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取得合法、有效的凭据,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税前扣除。
第1题:
企业所得税条例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纳税人因自然灾害或意外损失而由保险公司给予赔偿的不得扣除。()
第2题:
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纳税人销售货物给购货方的回扣,其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 ( )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准予扣除项目是指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从收入总额中扣除的与纳税义务人取得收入有关的成本、费用和损失。()
第7题:
下列关于企业资产的税务处理办法正确的是()。
第8题:
某生产企业(一般纳税人)因意外事故损失外购原材料账面成本是60万元,保险公司调查后同意赔付15万元,其余损失已报经税务机关同意扣除。则该企业确定应纳税所得额时正确的是()。
第9题:
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迟纳税款的滞纳金
法院判处的罚金
第10题:
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计提的未经核定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延期缴纳税款的滞纳金
法院判处的罚金
第11题:
税前准予扣除的损失为26万元
税前准予扣除的损失为30.8万元
保险公司赔付4万不得在税前扣除
损失原材料而转出的进项税准予所得税前扣除
第12题:
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不得作为长期待摊费用进行摊销在所得税前扣除
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可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规定摊销,准予在所得税前扣除
企业对外投资期间,投资资产的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
企业转让资产,该项资产的净值,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第13题:
2004年该合资经营企业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扣除的项目是 ( )。
A.财务费用
B.公益、救济性捐赠
C.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原材料损失
D.特许权使用费
第14题:
某生产企业(一般纳税人)因意外事故损失原材料30万,保险公司同意赔付4万元,其余损失已报经税务机关审批扣除,则该企业确定应纳税所得额时的正确作法是( )。
A.税前准予扣除的损失为26万元
B.税前准予扣除的损失为31.1万元
C.税前不得扣除的损失为4万元
D.损失原材料而转出的进项税准予所得税前扣除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的所得税处理正确的是()。
第18题:
依现行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采用备抵法核算坏帐损失的,若企业当年实际提取的坏帐准备金小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提取限额,则按实际提取数税前扣除,其差额部分,在以后年度可以税前扣除。
第19题:
下列支出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在税前直接扣除的有()。
第20题:
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可以在税前全额扣除
可以在税前扣除,但不得超过其应纳税所得额的3%
可以在税前扣除,但不得超过其应纳税所得额的30%
第21题:
税前准予扣除的损失为45万元
税前准予扣除的损失为55.2万元
税前准予扣除的损失为15万元
损失原材料而转出的进项税准予所得税前扣除
损失原材料而转出的进项税不得在所得税前扣除
第22题:
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
违法经营的罚款
税收滞纳金
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第23题:
不得在税前扣除
可以在税前全部扣除
可以在税前扣除,但不得超过其应纳税所得额的3%
可以在税前扣除,但不得超过其应纳税所得额的30%
第24题:
企业将货币资金存入法定具有吸收存款职能的机构而无法收回的部分可以作为损失扣除
企业因存货盘亏、毁损、报废、被盗等原因不得从增值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可以与存货损失一起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已经扣除的资产损失,在以后纳税年度全部或者部分收回时,其收回部分应当作为收入计入收回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
境内、境外营业机构发生的资产损失应分开核算,对境外营业机构由于发生资产损失而产生的亏损,不得在计算境内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企业对外提供与本企业应纳税收入有关的担保,因被担保人不能按期偿还债务而承担连带还款责任,经清查和追索,被担保人无偿还能力,对无法追回的,不能作为资产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