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将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三者作为一个整体,在计算其内力和变形时考虑接触部位的变形协调作用,称为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
更多“何谓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的共同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规定,关于地基基础的作用取值及设计规定,以下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

    A、挡土墙的稳定计算与挡土墙截面设计计算采用的作用基本组合值相同
    B、在同一个地下车库设计中,抗压作用与抗浮作用的基本组合值相同
    C、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的情况,其结构重要性系数γ0可取0、9
    D、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则地基基础的设计使用年限也可定为50年

    答案:B,D
    解析:
    A项,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3.0.5条第3款,挡土墙稳定计算和挡土墙的截面设计均采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基本组合;B项,根据第3.0.5条第3款,基础抗浮验算与抗压稳定性验算均应采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基本组合;C项,根据第3.0.5条第5款,结构重要性系数不应小于1.0;D项,根据第3.0.7条,地基基础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小于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 第2题:

    工程实践中,对于建筑物荷载不是很大、结构不是很复杂的建筑,采用常规设计。常规设计在设计时考虑了()。

    • A、地基-基础-上部结构间的共同作用
    • B、地基-基础-上部结构间的变形协调和静力平衡
    • C、地基-基础-上部结构间的荷载传递的静力平衡
    • D、地基-基础-上部结构间的变形协调

    正确答案:C

  • 第3题:

    什么是地基与结构的相互作用?地基与上部结构是如何相互作用影响的?


    正确答案: 在对建筑结构进行地震反应分析时,通常假定地基是刚性的。实际上,一般地基并非刚性,故当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通过基础而反馈给地基时,地基将产生一定的局部变形,从而引起结构的移动或摆动。这种现象称为地基与结构的相互作用。
    基与结构相互作用使得地基运动和结构动力特性都发生了改变,其互相影响如下:
    (1)改变了地基运动的频谱组成,使得接近结构自振频率的分量获得加强,同时也改变了地基振动的加速度幅值,使其小于邻近自由场地的加速度幅值。
    (2)由于地基的柔性,使得结构的基本周期延长。
    (3)由于地基的柔性,有相当一部分地震能量将通过地基土的滞回作用和波的辐射作用逸散至地基,从而使结构的振动衰减。一般地,地基愈柔,结构的振动衰减则愈大。

  • 第4题:

    试述上部结构、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的概念?


    正确答案: 上部结构、基础、地基三者在相互的接触面上保持静力平衡,并且是相互联系成整体来承担荷载并发生变形,三部分都按各自的刚度对变形产生相互制约的作用,从而使整个体系的内力和变形发生变化。因此,在设计时应考虑三者的共同作用,即地基、基础、上部结构之间必须同时满足静力平衡和变形协调两个条件,在外荷作用下相互制约、彼此影响。

  • 第5题:

    地基基础设计首先应保证在上部结构荷载作用下,地基土不至于发生剪切破坏而失稳且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因而,要求基底压力不大于()。


    正确答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 第6题:

    桥墩和桥台的共同作用是()。

    • A、承受船只和漂浮力的撞击力
    • B、起到路桥的衔接作用
    • C、承受路提的土侧压力
    • D、支撑上部结构,并将结构重力和车辆荷载传递给地基

    正确答案:D

  • 第7题:

    多选题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规定,关于地基基础的作用取值及设计规定,以下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2014年真题]
    A

    挡土墙的稳定计算与挡土墙截面设计计算采用的作用基本组合值相同

    B

    在同一个地下车库设计中,抗压作用与抗浮作用的基本组合值相同

    C

    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的情况,其结构重要性系数γ0可取0.9

    D

    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则地基基础的设计使用年限也可定为50年


    正确答案: D,A
    解析:
    AB两项,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3.0.5条第3款和第4款规定,计算挡土墙、地基或滑坡稳定以及基础抗浮稳定时,作用效应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基本组合,支挡结构截面设计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基本组合;C项,根据第3.0.5条第5款规定,基础设计安全等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采用,但结构重要性系数γo不应小于1.0;D项,根据第3.0.7条规定,地基基础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小于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 第8题:

    问答题
    何谓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的共同作用?

    正确答案: 将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三者作为一个整体,在计算其内力和变形时考虑接触部位的变形协调作用,称为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什么是地基与结构的相互作用?地基与上部结构是如何相互作用影响的?

    正确答案: 在对建筑结构进行地震反应分析时,通常假定地基是刚性的。实际上,一般地基并非刚性,故当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通过基础而反馈给地基时,地基将产生一定的局部变形,从而引起结构的移动或摆动。这种现象称为地基与结构的相互作用。
    基与结构相互作用使得地基运动和结构动力特性都发生了改变,其互相影响如下:
    (1)改变了地基运动的频谱组成,使得接近结构自振频率的分量获得加强,同时也改变了地基振动的加速度幅值,使其小于邻近自由场地的加速度幅值。
    (2)由于地基的柔性,使得结构的基本周期延长。
    (3)由于地基的柔性,有相当一部分地震能量将通过地基土的滞回作用和波的辐射作用逸散至地基,从而使结构的振动衰减。一般地,地基愈柔,结构的振动衰减则愈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地基基础设计首先应保证在上部结构荷载作用下,地基土不至于发生剪切破坏而失稳且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因而,要求基底压力不大于()。

    正确答案: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何谓地基与结构的相互作用。

    正确答案: 在对建筑结构进行地震反应分析时,通常假定地基是刚性的。实际上,一般地基并非刚性,故当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通过基础而反馈给地基时,地基将产生一定的局部变形,从而引起结构的移动或摆动。这种现象称为地基与结构的相互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何谓肋拱桥?其上部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正确答案: 肋拱桥是由两条或多条分离的平行拱肋,以及在拱肋上设置的立柱和横梁支承的形成部分组成的拱桥,其上部结构由横系梁、立柱、横梁、纵梁及桥面板组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基础设计计算中,关于弹性地基梁板法,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考虑了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
    B. 考虑了地基和基础的共同作用
    C. 考虑了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
    D. 仅考虑了基础本身刚度的作用而忽略了上部结构刚度的影响

    答案:B,D
    解析:
    弹性地基梁板法,是采用弹性地基模型,根据静力平衡条件及地基和基础间的变形协调条件,求解基础内力和地基反力。故弹性地基梁板法考虑了地基和基础的共同作用,但未考虑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亦即仅考虑了基础本身刚度的作用而忽略了上部结构刚度的影响。

  • 第14题:

    何谓高炉四大操作制度?何谓“上部调剂”和“下部调剂”,各起什么作用,为何两者要相结合?


    正确答案: 高炉操作制度是指高炉为达到优质、低耗、高产、长寿和高效益,而在一定冶炼条件下所采取的一系列规则和手段的集合。包括:装料制度、送风制度、造渣制度和热制度。
    (1)装料制度是炉料装入炉内方式的总称,具体指炉料装入炉内时,炉料的装入顺序、批重大小及料线高低等的合理规定。
    (2)送风制度是指在一定冶炼条件下,通过风口向炉内鼓风的各种控制参数的总称(即鼓入炉内的风的数量、质量和风口进风状态)。
    (3)造渣制度是指控制炉渣各种理化性能的总称。
    (4)热制度是指炉内的热状态,就是根据冶炼条件和不同铁种,为达到最好的冶炼效果而选择最适当的炉缸温度(热制度实质上是多种操作制度的综合结果)。
    “上部调节”是通过改变装料制度来调节炉况。即通过对炉料在高炉上部的分布状况的调节来保证顺行、煤气利用等炉况的正常。
    “下部调节”是通过改变送风制度来调节炉况。即通过对各送分参数和喷吹参数的变动来控制风口燃烧带状况和煤气流的初始分布,从而来调控炉况。
    与上部调节相配合是控制炉况顺行、煤气流合理分布和提高煤气利用的关键。一般来说下部调节的效果较上部调节快。(以稳定热制度([Si]、T铁、T渣)为目标,以造渣制度[(CaO)/(SiO2)、(%MgO)、(%Al2O3)]等为基础,以装料制度(上部调剂)和送风制度(下部调剂)为调剂手段,下部调剂为基础,上、下部调剂相结合,达到下料均匀(炉况稳定顺行)、煤气流分布合理、炉温稳定、铁水质量合格(炉缸工作良好),实现优质、低耗、高产、长寿和高效益。)

  • 第15题:

    何谓地基与结构的相互作用。


    正确答案:在对建筑结构进行地震反应分析时,通常假定地基是刚性的。实际上,一般地基并非刚性,故当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通过基础而反馈给地基时,地基将产生一定的局部变形,从而引起结构的移动或摆动。这种现象称为地基与结构的相互作用。

  • 第16题:

    试述上部结构、基础、地基共同工作的概念。


    正确答案: 上部结构基础,地基三者不仅在二者的接触面上保持静力平衡而且三者相互联系成整体承担荷载并发生变形。这时,三部分都将各自的刚度对变形产生相互制约的作用,从而使整个体系的内力和变形发生变化。

  • 第17题:

    何谓变质作用?简述变质岩的结构与构造特征?


    正确答案: 地壳中的原岩受到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影响,在固体状态下发生剧烈变化后形成的新的岩石称变质岩。
    结构:变晶结构、压碎结构、变余结构
    构造:片理构造--片麻状构造、片状构造、千枚状构造、板状构造;非片理构造

  • 第18题:

    何谓结构上的作用?


    正确答案: 结构上的作用是指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以及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

  • 第19题:

    问答题
    何谓变质作用?简述变质岩的结构与构造特征?

    正确答案: 地壳中的原岩受到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影响,在固体状态下发生剧烈变化后形成的新的岩石称变质岩。
    结构:变晶结构、压碎结构、变余结构
    构造:片理构造--片麻状构造、片状构造、千枚状构造、板状构造;非片理构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地基基础缺陷的处理应综合考虑下列因素()。
    A

    地基基础缺陷的种类及其对建筑物使用、安全、耐久性等方面的影响

    B

    上部结构的整体性、安全度、使用要求等具体情况对地基基础变形的适应性

    C

    地基基础变形、结构变形的数值,发展速度和趋势

    D

    地基基础缺陷和加固上部结构的可能性和经济性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上部结构、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的概念?

    正确答案: 上部结构、基础、地基三者在相互的接触面上保持静力平衡,并且是相互联系成整体来承担荷载并发生变形,三部分都按各自的刚度对变形产生相互制约的作用,从而使整个体系的内力和变形发生变化。因此,在设计时应考虑三者的共同作用,即地基、基础、上部结构之间必须同时满足静力平衡和变形协调两个条件,在外荷作用下相互制约、彼此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地基基础计算中的基底压力直线分布法是下列哪种情况?()
    A

    不考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

    B

    考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

    C

    考虑地基、基础的共同作用;

    D

    考虑基础、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工程实践中,对于建筑物荷载不是很大、结构不是很复杂的建筑,采用常规设计。常规设计在设计时考虑了()。
    A

    地基-基础-上部结构间的共同作用

    B

    地基-基础-上部结构间的变形协调和静力平衡

    C

    地基-基础-上部结构间的荷载传递的静力平衡

    D

    地基-基础-上部结构间的变形协调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判断题
    桥梁墩台是桥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桥跨结构在平面上和高程上的位置,承担着桥梁上部结构的荷载,并将荷载有效地传递给地基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