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对待条件的正确态度是()
第2题:
毛泽东指出,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条件。
第3题:
实践是一切知识产生的源头,这是就实践在知识形成中的高层(基础)作用而言的。
第4题:
我们党提出,放手让一切()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第5题:
英国科学家波普尔说:“如果我们过于爽快的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掘不了我们多么接近正确。”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辩证否定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否定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真理是主观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第6题:
关于正确对待代沟,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第7题:
承认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就是()。
第8题: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切真理
反对绝对主义
反对相对主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9题:
劳动
知识
技术
管理和资本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承认客观真理,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必须承认绝对真理
就真理的发展来说,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就实践本质来说,承认真理的实践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实践是一切知识产生的源头,这是就实践在知识形成中的高层作用而言的。
第14题:
康德认为,如果我们把认识能力扩展到一切事物之中,我们就没有自由了。所以他提出“限制知识”。
第15题:
“我们承认有同志的义务,承认有支持一切同志的义务,有容纳同志意见的义务,但是在我们看来,对同志的义务从属于对俄国社会民主运动和国际社会民主运动的义务,而不是相反。”出自于()。
第16题:
自然界的一切对象,大到宏观宇宙天体,以致日月星辰、花草树木、山河流水,小至微观世界的基本粒子,都是客观存在的,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不管我们是否感知到,它的存在不以人类的一直为转移。这说的是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
第17题:
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是指()。
第18题:
孔狄亚克承认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来源,他认为心理过程只是()。
第19题:
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必然归结为诡辩论
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
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
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承认真理的相对性是一致的
承认真理的全面性是一致的
承认真理的具体性是一致的
承认真理的绝对性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