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1个单位净雨且历时2小时所形成的出流过程为基准过程,则按照单位线的可叠加和无干扰性假设,叙述正确的是: 。A.2个单位净雨且历时2小时,则出流过程增加为2倍B.1个单位净雨且历时4小时,则出流过程增加为4倍C.1个单位净雨且历时1小时,则出流过程不变D.1个单位净雨且历时1小时,则出流过程减少一半

题目

设1个单位净雨且历时2小时所形成的出流过程为基准过程,则按照单位线的可叠加和无干扰性假设,叙述正确的是: 。

A.2个单位净雨且历时2小时,则出流过程增加为2倍

B.1个单位净雨且历时4小时,则出流过程增加为4倍

C.1个单位净雨且历时1小时,则出流过程不变

D.1个单位净雨且历时1小时,则出流过程减少一半


相似考题
更多“设1个单位净雨且历时2小时所形成的出流过程为基准过程,则按照单位线的可叠加和无干扰性假设,叙述正确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对同一流域而言,不管净雨历时是否相同,但只要是10mm净雨,则形成的单位线的形状相同。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题:

    在等流时线法中,当净雨历时TC大于流域汇流时间ΤM时,洪峰流量是由()。

    • A、部分流域面积上的全部净雨所形成
    • B、全部流域面积上的部分净雨所形成
    • C、部分流域面积上的部分净雨所形成
    • D、全部流域面积上的全部净雨所形成

    正确答案:B

  • 第3题:

    从流域洪水过程的流量起涨点,用斜线法或水平线法分别分割得到的地面径流过程线,分析其地面经验单位线。用斜线分割法分析的单位线比水平线分割法分析的单位线()

    • A、洪峰流量大,流量过程历时短,总水量相等
    • B、洪峰流量小,流量过程历时短,总水量大
    • C、洪峰流量大,流量过程历时长,总水量相等
    • D、洪峰流量小,流量过程历时长,总水量小

    正确答案:A

  • 第4题:

    一次暴雨洪水过程中,降雨历时大雨净雨历时,净雨历时又大于洪水历时。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对同一流域而言,不管净雨历时是否相同,但只要是10mm净雨,则形成的单位线的径流量是相等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如果地面净雨不是一个时段而是m个时段,则形成的流量过程是各时段净雨形成的部分流量过程()叠加。

    • A、错开时段
    • B、直接
    • C、间接
    • D、修正后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如果单位线洪峰流量为100m3/s,则单位时段内15mm地面净雨形成的过程线洪峰为()。

    • A、15m3/s
    • B、150m3/s
    • C、1500m3/s
    • D、1.5m3/s

    正确答案:D

  • 第8题:

    单选题
    同一流域单位线时段越长()
    A

    其过程线的历时越长,峰值越大;

    B

    其过程线的历时越长,峰值越小;

    C

    其过程线的历时越短,峰值越小。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如果单位线洪峰流量为100m3/s,则单位时段内15mm地面净雨形成的过程线洪峰为()。
    A

    15m3/s

    B

    150m3/s

    C

    1500m3/s

    D

    1.5m3/s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对同一流域而言,不管净雨历时是否相同,但只要是10mm净雨,则形成的单位线的形状相同。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如果地面净雨不是一个时段而是m个时段,则形成的流量过程是各时段净雨形成的部分流量过程()叠加。
    A

    错开时段

    B

    直接

    C

    间接

    D

    修正后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如果单位时段内的净雨不是一个单位而是k个单位,则形成的地面径流过程线是单位线纵标的()倍。
    A

    0.5k

    B

    k

    C

    2k

    D

    3k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对同一流域而言,不管净雨历时是否相同,但只要是10mm净雨,则形成的单位线的径流量时相等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4题:

    同一流域单位线时段越长()

    • A、其过程线的历时越长,峰值越大;
    • B、其过程线的历时越长,峰值越小;
    • C、其过程线的历时越短,峰值越小。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关于净雨和径流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A、净雨是径流的来源,径流是净雨的归宿
    • B、净雨和径流过程相同
    • C、净雨经过流域汇流形成出口的径流过程,降雨停止后径流就停止了
    • D、净雨经过流域汇流形成出口的径流过程,降雨停止后净雨就停止了

    正确答案:A,D

  • 第16题:

    一次暴雨洪水过程中,洪水历时大雨降雨历时,降雨历时又大于净雨历时。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假定流域内地面净雨持续不断,且每一个时段均为一个单位,在出口断面形成的流量过程线称为()。

    • A、总单位线
    • B、S曲线
    • C、正常单位线
    • D、特殊单位线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如果地面净雨为两个时段,各为一个单位净雨深,则形成的流量过程的洪峰为单位线洪峰的()倍。

    • A、2
    • B、1
    • C、3
    • D、1—2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单选题
    如果单位线洪峰流量为100m3/s,则单位时段内15mm地面净雨形成的过程线洪峰为(  )m3/s。
    A

    1.5

    B

    15

    C

    150

    D

    1500


    正确答案: D
    解析:
    过程线洪峰的计算公式为:Q=hq/10。式中,q为单位线洪峰流量,单位为m3/s;h为实际单位时段内形成的地面净雨量,单位为mm。故本题中洪峰流量为:Q=hq/10=100×15/10=150m3/s。

  • 第20题:

    问答题
    径流形成过程?径流形成过程:流域内,自降雨开始到水流汇集到流域出口断面的整个物理过程,称为径流形成过程。径流的形成是相当复杂的过程,为便于分析一般把它概括为产流过程和汇流过程两个阶段。降落到流域内的雨水,一部分会损失掉,剩下的部分形成径流,显然,净雨和它形成的径流在数量上是相等的,但二者的过程却完全不同,净雨是径流的来源,而径流则是净雨汇流的结果;净雨在降雨结束时就停止了,而径流却要延长很长时间。我们把降雨扣除损失成为净雨的过程称为产流过程,净雨量也称为产流量。净雨沿坡面从地面和地下汇入河网,然后再沿着河网汇集到流域出口断面的总个过程

    正确答案: 径流形成过程:流域内,自降雨开始到水流汇集到流域出口断面的整个物理过程,称为径流形成过程。径流的形成是相当复杂的过程,为便于分析一般把它概括为产流过程和汇流过程两个阶段。降落到流域内的雨水,一部分会损失掉,剩下的部分形成径流,显然,净雨和它形成的径流在数量上是相等的,但二者的过程却完全不同,净雨是径流的来源,而径流则是净雨汇流的结果;净雨在降雨结束时就停止了,而径流却要延长很长时间。我们把降雨扣除损失成为净雨的过程称为产流过程,净雨量也称为产流量。净雨沿坡面从地面和地下汇入河网,然后再沿着河网汇集到流域出口断面的总个过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对同一流域而言,不管净雨历时是否相同,但只要是10mm净雨,则形成的单位线的径流量时相等的。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在等流时线法中,当净雨历时TC大于流域汇流时间ΤM时,洪峰流量是由()。
    A

    部分流域面积上的全部净雨所形成

    B

    全部流域面积上的部分净雨所形成

    C

    部分流域面积上的部分净雨所形成

    D

    全部流域面积上的全部净雨所形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假定流域内地面净雨持续不断,且每一个时段均为一个单位,在出口断面形成的流量过程线称为()。
    A

    总单位线

    B

    S曲线

    C

    正常单位线

    D

    特殊单位线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如果地面净雨为两个时段,各为一个单位净雨深,则形成的流量过程的洪峰为单位线洪峰的()倍。
    A

    2

    B

    1

    C

    3

    D

    1—2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