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4日,中国首个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奔向月球.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奔月梦想终于实现了.这标志着(  ) A.人类有能力认识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 B.人类可以完全统治自然界 C.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 D.自在自然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

题目
2007年10月24日,中国首个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奔向月球.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奔月梦想终于实现了.这标志着(  )
A.人类有能力认识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
B.人类可以完全统治自然界
C.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
D.自在自然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


相似考题
更多“2007年10月24日,中国首个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奔向月球.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奔月梦想终于实现了.这标志着(  ) ”相关问题
  • 第1题:

    我国的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于2007年在()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 A、太原
    • B、酒泉
    • C、文昌
    • D、西昌

    正确答案:D

  • 第2题:

    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11月5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进入环月轨道,进行探索研究。据此,回答“嫦娥一号”发射时,伦敦(中时区)的区时是()

    • A、2时05分
    • B、10时05分
    • C、12时05分
    • D、20时05分

    正确答案:B

  • 第3题:

    2013年12月()登月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它携带第一艘月球车“玉兔号”,实现了中国首次月面软着陆。

    • A、嫦娥一号
    • B、嫦娥二号
    • C、嫦娥三号

    正确答案:C

  • 第4题:

    中国的第一位“月球使者”是2007年10月24日发射的()。

    • A、“神舟六号”卫星
    • B、“嫦娥一号”卫星
    • C、“嫦娥一号”探月飞船
    • D、“嫦娥一号”月球车

    正确答案:B

  • 第5题: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12月10日成功降轨。

    • A、嫦娥一号
    • B、嫦娥二号
    • C、嫦娥三号
    • D、玉兔号

    正确答案:C

  • 第6题: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预定于10月31日变轨奔向月球。“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从低空探测迈向深空探测新阶段。回答下列小题。“嫦娥一号”在升空过程中()

    • A、所穿越大气温度变化过程是:降-升-降
    • B、所穿越大气温度越来越低
    • C、在平流层穿越电离层
    • D、与空气的摩擦力越来越小

    正确答案:D

  • 第7题: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在2007年10月从西昌升空。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问答题
    “嫦娥”1号月球探测卫星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是哪一天?

    正确答案: 2007年10月24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2013年12月()登月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它携带第一艘月球车“玉兔号”,实现了中国首次月面软着陆。
    A

    嫦娥一号

    B

    嫦娥二号

    C

    嫦娥三号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中国的第一位“月球使者”是2007年10月24日发射的()。
    A

    “神舟六号”卫星

    B

    “嫦娥一号”卫星

    C

    “嫦娥一号”探月飞船

    D

    “嫦娥一号”月球车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2007年10月24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卫星成功送入太空,标志着我国月球探测工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A

    神舟一号

    B

    神舟二号

    C

    嫦娥一号

    D

    嫦娥二号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2007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在()发射成功并进入预定地球轨道,10月31日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开始奔向月球。
    A

    嫦娥一号、西昌

    B

    月亮女神、酒泉

    C

    嫦娥一号、酒泉

    D

    月亮女神、西昌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11月5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进入环月轨道,进行探索研究。据此,回答下列天体系统,与“嫦娥一号”无关的是()

    • A、地月系
    • B、太阳系
    • C、银河系
    • D、河外星系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2007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在()发射成功并进入预定地球轨道,10月31日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开始奔向月球。

    • A、嫦娥一号、西昌
    • B、月亮女神、酒泉
    • C、嫦娥一号、酒泉
    • D、月亮女神、西昌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是在2007年10月24日从西昌升空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2007年10月24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卫星成功送入太空,标志着我国月球探测工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 A、神舟一号
    • B、神舟二号
    • C、嫦娥一号
    • D、嫦娥二号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2007年10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的“月球使者”是()。

    • A、“神舟六号”卫星
    • B、“嫦娥一号”卫星
    • C、“嫦娥一号”探月飞船
    • D、“嫦娥一号”月球车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预定于10月31日变轨奔向月球。“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从低空探测迈向深空探测新阶段。回答下列小题。 “嫦娥一号”去月球,必须具有第一宇宙速度,才能克服地球引力,为了节省燃料并使火箭具有最大的推力,火箭发射应选择的地点与方向是() ①较高纬度 ②较低纬度 ③向东发射 ④向西发射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单选题
    “嫦娥一号”卫星走的是月球极地轨道,能把月球的每个角落都拍下来,这比日本最近发射的探月卫星更先进。这句话主要告诉我们(  )。
    A

    “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了

    B

    “嫦娥一号”卫星能够到达月球的每个角落

    C

    日本最近发射的探月卫星能把月球的每个角落都拍下来

    D

    “嫦娥一号”在拍摄月球方面比日本最近发射的探月卫星先进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嫦娥1号月球探测卫星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A

    2007年1月24日

    B

    2007年10月24日

    C

    2007年12月20日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11月5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进入环月轨道,进行探索研究。据此,回答下列天体系统,与“嫦娥一号”无关的是()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嫦娥一号是我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已于2007年lo月24日18时05分左右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整个“奔月”过程大概需要8~9天。该卫星的主要探测目标是:获取月球表面的三维立体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的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和地球至月亮的空间环境。

    正确答案: 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2007年10月24日,         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并进入预定地球轨道。11月7日该卫星顺利进入工作轨道,将进行绕月探测活动。
    A

    神州七号

    B

    月亮女神

    C

    嫦娥一号

    D

    探月者一号


    正确答案: 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