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方法是从两个已知点分别量出至一个未知界址点的距离,从而确定未知界址点的坐标。
第1题:
在未知点上设站向三个已知点进行观测以确定未知点坐标的交会方法是()
第2题:
分别在两个已知点向未知点观测,测量两个水平角后计算未知点坐标的方法是()。
第3题:
在一个已知点和一个未知点上分别设站,向另一个已知点进行观测的交会方法是()
第4题:
界址点坐标成果表格中,村界界址点应标注在()一栏。
第5题:
当()时,可以利用拟用地界址点坐标与控制点、地物点坐标,计算拟用地界址点相对于控制点、地物点的距离等有关数据,作为关系距离法放样数据。
第6题:
解析法地籍测量的特征为()。
第7题:
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变更地籍测量中,界址点的检查方法一般有()。
第8题:
在恢复界址点或解决权属纠纷时,常常利用()作为依据。
第9题:
界址边边长
界址点位置
界址线走向的直角
界址线走向的平角
界址点与相邻地物的关系距离
第10题:
导线测量
侧方交会
后方交会
前方交会
第11题:
由数字摄影测量加密
在正射影像图上获取界址点坐标和界址点间距
在扫描数字化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地籍图和地形图上获取界址点坐标和界址点间距
用全站仪和钢尺通过全野外测量技术获取界址点坐标和界址点间距
第12题:
后方交会
前方交会
侧方交会
无法确定
第13题:
测定界址点时,利用实地观测数据(角度和距离)按公式计算界址点坐标的方法是()。
第14题:
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就是确定该点的平面坐标和()。
第15题:
关于界址点坐标册的变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16题:
对界址点坐标册的变更,以下()是正确的。
第17题:
界址点点位误差的检查方法是()。
第18题:
土地勘测定界图中,关于界址点及界址线的编绘,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第19题:
界址点的几何条件是指能确定()等条件。
第20题:
后方交会
前方交会
侧方交会
无法确定
第21题:
点号
坐标
距离
备注
第22题:
检查界址点与邻近界址点的距离
检查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的距离
用检测数据与原勘丈数据检查
解析法检查界址点坐标
边界调整测量
第23题:
图解法分析界址点坐标
根据其他坐标点衍算需要点的坐标
内业解析其坐标
野外重新施测解析界址点
第24题:
界址点解析坐标
建筑物边长
界址线
界址点的几何条件
界址边长、界址点与邻近重要地物之间距离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