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乙烯环氧化制环氧乙烷工艺的催化剂活性组分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乙烯氧氯化双组分催化剂中的KCl可视为. ( )、

    A. 活性组分之一

    B. 助催化剂

    C. 抑制剂

    D. 氧化促进剂


    参考答案B

  • 第2题:

    乙烯氧氯化法生产氯乙烯,氧氯化反应的催化剂活性组分是氯化铜。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环氧乙烷又称()。

    • A、环氧烷烃
    • B、氧化乙烷
    • C、氧化乙烯
    • D、环氧丙烷

    正确答案:C

  • 第4题:

    过氧化工艺的典型工艺是()。

    • A、双氧水的生产
    • B、丁醛氧化制丁酸
    • C、乙烯氧化制备环氧乙烷
    • D、甲醇氧化制备甲醛

    正确答案:A

  • 第5题:

    乙烯氧氯化法生产氯乙烯,氧氯化反应的催化剂活性组分是()

    • A、氧化铝
    • B、三氯化铁
    • C、氯化铜

    正确答案:C

  • 第6题:

    简述乙烯直接氧化生产环氧乙烷的工艺,包括原料、催化剂、生产需注意的问题及采取的相关措施。


    正确答案: A.反应机理
    顶,C2→脱炔、水釜,≥C3C2H4+1/2O2→CH2(O)CH2+105.5kJ/mol
    副反应为深度氧化,产物为水、二氧化碳或酸。银作催化剂。每生成6个环氧乙烷,就有1个乙烯分子残留在催化剂银的表面。所以,环氧乙烷的理论选择性85.7%,生产中会低于该值。
    B.催化剂
    含银15%左右,呈薄层分布在氧化铝上。为抑制乙烯深度氧化,常加入1~3μg/g的二氯乙烷。反应中,二氯乙烷生成乙烯和氯,氯吸附在银表面,影响氧的吸附,可阻止乙烯的深度氧化。
    C.温度
    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过高会降低催化剂活性,还会使产物环氧乙烷活性增强,又会继续深度氧化。因为副反应的放热效应为主反应的十多倍,这使温度进一步提高,成恶性循环,导致〝飞温〞事故。氧气法中解决的办法是控制产物的转化率不超过10%,可控制温度不会很快升高。这是化工生产中经常采用的措施之一。
    D.反应器
    由数千根管子组成的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水为冷却剂。
    E.工艺流程
    氧化剂可选用纯氧气或空气。
    ①空气法
    以空气为氧化剂。空气净化后与乙烯混合,乙烯:~4.3%;氧气:~6%;二氧化碳:~11%;氮气:~78%;少量乙烷和水。进反应器,保持转化率30~35%,选择性为60~75%。压力2MPa,反应温度220~280oC。因为生产中要排放大量的氮气,会造成乙烯的损失,但转化率较高。流程见图11-10。
    ②氧气法
    以氧气为氧化剂。氧气与乙烯混合,乙烯:20~25%;氧气:6~8%,应在爆炸极限区外。进反应器,保持转化率8~15%,选择性为70~75%。压力2MPa,反应温度220~275oC。虽需建制氧装置,成本增加,但氧气法乙烯消耗低。总成本并未提高,现以氧气法为主。

  • 第7题:

    判断题
    乙烯氧氯化法生产氯乙烯,氧氯化反应的催化剂活性组分是氯化铜。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乙烯氧氯化法生产氯乙烯,氧氯化反应的催化剂活性组分是()
    A

    氧化铝

    B

    三氯化铁

    C

    氯化铜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乙烯直接氧化生产环氧乙烷所用的催化剂为:()
    A

    五氧化二钒

    B

    PdCl2-CuCl2

    C

    NiO

    D

    Ag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乙烯环氧化制环氧乙烷的空气氧化法与氧气氧化法有何不同?

    正确答案: 这两种氧化方法均采用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反应器是关键设备,与反应效果密切相关,其反应过程基本相同,包括反应、吸收、汽提和蒸馏精制等工序。但是氧气氧化法与空气氧化法相比前者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艺流程:为了防止空气中有害杂质带人反应器而影响催化剂的活性,空气法需要空气净化系统和二次反应器,以及尾气催化转化器与热量回收系统;氧气法需要分离装置和二氧化碳脱除系统。氧气氧化法与空气氧化法相比,前者工艺流程稍短,设备管道较少,建厂投资少。
    2)反应器:在同样生产规模的前提下,氧气法需要较少的反应器,而且,反应器都是并联操作。空气法需要有副反应器,以及二次吸收和汽提塔等,增加了设备投资。
    3)反应温度:氧气氧化法反应温度比空气法低,对催化剂寿命的延长和维持生产的平稳操作较为有利。
    4)收率和单耗:氧气法环氧乙烷收率高于空气法,因为放空少,乙烯单耗较低。
    5)催化剂:氧化法在这方面比较有利,因为选择性高,催化剂需要量少。综上所述,氧气氧化法无论是在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产品收率、反应条件上都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因此目前世界上的EO/EG装置普遍采用氧气氧化法生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乙烯环氧化制环氧乙烷工艺的催化剂组成及性能。

    正确答案: 由活性组分银,载体,和助催化剂组成。
    载体:提高活性银的分散度,防止银的微小晶粒在高温下烧结助催化剂:使载体表面酸性中心中毒,减少副反应进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乙烯环氧化制环氧乙烷工艺的催化剂活性组分是()
    A

    Cu

    B

    Ag

    C

    三氧化二铝

    D

    Fe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乙烯氧化生产环氧乙烷工艺中所选用的催化剂为银,抑制剂为二氯乙烷。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 第14题:

    乙烯氧化生产环氧乙烷工艺中所选用的催化剂为银,抑制剂为二氯乙烷。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在直接氧化法生产环氧乙烷中,银催化剂的活性是用原料乙烯的()表示的。

    • A、产率
    • B、转化率
    • C、单程收率
    • D、单程转化率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乙烯氧氯化法生产氯乙烯,氧氯化反应的催化剂活性组分是氧化铝。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7题:

    乙烯环氧化的催化剂组成如何?


    正确答案: (1)载体 主要功能是提高活性组分银的分散度,防止银的微小晶粒在高温下烧结。常用的有α-氧化铝、碳化硅、刚玉—氧化铝—二氧化硅等。
    (2)助催化剂  碱金属、碱土金属和稀土元素等具有助催化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助催化剂有协同作用,效果优于单一组分。碱金属助催化剂的主要作用是使载体表面酸性中心中毒,以减少副反应的进行。助催化剂元素有VIB过渡金属(铬、钼、钨)、硫、铼及钪、钴、锰、氟等。
    此外,还可添加活性抑制剂。抑制剂的作用是使催化剂表面部分可逆中毒,使活性适当降低,减少深度氧化,提高选择性,见诸报道的有二氯乙烷、氯乙烯、氮氧化物、硝基烷烃等

  • 第18题:

    乙烯环氧化制环氧乙烷工艺的催化剂组成及性能。


    正确答案: 由活性组分银,载体,和助催化剂组成。
    载体:提高活性银的分散度,防止银的微小晶粒在高温下烧结助催化剂:使载体表面酸性中心中毒,减少副反应进行。

  • 第19题:

    判断题
    乙烯氧氯化法生产氯乙烯,氧氯化反应的催化剂活性组分是氧化铝。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乙烯直接氧化生产环氧乙烷的工艺,包括原料、催化剂、生产需注意的问题及采取的相关措施。

    正确答案: A.反应机理
    顶,C2→脱炔、水釜,≥C3C2H4+1/2O2→CH2(O)CH2+105.5kJ/mol
    副反应为深度氧化,产物为水、二氧化碳或酸。银作催化剂。每生成6个环氧乙烷,就有1个乙烯分子残留在催化剂银的表面。所以,环氧乙烷的理论选择性85.7%,生产中会低于该值。
    B.催化剂
    含银15%左右,呈薄层分布在氧化铝上。为抑制乙烯深度氧化,常加入1~3μg/g的二氯乙烷。反应中,二氯乙烷生成乙烯和氯,氯吸附在银表面,影响氧的吸附,可阻止乙烯的深度氧化。
    C.温度
    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过高会降低催化剂活性,还会使产物环氧乙烷活性增强,又会继续深度氧化。因为副反应的放热效应为主反应的十多倍,这使温度进一步提高,成恶性循环,导致〝飞温〞事故。氧气法中解决的办法是控制产物的转化率不超过10%,可控制温度不会很快升高。这是化工生产中经常采用的措施之一。
    D.反应器
    由数千根管子组成的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水为冷却剂。
    E.工艺流程
    氧化剂可选用纯氧气或空气。
    ①空气法
    以空气为氧化剂。空气净化后与乙烯混合,乙烯:~4.3%;氧气:~6%;二氧化碳:~11%;氮气:~78%;少量乙烷和水。进反应器,保持转化率30~35%,选择性为60~75%。压力2MPa,反应温度220~280oC。因为生产中要排放大量的氮气,会造成乙烯的损失,但转化率较高。流程见图11-10。
    ②氧气法
    以氧气为氧化剂。氧气与乙烯混合,乙烯:20~25%;氧气:6~8%,应在爆炸极限区外。进反应器,保持转化率8~15%,选择性为70~75%。压力2MPa,反应温度220~275oC。虽需建制氧装置,成本增加,但氧气法乙烯消耗低。总成本并未提高,现以氧气法为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乙烯环氧化反应的催化剂是()。
    A

    Fe

    B

    Ag

    C

    Cr

    D

    Cu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二氧化硫氧化催化剂的活性组分是()。

    正确答案: 五氧化二钒V2O5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乙烯氧绿化双组份催化剂中的KCl可视为()
    A

    活性组分之一

    B

    助催化剂

    C

    抑制剂

    D

    氧化促进剂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填空题
    乙烯环氧化制环氧乙烷催化剂的活性组分是()。

    正确答案: Ag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