主要是加强对中东地区的控制,但两者的本质是相 同的,都是要推行美国称霸世界的战略目标。第二问是考査冷战后时期美国和欧盟在处理国 际事务上的变化。美国坚持单边主义的霸权主义,受到欧洲的一定程度的抵制。

  • 第6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经济体制上进行了哪些主要的改革创新才带来了上述变化?


    答案:
    解析:
    我们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制度,形成按劳分 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 作用的经济管理制度(出自胡锦涛2008年12月18日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5分)
    【命题依据】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取得 了很重大的成就。本题就是通过2008年12月18日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30年来大会上的讲话来考查30年来中国经济体制方面的成就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的内容。
    【解题思路】
    (1)本题考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相关内容的综合理解和应用。
    (2)本题通过胡锦涛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关于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和全国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人的变化和党的十七大报 告中关于改革开放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的论述来考査考生对我国经济体制30年来发生的变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3)试题的问题比较明确,第一问我国经济体制下进行的改革创新,考生可根据所掌握知识从农村经济制度、基本制度、分配制度、市场运行等方面来回答。考生根据自己所了解的内容进行发挥,也能增加得分。第二问包括两个方面,要求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 成部分和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所回答的内容讲两方面: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 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有明确表述;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上也有表述。只要回答问题时把握两个方面就能确保得高分。

  • 第7题:

    关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1)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甲、乙两类方法区别在于( )。

    A.试样尺寸
    B.每层击数
    C.平均单位击实功
    D.容许公称最大粒径

    答案:A,B
    解析:
    甲乙两类方法区别在于试样尺寸和每层击数。

  • 第8题: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问题:
    (1)上述改进后的实验有哪些优点?(6分)
    (2)在平时改进化学实验时,我们应注意哪些方面?(7分)


    答案:
    解析:
    (1)改进后的实验有以下优点:
    从实验本身来讲,两个实验中所有条件除所加药品不同外,其他均保持一致,原理相同,具有科学性。
    从实验现象来讲,由于同时进行。通过直接对比.与分开实验相比现象更明显,更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考。
    从价值观角度来讲.可以节约加热时间及能量损耗.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从课堂实施效率上讲,同时进行,可以节省实验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2)在平时改进实验时.应当注意:
    ①实验改进要具备科学性,原理正确,现象明显,通过化学实验事实帮助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
    ②实验改进要便于课堂实施,利于学生观察与操作,体现实验对于提高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景的重要作用。
    ③实验改进要体现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重要作用,不仅重视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还要强化安全意识、创新意识及环保意识。

  • 第9题: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列是《文化生活》中“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这一教学内容的教学实录片段:



    问题:结合该市发展的实际,谈谈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20分)


    答案:
    解析:
    首先,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7分)
    文化创新同时存在于文化继承和发展中,文化自身的继承和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即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过程。这一过程离不开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离开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进行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其次,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7分)
    因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所以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主要是把握创新的途径.了解其过程。立足于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改造传统文化.从而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从而借鉴、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
    最后,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6分)
    文化创新的作用不仅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还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具有引导、制约社会实践发展的作用:文化创新的基本使命是服务于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 第10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小凡今年4岁了,可是对幼儿园的集体生活适应很慢,入园时哭闹得非常厉害,不肯参加课内兴趣班活动,也不愿与同伴分享玩具.出现明显的不合群现象。
    问题:结合材料,分析影响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


    答案:
    解析:
    (1)家庭因素:①家长的教养方式;②家庭居住环境。

      (2)托幼机构因素:①教师对儿童同伴交往的影响;②游戏活动对儿童同伴交往的影响。

      (3)儿童自身的因素:①社会性行为;②社会技能。

      (4)其他因素。

  • 第11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当前,油价高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凸显,汽车消费者日趋理性,提倡环保消费和前瞻消费。这种新的消费观念催生出低油耗、低排放、一车多能的时尚新车型,并逐步引领汽车消费的新趋势。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分析消费新趋势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正确答案: ①促进生产的发展,拉动经济增长。带来新的供给,推动产能扩张。
    ②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③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带动与新型汽车相关产业的发展。
    ③创造新的劳动力。产能扩张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 第12题:

    人才问题关乎国家盛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表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

    朝代 曹魏 西晋 东晋 北宋
    比例 26% 15% 4% 17.2% 24.5% 46.1%
    表中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呈现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 变化:从曹魏到东晋逐渐下降,其后逐步上升,北宋时达到高峰。
    原因:魏晋时期门阀制度盛行,寒门子弟入仕受到限制;隋唐建立科举制,门阀制度渐渐解体;北宋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录取名额大大增加。

  • 第13题:

    根据材料回答 117~118 问题:

    第 117 题

    攻补兼施的方剂是( )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问题:

    治疗鼻塞流涕,应选用( )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问题:

    “在液为涎”的脏是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在当今国际事务中能够作出“中国贡献”的原因何在?


    答案:
    解析:
    中国在当今国际事务中能够作出“中国贡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提升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明确的国际政治角色定位;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坚定不移的和平发展战略。

    【命题依据】
    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指出,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政府和人民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
    【解题思路】
    (1)本题考查党的十七大的一个重要的论断;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新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同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2)回答本题第一问要说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在经济、政治、军事和各种热点问题中所发生的建设性的积极的作用。第二问,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在国际事务中作出贡献,一是我们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二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 合国力的增强为我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三是我们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一切国家的关系。

  • 第17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结合材料1、2,比较“马歇尔计划”和“新马泌尔计划”的异同。


    答案:
    解析:
    “马歇尔计划”和“新马歇尔计划:的不同是:①时代背景不同:前者出台于冷战时期, 后者的提出则是在冷战结束后;②目的不前者的主要目的是遏制共产主义,建立全方位的 美、欧同盟,加强美国对欧洲的控制,后者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对中东地区石油的控制、打击恐怖主义和推行其改造中东的新战略;③对西欧大国的态度不同:前者是笼络、扶植,后者是排斥、 防范。
    “马歇尔计划”和“新马歇尔计划”的相同点是:均打着“经济援助”和道德正义的旗号,但后 者还带有直接的军事行动;都是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产物,都带有浓重的意识形态色彩, (5分)

    【命题依据】
    马歇尔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胜利后,美国提出凭借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雄厚实力帮助其欧洲盟国恢复因世界大战而濒临崩溃的经济体系,并同时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的进一步渗透和扩张而提出此计划。1999年,科索沃战争还没有结束,西方七个发达国家首脑在德国科隆抛出一个所谓“旨在重建巴尔干经济”的“新马歇尔计划”。该计划的实质是以“重建巴尔干经济”为诱饵,以“放弃 民族主义,建立市场经济和民主制度”为条件,最终目的是把素有“火药桶”之称的巴尔干半岛彻底纳人北约和欧盟的势力范围。材料2中美国政府对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援助计划就是其典型体现。本题就是通过不同时期的“马歇尔计划”的不同内容来考査美国政府的对外政策的变化及其本质以及美欧之间的外交关系的变化。
    【解题思路】
    (1)本题考查不同时期美国在经济政治方面的对外战略的本质和变化。
    (2)第一问是考査美国在冷战时期和冷战后时期的对外战略的变化,冷战时期的主要目的是遏制共产主义,控制欧洲,冷战后时期主要是加强对中东地区的控制,但两者的本质是相 同的,都是要推行美国称霸世界的战略目标。第二问是考査冷战后时期美国和欧盟在处理国 际事务上的变化。美国坚持单边主义的霸权主义,受到欧洲的一定程度的抵制。

  • 第18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所发挥的“建设性的、有独特影响力”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解析: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所发挥的“建设性的、有独特影响力”的作用表现在:在国际政治交往中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平等互利,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积极参与,承担更多的责任;在国际热点和地区冲突问题上成为一个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5分)

    【命题依据】
    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指出,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政府和人民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
    【解题思路】
    (1)本题考查党的十七大的一个重要的论断;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新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同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2)回答本题第一问要说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在经济、政治、军事和各种热点问题中所发生的建设性的积极的作用。第二问,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在国际事务中作出贡献,一是我们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二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 合国力的增强为我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三是我们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一切国家的关系。

  • 第19题:

    结合有关工程质量鉴定内容、等级评定内容,回答下列有关问题。(4)在分部工程中,根据()等划分的工程为分项工程。

    A.施工工序
    B.施工特点
    C.结构部位
    D.材料

    答案:A,D
    解析:
    分部工程中,根据施工工序、工艺或材料等划分的工程为分项工程。所以答案为AD。

  • 第20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请补充表中I、Ⅱ两部分“评价指标”内容。
    (2)结合上表,说明思想品德课开展形成性评价的意义。


    答案:
    解析:
    (1)I:1.不断提高表达、分析、解决问题能力。2.能用所学知识了解自己的学习、生活,矫正自己的行为。
    Ⅱ:1.在社会、家庭、学校生活中能规范自己行为习惯。2.能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并效果显著。
    (2)思想品德课实施形成性评价的意义:
    实施形成性评价,使评价目标从只注重学生学习结果转变为既注重学习过程又注重其学习结果,通过目标的管理来评价教学的全过程,时刻注意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知识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师的教学活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实施形成性评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意义:
    ①实施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
    ②实施形成性评价有利于贯彻因材施教原则;
    ③实施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形成性评价是关注过程的评价,是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思想品德课实施形成性评价不仅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而且关注学生是如何获得答案的。这样学生获得答案的思考与推理、假设的形成以及如何应用证据等。都在形成性评价之列。思想品德课实施形成性评价可以促使学生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逐步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与精神。有利于其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培养其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思想品德课实施形成性评价真正发挥了评价促进发展的作用。

  • 第21题:

    思想品德课学习形成性评价用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

    (1)请补充表中Ⅰ、Ⅱ两部分“评价指标”内容。

    (2)结合上表,说明思想品德课开展形成性评价的意义。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是为引导教学过程正确、完善地前进而对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学效果采取的评价。考生在答题的过程中注意理论结合学生实际和学科特点。

  • 第22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李业惠《飞机发展历程》整理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飞机的发展历程。(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飞机的发展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6分)


    答案:
    解析:
    (1)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1911年,飞机首次应用于战争;1918年,新的工业部门——航空工业诞生;20世纪40年代,飞机成为军队的主要装备;20世纪40一50年代,喷气技术应用于飞机;20世纪50年代后,飞机逐渐应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2)飞机在军事领域的运用,改变了战争形式;作为便捷的交通工具,飞机的使用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飞机使用范围的扩大,使社会生活更加便利;航空工业的不断发展,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 第23题:

    我国城市社区环境建设存在哪些问题?请结合现实回答。


    正确答案: 存在的问题在于:
    (1)社区绿化存在的问题
    (2)社区清洁卫生环境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社区文化环境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4)社区治安环境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5)社区生活环境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4题:

    问答题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存在哪些问题?请结合现实回答。

    正确答案: (1)、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目标问题;
    (2)、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制度基础问题。
    (3)、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的系统建设问题。
    (4)、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的配套政策问题。
    (5)、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的能力建设问题。
    (6)、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的社会环境问题。
    (7)、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的政府责任问题。
    (8)、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体制问题。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