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中,当数据传输速率提高时,帧的发送时间会相应地缩短,这样可能会影响到冲突的检测,为了能有效地检测冲突,可以使用的解决方案有
A.减少电缆介质的长度或减少最短帧长
B.减少电缆介质的长度或增加最短帧长
C.增加电缆介质的长度或减少最短帧长
D.增加电缆介质的长度或增加最短帧长
第1题:
当以太网的MAC子层在数据帧发送过程中检测到冲突时,就使用(4)退避一段时间后重新试图发送。
A.非坚持算法
B.1-坚持算法
C.P-坚持算法
D.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
第2题:
在以太网标准中,为了检测冲突而规定的最小帧长是(36)字节,以太网标准中最大帧长是(37)字节。
A.40
B.64
C.1500
D.1518
第3题:
以太网的最小帧长是根据(28)来设定的。
A.网络中检测冲突的最长时间
B.网络中传送的最小信息单位
C.网络中发生冲突的最短时间
D.物理层可以区分的信息长度
第4题:
下列关于CSMA/CD描述,正确的是( )。
A.站点在发送完帧之后再对冲突进行检测
B.站点发送帧期间,同时对冲突进行检测
C.站点发送帧和检测冲突并不是在同一个站上进行
D.在一个站上发送的帧,只有当另一个站没有收到时,才对冲突进行检测
第5题:
在以太网中出于对( )的考虑,需设置数据帧的最小帧。
A. 重传策略B. 故障检测C. 冲突检测D. 提高速率
第6题:
第7题:
以下对于Ethernet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第8题:
下列关于CSMA/CD的描述,正确的是()。
第9题:
在以太网标准中,为了检测冲突而规定的最小帧长是()字节。
第10题:
以太网中的最小帧长是根据()来设定的。
第11题:
网络中传送的最小信息单位
物理层可以区分的信息长度
网络中检测冲突的最长时间
网络中发生冲突的最短时间
第12题:
1518
40
64
1500
第13题:
以太网为了检测和防止冲突而使用的是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机制。()
第14题:
当以太网的mac子层在数据帧发送过程中检测到冲突时,就是用()退避一段时间后重新试图发送。
A.1-坚持算法
B.P-坚持算法
C.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
D.非坚持算法
第15题:
以太网中,当数据传输率提高时,帧的发送时间要按比例缩短,这样有可能会影响冲突的检测。为了能有效地检测冲突,可以(4)或者(5)。快速以太网仍然遵循CSMA/CD,它采取(6)而将最大电缆长度减少到100 m的方式,使以太网的数据传输率提高至100 Mb/s。为了支持不同的传输介质,快速以太网提供了三种技术标准,即 100Base-T4、100Base-TX和100Base-FX,其中100Base-T4使用(7), 100Base-TX使用(8)。
A.减小电缆介质的长度
B.增加电缆介质的长度
C.降低电缆介质的损耗
D.提高电缆介质的导电率
第16题:
在以太网标准中,为了检测冲突而规定的最小帧长是()字节。
A.1518
B.40
C.64
D.1500
第17题:
当以太网中数据传输速率提高时,帧的传输时间要求按比例缩短,这样有可能会影响到冲突检测。为了能有效地检测冲突,应该(51)。
A.增大电缆介质的长度且减少最短的帧长
B.减少电缆介质的长度且减少最短的帧长
C.减少电缆介质的长度或增大最短的帧长
D.增大电缆介质的长度且增大最短的帧长
第18题:
以太网为了检测和防止冲突而使用的是()机制。
第19题:
某CSMA/CD基带总线网长设为1000米,信号传播速率为200m/μs,假如位于总线两端的站点在发送数据帧时发生了冲突,最多经过多长时间才能检测到冲突?()
第20题:
采用CSMA/CD的以太网中,()
第21题:
以下关于CSMA/CD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22题:
在以太网中,帧的长度有一个下限,这主要是出于()的考虑
第23题:
边发送数据帧,边检测是否发生冲突
适用于无线网络,以实现无线链路共享
需要根据网络跨距和数据传输速率限定最小帧长
当信号传播延迟趋近0时,信道利用率趋近100%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