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Pv4中,IP地址位于 层,MAC地址位于数据链路层。
第1题:
MAC地址的长度是24位,位于数据链路层的介质访问层。
第2题:
A.源IP地址
B.源MAC地址
C.目的IP地址
D.目的MAC地址
第3题:
第4题:
将接收到的IP地址解析为数据链路层的MAC地址是ARP协议的作用。
第5题:
三层交换机在转发数据时,可以根据数据包的()进行路由的选择和转发。
第6题:
二层交换机根据()信息决定如何转发数据帧。
第7题:
多跳单播三层数据转发过程中,以下地址信息在整个过程中每一跳都会变的是()。
第8题:
按EPON故障原因分层可分为().
第9题:
IP地址应用于OSI第三层,即(),IP地址为32位,而MAC地址应用在OSI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MAC地址为48位。
第10题:
在局域网中,硬件地址又称为物理地址或MAC地址
硬件地址是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使用的地址,IP地址是网络层和以上各层使用的
IP地址不能直接用来进行通信,在实际网络的链路上传送数据帧必须使用硬件地址
RARP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应用层
第13题:
A.硬件地址是传输数据时,在传输媒介访问控制层用到的地址
B.它是物理地址,MAC是物理地址的简称
C.它是物理层地址,MAC是物理层的简称
D.它是链路层地址,MAC是链路层的简称
第14题:
A.物理层故障(设备,线路,终端)
B.链路层故障(MAC地址,VLAN)
C.网络层故障(IP地址,IP路由)
D.传输层故障(端口号)
E.应用层故障(应用软件,数据配置)
第15题:
MAC地址是哪个层面上的地址()
第16题:
计算机在局域网络上的硬件地址也可以称为MAC地址,这是因为()。
第17题:
下面关于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叙述错误的是()。
第18题:
在IPv4网络环境中,路由器收到一个数据包是根据()转发数据包。
第19题:
下列关于数据链路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20题:
ARP协议能够根据目的IP地址解析目标设备的MAC地址,从而实现链路层地址与IP地址的映射。
第21题:
MAC地址用来定义网络设备的位置。在OSI模型中,第三层网络层负责MAC地址,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则负责IP位址。
第22题:
物理层故障(设备,线路,终端)
链路层故障(MAC地址,VLAN)
网络层故障(IP地址,IP路由)
传输层故障(端口号)
应用层故障(应用软件,数据配置)
第23题:
源IP地址
目的IP地址
源MAC地址
目的MAC地址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