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说过,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这句话说明( )。
A.认识来源于实践
B.间接经验也来自于实践
C.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
D.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第6题:
温家宝总理曾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句话体现了认识哲学道理是()
第7题:
下面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相互依赖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8题:
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与书本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第9题:
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认识的重要性
间接经验不重要
人们的认识来源于实践
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第10题:
感性经验支撑下的理性认识更丰富深刻
理性指导下的感性认识丰富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
第11题:
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
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
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12题: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内容上有质的区别
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
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认识
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要用感性的认识来说明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第18题: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第19题:
同一句格言,年轻人的理解没有饱经风霜的老人理解丰富。这说明()
第20题:
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不可靠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第21题:
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第22题:
人的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认识
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需要发展到理性认识
没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是无源之水
第23题: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指导
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
理性认识要通过感性认识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