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香料烟光泽的含义是什么?光泽划分为哪些档次?
(1)光泽指烟叶表面色彩的纯净鲜艳程度。
(2)光泽的档次划分为:光泽主要靠目光感觉其鲜明或灰暗程度。标准中把光泽分鲜明、尚鲜明、较暗、暗四个档次。
略
第2题:
白肋烟的定级原则是什么?
白肋烟的成熟度、身份、叶片结构、叶面、颜色、光泽都达到某级时,才定为某级。长度、损伤度为控制指标,不超过某级规定时,才定为某级。
略
第3题:
简述香料烟烟穿线要求?
穿线要按不熟、过熟和适熟的烟叶分别穿串,对病虫害和不完整的烟叶也应另行分别穿串,以保证同一串的品质一致,穿烟时一般以面对面、背对背为易,以免晾晒中被风吹而摆动使几张叶子重叠在一起影响品质。穿烟方法从距叶基部主脉1-1.5cm处中间穿过,穿成一串,顶叶小,可连茎采收,顺序穿串晾晒
略
第4题:
香料烟分级标准适用于正常生产的,经过()和短期堆积醇化以及加工后的香料烟。
晾晒
略
第5题:
关于香料烟厚度与质量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较厚的香料烟刺激性小
B较厚的香料烟杂气大
C较厚的香料烟香味淡
D较厚的香料烟化学成分不协调
第6题:
几种特殊香料烟叶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1)枯黄烟叶、死青烟叶、霉灶烟叶、杈烟叶均为不列级。
(2)凡被禁用农药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烟叶不收购。
(3)烟筋未干或含水率超过规定的烟叶必须重新晾干后再收购。
略
第7题:
香料烟的打包程序?
用机械手或手工的方法将烟叶放置在通加打包厢里确保烟包整体的密度均匀一致。2拉紧穿过烟包底部、背部和顶部的底包布,将烟叶也放置在底包布中,然后用通加绳紧紧缝合底包布,在烟包前面缝包针距5-6cm在烟包侧面缝包针距8-10cm,用测包布覆盖没有被底包布盖住的部分,并用缝包绳将底包布和测包布缝合在一起,缝包针距2.5cm
略
第8题:
烟碱含量较高的烟草类型是()。
A白肋烟
B香料烟
C烤烟
D烤烟和香料烟
第9题:
香料烟桔黄叶、死青烟、霉变烟、杈烟为级外烟。
第10题:
香料烟栽培要求()、()、()。
第11题:
确定级差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第12题:
第13题:
香料烟包装内应放置香料烟()卡
A合同
B验收
C产地
D等级
第14题:
香料烟的控制因素有哪些?各因素的含义是什么?
(1)控制因素有叶片完整度、杂色与残伤。
(2)叶片完整度指调制后烟叶的完整程度即为叶片完整度。即烟叶因某种原因(诸如虫咬、雹伤、机械伤等)损伤了一部分而失去完整性。
(3)杂色与残伤:杂色指烟叶表面存在着与基本色不同的颜色斑块,如水渍斑、潮红、虫斑等,油斑不属杂色。残伤指烟叶组织受损部分透过叶背,失去加工成丝的强度和坚实性,如病斑、枯焦等。杂色与残伤以百分比控制,不得超过标准规定。
略
第15题:
S型香料烟B2的品质规定是什么?
产于顶叶和上2棚,叶长≤18cm,颜色正黄和淡黄,光泽尚鲜明,身份中等至厚,富有油份,组织结构较疏松,杂色残伤≤15%,完整度≥85%
略
第16题:
不同部位香料烟质量变化规律是什么?
(1)部位与化学成分:总糖以中部最高,上部次之,下部最低。总氮以上部最高,中部次之,下部最低。烟碱的变化规律与总氮类同,以上部最高,中部次之,下部最低。
(2)部位与内在质量:由下至上,香型风格逐渐显著香气量增加,杂气减少,吸味增浓,刺激性减弱。余味变得舒适,使用价值增高。即随香料烟部位的提高质量是提高的。
(3)部位与物理特性:吸食性以中部最大,下部最小。含梗率以中部最大,下部居中,上部最小。厚度随部位提高而增大,百叶重以中部最大,下部居中,上部最小。
略
第17题:
香料烟堆放的方法是什么?
堆放时,叶尖向内,叶基朝外,层层码放整齐,堆高一米左右,下面垫放木板。
四周用塑料薄膜覆盖严实,上压木板可防止水分散失过速,促进烟叶醇化,使叶片展开。注意经常检查烟垛内的温度。若发热,立即揭开塑料薄膜散热或翻垛,一般堆放30天。
略
第18题:
烤烟定级原则是什么?
烤烟定级原则为:烤烟成熟度、叶片结构、身分、油分、色度、长度都达到某级规定,残伤不超过某级规定时,才定为某级。
略
第19题:
对成熟的香料烟厚度与质量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较厚的香料烟刺激性小
B较厚的香料烟杂气大
C较厚的香料烟香味淡
D较厚的香料烟化学成分不协调
第20题:
欧式混合型卷烟的特点是()。
A配方中白肋烟所占比例增大
B配方中香料烟用量缩小
C配方中白肋烟所占比例增大而香料烟用量缩小
D配方中白肋烟所占比例缩小而香料烟用量增大
第21题:
香料烟对生态条件有何要求?试分析我国香料烟主要产区的生态特点。
第22题:
香料烟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