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8、鹌鹑胚胎隔着卵壳进行交流的目的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因女性不孕而实施的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技术,不属于可能产生的伦理问题的是

    A、代孕母亲
    B、妇女的“贞操”
    C、卵子商品化
    D、对胚胎进行非医学目的的性别鉴定
    E、用剩余胚胎进行干细胞研究

    答案:B
    解析:
    B是人工受精的,其他都是体外受精的伦理问题。

  • 第2题:

    胚胎肝脾造血最旺盛的时期是

    A.胚胎第4~5个月
    B.胚胎第6~7个月
    C.胚胎第6~8周
    D.胚胎第8~12周
    E.胚胎第8~9个月

    答案:A
    解析:

  • 第3题:

    如何进行鹌鹑的常见疾病防治?


    正确答案: 1.新城疫
    本病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鹌鹑及禽类均可感染,多在流行后期发生于鹌鹑。本病常年可发生,死亡率较高。
    症状:病初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产蛋剧降,拉绿色稀便,产软壳蛋或白壳蛋。体温升高,口中流出液体。后期出现神经症状,头向后或偏于一侧,瘫痪,后期呼吸困难,翅下垂。一般2~4天死亡。剖检病鹑腺胃、肠道及卵巢上明显的出血点,尤以食道与腺胃处粘膜上有针点状出血,为典型病灶。但现多为非典型性症状,值得重视。
    防治:定期进行预防免疫,首免可在5~6日龄,使用Ⅱ系或Ⅳ系鸡新城疫弱毒疫苗进行饮水免疫,按1:1000~1500倍稀释(冷开水),供500只雏鹑饮用。饮水免疫前应断水1~2小时(视气温而定)。第2次免疫于26~28日龄时进行,稀释比例与方法同前。如当地或本场(户)发生过新城疫,则第2次免疫时间在30日龄,应用系弱毒疫苗(按1:1000稀释)每只胸肌注射1毫升。
    2.白痢病
    本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多种禽类共患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通过粪便及产蛋发生的污染及传染,此外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及孵化设备等均为传染源,污染的种蛋可传染给初生雏,因而本病多发生在雏鹑。 
    症状:雏鹑肛门周围粘上白色或带绿色的排泄物,有恶臭气味,有时雏鹑排粪会发出尖叫声。体质下降,直至衰竭死亡。死亡率达85%以上。剖检病鹑肝肿大,有条纹状出血。卵黄囊大,内容物变成淡黄色,呈油脂样或干酪样。心肌、肝、肺、盲肠、大肠内可见坏死灶或结节。
    防治:预防尤为重要,种鹑要健康,有条件进行白痢凝集反应试验,使白痢净化。注意消毒与防止各环节污染或传染。预防用药有氯霉素按0.5%比例加入饲料中,连喂5~7天。痢特灵预防量按0.02%比例拌饲料;治疗量加倍,连喂7天。或按0.01%~0.02%饮水也可。土霉素的防治量同痢特灵,可拌料中,还有水剂专配土霉素。
    3.大肠杆菌病
    病原为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人类与动物共患的多型性传染病。分布广泛。仔鹑发生较多。 
    症状:引起腹泻和败血症,成活率下降,增重减慢,胴体级别降低,死亡率可达30%。该菌能产生毒素,一般在症状恶化12~24小时后可分离出溶血性大肠杆菌。尸体营养不良,鼻腔、咽喉及气管内粘膜附有干酪样物,腹膜增厚,腹腔内有多量淡黄色半透明液体。肝肿大,质地脆弱,表面有少量灰白色坏死灶和淡黄色胶冻样渗出物,肠管充满气体,肠内容物呈黄绿色小样粘液,心包膜混浊增厚。
    防治:鹌鹑与其它禽类应分区饲养,病死鹑应焚烧或深埋处理。定期消毒,清除粪便,保持通风、干燥,确保饲料与饮水的清洁卫生。治疗可用氯霉素粉按0.04%拌于料中,连服6天,同时将庆大霉素按2毫克/公斤体重混于饮水中,连饮6天。
    4.子宫外脱
    病因较多,如开产期偏早,产大蛋或软壳蛋滞留,体偏肥或瘦弱,饲料中纤维素含量过少或太多,维生素D3不足,光照过强,产蛋过多而输卵管的阴道油质分泌不足等所致。
    症状:子宫(含蛋)外突,周围绒毛湿润,外露子宫外膜久而形成溃疡、坏死,甚至被其它鹑啄食,常引起死亡。
    防治:消除各种诱因,改善饲养管理条件与环境条件,4~5周龄应行限制饲喂。一般言,多因发现较迟,子宫遭啄或污染,手术乏力,多予淘汰。

  • 第4题:

    家鸽的卵细胞组成是()。

    • A、卵壳.卵白.卵黄;
    • B、卵黄.胚盘.卵黄系带;
    • C、卵黄.卵黄膜.胚盘;
    • D、卵壳.卵白.卵壳膜。

    正确答案:C

  • 第5题:

    鹌鹑在育成期应什么时候进行转群?


    正确答案:一般20龄左右根据外貌特征进行公母分笼饲养,除种公鹑外,其余公鹑与体质差的母鹑转入育肥笼,育肥出栏。一般种用仔鹌鹑与蛋用仔鹌鹑在40日龄时,大约已有2%的鹌鹑开产,但大多数均需在45~55日龄开产,所以到40日龄时可公母混养,让其互相适应,为配种做准备。因此在混养之前,必须做好各种预防、驱虫等工作,并准备好成鹑舍、成鹑饲料等各种准备工作。

  • 第6题:

    单选题
    哪一时期是肝脏造血的主要时期()
    A

    胚胎第3~6周

    B

    胚胎第6~8周

    C

    胚胎第4~5月

    D

    胚胎第6~8月

    E

    胚胎第8~9月


    正确答案: E
    解析: 胚胎第6~8周时,肝脏出现活动的造血组织,并成为胎儿中期的主要造血部位,胎儿期第4~5月时达高峰,至6个月后,肝造血逐渐减退。

  • 第7题:

    单选题
    世界著名的蛋用型的鹌鹑品种是()
    A

    澳大利亚鹌鹑

    B

    美国法拉安鹌鹑

    C

    法国迪法克鹌鹑

    D

    日本鹌鹑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形成主要时期是()
    A

    胚胎第2~4周

    B

    胚胎第4~8周

    C

    胚胎第3~8周

    D

    胚胎第2~8周

    E

    胚胎第6~8周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卤虫休眠卵的卵壳部分包括3层结构。最外层是咖啡色(),其主要功能是保护其内的胚胎免受()和()的损伤。这层壳也可以被一定浓度的次氯酸盐溶液氧化除去。中间层为()。壳的最内层为()。卵壳内的胚胎为一约有4000个细胞的()。

    正确答案: 硬壳层,机械,辐射,外表皮膜,胚表皮,原肠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下列早餐食谱中搭配较合理的是( )。

    A.酱香鹌鹑蛋炒肉片牛奶炒黄瓜
    B.酱香鹌鹑蛋松仁牛奶炒黄瓜
    C.酱香鹌鹑蛋花生牛奶炒黄瓜
    D.酱香鹌鹑蛋馒头牛奶炒黄瓜

    答案:D
    解析:
    早晨醒后消化过程加强,而且上午儿童活动量大,故早餐应质量好、热能高,除了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以外(如牛奶、豆浆、鸡蛋、熏豆腐干等),还应有含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物(主食)和少量的脂肪。A、B、C三项中所含碳水化合物较少,D选项中馒头所含碳水化合物丰富。

  • 第11题:

    卤虫休眠卵的卵壳部分包括3层结构。最外层是咖啡色(),其主要功能是保护其内的胚胎免受()和()的损伤。这层壳也可以被一定浓度的次氯酸盐溶液氧化除去。中间层为()。壳的最内层为()。卵壳内的胚胎为一约有4000个细胞的()。


    正确答案:硬壳层;机械;辐射;外表皮膜;胚表皮;原肠胚

  • 第12题:

    棉籽粕对鹌鹑胚胎发育有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棉籽粕是禽类养殖中常用的一种饲料原料,可以显著增加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但是棉籽粕中所含的游离棉酚,会影响禽类生殖系统的发育,进而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因此含有棉籽粕的饲料,是不能用来喂种禽的。种用鹌鹑的饲料中如果含有棉籽粕,会导致种蛋胚胎大量的死亡。所以要使用鹌鹑专用配合饲料,可以使种蛋的孵化率基本保持在90%以上。

  • 第13题:

    如何进行鹌鹑的人工饲养?


    正确答案: (一)鹑舍
    鹑舍是鹌鹑赖以生活和生产的必要的环境条件,作为副业性生产,一般民用房略加改建即可,而作为专业生产化生产,既可利用休闲房,必要时也可建造鹑舍,其要求如下:
    1.鹑舍最好避开居民区,周围无粉尘或化学的加工厂,也应避开公路或修造厂的噪音区。
    2.鹑舍宜坐北朝南(或东南),排水良好。
    3.鹑舍面积根据规模及内分布而定。如养500只左右所需面积:正面宽4米,进深2米,即8平方米,前高2.4米,后高2.1米。养2000只左右所需面积:正面宽6米,进深4米,即24平方米。养5000只左右所需面积:正面宽8米,进深5米,即40平方米有效面积。如需扩大饲养数量,可增加笼养层次。
    4.门窗主要是保温、空气流通、防鼠与蚊蝇用。进深4米以上的鹑舍,以前后开窗为好。最好南北墙开几个地窗(以细铁质网间隔),门、窗均需有纱网设施,必要时安装排风扇。
    5.鹑舍内最好吊顶,以作为隔热用。可采用旧的、清洁的尼龙编织袋缝制吊顶;在育雏笼周围,也可用此材料作为间隔,确保小气候温度需要,既保温又透气,效果良好。
    6.舍内照明设施依面积而定,每20~25平方米配备一盏40~60瓦灯泡为好,不宜采用日光灯。灯泡高度要超过笼顶。成鹑舍采用暗光照。育雏笼配置灯泡主要为保暖,兼顾照明,随日龄的增大,灯泡瓦数改小。
    7.孵化室、育雏室可参照上述要求。特别是育雏室可建地下或地上烟道保持室温,既节能,又可提高育雏效果。
    8.有条件时配置围墙,对防疫、防止兽害有利。
    9.有条件时配置太阳能热水器或电热水器,供职工或每户人员进出鹑舍洗澡用,替换衣、帽、鞋,是最好的防疾与消毒。
    10.场或舍门设置消毒槽或消毒池。谢绝一般人员参观,更避免开所谓现场会。防重于治,即使要参观,务必洗浴更衣后进入。
    (二)笼具设备
    由于鹌鹑善于窜飞,故大多采用笼养。因此笼具是养鹑的重要设备。它既可以增加每平方米的饲养面积,又可改善饲养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1.育雏笼
    育雏期(1~2周龄或3周龄)专用。一般为3层,每层宽100厘米,深70厘米,高40厘米。可容1~7日龄雏120~150只,8~14日龄100~120只。底网为活络木框架,上蒙以10毫米×10毫米网孔的金属镀锌网。笼顶、后、左右都包以尼龙纺织袋(洗净的尼龙饲料包装袋也可),既透气又保暖,每层底网下设一层承粪盘。每层正面悬挂一高15厘米的尼龙窗纱,既可防止雏鹑窜逃,其上空间供饲养人员换水添料捉雏用。每层悬挂2盏白炽灯,头1周用100~60瓦,第2周用60~40瓦,第3周用40~25瓦。具体应用时要根据饲养密度、气温、雏鸡动态、日龄、用途而调整灯泡的瓦数与灯泡的高度。
    饮水器最好采用雏鸡专用的钟式自动饮水器或玻璃瓶配以专用塑质底盘,在饮水槽上围以10毫米×10毫米网孔金属网,以防止淹死雏鹑或沾湿雏鹑绒毛。
    食槽在头几天可采用较浅的雏鸡用开食盘开食或自制开食盘(长30厘米、宽12厘米、高2.5厘米),也可买塑料盘。食盘上要覆盖10毫米×10毫米网孔金属网,以防雏鹑扒溅饲料。也可采用5层层叠式育雏笼,但最底下的二层灯泡瓦数要较上层大一些。
    2.仔鹑笼
    仔鹑笼供育成期(3~4周龄或6周龄)仔鹑用,也可作为种公鹑用,或作育肥笼用。规格可同育雏笼,每0.7平方米可容仔鹑80只。底网网孔仍可采用10毫米×10毫米的金属网。正面采用网孔为20毫米×20毫米的金属网板,使仔鹑的头部可伸出网外采食,因此,料槽和水槽可悬挂于笼外。食槽可采用雏鸡塑质标准食槽,饮水槽可选用“V”形或“U”形塑质水槽,长25厘米。承粪板规格同育雏笼。
    3.种鹑笼
    专供种鹑配种使用,每0.6平方米容30只。应根据品种、配比、用途而设计,层次从4层至6层不等。有金属结构,也有木结构作框架,配以金属网制成。各户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陋就简,只要集蛋、打扫消毒方便即可。 
    4.产蛋鹑笼专供产蛋鹑生产商品蛋专用,每层面积同种鹑笼,但其每层高度仅18~20厘米,层次6~10层不等,可单列式,0.6平方米可容35只,也可双列式,1.2平方米可容70~80只。
    (三)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育雏期为鹌鹑生命活动的重要时期,也是饲养管理要求最为严格的生长发育阶段。这阶段的生长发育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育雏率、正常体重及正常换羽,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生产性能的发挥与经济效益,故应予以高度重视。
    由于鹌鹑初生至7日龄的体温较成年鹑低3~4℃,须至10日龄后体温才恢复正常,而调节体温功能要到21日龄后才完善,一定要为雏鹑创造温暖的生活环境,这是当前广大养鹑户育雏率欠高的根本原因之一。鹌鹑虽小,但其新陈代谢旺盛,生长迅速,对营养要求较高,所以必须为其提供全价营养的饲料。饲养管理工艺因饲养方式、饲养制度、性别、用途等而有所不同,但原则大同小异。
    1.接雏准备工作
    按照育雏计划数量,准备好育雏室、育雏笼、饮水器、食槽、保暖火炉与保暖电器、照明灯,全部予以检修。育雏室、笼具等进行熏蒸消毒,或用喷灯火焰消毒。在进雏前1天开始升温,使室温达到达22~24℃,笼温达到35~37℃指雏鹑背部水平温度)。备足饲料。头1~2天可在笼底铺上深色回纱布,食槽加好开食料,饮水器中加好水(如系长途运输雏鹑,可配制5%~8%葡萄糖水)。
    2.初生雏鹑的选择
    应选择正常时间出壳的雏鹑。淘汰所有迟出壳及畸形雏。体重与胎毛色彩符合品种要求。
    3.初生雏鹑的包装与运输
    可利用塑质水果筐箱(长50厘米、宽40厘米、高25厘米),中间铺架一块三夹板变为2层),用电钻在筐箱周围多打些孔洞。一般可容初生雏350~500只,根据品种与天气而定。装雏时须衬垫厚质草纸,既防滑,又可吸收胎粪。装好并点完数后,用铁丝将箱盖固定好。夏季要防热,不要将运雏笼堆扎太多(2~3箱),并交叉叠放;冬天要在箱四周围以尼龙编织袋,箱底铺棉垫,顶口留空隙,根据温度调节顶口大小;长途运输则宜围以纱布(如空运)。所有运输工具均可,但须防日晒雨淋,防震动,要注意保暖,同时防止过热“出汗”,要适时散热通风,大量运雏时要有专人押运。到目的地后迅速上笼保暖、休息和饮水。一般死亡率不超过2%。
    4.注意保暖
    任何饲养方式都应该做好保暖工作,即使夏季(特别是后半夜)当育雏温度不够时(发现聚堆取暖)应及时调温。反之,如温偏高,灯泡下无雏鹑,避于四周,并张口喘气,应将灯泡提高或换置瓦数稍小的灯泡。切忌育雏温度忽高忽低,而诱发白痢病。
    5.开始饮水
    为育雏重要环节之一,但常被忽视。适时饮用第1次水(根据旅途长短配制5%~8%的葡萄糖水),可以补充雏体水分和能量,刺激食欲,促进胎粪排出,并有助于饲粮的消化与吸收。有条件头5天喂温水,掺加预防白痢病的药物。自开始饮水起不得断水。开水的同时可以喂第1次饲粮。
    6.开始喂食
    宜在开始饮水后2小时内或同时开食。有的预防白痢病的药物也可拌在饲粮内。将饲粮撒在开食盘内(上罩细孔金属网),自由采食,不断料。也可每日饲喂6~8次,定时定量,要确保每只采食位置,不然影响个体的均匀度。
    7.防止逃窜
    雏鹑在1~5日龄期有相当的野性,表现在敏感性与逃窜性,因此必须在笼具正面加一片尼龙纱网档板,防止逃窜失控。所有笼具务必堵好孔洞或缝隙,防止逃窜或挤压招致伤亡。
    8.防治疾病
    按照制订的有关免疫程序与防病要求,适时接种与喂药。
    9.经常检查鹑群表现
    将弱雏、病雏及时隔离观察。对死雏及时解剖诊断,并采取有效对策。
    10.做好育雏记录
    如存栏数、死亡数、耗料量、免疫日期与种类、防治鹑病记录、剖检记录、育雏温度、湿度、气温、天气情况等。
    11.日常工作
    (1)检查温度、湿度与通风情况。
    (2)经常观察鹑群动态、饲粮及饮水消耗情况,不断料、不断水。如有异常,采取对策。
    (3)观察鹑粪情况,正常鹑粪较干燥,呈小螺丝状。其颜色、稀稠与饲粮组成有关。喂鱼粉的呈黄褐色,喂有青饲料的呈褐绿色稀粪,均属正常排泄物。如发现鹑粪呈红色、全白色、绿色或奇臭,必须进行检验。
    (4)承粪盘每天清扫1~2次。饮水器每天须清洗、消毒1次。喂湿料的食槽,在加料前必须清洗干净,防止霉变发酵。
    (5)做好防鼠害、防蚊蝇、防火灾、防煤气中毒工作。
    (6)每周龄抽样称重,并与标准(或参考)体重对照,统计饲料消耗,检查羽毛生长发育和成活率情况,及时改进饲养管理。
    (四)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鹌鹑22~35日龄或至42日龄(即性成熟期)前为仔鹑阶段。本阶段仔鹑生长发育快,栗羽型的雌雄已可鉴别,羽毛也由初级羽脱换成永久羽。公鹑体重已近成鹑体重,至1月龄左右已开啼。已逐渐离温。部分母鹑至40日龄左右已见蛋。本阶段对种用仔鹑实行适度限饲与光照控制,防止性成熟过早,种蛋合格率低。
    (五)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种鹑与商品蛋鹌在产蛋期间要获得高产高效,必须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虽然饲养的品种、用途、方式、笼具、饲粮等不尽相同,但其饲养管理原则基本相同,必须为其创造最佳环境、营养与管理条件。

  • 第14题:

    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形成主要时期是()

    • A、胚胎第2~4周
    • B、胚胎第4~8周
    • C、胚胎第3~8周
    • D、胚胎第2~8周
    • E、胚胎第6~8周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钩虫卵的形态特点的是()。
    A

    卵壳与卵细胞间有明显的间隙

    B

    椭圆形

    C

    排出不久的卵内含2~8个卵细胞

    D

    无色透明

    E

    卵壳较厚重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单选题
    家鸽的卵细胞组成是()。
    A

    卵壳.卵白.卵黄;

    B

    卵黄.胚盘.卵黄系带;

    C

    卵黄.卵黄膜.胚盘;

    D

    卵壳.卵白.卵壳膜。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多选题
    属于肉用型的鹌鹑品种是()
    A

    日本鹌鹑

    B

    中国白羽鹌鹑

    C

    朝鲜鹌鹑

    D

    澳大利亚鹌鹑

    E

    法国迪法克鹌鹑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