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20): 心理咨询师:我听明白了。你有男友,感情很好,本可以完婚,但你觉得你的经理更适合你,可他有家室。你不想伤害你男友和经理的家人,更不想当罪人。你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非常纠结,也很苦恼,是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是的!咨询师上述这段话使用的是()技术多选A.内容反应 B.情感反应 C.内容表达 D.情感表达

题目
案例一(20):
心理咨询师:我听明白了。你有男友,感情很好,本可以完婚,但你觉得你的经理更适合你,可他有家室。你不想伤害你男友和经理的家人,更不想当罪人。你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非常纠结,也很苦恼,是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是的!

咨询师上述这段话使用的是()技术多选

A.内容反应
B.情感反应
C.内容表达
D.情感表达

相似考题

2.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40岁,己婚,大学文化,公司高级管理人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非常孝顺母亲,经常带母亲或出钱让母亲去旅游。不飞机失事,永远地失去了母亲。求助者认为如果不足自己积极张罗为母亲报名、不支持母亲出去,母亲就不会死,是自己害死了母亲,因此非常痛苦,自责、内疚、后悔。在家人的劝说下前来进行心理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能具体地说说你近来痛苦的原因吗? 求助者:我母亲66岁,身体很健康,我想让母亲的晚年过得幸福,除了生活上的照顾,我还经常陪母亲去旅游,有时工作上走不开,我就为母亲报名、出费用。国内、国外去了很多地方。母亲这次出去也是我积极张罗的,但没想到出了事。我很后悔,如果不是因为我,我母亲就不会去,也肯定死不了!是我害死了母亲,所以很痛苦,特别的后悔,良心上过不去! 心理咨询师:我听明白了,你母亲去世了,这让你痛苦!但更痛苦的是你认为母亲的死和你有关,你因此而后悔、自责和内疚是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是的!您理解得太对了!我和很多人都说不明白,所以家人劝我来做咨询。 心理咨询师:我母亲也很早就去世了,所以我能理解你此时此刻的心情!咱们前面商定了咨询目标是减轻你的痛苦情绪,现在来看看你痛苦的原因吧。 求助者:我痛苦的原因?刚刚说了呀!如果不是我积极张罗,我母亲就不会去旅游,也肯定死不了!是我害死了母亲,所以我痛苦! 心理咨询师:按你所说,你不积极张罗,不出钱,也不帮忙办手续,你母亲就不会死。 求助者:是的,那样的话我母亲肯定死不了! 心理咨询师:按你所说,你毋亲的死是你给出钱、办手续造成的,那你现在给你妻子和孩子也出钱、办手续,他们也会死!你给I00个亲朋好友出钱、办手续,去往100个地方,他们也应该都会死!求助者:不可能啊,他们的飞机又不出事,他们怎么会都死啊? 心理咨询师:你刚讲过你母亲的死是你给出钱、办手续造成的,你又讲给妻子、孩子、亲朋好友同样出钱、办手续但不会造成他们死,你前后的话似乎有些矛盾,你能解释一下吗? 求助者:是有些矛盾……(沉默),你的意思是我母亲的死不是我造成的? 心理咨询师:你说呢? 求助者:我明白了,母亲的死,不是我出不出钱、办不办手续造成的,而是飞机失事造成的。 心理咨询师:是的,你认为母亲的死与你直接相关,这是不合理的信念,正是它使你产生了痛苦的情绪,要摆脱情绪困扰,不是去改变事件,而是要改变对它的不合理信念,改变了它,你就能改变自己的情绪,不再因此内疚、后悔、自责。 求助者:我明白了,谢谢你! “我听明白了,是这样吗?”,心理咨询师使用的技术包括()。多选 A.内容反应 B.内容表达 C.惰感反应 D.情感表达

3.案例四: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5岁,某学校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对人热情,乐于助人,其丈夫经营一家公司,收入颇丰,因此在经济上经常帮助他人。求助者与一位同事关系良好,过去曾多次帮助她,但近来两人产生矛盾。求助者非常生气,内心很痛苦,主动来进行心理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能详细地说说你生气的原因吗? 求助者:我以前和这位同事关系很好,那年她丈夫出了车祸。肇事司机逃逸了,我借给她七八万为他丈夫治疗,很长时间都没归还。前些日子我母亲突发心脏病要住院,我那天偏偏忘了带钱,可巧的是那天正好发了教师节补助,我就向她借钱,我说了第二天就可以还给她,可她居然支支吾吾的没有借给我。我当时没多想,赶紧向其他人借,为此险些耽误我妈治病。后来我越想越不对劲,我可以借钱给你,你就不能把钱借我救救急?她怎么能这样对我啊!我越想越生气,什么人啊!怎么这么自私啊!为这些事我们之间发生了矛盾,现在搞得关系很紧张。 心理咨询师:我听明白了,你过去经常帮助她,可在你需要时她并没有帮助你,这让你非常生气。是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咱们前面已经商定了咨询目标,现在看看怎么减轻你的愤怒情绪吧。 求助者:好吧。 心理咨询师:是你的同事不借给你钱使你生气吗? 求助者:那当然是,如果当时她把钱借给我,我怎么会生气? 心理咨询师:我听明白了,按你所说,你把钱借给别人,别人也应该把钱借给你。 求助者:是的,大家相互帮助吗,她怎么这样不懂事! 心理咨询师:因此你信奉的是一个人对别人怎样,别人就必须对他怎样。 求助者:对啊,来而无往,非礼也。 心理咨询师:因此,别人对你怎样,你肯定对别人怎样。 求助者:对,……不对,(沉默)好像也不是,我初恋男友后来曾经找过我,希望重新来过,经常给我送花,还送名贵的项链,他那时对我挺好的,可我没有对他好。 心理咨询师:你刚讲过一个人对别人怎样,别人就必须对他怎样,而你又讲了你的初恋男友后来对你很好,可你并没有对他好,这似乎有些矛盾,你能解释一下吗? 求助者:(沉默)……我那时已经结婚了,怎么能再对他好呢? 心理咨询师:你看,实际上别人对你怎样,你并没有对他怎样。 求助者:好像是的。 心理咨询师:都是怎样对待他人的问题,你的要求和做法有些矛盾,你能再解释一下吗? 求助者:你的意思是我没有对初恋男友好,表明别人怎样对我,我也可以不怎样对他? 心理咨询师:你说呢? 求助者:(自语)难道真是这样吗?我把钱借给别人,别人难道可以不把钱借给我?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你生气是由于你的同事没有借给你钱造成的,其实借钱只是一个事件,你要求别人必须像你怎样对她那样对待你,这是你的信念。你的信念有些是合理的,有些是不合理的,不同的信念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状态。你现在的情绪是你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改变自己的情绪。 求助者:真会这样么? 心理咨询师:如果把一枚硬币抛向天空,落回来时是怎样的? 求助者:当然是有两种,不,三种可能,一种字朝上,一种徽朝上,还有一种立着不倒。 心理咨询师:当你提出要求时,是不是就像把硬币抛向天空一样? 求助者:我好像有些明白了,本来有多种可能的事,我就只荽求一种? 心理咨询师:你对别人提出要求,要求他们必须听你的,这是一种绝对化的要求,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如果我们把对别人的“要求”变成“希望”,当我们不希望的事发生时,最多是一种失望,不会过分的怨恨别人,自己也就不会生气了。 求助者:你讲的很对,我应该接受她把钱借给我,也应该接受她不借。“我听明白了,你过去经常帮助她,可在你需要帮助时她并没有帮助你,这让你非常生气,是这样吗?”,心理咨询师使用的技术包括()。多选 A. 内容反应 B. 内容表达 C. 情感反应 D. 情感表达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B
解析:
考察知识点:国家心理咨询师(2级)/心理咨询技能/参与性技术
更多“案例一(20): 心理咨询师:我听明白了。你有男友,感情很好,本可以完婚,但你觉得你的经理更适合你,可他有家室。你不想伤害你男友和经理的家人,更不想当罪人。你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非常纠结,也很苦恼,是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是的! 咨询师上述这段话使用的是()技术多选A.内容反应 B.情感反应 C.内容表达 D.情感表达”相关问题
  • 第1题:

    案例一(11):
    求助者:(松了一口气)好吧,我告诉你。我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公司,部门经理是我的校友,人很好,很有才气,对我也很好,自然我们的关系就走得比较近。时间久了,我感觉出他喜欢我。说实话,尽管我有男朋友,我发现我也喜欢他。我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件事。
    心理咨询师:我听明白了,你有男朋友,但你也喜欢你们部门经理,所以你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是吗?
    求助者:是的。

    咨询师在本段话中所使用的是()技术单选

    A.内容反应
    B.内容表达
    C.情感反应
    D.情感表达

    答案:A
    解析:
    考察知识点:国家心理咨询师(2级)/心理咨询技能/参与性技术

  • 第2题:

    案例一(11):
    求助者:(松了一口气)好吧,我告诉你。我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公司,部门经理是我的校友,人很好,很有才气,对我也很好,自然我们的关系就走得比较近。时间久了,我感觉出他喜欢我。说实话,尽管我有男朋友,我发现我也喜欢他。我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件事。
    心理咨询师:我听明白了,你有男朋友,但你也喜欢你们部门经理,所以你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是吗?
    求助者:是的。

    根据咨询师说本段话的目的是使求助者()多选

    A.感到她是被理解的
    B.更清晰地做出决定
    C.更加相信咨询师了
    D.有机会再次剖析自己的困扰

    答案:A,B,D
    解析:
    知识点:心理咨询技能/参与性技术

  • 第3题:

    案例一(34):
    心理咨询师:你能有这样的思考,并能认识到如此深的程度,真的让我很高兴,我相信随着你进一步的探讨,你一定可以提升自己的心理能力,最终解决困扰自己的心理问题。
    求助者:我自己就能解决了吗?

    这段话表明,咨询师()多选

    A.用鼓励技术鼓励求助者
    B.用内容表达技术表明自己的态度
    C.用内容反应技术表明理解求助者
    D.用情感表达技术鼓励求助者继续探索

    答案:A,B,D
    解析:
    考察知识点:国家心理咨询师(2级)/心理咨询技能/影响性技术

  • 第4题:

    案例五: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40岁,已婚,大学文化,公司高级管理人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非常孝顺母亲,经常带母亲或出钱让母亲去旅游。不料飞机失事,永远地失去了母亲。求助者认为如果不是自己积极张罗为母亲报名、不支持母亲出去,母亲就不会死,是自己害死了母亲,因此非常痛苦,自责、内疚、后悔。在家人的劝说下前来进行心理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能具体地说说你近来痛苦的原因吗?
    求助者:我母亲66岁,身体很健康,我想让母亲的晚年过得幸福,除了生活上的照顾,我还经常陪母亲去旅游,有时工作上走不开,我就为母亲报名、出费用。国内、国外去了很多地方。母亲这次出去也是我积极张罗的,但没想到出了事。我很后悔,如果不是因为我,我母亲就不会去,也肯定死不了!是我害死了母亲,所以很痛苦,特别的后悔,良心上过不去!
    心理咨询师:我听明白了,你母亲去世了,这让你痛苦!但更痛苦的是你认为母亲的死和你有关,你因此而后悔、自责和内疚!是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是的!您理解得太对了!我和很多人都说不明白,所以家人劝我来做咨询。
    心理咨询师:我母亲也很早就去世了,所以我能理解你此时此刻的心情!咱们前面商定了咨询目标是减轻你的痛苦情绪,现在来看看你痛苦的原因吧。
    求助者:我痛苦的原因?刚刚说了呀!如果不是我积极张罗,我母亲就不会去旅游,也肯定死不了!是我害死了母亲,所以我痛苦!
    心理咨询师:按你所说,你不积极张罗,不出钱,也不帮忙办手续,你母亲就不会死。
    求助者:是的,那样的话我母亲肯定死不了!
    心理咨询师:按你所说,你母亲的死是你给出钱、办手续造成的,那你现在给你妻子和孩子也出钱、办手续,他们也会死!你给100个亲朋好友出钱、办手续,去往100个地方,他们也应该都会死!
    求助者:不可能啊,他们的飞机又不出事,他们怎么会都死啊?
    心理咨询师:你刚讲过你母亲的死是你给出钱、办手续造成的,你又讲给妻子、孩子、亲朋好友同样出钱、办手续但不会造成他们死,你前后的话似乎有些矛盾,你能解释一下吗?
    求助者:是有些矛盾……(沉默),你的意思是我母亲的死不是我造成的?
    心理咨询师:你说呢?
    求助者:我明白了,母亲的死,不是我出不出钱、办不办手续造成的,而是飞机失事造成的。
    心理咨询师:是的,你认为母亲的死与你直接相关,这是不合理的信念,正是它使你产生了痛苦的情绪,要摆脱情绪困扰,不是去改变事件,而是要改变对它的不合理信念,改变了它,你就能改变自己的情绪,不再因此内疚、后悔、自责。
    求助者:我明白了,谢谢你!

    “我母亲也很早就去世了……你痛苦的原因吧。”这段话表明心理咨询师( )。多选

    A. 使用了自我开放技术
    B. 充分表达对求助者的共情
    C. 使用了内容表达技术
    D. 恰当表达对求助者的同情

    答案:A,B,C
    解析:
    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影响性技术
    咨询师暴露与求助者所谈内容有关的个人经验(自我开放),借自我开放来表明自己并愿意分担求助者的情绪,做到共情。内容表达技术指咨询师传递信息、提出建议、提供忠告、给予保证、进行解释和反馈,以影响求助者,促使求助者实现咨询目标。

  • 第5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40岁,己婚,大学文化,公司高级管理人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非常孝顺母亲,经常带母亲或出钱让母亲去旅游。不飞机失事,永远地失去了母亲。求助者认为如果不足自己积极张罗为母亲报名、不支持母亲出去,母亲就不会死,是自己害死了母亲,因此非常痛苦,自责、内疚、后悔。在家人的劝说下前来进行心理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能具体地说说你近来痛苦的原因吗?
    求助者:我母亲66岁,身体很健康,我想让母亲的晚年过得幸福,除了生活上的照顾,我还经常陪母亲去旅游,有时工作上走不开,我就为母亲报名、出费用。国内、国外去了很多地方。母亲这次出去也是我积极张罗的,但没想到出了事。我很后悔,如果不是因为我,我母亲就不会去,也肯定死不了!是我害死了母亲,所以很痛苦,特别的后悔,良心上过不去!
    心理咨询师:我听明白了,你母亲去世了,这让你痛苦!但更痛苦的是你认为母亲的死和你有关,你因此而后悔、自责和内疚是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是的!您理解得太对了!我和很多人都说不明白,所以家人劝我来做咨询。
    心理咨询师:我母亲也很早就去世了,所以我能理解你此时此刻的心情!咱们前面商定了咨询目标是减轻你的痛苦情绪,现在来看看你痛苦的原因吧。
    求助者:我痛苦的原因?刚刚说了呀!如果不是我积极张罗,我母亲就不会去旅游,也肯定死不了!是我害死了母亲,所以我痛苦!
    心理咨询师:按你所说,你不积极张罗,不出钱,也不帮忙办手续,你母亲就不会死。
    求助者:是的,那样的话我母亲肯定死不了!
    心理咨询师:按你所说,你毋亲的死是你给出钱、办手续造成的,那你现在给你妻子和孩子也出钱、办手续,他们也会死!你给I00个亲朋好友出钱、办手续,去往100个地方,他们也应该都会死!求助者:不可能啊,他们的飞机又不出事,他们怎么会都死啊?
    心理咨询师:你刚讲过你母亲的死是你给出钱、办手续造成的,你又讲给妻子、孩子、亲朋好友同样出钱、办手续但不会造成他们死,你前后的话似乎有些矛盾,你能解释一下吗?
    求助者:是有些矛盾……(沉默),你的意思是我母亲的死不是我造成的?
    心理咨询师:你说呢?
    求助者:我明白了,母亲的死,不是我出不出钱、办不办手续造成的,而是飞机失事造成的。
    心理咨询师:是的,你认为母亲的死与你直接相关,这是不合理的信念,正是它使你产生了痛苦的情绪,要摆脱情绪困扰,不是去改变事件,而是要改变对它的不合理信念,改变了它,你就能改变自己的情绪,不再因此内疚、后悔、自责。
    求助者:我明白了,谢谢你!
    “我母亲也很早就去世了……你痛苦的原因吧。”这段话表明心理咨询师()。多选

    A.使用了自我开放技术
    B.充分表达对求助者的共情
    C.使用了内容表达技术
    D.恰当表达对求助者的同情

    答案:A,B,C
    解析:

  • 第6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1岁,大学二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自述半年前因失眠服了三个月的安眠药,近来觉得记忆力大大减退,认为是吃药造成的,什么都记不住,脑子也不灵活了,觉得自己无法继续完成学业想申请休学,父母很担心,带他来心理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一段咨询谈话:
    心理咨询师:你需要在哪方面得到我的帮助?
    求助者:我快傻了,你能救救我吗?
    心理咨询师:别着急,你能具体说说是怎么回事吗?
    求助者:半年前我因为学习压力大而经常失眠,每天晚上要吃一片药才能睡着。后来听说吃药掼伤记忆力,我就赶紧停了。我发现记忆力确实减退了,什么也记不住,脑子发木,您说我还怎么学习?您有什么好办法救救我吗?
    心理咨询师:我也上过大学,所以我很理解你的心情。你说什么都记不住,按你所说你记不住自己叫什么名字,记不住自己是干什么的,也记不住家住在哪里。
    求助者:不是,我叫×x×,是××大学的学生,家住在××市。
    心理咨询师:你前面说什么都记不住,现在却能说出自己的名字和家庭住址,这似乎有些矛盾,你能解释一下吗?
    求助者:(沉默……)这些都是已经记住的。而课本知识,比如英语单词,就记不住。
    心理咨询师:是真的记不住吗?如果你每个单词背一千遍,你觉得能记住吗?
    求助者:背一千遍?我想肯定记住了。
    心理咨询师:你是记不住还是没记那么多遍?
    求助者:(沉默……)我好像是没记那么多遍。我有些明白了,你的意思是我能记住单词,但我没有去记?
    心理咨询师:你觉得呢?
    求助者:是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心理咨询师:因为背诵单词需要付出努力,你说记不住,就像自己建造了碉堡,有碉堡保护,不用付出努力,有足够的理由不去上学,别人还不能怪罪你。你就可以不用辛苦地背诵单词了,就可以舒服地待在里面,是这样吗?
    求助者:我好像有些明白了……

    心理咨询师“我也上过大学,所以我很理解你的心情……”,这段话未使用的技术是(?)。查看材料

    A.内容反应
    B.内容表达
    C.自我开放
    D.情感表达

    答案:D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 第7题:

    心理咨询师“我们都是有家庭的人,你面临的问题我可以理解。”这段话使用的技术是(  )

    A 、 情感表达技术
    B 、 内容表达技术
    C 、 自我开放技术
    D 、 内容反应技术

    答案:B,C,D
    解析:
    内容表达技术指咨询师传递信息、提出建议、提供忠告,给予保证、进行解释和反馈,以影响求助者,促使求助者实现咨询目标。自我开放技
    术也称“自我暴露”、“自我表露”,是指咨询师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与求助者共同分享,或开放对求助者的态度、评价等,或开放与自己有关的
    经历、体验、情感等。内容反应技术,也称“释义技术”或“说明”,是指咨询师把求助者陈述的主要内容经过概括、综合与整理,用自己的话反馈给求助
    者,以达到加强理解、促进沟通的目的。

  • 第8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9岁,小学教师,因恋爱问题苦恼,前来咨询。
    案例介绍:求助者是家中的独女,年轻漂亮,谈吐大方。大学时与一同学恋爱,毕业后因男友出国留学而分手,求助者为此痛苦了好几年。一年前结识现在的男友,已准备暑假结婚.买了房也装修完了。但前男友学成回国,找到了求助者,表示当年年轻不懂事,现在知道了感情是最无价的,提出与求助者结婚。求助者为此很痛苦,主动前来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需要我帮你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呢?
    求助者:我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这种事也不是对谁都能说的,你能告诉我怎么办吗?心理咨询师:你想怎么办呢?
    求助者:我不知道,所以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那你现在想想可以吗?
    求助者:我想了,但我想不出来。
    心理咨询师:那你能说说你都想了什么吗?
    求助者:我特别喜欢我原来的男朋友,那是我的初恋,当年分手了,我痛苦了好几年。后来交了现在的男朋友,都准备结婚了,前男友又回来了,我觉得其实我是喜欢前男友的,我想和他结婚,可是朋友、家人都反对,说别忘了当年他是怎样抛弃你的。我倒不恨他,但我现在的男朋友怎么办?他对我确实挺好的,既成熟稳重,又有责任心,他知道了这件事都没有怪我,而且都走到这一步了.怎么办呢?我现在都快烦死了,我是吃不下、睡不着,工作也没精打采,什么事也不想干,我今天来就是想让你告诉我到底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你开车到外地,走高速又顺又快,但要交钱;走国道,不交钱,但路不好,有红绿灯。可能堵车,耽误时问。你说你怎么走啊?
    求助者:我就想快,还不花钱。
    心理咨询师:想快还不想花钱,那怎么走啊?
    求助者:(沉默)…没法走。
    心理咨询师:没法走,还得出门办事,怎么办?
    求助者:(沉默)…只能选一个走。
    心理咨询师:选哪个?
    求助者:我可能会根据出来办什么事选择。
    心理咨询师:你想想,你不知道该选哪个人结婚,不就是像不知道怎样走路一样吗?因为两个选择各有利弊,你不是不知道怎样做,你是选择哪个都只要它的利,不要它的弊,是吗?
    求助者:好像是这样的,我明白了,您的意思是说我太追求完美了?
    心理咨询师:你觉得呢?
    求助者:我懂了,我知道该怎么办了……
    心理咨询师:你看,通过心理咨询,你获得了成长,解决了自身的问题,我为你高兴。你最后选了谁,告诉我一声好吗?
    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现实刺激是()。
    A.与现男友订婚
    B.内心偏向前男友
    C.遇前男友求婚
    D.感觉愧对现男友


    答案:A,B,C,D
    解析: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的现实刺激是前男友求婚,但她已与现男友订婚,内心又偏向前男友,但又感觉愧对现男友,所以ABCD四项都是引发她心理冲突的现实原因。

  • 第9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9岁,小学教师,因恋爱问题苦恼,前来咨询。
    案例介绍:求助者是家中的独女,年轻漂亮,谈吐大方。大学时与一同学恋爱,毕业后因男友出国留学而分手,求助者为此痛苦了好几年。一年前结识现在的男友,已准备暑假结婚.买了房也装修完了。但前男友学成回国,找到了求助者,表示当年年轻不懂事,现在知道了感情是最无价的,提出与求助者结婚。求助者为此很痛苦,主动前来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需要我帮你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呢?
    求助者:我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这种事也不是对谁都能说的,你能告诉我怎么办吗?心理咨询师:你想怎么办呢?
    求助者:我不知道,所以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那你现在想想可以吗?
    求助者:我想了,但我想不出来。
    心理咨询师:那你能说说你都想了什么吗?
    求助者:我特别喜欢我原来的男朋友,那是我的初恋,当年分手了,我痛苦了好几年。后来交了现在的男朋友,都准备结婚了,前男友又回来了,我觉得其实我是喜欢前男友的,我想和他结婚,可是朋友、家人都反对,说别忘了当年他是怎样抛弃你的。我倒不恨他,但我现在的男朋友怎么办?他对我确实挺好的,既成熟稳重,又有责任心,他知道了这件事都没有怪我,而且都走到这一步了.怎么办呢?我现在都快烦死了,我是吃不下、睡不着,工作也没精打采,什么事也不想干,我今天来就是想让你告诉我到底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你开车到外地,走高速又顺又快,但要交钱;走国道,不交钱,但路不好,有红绿灯。可能堵车,耽误时问。你说你怎么走啊?
    求助者:我就想快,还不花钱。
    心理咨询师:想快还不想花钱,那怎么走啊?
    求助者:(沉默)…没法走。
    心理咨询师:没法走,还得出门办事,怎么办?
    求助者:(沉默)…只能选一个走。
    心理咨询师:选哪个?
    求助者:我可能会根据出来办什么事选择。
    心理咨询师:你想想,你不知道该选哪个人结婚,不就是像不知道怎样走路一样吗?因为两个选择各有利弊,你不是不知道怎样做,你是选择哪个都只要它的利,不要它的弊,是吗?
    求助者:好像是这样的,我明白了,您的意思是说我太追求完美了?
    心理咨询师:你觉得呢?
    求助者:我懂了,我知道该怎么办了……
    心理咨询师:你看,通过心理咨询,你获得了成长,解决了自身的问题,我为你高兴。你最后选了谁,告诉我一声好吗?
    心理咨询师说:“想快还不想花钱,那怎么走啊?”使用的技术是()。
    A.指导
    B.内容反应
    C.面质
    D.内容表达


    答案:B,C
    解析:
    这句话是咨询师把求助者的言谈内容反映给求助者,所以是内容反应技术;咨询师也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所以也使用了面质技术。

  • 第10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8岁,大专学生。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咨询谈话。
    心理咨询师:你好,请坐。你有什么问题,咱们谈谈吧!
    求助者:我心情很不好,总是烦躁不安,提心吊胆,老感到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你能帮帮我吗?
    心理咨询师:你能谈谈心情怎么了吗?是什么让你烦躁不安?
    求助者:我原先学习一直很好,一年前因为头痛期末考试没考好,以后一到考试前就紧张、心慌。近一个月来,不愿去教室,在教室里总感到心慌,看书也不能集中注意力。现在人多时感到浑身不舒服,呼吸都感到不顺畅,当众写字手会发抖。很烦躁,睡眠也不好。你说我该怎么办?我不学习没办法毕业,前途就毁了。
    心理咨询师:哦,听你说的情况我也很为你着急,本来应该在学校上课,却为此缺课这么多,这让你感到心烦,是吗?
    求助者:是的,所以就来求你告诉我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我想告诉你,我年轻时也曾考试紧张,所以,我很理解你现在的心情。
    求助者:你能告诉我怎么办吗?
    心理咨询师:我还需要进一步了解你的情况,然后我们共同讨论下一步怎么办,好吗?

    心理咨询师在这段咨询中使用的技术包括()。多选
    A:情感表达
    B:情感反应
    C:内容反应
    D:内容表达

    答案:A,B,C,D
    解析:
    【考察重点】初步诊断中症状诊断有关心理学方面的症状表现【试题解析】求助者当众写字手发抖并非主观愿望驱使,不是行为症状,而是焦虑的躯体表现,称为“精神运动性不安”。因此答案为B。
    【考察重点】初步诊断中症状诊断有关心理学方面的症状表现【试题解析】心理学方面的症状一般从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行为、动机兴趣等方面整理。本题主要考察情绪方面症状的识别,案例中求助者的主要情绪在原文中可找到的有“心情不好、烦躁、提心吊胆、紧张、心慌”等,而“紧张、心慌、提心吊胆”正是“焦虑”的情绪表现,另外来访者也是因此感到痛苦才来求助的。而题干要求寻找不包括的症状,因此答案选D。
    【考察重点】初步诊断中症状诊断有关心理学方面的症状表现【试题解析】心理学方面的症状一般从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行为、动机兴趣等方面整理。本题主要考察行为方面症状的识别,案例中描述求助者“近一个月来,不愿去教室,在教室里总感到心慌,看书也不能集中注意力”,因此答案选C。
    【考察重点】初步诊断中求助行为方面的辨识【试题解析】本题目很简单,首先答案C和D没有提及。而正确答案就可以从资料原文中找到线索:“求助者:是的,所以就来求你告诉我该怎么办”,属于主动求助,答案选A。
    【考察重点】对问题症状的“自知力”概念的考察【试题解析】所渭对症状的“自知力”是指求助者能否认识到自己的心理行为异常,以及对这些异常作怎样的解释。案例中的求助者只有对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学习行为的表现有明确的觉知,但没有涉及对这写问题的解释,因此可判断只有答案C符合题意。
    【考察重点】初步诊断中的病因诊断【试题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引发心理问题的原因可从三个方面分析:生理、心理和社会。根据本案例提供的资料,并未提到社会交往方面的原因,故排除选项B和C。案例中提到的心慌、呼吸不畅和浑身不舒服等是由焦虑情绪引起的躯体症状,不是严重的躯体症状,也不是导致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故选择D。
    【考察重点】对心理冲突特点的理解和判断【试题解析】心理冲突的变形有两个特点:一是它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或者是鸡毛蒜皮的事情;二是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本案例求助者因一年前考试失利导致“近一个月来,不愿去教室,在教室里总感到心慌,看书也不能集中注意力。现在人多时感到浑身不舒服,呼吸都感到不顺畅,,当众写字手会发抖”,其焦虑体验与现实处境无密切关系,也没有道德色彩,所以判断求助者的心理冲突属于变形冲突。故选择B。
    【考察重点】在摄入性会谈中提问方式的理解和心理咨询技能参与性技术的理解【试题解析】心理咨询初期阶段要使用各种参与性技术,目的是为了澄清问题,启发引导求助者进行自我探索。提问技术主要包含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开放式提问就像问答题,提问没有预设的答案,会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封闭式提问就像选择题,带有预设的答案,以便咨询师澄清事实、获取重点或缩小讨论的范围。而对于“直接提问”和“间接提问”,一般指初诊接待时咨询师对求助者求助动机的了解。一般用间接提问的方式,如“你希望我能够为你提供哪些帮助”。而案例中“你有什么问题,咱们谈谈吧”是直接逼问。案例中“你能谈谈心情怎么了吗?什么让你烦躁”运用的是开放式提问。“这让你感到心烦,是吗?”运用的是封闭式提问。
    【考察重点】在摄入性会谈中提问方式的运用【试题解析】一般在心理咨询的开始不应使用直接逼问的方式。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技能参与性技术的内容反应和情感反应、影响性技术的内容表达和情感表达【试题解析】一般来说,内容反应和情感反应不论从主体来说还是从内容来说,反馈的都是求助者的内容和情感;而内容表达和情感表达反馈的主要是咨询师的内容和情感,咨询过程中,各项影响性技术都属于内容表达,建议和忠告也是内容表达的一种形式。故答案为ABCD。
    【考察重点】影响性技术的自我开放技术【试题解析】所谓自我开放指咨询师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与求助者共同分享。本案例中咨询师说“我想告诉你,我年轻时也曾考试紧张,所以,我很理解你现在的心情”运用的就是自我开放技术。
    【考察重点】建立咨询关系中咨询态度的重要性【试题解析】建立咨询关系时,咨询师对求助者要做到尊重、热情、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尊重”意味着无条件接纳;咨询师对求助者内心世界的理解与体验就是“共情”,共情在心理咨询各理论流派中有不同的称谓或译法,如共情、投情、同感心、同理心、通情达理、设身处地等;在咨询中认真、耐心、不厌其烦是“热情”的最好表达,在对求助者进行启发、引导、解释和训练时,咨询师更应表现出热情和耐心。故答案为ABCD。
    【考察重点】咨询师积极关注的咨询态度【试题解析】积极关注是对求助者的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予以关注,从而使求助者拥有正向价值观。本案例中,咨询师简单的几句问话,并未体现对求助者的积极关注,故答案是C。
    【考察重点】初诊接待的工作程序【试题解析】初诊接待的工作程序有做好准备工作、使用礼貌接待方式和语言、间接询问求助目的、明确表明态度、说明保密原则、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说明求助者的权利义务、确定咨询方式等,本题考察出诊接待应该做的事情,给出具体指导属于咨询中后期的内容,不属于初诊接待的内容,因此答案选ABC。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的一般程序【试题解析】心理咨询的一般程序包括六个方面,分别是资料的搜集、资料的分析、综合评估、诊断、鉴别诊断、咨询方案的制定。在备选答案中,A和B是下一步最有可能进行的工作,故答案为AB。

  • 第11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6岁,某学校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来到某中学任教。班里的学生经常不听自己的,因此对学生不满意,经常批评学生,要求学生必须听自己的。因师生关系苦恼,前来寻求帮助。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尊心较强,争强好胜,容不得失败,追求完美。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咨询师:你生气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 求助者:我经常为学生的事苦恼,他们干什么总不合我的意,我特别看不惯他们做的事,我说他们,他们不听,说我太认真。这哪象我年轻的时候,我上学时成绩门门都是优秀。我对学生要求很严,学习必须好。但他们不听我的。 咨询师:噢,我明白了,你的学生不太听你的话,这使你很生气,是这样吗? 求助者:对,就是因为他们不听我的话,惹我生气。 咨询师:按你所说,你说话别人就应该听。 求助者:是的,我是老师,他们当然应该听我的。 咨询师:您信奉的是老师讲话,学生就应该听。 求助者:对呀,学生必须听老师的。 咨询师:因此,你老师说的话,你肯定听,他说学生不谈恋爱,你就不谈,他说应该考博士,你就考博士。 求助者:对……噢,不是这样的,(沉默)好象不是,我老师让我读博士,我也没读。 咨询师:你刚讲过学生必须听老师的,而你又讲了你老师让你考博士,但你没考,这似乎有些矛盾,请你解释解释好吗? 求助者:(沉默)…….可我说的是对的,他们就应该听我的呀。 咨询师:你老师让你考博士,是对还是错呢? 求助者:(沉默)难道他们真的可以不听? 咨询师:你认为你生气是由于学生不听你的话,不按你的意思去办事,其实学生不按你的要求做是一件事,你要求学生必须象您一样来要求自己是你的信念。你的信念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信念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状态。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现在的情绪状态是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所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求助者:我好象明白了。 咨询师:明白了吗?说不说由你,听不听由他们,以后可别多管闲事,自找没趣了。 “你的学生不太听你的话。。。。。。是这样吗?”所使用的技术是()。

    • A、内容反应
    • B、情感反应
    • C、内容表达
    • D、情感表达

    正确答案:B

  • 第12题:

    单选题
    咨询师对求助者说:"你的同事在背后挑拨是非,你为此感到非常气愤,是这样吗?"咨询师的这种说法是()。
    A

    内容反应技术

    B

    情感反应技术

    C

    内容和情感反应技术的综合

    D

    鼓励和重复技术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案例一(19):
    心理咨询师:你做出决定了吗?
    求助者:实际上没有,我和男友相恋三年多,感情基础很好,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可理性和感性都告诉我,可能我的经理更适合我,也许他才是我最需要的。可他毕竟是有家室的人,我们两个如果结合,必定要伤害我男友和他的家人,这不是我的本意,我也不想当罪人。所以我近来非常纠结,非常苦恼。

    上述这段话,反映了求助者存在()单选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答案:D
    解析:
    知识点:心理诊断技能/识别病因

  • 第14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28岁,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是家中的独女,年轻漂亮,谈吐大方。大学时与一同学恋爱,毕业后因男友出国留学而分手,求助者为此痛苦了好几年。一年前结识现在的男友,已准备暑假结婚,买了房也装修完了。但前男友学成回国,找到了求助者,表示当年年轻不懂事,现在知道了感情是最无价的,提出与求助者结婚。求助者为此很痛苦,主动前来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需要我帮你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呢
    求助者:我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这种事也不是对谁都能说的,你能告诉我怎么办吗
    心理咨询师:你想怎么办呢
    求助者:我不知道。所以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那你现在想想可以吗
    求助者:我想了,但我想不出来。
    心理咨询师:那你能说说你都想了什么吗
    求助者:我特别喜欢我原来的男朋友,那是我的初恋,当年分手了,我痛苦了好几年。后来交了现在的男朋友,都准备结婚了,前男友又回来了,我觉得其实我是喜欢前男友的,我想和他结婚,可是朋友、家人都反对,说别忘了当年他是怎样抛弃你的。我倒不恨他,但我现在的男朋友怎么办他对我确实挺好的,既成熟稳重,又有责任心,他知道了这件事都没有怪我。而且都走到这一步了,怎么办呢我现在都快烦死了,我是吃不下、睡不着,工作也没精打采,什么事也不想干,我今天来就是想让你告诉我到底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你开车到外地,走高速又顺又快,但要交钱;走国道,不交钱,但路不好,有红绿灯,可能堵车,耽误时间。你说你怎么走啊
    求助者:我就想快,还不想花钱。
    心理咨询师:想快还不想花钱.那怎么走啊
    求助者:(沉默)……没法走。
    心理咨询师:没法走,还得出门办事,怎么办
    求助者:(沉默)……只能选一个走。
    心理咨询师:选哪个
    求助者:我可能会根据出来办什么事选择。
    心理咨询师:你想想,你不知道该选哪个人结婚,不就是像不知道怎样走路一样吗因为两个选择各有利弊,你不是不知道怎样做,你是选择哪个都只要它的利,不要它的弊,是吗
    求助者:好像是这样的,我明白了,您的意思是说我太追求完美了
    心理咨询师:你觉得呢
    求助者:我懂了。我知道该怎么办了……
    心理咨询师:你看,通过心理咨询,你获得了成长,解决了自身的问题,我为你高兴。你最后选了谁,告诉我一声好吗

    多选:心理咨询师说:“想快还不想花钱,那怎么走啊”使用的技术是()。查看材料

    A.指导
    B.内容反应
    C.内容表达
    D.面质

    答案:B,D
    解析:
    这句话既是心理咨询师将求助者表达的内容反应给求助者的内容反应技术,也是心理咨询师当面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的面质技术。因此本题选BD。

  • 第15题:

    心理咨询师说:“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也为你的情况感到着急。……一直坚持不懈”时使用的技术是(  )。多选

    A 、 内容表达技术
    B 、 情感表达技术
    C 、 影响性概述
    D 、 自我开放技术

    答案:A,B
    解析:
    情感表达技术就是咨询师将自己的情绪、情感及对求助者的情绪、情感等,告之求助者,以影响求助者。内容表达技术指咨询师传递信息、提
    出建议、提供忠告,给予保证、进行解释和反馈,以影响求助者,促使求助者实现咨询目标。

  • 第16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28岁,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是家中的独女,年轻漂亮,谈吐大方。大学时与一同学恋爱,毕业后因男友出国留学而分手,求助者为此痛苦了好几年。一年前结识现在的男友,已准备暑假结婚,买了房也装修完了。但前男友学成回国,找到了求助者,表示当年年轻不懂事,现在知道了感情是最无价的,提出与求助者结婚。求助者为此很痛苦,主动前来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需要我帮你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呢
    求助者:我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这种事也不是对谁都能说的,你能告诉我怎么办吗
    心理咨询师:你想怎么办呢
    求助者:我不知道。所以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那你现在想想可以吗
    求助者:我想了,但我想不出来。
    心理咨询师:那你能说说你都想了什么吗
    求助者:我特别喜欢我原来的男朋友,那是我的初恋,当年分手了,我痛苦了好几年。后来交了现在的男朋友,都准备结婚了,前男友又回来了,我觉得其实我是喜欢前男友的,我想和他结婚,可是朋友、家人都反对,说别忘了当年他是怎样抛弃你的。我倒不恨他,但我现在的男朋友怎么办他对我确实挺好的,既成熟稳重,又有责任心,他知道了这件事都没有怪我。而且都走到这一步了,怎么办呢我现在都快烦死了,我是吃不下、睡不着,工作也没精打采,什么事也不想干,我今天来就是想让你告诉我到底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你开车到外地,走高速又顺又快,但要交钱;走国道,不交钱,但路不好,有红绿灯,可能堵车,耽误时间。你说你怎么走啊
    求助者:我就想快,还不想花钱。
    心理咨询师:想快还不想花钱.那怎么走啊
    求助者:(沉默)……没法走。
    心理咨询师:没法走,还得出门办事,怎么办
    求助者:(沉默)……只能选一个走。
    心理咨询师:选哪个
    求助者:我可能会根据出来办什么事选择。
    心理咨询师:你想想,你不知道该选哪个人结婚,不就是像不知道怎样走路一样吗因为两个选择各有利弊,你不是不知道怎样做,你是选择哪个都只要它的利,不要它的弊,是吗
    求助者:好像是这样的,我明白了,您的意思是说我太追求完美了
    心理咨询师:你觉得呢
    求助者:我懂了。我知道该怎么办了……
    心理咨询师:你看,通过心理咨询,你获得了成长,解决了自身的问题,我为你高兴。你最后选了谁,告诉我一声好吗

    多选: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现实刺激是()。查看材料

    A.内心偏向前男友
    B.与现男友订婚
    C.遇前男友求婚
    D.感觉愧对现男友

    答案:A,B,C,D
    解析: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由求助者与现男友订婚,前男友求婚所造成的心理冲突引起的。内心偏向前男友,感觉愧对现男友是求助者由现实刺激引起的内心感受。因此本题选ABCD。

  • 第17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6岁,某学校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来到某中学任教。班里的学生经常不听自己的,因此对学生不满意,经常批评学生,要求学生必须听自己的。因师生关系苦恼,前来寻求帮助。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尊心较强,争强好胜,容不得失败,追求完美。下面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生气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
    求助者:我经常为学生的事苦恼,他们干什么总不合我的意,我特别看不惯他们做的事,我说他们,他们不听,说我太较真。这哪像我年轻的时候,我上学时成绩门门都是优秀。我对学生要求很严,学习必须好。但他们不听我的。
    心理咨询师:噢,我明白了,你的学生不太听你的话,这使你很生气,是这样吗?
    求助者:对,就是因为他们不听我的话,惹我生气。
    心理咨询师:按你所说,你说话别人就应该听。
    求助者:是的,我是老师,他们当然应该听我的。
    心理咨询师:你信奉的是老师讲话,学生就应该听。
    求助者:对呀,学生必须听老师的。
    心理咨询师:因此,你老师说的话,你肯定听,他说学生不谈恋爱,你就不谈,他说应该考博士,你就考博士。
    求助者:对……噢,不是这样的,(沉默)好像不是,我老师让我读博士,我也没读。
    心理咨询师:你刚讲过学生必须听老师的,而你又讲了你老师让你考博士,但你没考,这似乎有些矛盾,请你解释解释好吗?
    求助者:(沉默)……可我说的是对的,他们就应该听我的呀。
    心理咨询师:你老师让你考博士,是对还是错?
    求助者:(沉默)你的意思是我说他们,他们也可以不听?
    心理咨询师:你说呢?
    求助者:(沉默)难道他们真的可以不听?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你生气是由于学生不听你的话,不按你的意思去办事,其实学生不按你的要求做是一个事件,你要求学生必须像你一样来要求自己是你的信念,你的信念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信念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状态,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现在的情绪状态是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所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求助者:我好像明白了。
    心理咨询师:明白了吗?说不说由你,听不听由他们,以后可别乡管闲事,自找没趣了。

    “你的学生不太听你的话……是这样吗”所使用的技术是()。单选
    A:内容反应
    B:情感反应
    C:内容表达
    D:情感表达

    答案:A
    解析: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技能中的参与性技术【试题解析】心理咨询初期阶段要使用各种参与性技术,目的是为了澄清问题,启发引导求助者进行自我探索。提问技术主要包含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开放式提问就像问答题,提问没有预设的答案,会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封闭式提问就像选择题,带有预设的答案,以便咨询师澄清事实、获取重点或缩小讨论的范围。而对于“直接逼问”和“间接询问”,一般指初诊接待时咨询师对求助者求助动机的了解,直接逼问如“你有什么问题,说吧”,间接询问如“你希望我能够为你提供哪些帮助”。题干中心理咨询师问“你生气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是一个明显的开放式提问,因此答案选A。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技能参与性技术【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参与性技术的“反应”与影响性技术的“表达”的区别:一般来说,反应技术不论从主体来说还是从内容来说,反馈的都是求助者的内容和情感;而表达技术反馈的都是咨询师的内容和情感。这些技术的使用者虽然都是心理咨询师,但是反应技术的表述一般都是“你(求助者)的……”或“你(求助者)感到……”;表达技术一般的表述是“我(咨询师)……”,“我(咨询师)感到/觉得……”。内容的反应和表达一般都是除了情绪情感之外的其他信息的反馈;情感的反应和表达主要针对求助者或咨询师的情绪情感体验。题干中咨询师说的“你的学生不太听你的话……是这样吗”这是很明显的反应技术,而且不是反馈的求助者的情绪情感,因此属于内容反应技术。故此答案选A。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工作程序中修通阶段的技术【试题解析】合理情绪疗法第三个工作程序修通阶段常用的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考点,尤其是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技术,如使用产婆术式辩论,即从求助者的信念出发进行推论,推出谬误,促使求助者自己进行修改。产婆术辩论的基本形式是“按你所说……”或“你的意思是……”或“按照你的说法……”,推论“因此……”,再推论到“因此……”,直至产生谬误,形成矛盾。题干中的“按你所说,你说话别人就应该听”就是咨询师在使用产婆术按求助者的信念进行推理。因此答案选B。
    【考察重点】影响性技术的面质技术【试题解析】面质是一种在发现求助者的表述和表现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下,为了促进求助者的自我认识与探索,经常使用的影响性技术。而由于面质是一种对抗性比较强的技术,所以为了维护咨询关系,往往会使用“似乎”、“好像”等词语表达咨询师的看法,这样就为下面的咨询留下了较大的余地,题干中“这似乎有些矛盾,请你解释解释好吗”就是一种明显的尝试性面质,而没有所谓“指导性面质的说法”。解释是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理论来描述求助者思想、情感与行为的原因和实质,或对某些抽象、复杂的心理现象和过程进行解释。释义也叫“内容反应”或“说明”,是咨询师反馈求助者表述的内容,题干中的表述与两者均无关系。因此答案选C。
    【考察重点】影响性技术的解释技术【试题解析】解释是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理论来描述求助者思想、情感与行为的原因和实质,或对某些抽象、复杂的心理现象和过程进行解释;案例中咨询师说:“你认为你生气是由于学生不听你的话,不按你的意思去办事,其实学生不按你的要求做是一个事件,你要求学生必须像您一样来要求自己是你的信念,你的信念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信念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状态,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现在的情绪状态是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所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段话是咨询师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对求助者产生情绪困扰的原因和实质的解释。故答案为B。
    【考察重点】识别沉默现象【试题解析】求助者常见的6种沉默的类型:怀疑型(不完全信任咨询师、犹豫是否要说出来),茫然型(不知说什么好、搞不清楚自己的问题、不知从何说起、咨询师提问失误求助者不理解),情绪型(害怕出现某种情况、为某些事羞愧或对咨询师感到气愤),思考型(正在进行包含体会、领悟、回忆或体验的自我探索),内向型(比较内向、不擅言谈),反抗型(不愿、不想接受咨询、缺乏咨询动机)。除了思考型的沉默是正性的、积极的以外,其他5种都是阻抗型的沉默,区别时可以站在求助者的立场上来体验求助者当时的内心感受,一般比较积极的就是思考型的,其他的根据具体描述来判断。案例资料中求助者的沉默表现为:“心理咨询师:因此,你老师说的话,你肯定听,他说学生不谈恋爱,你就不谈,他说应该考博士,你就考博士。求助者:对……噢,不是这样的,(沉默)好像不是,我老师让我读博士,我也没读。心理咨询师:你刚讲过学生必须听老师的,而你又讲了你老师让你考博士,但你没考,这似乎有些矛盾,请你解释解释好吗?求助者:(沉默)……可我说的是对的,他们就应该听我的呀。心理咨询师:你老师让你考博士,是对还是错?求助者:(沉默)你的意思是我说他们,他们也可以不听?心理咨询师:你说呢?求助者:(沉默)难道他们真的可以不听?”基本上是咨询师使用产婆术和求助者进行辩论时求助者表现出来的,是一个持续的自我探索过程,因此倾向属于思考型的沉默。所以答案选D。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的限制性原则和价值中立原则【试题解析】咨询师的这句话具有明显的教育或教训的口吻,违背了咨询师不批评、不评判的价值中立的立场,而且倾向于就求助者的具体问题给出明确而具体的建议。所以本题答案选BC。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具体技术的识别【试题解析】案例中咨询师与求助者进行辩论时用到了产婆术技术,“按你所说,你说话别人就应该听”,这是合理情绪疗法的修通阶段常用的技术之一。虽然A选项的认知行为疗法也包含合理情绪疗法,但是还包括贝克一雷米的认知疗法等其他疗法,不如C选项的确切,所以本题答案选C。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的核心理论——ABC理论【试题解析】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对该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该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本案例中引起求助者痛苦和烦恼的事件主要是“学生不听他的话”,就是ABC理论中的A;求助者自身对此的看法是“学生应该听老师的话”,就是该理论中的B;而因此造成的情绪反应和结果就是“自己非常生气”,就是该理论中的C。所以本题答案选A。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的核心理论——ABC理论【试题解析】结合上题具体分析,本题答案选D。

  • 第18题:

    案例五: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40岁,已婚,大学文化,公司高级管理人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非常孝顺母亲,经常带母亲或出钱让母亲去旅游。不料飞机失事,永远地失去了母亲。求助者认为如果不是自己积极张罗为母亲报名、不支持母亲出去,母亲就不会死,是自己害死了母亲,因此非常痛苦,自责、内疚、后悔。在家人的劝说下前来进行心理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能具体地说说你近来痛苦的原因吗?
    求助者:我母亲66岁,身体很健康,我想让母亲的晚年过得幸福,除了生活上的照顾,我还经常陪母亲去旅游,有时工作上走不开,我就为母亲报名、出费用。国内、国外去了很多地方。母亲这次出去也是我积极张罗的,但没想到出了事。我很后悔,如果不是因为我,我母亲就不会去,也肯定死不了!是我害死了母亲,所以很痛苦,特别的后悔,良心上过不去!
    心理咨询师:我听明白了,你母亲去世了,这让你痛苦!但更痛苦的是你认为母亲的死和你有关,你因此而后悔、自责和内疚!是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是的!您理解得太对了!我和很多人都说不明白,所以家人劝我来做咨询。
    心理咨询师:我母亲也很早就去世了,所以我能理解你此时此刻的心情!咱们前面商定了咨询目标是减轻你的痛苦情绪,现在来看看你痛苦的原因吧。
    求助者:我痛苦的原因?刚刚说了呀!如果不是我积极张罗,我母亲就不会去旅游,也肯定死不了!是我害死了母亲,所以我痛苦!
    心理咨询师:按你所说,你不积极张罗,不出钱,也不帮忙办手续,你母亲就不会死。
    求助者:是的,那样的话我母亲肯定死不了!
    心理咨询师:按你所说,你母亲的死是你给出钱、办手续造成的,那你现在给你妻子和孩子也出钱、办手续,他们也会死!你给100个亲朋好友出钱、办手续,去往100个地方,他们也应该都会死!
    求助者:不可能啊,他们的飞机又不出事,他们怎么会都死啊?
    心理咨询师:你刚讲过你母亲的死是你给出钱、办手续造成的,你又讲给妻子、孩子、亲朋好友同样出钱、办手续但不会造成他们死,你前后的话似乎有些矛盾,你能解释一下吗?
    求助者:是有些矛盾……(沉默),你的意思是我母亲的死不是我造成的?
    心理咨询师:你说呢?
    求助者:我明白了,母亲的死,不是我出不出钱、办不办手续造成的,而是飞机失事造成的。
    心理咨询师:是的,你认为母亲的死与你直接相关,这是不合理的信念,正是它使你产生了痛苦的情绪,要摆脱情绪困扰,不是去改变事件,而是要改变对它的不合理信念,改变了它,你就能改变自己的情绪,不再因此内疚、后悔、自责。
    求助者:我明白了,谢谢你!

    咨询师说“是的,你认为……不再因此内疚、后悔、自责。”使用的技术包括( )。多选

    A. 自我开放技术
    B. 指导技术
    C. 内容表达技术
    D. 解释技术

    答案:B,C,D
    解析:
    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影响性技术
    内容表达技术指咨询师传递信息、提出建议、提供忠告、给予保证、进行解释和反馈,以影响求助者,促使求助者实现咨询目标。这段话是咨询师在解释求助者的情绪,也在进行指导,改变不合理信念。

  • 第19题:

    案例五: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40岁,已婚,大学文化,公司高级管理人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非常孝顺母亲,经常带母亲或出钱让母亲去旅游。不料飞机失事,永远地失去了母亲。求助者认为如果不是自己积极张罗为母亲报名、不支持母亲出去,母亲就不会死,是自己害死了母亲,因此非常痛苦,自责、内疚、后悔。在家人的劝说下前来进行心理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能具体地说说你近来痛苦的原因吗?
    求助者:我母亲66岁,身体很健康,我想让母亲的晚年过得幸福,除了生活上的照顾,我还经常陪母亲去旅游,有时工作上走不开,我就为母亲报名、出费用。国内、国外去了很多地方。母亲这次出去也是我积极张罗的,但没想到出了事。我很后悔,如果不是因为我,我母亲就不会去,也肯定死不了!是我害死了母亲,所以很痛苦,特别的后悔,良心上过不去!
    心理咨询师:我听明白了,你母亲去世了,这让你痛苦!但更痛苦的是你认为母亲的死和你有关,你因此而后悔、自责和内疚!是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是的!您理解得太对了!我和很多人都说不明白,所以家人劝我来做咨询。
    心理咨询师:我母亲也很早就去世了,所以我能理解你此时此刻的心情!咱们前面商定了咨询目标是减轻你的痛苦情绪,现在来看看你痛苦的原因吧。
    求助者:我痛苦的原因?刚刚说了呀!如果不是我积极张罗,我母亲就不会去旅游,也肯定死不了!是我害死了母亲,所以我痛苦!
    心理咨询师:按你所说,你不积极张罗,不出钱,也不帮忙办手续,你母亲就不会死。
    求助者:是的,那样的话我母亲肯定死不了!
    心理咨询师:按你所说,你母亲的死是你给出钱、办手续造成的,那你现在给你妻子和孩子也出钱、办手续,他们也会死!你给100个亲朋好友出钱、办手续,去往100个地方,他们也应该都会死!
    求助者:不可能啊,他们的飞机又不出事,他们怎么会都死啊?
    心理咨询师:你刚讲过你母亲的死是你给出钱、办手续造成的,你又讲给妻子、孩子、亲朋好友同样出钱、办手续但不会造成他们死,你前后的话似乎有些矛盾,你能解释一下吗?
    求助者:是有些矛盾……(沉默),你的意思是我母亲的死不是我造成的?
    心理咨询师:你说呢?
    求助者:我明白了,母亲的死,不是我出不出钱、办不办手续造成的,而是飞机失事造成的。
    心理咨询师:是的,你认为母亲的死与你直接相关,这是不合理的信念,正是它使你产生了痛苦的情绪,要摆脱情绪困扰,不是去改变事件,而是要改变对它的不合理信念,改变了它,你就能改变自己的情绪,不再因此内疚、后悔、自责。
    求助者:我明白了,谢谢你!

    “我听明白了,……是这样吗?”,心理咨询师使用的技术包括( )。多选

    A. 内容反应
    B. 内容表达
    C. 情感反应
    D. 情感表达

    答案:A,C
    解析:
    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参与性技术
    我听明白了,你母亲去世了,这让你痛苦(内容反应)!但更痛苦的是你认为母亲的死和你有关(内容反应),你因此而后悔、自责和内疚(情感反应)!是这样吗

  • 第20题:

    “我现在理解你的心情了,孩子考得不好,专业又不对口,我都替你着急”,心理咨询师在这里使用的技术包括()。多选

    A.内容反应
    B.情感反应
    C.内容表达
    D.情感表达

    答案:A,D
    解析:
    我现在理解你的心情了,孩子考得不好,专业又不对口(内容反应),我都替你着急(情感表达)”

  • 第21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9岁,小学教师,因恋爱问题苦恼,前来咨询。
    案例介绍:求助者是家中的独女,年轻漂亮,谈吐大方。大学时与一同学恋爱,毕业后因男友出国留学而分手,求助者为此痛苦了好几年。一年前结识现在的男友,已准备暑假结婚.买了房也装修完了。但前男友学成回国,找到了求助者,表示当年年轻不懂事,现在知道了感情是最无价的,提出与求助者结婚。求助者为此很痛苦,主动前来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需要我帮你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呢?
    求助者:我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这种事也不是对谁都能说的,你能告诉我怎么办吗?心理咨询师:你想怎么办呢?
    求助者:我不知道,所以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那你现在想想可以吗?
    求助者:我想了,但我想不出来。
    心理咨询师:那你能说说你都想了什么吗?
    求助者:我特别喜欢我原来的男朋友,那是我的初恋,当年分手了,我痛苦了好几年。后来交了现在的男朋友,都准备结婚了,前男友又回来了,我觉得其实我是喜欢前男友的,我想和他结婚,可是朋友、家人都反对,说别忘了当年他是怎样抛弃你的。我倒不恨他,但我现在的男朋友怎么办?他对我确实挺好的,既成熟稳重,又有责任心,他知道了这件事都没有怪我,而且都走到这一步了.怎么办呢?我现在都快烦死了,我是吃不下、睡不着,工作也没精打采,什么事也不想干,我今天来就是想让你告诉我到底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你开车到外地,走高速又顺又快,但要交钱;走国道,不交钱,但路不好,有红绿灯。可能堵车,耽误时问。你说你怎么走啊?
    求助者:我就想快,还不花钱。
    心理咨询师:想快还不想花钱,那怎么走啊?
    求助者:(沉默)…没法走。
    心理咨询师:没法走,还得出门办事,怎么办?
    求助者:(沉默)…只能选一个走。
    心理咨询师:选哪个?
    求助者:我可能会根据出来办什么事选择。
    心理咨询师:你想想,你不知道该选哪个人结婚,不就是像不知道怎样走路一样吗?因为两个选择各有利弊,你不是不知道怎样做,你是选择哪个都只要它的利,不要它的弊,是吗?
    求助者:好像是这样的,我明白了,您的意思是说我太追求完美了?
    心理咨询师:你觉得呢?
    求助者:我懂了,我知道该怎么办了……
    心理咨询师:你看,通过心理咨询,你获得了成长,解决了自身的问题,我为你高兴。你最后选了谁,告诉我一声好吗?
    心理咨询师在最后一段话中所使用的技术是()。
    A.内容表达
    B.内容反应
    C.情感表达
    D.情感反应


    答案:A,C
    解析:
    “通过心理咨询,你获得了成长,解决了自身的问题”是咨询师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是内容表达;“我为你高兴”,属于情感表达,是咨询师表达自己的情感。注意不选情感反应,情感反应是咨询师反映求助者叙述中的此时的或过去的情感内容。

  • 第22题:

    咨询师对求助者说:"你的同事在背后挑拨是非,你为此感到非常气愤,是这样吗?"咨询师的这种说法是()。

    • A、内容反应技术
    • B、情感反应技术
    • C、内容和情感反应技术的综合
    • D、鼓励和重复技术

    正确答案:C

  • 第23题:

    单选题
    单选:“心理咨询师:你是说这些事情使你感到很心烦,不开心。想发脾气,是这样的吗?”这里采用的技术是(  )。
    A

    解释

    B

    内容反应

    C

    情感反应

    D

    情感表达


    正确答案: D
    解析: 情感反应注重于求助者的情绪反应。其最大的功用就是捕捉求助者瞬间的感受。根据案例描述,心理咨询师表达了求助者的心境,所以是情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