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画家通过对水、墨等物质材料的加工、组合,创作美术作品,表现个人内心世界。这表明,美术作品的创作是() ①创造物质材料新的必然联系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②建立系统和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赋予作品以精神内涵 ③建立物质材料之间的具体联系,以表现内心世界的主观联系 ④依据物质材料的固有联系,建立作品与内心世界的具体联系
第3题:
符号互动理论认为,符号是人类社会互动的媒介工具,它既是人的外部行为的凝聚,又是心理内化的依据,所以在人的外部行为和内心世界之间起中介作用。
第4题:
现象场是()。
第5题:
康德认为“因果联系只是人们整理感觉经验的一种先天的形式。”马赫认为:“原因和结果是我们思维的创造物”。他们的观点()
第6题:
外部世界的对象或事物在概念模型中被称为()
第7题:
康德认为要对外部世界感知,要以什么为前提?
第8题:
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使得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
第9题:
人对自身及其关系的感性把握
人对自身及其关系的理性把握
人对外部世界及其关系的感性把握
人对外部世界及其关系的理性把握
第10题:
第11题:
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
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时空联系是人的感性直观形式赋予外部世界的
因果联系是人的先验的知性形式赋予外部世界的
人借助于逻辑思维才把事物联系起来
第12题:
空间的非先天性
感性纯直观
形而上学说明
先验说明
时空的具体分析
第13题:
Shepard等认为,表象与外部世界具有()。
同构关系
略
第14题:
否认客观联系的唯心主义观点认为()
第15题:
康德认为要对外部世界感知,要以()为前提。
第16题:
数学模型构建了数学与外部世界的桥梁,是数学应用的重要形式。
第17题:
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外部世界是杂乱无章的,是人的感性直观形式给外部世界以时间和空间的联系,人的先验的知性形式给外部世界以因果性等联系。这种观点()。
第18题:
康德把人的认识分为感性、知性和()三种形式。
第19题:
从认识论上说,道德是()。
第20题:
思维是联系人类大脑内部与外部世界的桥梁,人类通过这个桥梁来认识和改造这个世界。
第21题:
第22题:
人的主观世界
外部客观世界
人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和感受
外部世界的固有结构和性质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