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某患者体温39.6℃,护士为其做物理降温,半小时后测体温为37.8℃,则体温单上降温后体温符号以红“●”表示,并用红虚线与降温前的温度相连。”相关问题
  • 第1题:

    给予物理降温后,复测体温为38.7℃,护理人员应( )。

    A.在降温前体温的相应纵栏内以红“0”表示

    B.在降温前体温的相应纵栏内以蓝 “×”表示

    C.重新测量,核实后记录

    D.在相应时间栏内以红“O”表示

    E.在相应时间栏内以蓝“×”表示


    正确答案:C

  • 第2题:

    病人杜某,男性,26岁,建筑工人,烈日下户外劳动4小时后,感觉头晕、头痛、少汗,病人意识清楚,面色潮红,T40.5℃,P110次/分钟,R30次/分钟。疑为“轻度中暑”。

    物理降温后,测得病人的体温为38.9℃,在体温单的记录方式是( )

    A.红圈、红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B.红点、红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C.蓝点、蓝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D.蓝圈、蓝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E.红圈、蓝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正确答案:A

  • 第3题:

    患者,男,26岁。建筑工人,烈日下户外操作4小时后,感觉头晕,头痛,少汗。患者神志清楚,面色潮红,体温40.5℃,脉搏110次/分,呼吸30次/分。疑为“轻度中暑”。灌肠操作下列哪一项步骤是正确的 ( )A、为患者置右侧卧位

    B、灌肠液800ml,液温4℃

    C、插管深度13~15cm

    D、液面距肛门30 cm

    E、嘱患者灌肠10~15分钟后排出液体

    灌肠过程中患者感觉腹胀有便意,处理方法是 ( )A、拔出肛管,停止灌肠

    B、移动肛管,观察流速

    C、挤捏肛管,嘱患者稍加忍耐

    D、降低灌肠筒,嘱患者深呼吸

    E、加大灌肠压力,快速灌入

    物理降温后,测得体温为38.9℃,在体温单的记录方式是 ( )A、黑圈红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B、红点红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C、蓝点蓝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D、蓝圈蓝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E、红圈蓝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B


    问题 2 答案:D


    问题 3 答案:B

  • 第4题:

    患者,男性。因高热行物理降温,后将所测得的体温绘制在体温单上,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红圈,以红实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B、红圈,以红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C、红点,以红实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D、蓝圈,以红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E、蓝圈,以蓝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参考答案:B

  • 第5题:

    将物理降温后所测得的体温绘制在体温单上,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蓝圈,以蓝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B.红点,以红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C.红圈,以红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D.红圈,以红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E.蓝圈,以红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答案:C
    解析:

  • 第6题:

    绘制体温曲线时,正确的方法是()

    • A、相邻体温用蓝线相连
    • B、符号为口温○、腋温×,肛温●
    • C、降温半小时后,测得体温用蓝笔绘制在降温前符号的同一纵格内
    • D、降温后符号用红虚线与降温前相连
    • E、体温与脉博在同一点上,则盖上体温符号,再用红笔在其外划一圆圈

    正确答案:A,C,D,E

  • 第7题:

    物理降温后半小时测得的体温记录应( )

    • A、在降温前的同一纵格内用红点红虚线表示
    • B、在降温前的同一纵格内用红圈红虚线表示
    • C、在降温前的同一纵格内用蓝点蓝圈表示
    • D、在降温前的下一纵格用蓝圈蓝虚线表示
    • E、在降温前的下一纵格用蓝圈红虚线表示

    正确答案:B

  • 第8题:

    患者,男性,因高热行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后将所测得的体温绘制在体温单上,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A、红圈,以红实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 B、红圈,以红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 C、红点,以红实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 D、蓝圈,以红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 E、蓝圈,以蓝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单选题
    物理降温半小时后测体温,绘制符号是:()。
    A

    红虚线、红点

    B

    红虚线、红圈

    C

    蓝虚线、红点

    D

    红虚线、蓝圈


    正确答案: B
    解析: 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后30分钟所测的体温,绘制在降温前体温的相应纵格内,以红“○”表示,并用红色虚线与降温前的体温相连。下一次体温应与降温前体温相。

  • 第10题:

    单选题
    高热物理降温后重测的体温应()
    A

    画于体温单中降温前体温的同一时间栏内,并用实线连接。

    B

    画于体温单中降温前体温的同一时间栏内,并用虚线连接。

    C

    画于体温单中降温前体温的下一格时间栏内,并用虚线连接。

    D

    画于体温单中降温前体温的下一格时问栏内,并用实线连接。

    E

    以上都是错误的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物理降温后半小时测得的体温记录应( )
    A

    在降温前的同一纵格内用红点红虚线表示

    B

    在降温前的同一纵格内用红圈红虚线表示

    C

    在降温前的同一纵格内用蓝点蓝圈表示

    D

    在降温前的下一纵格用蓝圈蓝虚线表示

    E

    在降温前的下一纵格用蓝圈红虚线表示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物理降温30分钟后测得的体温,记录在降温前温度的同一纵格内的符号是()
    A

    红点红虚线

    B

    红圈红虚线

    C

    蓝点蓝虚线

    D

    蓝圈蓝虚线

    E

    蓝圈红虚线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体温曲线的绘制:腋温用蓝“×”,口温用蓝“●”,肛温用蓝“○”,相邻温度用蓝线相连。物理降温半小时后所测体温与物理降温前在同一纵格内,用红“○”表示,两者之间用红虚线相连。()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对

  • 第14题:

    为患者进行物理降温后,所测体温的绘制,以下错误的是

    A.降温后半个小时,应重测体温

    B.位置在物理降温前体温符号的同一纵格内

    C.用红圈表示重新测得的体温

    D.以红虚线与降温前温度相连

    E.下次测得的体温用蓝线与降温后的体温相连


    正确答案:E
    高热患者物理降温后半小时需重测体温,测得体温以红色“○”表示,画在物理降温前体温的同一纵格内,并用红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下次测得的体温仍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 第15题:

    患者刘先生,因高热行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后将所测得的体温绘制在体温单上,其表述正确的是

    A.红圈,以红实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B.红圈,以红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C.红点,以红实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D.蓝圈,以红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E.蓝圈,以蓝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正确答案:B
    物理或药物降温30分钟后所测温度用红“0”表示,绘在降温前体温符号的同一纵格内,并以红虚线与降温前温度相连,下次所测体温符号与降温前的体温符号以蓝线相连。

  • 第16题:

    下列体温单的记录中,正确的是

    A:住院日数从患者入院次日开始填写
    B:手术(分娩)以当日为第1天
    C:灌肠以“E”表示,“4/2E”表示自行排便2次,灌肠后排便4次
    D:物理或药物降温半小时后,应重测体温,测量体温以红圈表示,画在物理降温前温度的同一纵格内
    E:脉搏短绌时,相邻脉率或心率用蓝线相连

    答案:D
    解析:
    物理或药物降温半小时后,应重测体温,测量体温以红圈表示,划在物理降温前温度的同一纵格内。

  • 第17题:

    患者,男性,因高热行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后将所测得的体温绘制在体温单上,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红圈,以红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B.蓝圈,以蓝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C.红圈,以红实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D.红点,以红实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E.蓝圈,以红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答案:A
    解析:

  • 第18题:

    物理降温后体温绘制符号及连线是()

    • A、红点红虚线
    • B、蓝点蓝虚线
    • C、红圈红虚线
    • D、蓝圈蓝虚线
    • E、红圈蓝虚线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物理降温后的体温,绘制符号及连线是()

    • A、红点红虚线
    • B、蓝点蓝虚线
    • C、红圈红虚线
    • D、蓝圈蓝虚线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物理降温30分钟后测得的体温,记录在降温前温度的同一纵格内的符号是()

    • A、红点红虚线
    • B、红圈红虚线
    • C、蓝点蓝虚线
    • D、蓝圈蓝虚线
    • E、蓝圈红虚线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单选题
    患者,男,26岁。建筑工人,烈日下户外操作4小时后,感觉头晕,头痛,少汗。患者神志清楚,面色潮红,体温40.5℃,脉搏110次/分,呼吸30次/分。疑为“轻度中暑”。 物理降温后,测得体温为38.9℃,在体温单的记录方式是()
    A

    红圈红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B

    红点红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C

    蓝点蓝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D

    蓝圈蓝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E

    红圈蓝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正确答案: C
    解析: 物理或药物降温30分钟后所测温度用红“0”表示,绘在降温前体温符号的同一纵格内,并以红虚线与降温前温度相连,下次所测体温符号与降温前的体温符号以蓝线相连。

  • 第22题:

    问答题
    体温单中,腋下温度用“______”来代表,口腔温度用“______”来代表,肛门温度用“______”来代表。相邻的两次温度用______线连接。物理降温半小时后测得的温度.画在降温前同一纵格内,用______表示并用______虚线与降温前的温度连接。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患者,男,26岁。建筑工人,烈日下户外操作4小时后,感觉头晕,头痛,少汗。患者神志清楚,面色潮红,体温40.5℃,脉搏110次/分,呼吸30次/分。疑为“轻度中暑”。物理降温后,测得体温为38.9℃,在体温单的记录方式是()。
    A

    黑圈红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B

    红点红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C

    蓝点蓝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D

    蓝圈蓝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E

    红圈蓝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绘制体温曲线时,正确的方法是()
    A

    相邻体温用蓝线相连

    B

    符号为口温○、腋温×,肛温●

    C

    降温半小时后,测得体温用蓝笔绘制在降温前符号的同一纵格内

    D

    降温后符号用红虚线与降温前相连

    E

    体温与脉博在同一点上,则盖上体温符号,再用红笔在其外划一圆圈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