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6岁,高中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原来学习成绩一般,这学期成绩明显下降。父母亲反映求助者以前乐于助人,但现在 与老师、同学的矛盾很深,有时甚至上课时喊叫。遂强行将其带来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的父母希望我帮助你,你想得到什么心理帮助呢? 求助者:你能看出来我现在在想什么吗? 心理咨询师:我不能,但我对你这个问题感兴趣,你能说说你怎么想到了这个问题吗? 求助者:那你就不如我的同学了,他们知道我在想什么。 心理咨询师:你能具体地说说你的同学怎

题目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6岁,高中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原来学习成绩一般,这学期成绩明显下降。父母亲反映求助者以前乐于助人,但现在
与老师、同学的矛盾很深,有时甚至上课时喊叫。遂强行将其带来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的父母希望我帮助你,你想得到什么心理帮助呢?
求助者:你能看出来我现在在想什么吗?
心理咨询师:我不能,但我对你这个问题感兴趣,你能说说你怎么想到了这个问题吗?
求助者:那你就不如我的同学了,他们知道我在想什么。
心理咨询师:你能具体地说说你的同学怎么知道你在想什么吗?
求助者:开学后总有同学在背后说我自不量力,非要考北大、清华,我就和他们解释,但他们都不相信,还撒谎说根本没有说过,我特别生气!你们学习好就看不起人啊!我向老师反映,可老师向着他们。
心理咨询师:我听明白了,你没想考北大、清华,但你的同学却说你自不量力。可你是怎么知道他们在背后说你呢?
求助者:我听见的啊!他们特别过分!在宿舍、教室,甚至在上课的时候都说,我特别烦,有时就在课堂上喊“别说了”,可老师总是批评我。
心理咨询师:你刚才说你的同学知道你在想什么,可你又说你不想考北大、清华,你和同学们解释,他们不信,这说明你的同学不知道你想什么呀?
求助者:他们确实知道我在想什么,就是不想承认。
心理咨询师:好,按你说的,你同学在背后说你,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在背后说你昵?
求助者:还不是同学们嫉妒我,学校里有很多女生喜欢我,连我们班长都喜欢我,近来还装作关心我的样子接近我。
心理咨询师:有女生喜欢你,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求助者:傻子都看明白了!我初中的几个女同学,本来可以考别的学校,但她们非考到这个学校来,还不是喜欢我吗!我同桌的女生,时不时的就看我几眼,有时发了一些复习资料,我不在时都是她替我收好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呢。
心理咨询师:我听明白了,请你先到精神科做些检查吧。
求助者:做什么检查都行,反正我又没有病!
求助者说“那你就不如我的同学了,他们知道我在想什么”表明其可能出现了()。单选

A.思维被插入
B.思维被播散
C.思维被洞悉
D.思维被阻止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
更多“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6岁,高中一年级学生。 ”相关问题
  • 第1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开设的学段是( )。

    A.小学一年级至高中
    B.小学三年级至高中
    C.小学五年级至高中
    D.初中一年级至高中

    答案:B
    解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

  • 第2题:

    案例七: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5岁,高中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半年前,求助者升入重点高中。两个月前,求助者因为感冒发烧,导致期中考试没有取得好成绩。一个多月前,求助者在复习功课时,头脑中突然闪念“期末考试再考不好怎么办”。这种想法让求助者非常紧张,竭力让自己集中精力学习,可越是这样越难以集中注意力,还出现了记忆力下降的情况。这些情况让求助者非常担心,担心自己学习成绩会一直下降,将来考不上大学,没有光明的前途,甚至担心自己没有能力让父母安享晚年。这些担心让求助者紧张不安,很烦躁,只有不想学习的事情,心情才会好些。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幼学习成绩优异,父母要求严格,性格内向,追求完美。

    心理咨询师还需要重点了解该求助者的资料是()。单选

    A. 人格特征
    B. 病程长短
    C. 躯体症状
    D. 认知倾向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心理评估
    求助者性格内向,追求完美,病程一个多月,有糟糕至极的认知倾向,这些在案例中都提到了,只有躯体症状没有提到,还需要重点了解。

  • 第3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5岁,高中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半年前,求助者升入重点高中。两个月前,求助者因为感冒发烧,导致期中考试没有取得好成绩。一个多月前,求助者在复习功课时,头脑中突然闪念“期末考试再考不好怎么办”。这种想法让求助者非常紧张,竭力让自己集中精力学习,可越是这样越难以集中注意力,还出现了记忆力下降的情况。这些情况让求助者非常担心,担心自己的学习成绩会一直下降,将来考不上大学,没有光明的前途,甚至担心自己没有能力让父母安享晚年。这些担心让求助者紧张不安,很烦躁,只有不想学习的事情,心情才会好些。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幼学习成绩优异,父母要求严格,性格内向,追求完美。

    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最可能的是()。单选
    A:一般心理问题
    B:严重心理问题
    C: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D:精神病性问题

    答案:C
    解析:
    【考察重点】对求助者突出症状的把握【试题解析】焦虑是指一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案例中求助者“紧张不安,很烦躁”,表现出对未来的无固定目标的担心,因此本题目答案为B。
    【考察重点】对求助者目前状态的判断、把握【试题解析】认知是指个体对事物的认识过程。认知过程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选项B、D是求助者的情绪表现。本题目答案为AC。
    【考察重点】对求助者问题严重程度的判断【试题解析】求助者的病程应从最早出现症状算起,求助者虽两个月前发生考试成绩不理想的事情,但真正出现症状是在“一个多月前”。本题目答案为A。
    【考察重点】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试题解析】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可分为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三个方面。生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因素、脑病变、神经生化变化、神经内分泌、躯体疾病等;社会文化因素包括家庭因素、人际关系因素、学校因素、经济因素等;心理因素包括心理动力学因素、学习因素、认知因素和人格因素等。由此可知,选项A是家庭因素,选项B是学校因素,选项D是认知因素,选项C是求助者情绪方面的症状表现,不是问题发生的原因。本题目答案为ABD。
    【考察重点】求助者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试题解析】资料搜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根据症状作出诊断和进行病因分析。需要搜集的资料包括:1.一般资料(人口学资料、生活状况、婚姻家庭、工作和社会交往、娱乐活动、自我描述和个人内在世界的重要特点)。2.成长史资料(婴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的生活,成长中的重大转折)。3.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交往状态(心理、生理、社会)。案例中的描述缺少生理方面的资料,因此还需要了解这方面的信息。本题目答案为C。
    【考察重点】对心理问题的初步诊断能力【试题解析】该案例中求助者虽有考试成绩不理想事件发生,但其症状并不是针对该事件,而是对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担忧,与现实情景无关,属于心理冲突变形。但求助者病程不足3个月,初步考虑为神经症性心理问题。本题目答案为C。
    【考察重点】对不合理信念的掌握和识别【试题解析】不合理信念的三个主要特征是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案例中求助者因为一次的考试成绩不理想,即做出“期末考试再考不好怎么办”、“自己学习成绩会一直下降,将来考不上大学,没有光明的前途”,“自己没有能力让父母安享晚年”的全面推论,显然是以偏概全和糟糕至极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本题目答案为BC。
    【考察重点】对影响求助者的压力的分析能力【试题解析】按照对主体的影响,压力源可分为三种:生物性压力源、精神性压力源、社会环境性压力源。求助者虽有考试失败的经历,但其痛苦主要来自于对未来的担心,与自身人格特点和认知因素密切相关,属于精神性压力源。本题目答案为B。
    【考察重点】对保密原则的理解、掌握【试题解析】保密原则是咨询师必须遵守的重要原则之一。保密是指对求助者在咨询中陈述的任何内容,无论是否涉及求助者隐私,咨询师都应进行保密,不得透露给无关人员。在学术交流中引用案例时应征得求助者同意并隐去求助者个人信息。保密原则在以下情况有例外:涉及自杀、他杀等重大伤害时;公检法机关要求司法调查时;其他特殊情况时。遇到保密例外时,应将泄密程度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本题目答案为CD。
    【考察重点】对放松训练的理解和掌握【试题解析】放松训练的主要方法有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想象放松法。可采用其中之一,也可混合使用。本题目答案为ABC。
    【考察重点】咨询关系的匹配问题【试题解析】咨访双方不适宜的情况包括三大类:欠缺型、忌讳型、冲突型。当咨询师意识到咨访关系不匹配时,应主动加以处理,主动化解冲突。当无法实现匹配时,可进行转介。本题目答案为ACD。
    【考察重点】对咨询效果、咨询目标的理解【试题解析】咨询是否取得预期的效果最重要的标准是是否实现咨询目标。咨询效果的评估要紧紧围绕咨询目标进行,离开咨询目标谈咨询效果是没有意义的。本题目答案为B。

  • 第4题:

    案例七: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5岁,高中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半年前,求助者升入重点高中。两个月前,求助者因为感冒发烧,导致期中考试没有取得好成绩。一个多月前,求助者在复习功课时,头脑中突然闪念“期末考试再考不好怎么办”。这种想法让求助者非常紧张,竭力让自己集中精力学习,可越是这样越难以集中注意力,还出现了记忆力下降的情况。这些情况让求助者非常担心,担心自己学习成绩会一直下降,将来考不上大学,没有光明的前途,甚至担心自己没有能力让父母安享晚年。这些担心让求助者紧张不安,很烦躁,只有不想学习的事情,心情才会好些。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幼学习成绩优异,父母要求严格,性格内向,追求完美。

    对该求助者的隐私问题,心理咨询师恰当的做法包括()。多选

    A. 无需保密
    B. 绝对保密
    C. 酌情保密
    D. 考虑例外

    答案:C,D
    解析:
    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初诊接待
    心理咨询师应该遵守保密原则,但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各种保密例外的情形,不是一味地绝对保密,而是酌情保密。

  • 第5题:

    案例四: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5岁,高中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去年9月升入重点高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时因为感冒发烧,成绩不理想。一个多月前,求助者在复习功课时头脑中突然出现“这次如果再考不好可怎么办”的想法。求助者非常紧张,努力集中精力学习,可越是这样就越难以集中注意力,还出现了头晕、头疼、记忆力下降的情况,求助者担心学习成绩会一直下降,将来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好工作,担心自己没有能力让父母安享晚年,这些担心让求助者紧张不安,烦躁,只有在不想学习问题的时候,心情才会好些。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内向,追求完美,父母对其要求严格,以往成绩优秀。

    本案例中已了解的求助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多选

    A. 人格特征
    B. 病程长短
    C. 躯体症状
    D. 认知倾向

    答案:A,B,C,D
    解析:
    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心理评估
    A.人格特征(助者内向,追求完美) B.病程长短(一个多月前,求助者在复习功课时头脑中突然出现“这次如果再考不好可怎么办”的想法。)C.躯体症状(还出现了头晕、头疼、记忆力下降的情况) D.认知倾向(求助者担心学习成绩会一直下降,将来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好工作,担心自己没有能力让父母安享晚年)

  • 第6题:

    青少年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和成熟期是()

    • A、初中一年级~高中一年级
    • B、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
    • C、初中三年级~高中三年级
    • D、高中一年级~高中三年级

    正确答案:B

  • 第7题:

    从某系一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的10名学生所提供的年龄资料是:18,19,18,18,20,17,18,19,18,19。求该系一年级学生平均年龄95%的置信区间。


    正确答案: 3%是检验的P值,P值大小只说明差别的显著性,并不说明差别的大小及重要程度,因此不能据此说明影响力的强弱。

  • 第8题:

    教育储蓄的存款对象是()以上学生。

    • A、小学四年级
    • B、初中一年级
    • C、初中四年级
    • D、高中一年级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多选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5岁,高中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去年9月升入重点高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时因为感冒发烧,成绩不理想。一个多月前,求助者在复习功课时头脑中突然出现“这次如果再考不好可怎么办”的想法。求助者非常紧张,努力集中精力学习,可越是这样就越难以集中注意力,还出现了头晕、头疼、记忆力下降的情况。求助者担心学习成绩会一直下降,将来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好工作,担心自己没有能力让父母安享晚年。这些担心让求助者紧张不安,烦躁。只有在不想学习问题的时候,心情才会好些。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内向,追求完美,父母对其要求严格。以往学习成绩优异。 与该求助者商定咨询方案的内容应该包括()。
    A

    咨询时间

    B

    咨询目标

    C

    咨询地点

    D

    咨询费用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青少年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和成熟期是()
    A

    初中一年级~高中一年级

    B

    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

    C

    初中三年级~高中三年级

    D

    高中一年级~高中三年级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5岁,高中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去年9月升入重点高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时因为感冒发烧,成绩不理想。一个多月前,求助者在复习功课时头脑中突然出现“这次如果再考不好可怎么办”的想法。求助者非常紧张,努力集中精力学习,可越是这样就越难以集中注意力,还出现了头晕、头疼、记忆力下降的情况。求助者担心学习成绩会一直下降,将来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好工作,担心自己没有能力让父母安享晚年。这些担心让求助者紧张不安,烦躁。只有在不想学习问题的时候,心情才会好些。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内向,追求完美,父母对其要求严格。以往学习成绩优异。 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控制会谈内容和方向的方法包括()。
    A

    释义

    B

    情感反射

    C

    中断

    D

    指导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5岁,高中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去年9月升入重点高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时因为感冒发烧,成绩不理想。一个多月前,求助者在复习功课时头脑中突然出现“这次如果再考不好可怎么办”的想法。求助者非常紧张,努力集中精力学习,可越是这样就越难以集中注意力,还出现了头晕、头疼、记忆力下降的情况。求助者担心学习成绩会一直下降,将来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好工作,担心自己没有能力让父母安享晚年。这些担心让求助者紧张不安,烦躁。只有在不想学习问题的时候,心情才会好些。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内向,追求完美,父母对其要求严格。以往学习成绩优异。 本案例中已了解的求助者的临床资料包括()。
    A

    人格特征

    B

    病程长短

    C

    躯体症状

    D

    认知倾向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5岁,高中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半年前,求助者升入重点高中。两个月前,求助者因为感冒发烧,导致期中考试没有取得好成绩。一个多月前,求助者在复习功课时,头脑中突然闪念“期末考试再考不好怎么办”。这种想法让求助者非常紧张,竭力让自己集中精力学习,可越是这样越难以集中注意力,还出现了记忆力下降的情况。这些情况让求助者非常担心,担心自己的学习成绩会一直下降,将来考不上大学,没有光明的前途,甚至担心自己没有能力让父母安享晚年。这些担心让求助者紧张不安,很烦躁,只有不想学习的事情,心情才会好些。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幼学习成绩优异,父母要求严格,性格内向,追求完美。

    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可能原因包括()。多选
    A:父母要求严格
    B:考试失利
    C:烦躁不安
    D:错误认知

    答案:A,B,D
    解析:
    【考察重点】对求助者突出症状的把握【试题解析】焦虑是指一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案例中求助者“紧张不安,很烦躁”,表现出对未来的无固定目标的担心,因此本题目答案为B。
    【考察重点】对求助者目前状态的判断、把握【试题解析】认知是指个体对事物的认识过程。认知过程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选项B、D是求助者的情绪表现。本题目答案为AC。
    【考察重点】对求助者问题严重程度的判断【试题解析】求助者的病程应从最早出现症状算起,求助者虽两个月前发生考试成绩不理想的事情,但真正出现症状是在“一个多月前”。本题目答案为A。
    【考察重点】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试题解析】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可分为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三个方面。生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因素、脑病变、神经生化变化、神经内分泌、躯体疾病等;社会文化因素包括家庭因素、人际关系因素、学校因素、经济因素等;心理因素包括心理动力学因素、学习因素、认知因素和人格因素等。由此可知,选项A是家庭因素,选项B是学校因素,选项D是认知因素,选项C是求助者情绪方面的症状表现,不是问题发生的原因。本题目答案为ABD。
    【考察重点】求助者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试题解析】资料搜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根据症状作出诊断和进行病因分析。需要搜集的资料包括:1.一般资料(人口学资料、生活状况、婚姻家庭、工作和社会交往、娱乐活动、自我描述和个人内在世界的重要特点)。2.成长史资料(婴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的生活,成长中的重大转折)。3.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交往状态(心理、生理、社会)。案例中的描述缺少生理方面的资料,因此还需要了解这方面的信息。本题目答案为C。
    【考察重点】对心理问题的初步诊断能力【试题解析】该案例中求助者虽有考试成绩不理想事件发生,但其症状并不是针对该事件,而是对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担忧,与现实情景无关,属于心理冲突变形。但求助者病程不足3个月,初步考虑为神经症性心理问题。本题目答案为C。
    【考察重点】对不合理信念的掌握和识别【试题解析】不合理信念的三个主要特征是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案例中求助者因为一次的考试成绩不理想,即做出“期末考试再考不好怎么办”、“自己学习成绩会一直下降,将来考不上大学,没有光明的前途”,“自己没有能力让父母安享晚年”的全面推论,显然是以偏概全和糟糕至极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本题目答案为BC。
    【考察重点】对影响求助者的压力的分析能力【试题解析】按照对主体的影响,压力源可分为三种:生物性压力源、精神性压力源、社会环境性压力源。求助者虽有考试失败的经历,但其痛苦主要来自于对未来的担心,与自身人格特点和认知因素密切相关,属于精神性压力源。本题目答案为B。
    【考察重点】对保密原则的理解、掌握【试题解析】保密原则是咨询师必须遵守的重要原则之一。保密是指对求助者在咨询中陈述的任何内容,无论是否涉及求助者隐私,咨询师都应进行保密,不得透露给无关人员。在学术交流中引用案例时应征得求助者同意并隐去求助者个人信息。保密原则在以下情况有例外:涉及自杀、他杀等重大伤害时;公检法机关要求司法调查时;其他特殊情况时。遇到保密例外时,应将泄密程度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本题目答案为CD。
    【考察重点】对放松训练的理解和掌握【试题解析】放松训练的主要方法有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想象放松法。可采用其中之一,也可混合使用。本题目答案为ABC。
    【考察重点】咨询关系的匹配问题【试题解析】咨访双方不适宜的情况包括三大类:欠缺型、忌讳型、冲突型。当咨询师意识到咨访关系不匹配时,应主动加以处理,主动化解冲突。当无法实现匹配时,可进行转介。本题目答案为ACD。
    【考察重点】对咨询效果、咨询目标的理解【试题解析】咨询是否取得预期的效果最重要的标准是是否实现咨询目标。咨询效果的评估要紧紧围绕咨询目标进行,离开咨询目标谈咨询效果是没有意义的。本题目答案为B。

  • 第14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8岁,高中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刚参加了高考。高中成绩都是很拔尖的。求助者觉得,自己为了防备别人抢走第一名,做了些错事,比如,同学打来电话,问她在干什么,她怕说实话后同学会跟她较劲复习,就撒谎说在玩电脑。另外,求助者感到自信不足,为此很伤心,常常自责、哭泣,情绪低落,变得懒散。头痛,无食欲,对事物无兴趣,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由父母陪同前来咨询。
    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办事认真仔细,学习勤奋,家庭条件较好。从小做事追求完美,个性争强好胜,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求助者表情淡漠,头发有些凌乱,衣着整齐。
    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最可能的是()。
    A.一般心理问题
    B.神经症问题
    C.严重心理问题
    D.精神病性问题


    答案:C
    解析:
    求助者有自知力并主动求助,排除D项精神病性障碍;求助者的内心冲突是由现实刺激引起的,并带有道德性质,属于心理冲突的常形,故排除B项神经症问题;求助者的情绪反应已发生泛化,并影响其社会功能,因此最有可能的诊断是严重心理问题。

  • 第15题:

    案例七: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5岁,高中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半年前,求助者升入重点高中。两个月前,求助者因为感冒发烧,导致期中考试没有取得好成绩。一个多月前,求助者在复习功课时,头脑中突然闪念“期末考试再考不好怎么办”。这种想法让求助者非常紧张,竭力让自己集中精力学习,可越是这样越难以集中注意力,还出现了记忆力下降的情况。这些情况让求助者非常担心,担心自己学习成绩会一直下降,将来考不上大学,没有光明的前途,甚至担心自己没有能力让父母安享晚年。这些担心让求助者紧张不安,很烦躁,只有不想学习的事情,心情才会好些。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幼学习成绩优异,父母要求严格,性格内向,追求完美。

    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若采用放松训练,可采用的方法包括()。多选

    A. 呼吸放松法
    B. 肌肉放松法
    C. 想象放松法
    D. 满贯放松法

    答案:A,B,C
    解析:
    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简便易行,主要有三种方法: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和想象放松法。

  • 第16题:

    案例四: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5岁,高中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去年9月升入重点高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时因为感冒发烧,成绩不理想。一个多月前,求助者在复习功课时头脑中突然出现“这次如果再考不好可怎么办”的想法。求助者非常紧张,努力集中精力学习,可越是这样就越难以集中注意力,还出现了头晕、头疼、记忆力下降的情况,求助者担心学习成绩会一直下降,将来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好工作,担心自己没有能力让父母安享晚年,这些担心让求助者紧张不安,烦躁,只有在不想学习问题的时候,心情才会好些。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内向,追求完美,父母对其要求严格,以往成绩优秀。

    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最可能的是()单选

    A. 一般心理问题
    B. 严重心理问题
    C.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D. 精神病性问题

    答案:A
    解析:
    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下诊断
    时间一个多月,社会功能轻微影响,情绪未泛化,属于一般心理问题。

  • 第17题: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的计算公式是( )。


    A.普通中学初中毕业生数/该年级小学一年级时学生数×100%

    B.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数/该年级小学一年级时学生数×100%

    C.(普通中学初中毕业生数+职业中学初中毕业生数)/该年级小学一年级时学生数×100%

    D.普通中学初中毕业生数/ 该年级小学一年级时学生数×100%

    答案:D
    解析: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指初中毕业班学生数占该年级入小学一年级时学生数的百分比。

  • 第18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5岁,高中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去年9月升入重点高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时因为感冒发烧,成绩不理想。一个多月前,求助者在复习功课时头脑中突然出现“这次如果再考不好可怎么办”的想法。求助者非常紧张,努力集中精力学习,可越是这样就越难以集中注意力,还出现了头晕、头疼、记忆力下降的情况。求助者担心学习成绩会一直下降,将来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好工作,担心自己没有能力让父母安享晚年。这些担心让求助者紧张不安,烦躁。只有在不想学习问题的时候,心情才会好些。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内向,追求完美,父母对其要求严格。以往学习成绩优异。 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控制会谈内容和方向的方法包括()。

    • A、释义
    • B、情感反射
    • C、中断
    • D、指导

    正确答案:A,B,C

  • 第19题:

    研究显示,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在()。

    • A、初中二年级
    • B、初中三年级
    • C、高中一年级
    • D、高中二年级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单选题
    掌握字词概念的转折点是().
    A

    初中一年级

    B

    初中二年级

    C

    高中一年级

    D

    高中二年级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研究显示,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在(  )。
    A

    初中二年级

    B

    初中三年级

    C

    高中一年级

    D

    高中二年级


    正确答案: C
    解析:
    初中是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又是容易发生品德两极分化的时期,初中生的品德在这一时期具有不成熟、不稳定和动荡性的特征,品德不良、违法犯罪等不良行为多在这个时期发生。研究表明,初中二年级是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 第22题:

    多选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5岁,高中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去年9月升入重点高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时因为感冒发烧,成绩不理想。一个多月前,求助者在复习功课时头脑中突然出现“这次如果再考不好可怎么办”的想法。求助者非常紧张,努力集中精力学习,可越是这样就越难以集中注意力,还出现了头晕、头疼、记忆力下降的情况。求助者担心学习成绩会一直下降,将来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好工作,担心自己没有能力让父母安享晚年。这些担心让求助者紧张不安,烦躁。只有在不想学习问题的时候,心情才会好些。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内向,追求完美,父母对其要求严格。以往学习成绩优异。 该求助者在咨询中还谈及了自己的隐私问题,心理咨询师恰当的做法包括()。
    A

    无需保密

    B

    绝对保密

    C

    酌情保密

    D

    考虑例外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教育储蓄的存款对象是()以上学生。
    A

    小学四年级

    B

    初中一年级

    C

    初中四年级

    D

    高中一年级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