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描述正确的是 __________。A.文学创作B.互动创意媒介C.游戏产品D.动漫作品

题目

下列关于“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描述正确的是 __________。

A.文学创作

B.互动创意媒介

C.游戏产品

D.动漫作品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C
更多“下列关于“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描述正确的是 __________。”相关问题
  • 第1题:

    目前,以“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创意”等为代表的融合模式,已经在产业层面得到广泛应用。“文化+科技”,主要是促使高新技术成果向文化领域转化应用,加强传统文化产业技术改造,培育新兴文化业态,强化文化对信息产业的内容支撑和创意提升。“文化+金融”,重在打造文化投融资平台,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资文化领域;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开辟新型融资渠道,创新文化消费金融产品,发挥金融创新对文化消费的刺激作用。“文化+创意”,更多的是以文化为资源,以创意为手段,以产业为目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同时实现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
    从宏观层面看,以上三个内容同属于“文化+”融合趋势的哪一种形态?

    A.跨平台融合
    B.跨行业融合
    C.跨路径融合
    D.跨要素融合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文化+”的三个内容出现在第一句。文段首句提到“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创意”三种融合模式,且“已经在产业层面得到广泛应用”。接下来分别阐述“科技”“金融”“创意”如何在产业层面发挥作用:“加强对传统文化产业技术改造、强化对信息产业的内容支撑”“引领社会资本投资文化领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因此可以看出,“科技”“金融”“创意”均是与“文化”结合,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平台”泛指进行某项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或条件,通常强调发展的空间、环境;B项“行业”是工商业中的类别,泛指职业;C项“路径”指道路,门路。三者均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D项“要素”指系统产生、发展、变化的动因,“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创意”符合“跨要素融合”的融合趋势。

  • 第2题:

    以融合发展助力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繁荣

    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人们通过文化产品慰藉心灵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与之相伴而来的往往是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许多不足,这不仅限制了其产业自身的健康发展,更影响了国家经济的整体运行。为此,以融合发展助力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繁荣是当务之急。

    政府与市场的融合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锦囊妙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各地产业的发展势必离不开“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共同作用,而“政府”与“市场”作为两只不可或缺的手,对于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更具重要意义。我国福建省的文化创意产业如今正呈现朝气蓬勃的景象。这一方面是由于其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产业发展有着良好的基础条件,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则与政府的大力扶持推动有关。但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的文化创意产业离真正走向市场还有一定距离。对此,政府及各相关企业要融合发力,在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引导下进行市场化运作,让文化创意产业的前景更光明。

    古今与中外的融合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不二法宝。综观世界,文化创意产业繁荣的国家常常能做到“古为今用”、借“他山之石”。我国的历史长河中闪烁着无数灿烂的文化明珠:无论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情愫,还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智慧;无论是“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感伤,还是“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都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曾家喻户晓的动画片《大闹天宫》有传统文化的浸润,也有紧跟时代潮流、借鉴国外先进做法。可见,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必须能深深扎根本土文化、汲取精华,还要能适当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在古今中外的肥沃土壤上绽放现代转化之花。

    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制胜诀窍。“文化是土壤,创意是种子,产业是果实”,这句话指出只有立足文化,通过创意的种子来充分吸收文化沃土中的营养,文化创意产业才能最终培育出产业的硕果。但当全球进入互联网时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仅有文化土壤是不够的,特别是美国大片带给人们的每一次震撼,都无不提醒我们科技的非凡价值。无数事实证明,真正获得巨大成功的产品都是既有文化创意又有科技含量的作品。离开文化,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成无源之水;离开科技,该产业发展则寸步难行。所以,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繁荣,文化的土壤要深耕,科技的力量也不容小觑。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凡事要想取得成功,都离不开人们在“正确方向”上的坚持,而“融合发展”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实现繁荣的“正确方向”。当我们做到政府与市场、古今与中外、科技与文化的多元融合时,相信中国创意文化产业定能焕发活力,提供给市场更多优质的文化创意产品,从而彰显中华民族的勃勃生机与无限魅力。


    答案:
    解析:
    无解析,请查看标题题目及内容 瑞牛题库考试软件 www.niutk.com

  • 第3题:

    论述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内容产业的区别与联系。


    正确答案:文化产业: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简而言之,文化产业意指通过工业化和商业化方式所进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再生产、供应和传播。
    创意产业:英国政府对其的定义是“那些出自个人的创造性、技能及智慧,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生产,创造潜在的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该产业的关键在于对创新(原创)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数字技术表达。
    内容产业:流行于韩国和日本,相对于信息产业的一种提法,是称知识性内容为主的行业,包括各种媒介上的印刷品(报纸、书籍、杂志等),电子出版物(联机数据库、音像制品服务、网络出版物、电子游戏等),音像传播(电视、录像、广播和影院)及软件业。其内容产业的概念强调了基于数字化信息化传播渠道上的内容产品。
    三者虽称呼相近,但外延与内涵有所区别:对内容产业的依赖是文化产业的本质;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别是包含了某些非文化娱乐类的设计和创意要素。
    由于文化产业本质是基于人的创造性的、通过技术表达、面向国际市场的一种经济活动,所以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和内容产业联系紧密。

  • 第4题:

    简述文化创意产业的特质?


    正确答案:1、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知识性特征
    2、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附加值特征。
    3、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强融合性特征。

  • 第5题:

    文化产业创意


    正确答案: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

  • 第6题:

    什么是文化创意产业?


    正确答案:文化创意产业指以知识产权的形成和应用为载体,将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创新创意,通过科技的支撑作用和市场化运作可以被产业化的活动的总和。

  • 第7题:

    以下哪项不属于深圳市四大支柱产业()。

    • A、高新技术产业
    • B、金融业
    • C、文化创意业
    • D、互联网业

    正确答案:D

  • 第8题: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生产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挖掘就业潜力的产业。目前,安徽省作为国家产业转移示范区,正加快打造中部创意市场的战略,把创意产业作为今后发展重点,大批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被纳入安徽的行动计划中,全省在建和拟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达65个,发展的集群态势日益显现。 结合材料,说明文化创意产业是如何体现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


    正确答案: ①文化创意产业所具有的经济、文化、技术等强融合性特征,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文化的经济功能日益增强。
    ②文化创意产业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和提升,说明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③文化创意产业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具有高知识性特征,说明为推动经济建设,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④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创造财富和挖掘就业潜力的作用,安徽省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发展态。

  • 第9题:

    单选题
    文化产业发展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新模式及新业态,推动文化与科技、文化与金融、文化与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要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引用于传统文化产业领域

    B

    要创新消费金融产品,提升金融对文化消费的保障服务能力

    C

    要开发旅游文化互动体验式特色产品

    D

    要继续加大财政资金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2010年把()纳入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为创意设计、数字出版、数字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A

    文化创意产业

    B

    创意产业

    C

    文化事业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①弹性分析方法是众多分析方法中研究产业吸纳能力的基本方法②由此可以看出文化创意产业弹性系数最大,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最强,那这和北京市不断调整经济结构,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优势,以及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程度相关③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开辟了大量的就业空间,为各层次的人群和专业人士提供了就业平台④自2006年以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平均就业弹性分别为0.59、-0.08、-0.36、0.39⑤所谓就业弹性,是指描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关系的指标,即在某一时期内经济增长1%所带来的就业增长的比率,它与经济结构和劳动力成本等因素相关⑥为了进一步确定文化创意产业对北京就业的吸纳空间,研究者采用弹性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将以上六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①⑤④②⑥③

    B

    ③⑥①⑤④②

    C

    ①⑥⑤④②③

    D

    ③⑤④⑥①②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什么是文化创意产业?

    正确答案: 文化创意产业指以知识产权的形成和应用为载体,将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创新创意,通过科技的支撑作用和市场化运作可以被产业化的活动的总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2015年1~11月,北京市20个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实现收入7019.8亿元,同比增长7.5%,高于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平均增速1.2个百分点,占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收入的比重为68.8%。其中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功能区实现收入3772.5亿元,同比增长7.8%,占20个功能区总收入的53.7%;文化金融融合功能区实现收入436.5亿元,同比增长10%,占20个功能区总收入的6.2%。

    传媒影视板块中,CBD—定福庄国际传媒产业走廊功能区、新媒体产业功能区、影视产业功能区分别增长8.9%、69.4%和27.9%,三个功能区收入合计占20个功能区总收入的17.1%;文化休闲板块中,北京老字号品牌文化推广功能区、主题公园功能区分别增长18%和1.5倍,两个功能区收入合计占20个功能区总收入的3%。

    2015年1~11月,规模以上互联网信息服务行业实现收入856.5亿元,同比增长21.5%,高于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平均增速15.2个百分点;数字内容服务和其他互联网服务行业分别实现收入17.8亿元和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3%和53%;全市重点互联网出版单位实现收入373.2亿元,同比增长5.9%。
    关于2015年1~11月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收入,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20个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之外的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增速为5.1%
    B.北京老字号品牌文化推广功能区、主题公园功能区总收入为300多亿元
    C.上年同期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功能区收入占20个功能区比重低于53.7%
    D.其他互联网服务行业同比收入增量多于数字内容服务行业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并选择正确选项。第二步,分选项判断。A项:混合增长率。材料第一段给出了“北京市20个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增速为7.5%,高于全市……1.2个百分点,占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收入的比重为68.8%”,可知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平均增速为7.5%-1.2%=6.3%(总体增速),且20个文化创意产业的收入大于20个文化创意产业之外的收入。利用“总体增长率介于部分增长率之间并偏向于基期大的那一部分”,可知总体增速(6.3%)应偏向于这20个文化创意产业收入的增速(7.5%),故所求的“20个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之外的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增速与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增速间的差距应大于1.2个百分点,则应<5.1%(6.3%-1.2%=5.1%)。A错误;B项:比重相关的部分值计算。根据材料中“20个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实现收入7019.8亿元……;北京老字号品牌文化推广功能区、主题公园功能区两个功能区收入合计占20个功能区总收入的3%”,则有7019.83%≈210亿元,不到300多亿。B选项错误;C项:两期比重比较。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功能区收入同比增长7.8%,20个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收入同比增长7.5%,部分增长率大于整体增长率,则现期比重高于基期比重,比重上升。故上年的比重低于53.7%。C选项正确;D项:增长量的比较。根据材料中“数字内容服务和其他互联网服务行业分别实现收入17.8亿元和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3%和53%”,增长量的比较可根据口诀“一大一小看乘积”,故只需要比较现期量增长率即可,17.825.3%>6.353%,则其他互联网服务行业同比收入增量低于数字内容服务行业。D选项错误。因此,选择C选项。

  • 第14题:

    试述休闲文化产业创意的特点。


    正确答案: 1.时尚性考察休闲文化的历史,我们会发现休闲文化经常与社会热点紧密联系,当年“洋文化”的入侵,肯德基的进驻,咖啡馆、酒吧的流行,这些“模仿者”虽然无法成为时尚的缔造者,但紧跟时尚步伐的他们已成为休闲产业的成功者了。
    2.大众性随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如今的休闲文化已不再是一部分群体的特例了,老百姓的生活富足了,就会用多出来的钱进行休闲消费。
    3.健康性人的一生难免会经历苦痛挣扎,当人们遇到了挫折和困难时,休闲能够成为他们调整心态、重整旗鼓、重新面对人生挑战的最好机会。
    4.求异性求新求异几乎是对所有创意活动的原则要求,对于休闲文化来说求新求异显得尤为重要。
    5.关联性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应当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事物。

  • 第15题:

    2010年把()纳入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为创意设计、数字出版、数字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 A、文化创意产业
    • B、创意产业
    • C、文化事业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生产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处于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不仅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等特征,而且具有经济、文化、技术等强融合性特征以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强辐射力特征。 结合材料说明文化创意产业是如何体现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


    正确答案: ①文化创意产业所具有的经济、文化、技术的强融合性特征,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
    ②文化创意产业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具有高知识性特征,说明为推动经济建设,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③文化创意产业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和提升,说明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④文化创意产业处于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具有高附加值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强辐射力特征,说明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 第17题:

    简述文化创意产业的功能特征。


    正确答案:(1)具有知识密度高等特性。
    (2)具有高附加值特征。
    (3)产业关联性强。
    (4)产品差异性大。
    (5)创意人才素质高。

  • 第18题: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向大众提供()等产品的新兴产业。

    • A、文化
    • B、艺术
    • C、精神
    • D、心理和娱乐

    正确答案:A,B,C,D

  • 第19题:

    2016年12月,()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绿色低碳等产业一起,被纳入《“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

    • A、数字文化创意
    • B、数字创意文化
    • C、数字文化产业
    • D、数字创意产业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单选题
    关于2015年1~11月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收入,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

    20个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之外的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增速为7.5%

    B

    北京老字号品牌文化推广功能区、主题公园功能区总收入为300多亿元

    C

    上年同期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功能区收入占20个功能区比重低于53.7%

    D

    其他互联网服务行业同比收入增量多于数字内容服务行业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关于数字出版产业,说法正确的是(  )。
    A

    数字出版产业是数字技术背景下出版产业的新业态

    B

    数字出版产业本质上是内容和创意产业

    C

    数字出版产业是由来已久的产业形态

    D

    数字出版产业是出版产业、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E

    数字出版产业是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支撑发展的新兴产业形态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数字出版产业是数字技术背景下出版产业的新业态。由于产生和发展的时间短,数字出版产业的概念、特征和类型等还在不断演化过程中。数字出版产业本质上是内容和创意产业,也是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支撑发展的新兴产业形态

  • 第22题:

    多选题
    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全球化的浪潮中,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内以迅猛的势头崛起,并逐步表现出如下发展趋势()。
    A

    数字技术逐渐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B

    知识产权成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C

    空间分散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发展的重要形态

    D

    “少量大企业、大量小企业”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组织发展的基本结构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向大众提供()等产品的新兴产业。
    A

    文化

    B

    艺术

    C

    精神

    D

    心理和娱乐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论述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内容产业的区别与联系。

    正确答案: 文化产业: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简而言之,文化产业意指通过工业化和商业化方式所进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再生产、供应和传播。
    创意产业:英国政府对其的定义是“那些出自个人的创造性、技能及智慧,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生产,创造潜在的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该产业的关键在于对创新(原创)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数字技术表达。
    内容产业:流行于韩国和日本,相对于信息产业的一种提法,是称知识性内容为主的行业,包括各种媒介上的印刷品(报纸、书籍、杂志等),电子出版物(联机数据库、音像制品服务、网络出版物、电子游戏等),音像传播(电视、录像、广播和影院)及软件业。其内容产业的概念强调了基于数字化信息化传播渠道上的内容产品。
    三者虽称呼相近,但外延与内涵有所区别:对内容产业的依赖是文化产业的本质;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别是包含了某些非文化娱乐类的设计和创意要素。
    由于文化产业本质是基于人的创造性的、通过技术表达、面向国际市场的一种经济活动,所以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和内容产业联系紧密。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