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的理想极限是().
A.减少故障出现的頻率
B.无维修设计
C.加强可靠性设计
D.设备的维修费用低
第1题:
A、事后维修
B、定期检修
C、机会维修
D、视情维修
第2题:
A.材料和制造
B.使用和维修
C.设计和制造
D.制造、使用和维修
第3题:
A.针对性不强/监控不连续
B.精确性不高/断续监控
C.维修时间长/费用高
D.可靠性不高/破坏设备精度
第4题:
下列关于可靠性设计与维修性设计的关系中,说法错误的是( )。
A.可靠性设计和维修性设计是从不同的角度来保证产品的可靠性
B.可靠性设计着重保证产品的工作性能,力求不出故障或少出故障
C.维修性设计是解决本质安全问题
D.维修性设计能自动及时发现故障,发出警报信号,并能中止故障的扩张
第5题:
某企业在对其生产的某种设备进行设置费与维持费之间的权衡分析时,为了提高费用效率可采取的措施包括( )。
A.改善原设计材质,降低维修频度 B.制定防震、防尘等对策,提高可靠性
C.采用整体结构,减少安装费
D.进行防止操作和维修失误的设计
E.实施计划预修,减少停机损失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可靠性、维修性的理想极限是()设计。
无维修
略
第9题:
点检定修制可有效地防止设备过维修和欠维修,提高设备的可靠性,降低维修费用。
第10题:
可靠性设计和维修性设计是从不同的角度来保证产品的可靠性
可靠性设计着重保证产品的工作性能,力求不出故障或少出故障
维修性设计是解决本质安全问题
维修性设计能自动及时发现故障,发出警报信号,并能中止故障的扩张
第11题:
第12题:
材料和制造
使用和维修
设计和制造
制造、使用和维修
第13题:
A. 可靠度
B. 可靠性
C. 维修度
D. 有效度
第14题:
A.可依设备的技术状态确定检修时间
B.针对性强,但维修费用高
C.可以有效预防故障及充分利用寿命
D.机械设备应具有视情设计的设备结构
第15题:
A.可靠性
B.可维修性
C.维修
D.预防维修
第16题:
可靠性管理的对象是产品开发、生产、使用中与可靠性、维修性有关的全部活动,但重点是( )。
A.产品的生产
B.产品的维修
C.产品的销售
D.产品开发阶段的设计和试验
第17题:
系统(设备)保障性的含义包括( )方面。
A.保障的设计特性
B.计划的保障资源
C.性能设计特性
D.可靠性
E.维修性
第18题:
第19题:
下列关于可靠性设计与维修性设计的关系中,说法错误的是()。
A可靠性设计和维修性设计是从不同的角度来保证产品的可靠性
B可靠性设计着重保证产品的工作性能,力求不出故障或少出故障
C维修性设计是解决本质安全问题
D维修性设计能自动及时发现故障,发出警报信号,并能中止故障的扩张
第20题:
为了消除设备先天性缺陷或频发故障,对设备局部结构和零件设计加以改进,结合修理进行改装以提高其可靠性和维修性的措施,称为()。
第21题:
维修预防就是设备制造阶段就认真改进其可靠性和维修性,从设计、制造上提高质量,从根本上防止故障和事故的发生,又称为()设计。
第22题:
设计可靠性和元件可靠性
可靠性实验和可靠性分析
维修性设计和预防性设计
元件的可靠性和维修性设计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