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者:我是家里的老二,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我跟父母的感情非常好,一直和他们住在一起……母亲去世后,姐姐每天都…… 心理咨询师:您刚才说,母亲去世后,为了让父亲吃的顺口,您姐姐每天到家里给父亲做饭;您每天晚上陪老人,直到他晚上入睡……实际上,如果不再有其他意外情况,老人有你们的精心照料,身体和精神能够慢慢恢复,而以我的观察,您现在是非常焦虑的,您的手一直在抖,双腿也不时颤抖。您愿意跟我说说您的情况吗?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没关系,那您看看关于您父亲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求助者:基本没有了,您觉

题目
求助者:我是家里的老二,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我跟父母的感情非常好,一直和他们住在一起……母亲去世后,姐姐每天都……
心理咨询师:您刚才说,母亲去世后,为了让父亲吃的顺口,您姐姐每天到家里给父亲做饭;您每天晚上陪老人,直到他晚上入睡……实际上,如果不再有其他意外情况,老人有你们的精心照料,身体和精神能够慢慢恢复,而以我的观察,您现在是非常焦虑的,您的手一直在抖,双腿也不时颤抖。您愿意跟我说说您的情况吗?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没关系,那您看看关于您父亲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求助者:基本没有了,您觉得我和我姐姐的做法很好,我们就接着这样照顾父亲就是了。
……
心理咨询师:今天的时间不多了,我想教您几个简单的放松方法,您回去后自己练一练,也能帮您父亲做做放松,不知道您愿不愿学?
求助者:那太谢谢您了!
(心理咨询师求助放松练习)
心理咨询师:今天就到这儿。有什么问题咱们再联系。谢谢!
求助者:谢谢您!您让我对心理咨询师有了新的认识,我回去再想想,是不是把我的情况也跟您说一说。

多选:在进行摄入性社会谈时,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包括()

A.属于心理学范畴
B.有效
C.求助者可接受
D.积极

相似考题

1.案例四: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6岁,中学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因为母亲去世痛苦,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通过我刚才的介绍,您已经对心理咨询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您来想得到什么心理帮助呢?或者想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呢? 求助者:我妈妈去世后,我实在太痛苦了,很多次我都想随妈妈而去了。 心理咨询师:您的母亲去世了,这让您很痛苦。我的母亲去世时,我也曾经痛苦了很长时间,所以我很理解您现在的心情。您先说说您想通过咨询达到什么目标吧? 求助者:我就想通过咨询减轻妈妈去世造成的痛苦。 心理咨询师:如果没有痛苦的感觉是0,痛苦到极限是100,您现在大约有多痛苦呢? 求助者:应该是100,我从来没有这么痛苦过。 心理咨询师:您希望通过咨询,将自己的痛苦减轻到什么程度呢? 求助者:我希望减少到0,今后不再有痛苦。 心理咨询师:根据您目前情况,将痛苦减少到0恐怕难以做到吧? 求助者:也许吧,但我太痛苦了,我一定要尽快摆脱。 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把痛苦减轻到0作为咨询目标。您觉得是什么原因使您痛苦呢? 求助者:当然是妈妈去世让我痛苦啦!我妈妈今年70岁,身体很好,我为她报了去国外的旅行团,费用也是我出的,我原想陪妈妈去,可工作上走不开。不想偏偏就在国外发生了车祸!我要是不给妈妈报名,我要是陪她去,怎么会有这种事!我特别后悔!特别自责!都是我害了我妈呀! 心理咨询师:我母亲也去世了,我很理解您失去母亲的痛苦,也能理解您的想法,要是不让母亲去国外旅行,就不会出事。可您的痛苦只是来自母亲去世吗? 求助者:当然是啦,如果妈妈没有去世,我怎么会痛苦呢?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是您给母亲报名、出钱到国外旅行,造成了母亲的去世。 求助者:对呀,我就是因为这个才内疚自责啊!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您给母亲报名、出钱造成她的去世,那您给哥哥姐姐、给同事,给任何一个人报名、出钱到国外旅行,都会造成他们的死亡。 求助者:那不可能呀,他们要是注意点怎么会出事呢! 心理咨询师:您说给母亲报名、出钱造成了母亲去世,可您又说给哥哥姐姐或其他人报名、出钱不会造成他们的死亡,您的话前后有些矛盾,您怎么解释呢? 求助者:嗯,是没法解释。(沉默)我要是给100个人报名、出钱,肯定不会造成这100个人都死。我有点明白了,您的意思是说其实我报名、出钱不会造成妈妈的死? 心理咨询师:对,不是母亲去世这件事造成了您的痛苦,而是您认为母亲去世是自己造成的才产生了痛苦,所以改变对母亲去世的想法就能减轻痛苦的情绪。 求助者:我明白了,我感觉好多了,谢谢您!咨询师说“我母亲也去世了……也能理解您的想法“所使用的技术是( )。单选A. 内容反应 B. 内容表达 C. 情感反应 D. 情感表达

2.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6岁,中学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因为母亲去世痛苫,主动前来寻求帮助。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通过我刚才的介绍,您已经对心理咨询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您来想得到什么心理帮助呢?或者想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呢? 求助者:我妈妈去世后,我实在太痛苫了,很多次我都想随妈妈而去了。 心理咨询师:您的母亲去世了,这让您很痛苫。我的母亲去世时,我也曾经痛苦了很长时间,所以我很理解您现在的心情。您先说说您想通过咨询达到什么目标吧? 求助者:我就想通过咨询减轻妈妈去世造成的痛苦。 心理咨询师:如果没有痛苫的感觉是0,痛苫到极限是100,您现在大约有多痛苫呢? 求助者:应该是100,我从来没有这么痛苫过。 心理咨询师:您希望通过咨询,将自己的痛苫减轻到什么程度呢? 求助者:我希望减少到0,今后不再有痛苦。 心理咨询师:根据您目前情况,将痛苫减少到0恐怕难以做到吧? 求助者:也许吧,但我太痛苫了,我一定要尽快摆脱。 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把痛苫减轻到0作为咨询目标。您觉得是什么原因使您痛苦呢? 求助者:当然是妈妈去世让我痛苫啦!我妈妈今年70岁,身体很好,我为她报了出国的旅行团,费用也是我出的,我原想陪妈妈去,可工作上走不开。不想偏偏就在国外发生了车祸!我要是不给妈妈报名,我要是陪她去,怎么会有这种事!我特别后悔!特别自责!都是我害了我妈呀! 心理咨询师:我母亲也去世了,我很理解您失去母亲的痛苫,也能理解您的想法,要是不让母亲去国外旅行,就不会出事。可您的痛苦只是来自母亲去世吗? 求助者:当然是啦,如果妈妈没有去世,我怎么会痛苫呢?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是您给母亲报名、出钱到国外旅行,造成了母亲的去世。 求助者:对呀,我就是因为这个才内疚自责啊!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您给母亲报名、出钱造成她的去世,那您给哥哥姐姐、给同事,给任何一个人报名、出钱到国外旅行,都会造成他们的死亡。 求助者:那不可能呀,他们要是注意点怎么会出事呢! 心理咨询师:您说给母亲报名、出钱造成了母亲去世,可您又说给哥哥姐姐或其他人报名、出钱不会造成他们的死亡,您的话前后有些矛盾,您怎么解释呢? 求助者:嗯,是没法解释。(沉默)我要是给100个人报名、出钱,肯定不会造成这100个人都死。我有点明白了,您的意思是说其实我报名、出钱不会造成妈妈的死? 心理咨询师:对,不是母亲去世这件事造成了您的痛苦,而是您认为母亲去世是自己造成的才产生了痛苦,所以改变对母亲去世的想法就能减轻痛苦的情绪。 求助者:我明白了,我感觉好多了,谢谢您!根据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本案例中C是 ( )。单选 (A)没有时间陪母亲 (B)母亲去世后内疚自责 (C)母亲因车祸去世 (D)母亲去世是我造成的

3.案例四: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6岁,中学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因为母亲去世痛苦,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通过我刚才的介绍,您已经对心理咨询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您来想得到什么心理帮助呢?或者想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呢? 求助者:我妈妈去世后,我实在太痛苦了,很多次我都想随妈妈而去了。 心理咨询师:您的母亲去世了,这让您很痛苦。我的母亲去世时,我也曾经痛苦了很长时间,所以我很理解您现在的心情。您先说说您想通过咨询达到什么目标吧? 求助者:我就想通过咨询减轻妈妈去世造成的痛苦。 心理咨询师:如果没有痛苦的感觉是0,痛苦到极限是100,您现在大约有多痛苦呢? 求助者:应该是100,我从来没有这么痛苦过。 心理咨询师:您希望通过咨询,将自己的痛苦减轻到什么程度呢? 求助者:我希望减少到0,今后不再有痛苦。 心理咨询师:根据您目前情况,将痛苦减少到0恐怕难以做到吧? 求助者:也许吧,但我太痛苦了,我一定要尽快摆脱。 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把痛苦减轻到0作为咨询目标。您觉得是什么原因使您痛苦呢? 求助者:当然是妈妈去世让我痛苦啦!我妈妈今年70岁,身体很好,我为她报了去国外的旅行团,费用也是我出的,我原想陪妈妈去,可工作上走不开。不想偏偏就在国外发生了车祸!我要是不给妈妈报名,我要是陪她去,怎么会有这种事!我特别后悔!特别自责!都是我害了我妈呀! 心理咨询师:我母亲也去世了,我很理解您失去母亲的痛苦,也能理解您的想法,要是不让母亲去国外旅行,就不会出事。可您的痛苦只是来自母亲去世吗? 求助者:当然是啦,如果妈妈没有去世,我怎么会痛苦呢?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是您给母亲报名、出钱到国外旅行,造成了母亲的去世。 求助者:对呀,我就是因为这个才内疚自责啊!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您给母亲报名、出钱造成她的去世,那您给哥哥姐姐、给同事,给任何一个人报名、出钱到国外旅行,都会造成他们的死亡。 求助者:那不可能呀,他们要是注意点怎么会出事呢! 心理咨询师:您说给母亲报名、出钱造成了母亲去世,可您又说给哥哥姐姐或其他人报名、出钱不会造成他们的死亡,您的话前后有些矛盾,您怎么解释呢? 求助者:嗯,是没法解释。(沉默)我要是给100个人报名、出钱,肯定不会造成这100个人都死。我有点明白了,您的意思是说其实我报名、出钱不会造成妈妈的死? 心理咨询师:对,不是母亲去世这件事造成了您的痛苦,而是您认为母亲去世是自己造成的才产生了痛苦,所以改变对母亲去世的想法就能减轻痛苦的情绪。 求助者:我明白了,我感觉好多了,谢谢您!咨询师“按您所说”之后的话所表现的是( )。单选A. 消除痛苦情绪 B. 进行产婆术式辩论 C. 鼓励启发思考 D. 进行错误认知矫正

4.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6岁,中学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因为母亲去世痛苫,主动前来寻求帮助。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通过我刚才的介绍,您已经对心理咨询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您来想得到什么心理帮助呢?或者想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呢? 求助者:我妈妈去世后,我实在太痛苫了,很多次我都想随妈妈而去了。 心理咨询师:您的母亲去世了,这让您很痛苫。我的母亲去世时,我也曾经痛苦了很长时间,所以我很理解您现在的心情。您先说说您想通过咨询达到什么目标吧? 求助者:我就想通过咨询减轻妈妈去世造成的痛苦。 心理咨询师:如果没有痛苫的感觉是0,痛苫到极限是100,您现在大约有多痛苫呢? 求助者:应该是100,我从来没有这么痛苫过。 心理咨询师:您希望通过咨询,将自己的痛苫减轻到什么程度呢? 求助者:我希望减少到0,今后不再有痛苦。 心理咨询师:根据您目前情况,将痛苫减少到0恐怕难以做到吧? 求助者:也许吧,但我太痛苫了,我一定要尽快摆脱。 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把痛苫减轻到0作为咨询目标。您觉得是什么原因使您痛苦呢? 求助者:当然是妈妈去世让我痛苫啦!我妈妈今年70岁,身体很好,我为她报了出国的旅行团,费用也是我出的,我原想陪妈妈去,可工作上走不开。不想偏偏就在国外发生了车祸!我要是不给妈妈报名,我要是陪她去,怎么会有这种事!我特别后悔!特别自责!都是我害了我妈呀! 心理咨询师:我母亲也去世了,我很理解您失去母亲的痛苫,也能理解您的想法,要是不让母亲去国外旅行,就不会出事。可您的痛苦只是来自母亲去世吗? 求助者:当然是啦,如果妈妈没有去世,我怎么会痛苫呢?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是您给母亲报名、出钱到国外旅行,造成了母亲的去世。 求助者:对呀,我就是因为这个才内疚自责啊!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您给母亲报名、出钱造成她的去世,那您给哥哥姐姐、给同事,给任何一个人报名、出钱到国外旅行,都会造成他们的死亡。 求助者:那不可能呀,他们要是注意点怎么会出事呢! 心理咨询师:您说给母亲报名、出钱造成了母亲去世,可您又说给哥哥姐姐或其他人报名、出钱不会造成他们的死亡,您的话前后有些矛盾,您怎么解释呢? 求助者:嗯,是没法解释。(沉默)我要是给100个人报名、出钱,肯定不会造成这100个人都死。我有点明白了,您的意思是说其实我报名、出钱不会造成妈妈的死? 心理咨询师:对,不是母亲去世这件事造成了您的痛苦,而是您认为母亲去世是自己造成的才产生了痛苦,所以改变对母亲去世的想法就能减轻痛苦的情绪。 求助者:我明白了,我感觉好多了,谢谢您!"您的母亲去世了……所以我很理解您现在的心情。"表明咨询师 ( )。多选 (A)理解求助者的内心痛苦 (B)使用了自我开放技术 (C)表达了对求助者的同情 (D)使用了内容表达技术

更多“求助者:我是家里的老二,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我跟父母的感情非常好,一直和他们住在一起……母亲去世后,姐姐每天都…… 心理咨询师:您刚才说,母亲去世后,为了让父亲吃的顺口,您姐姐每天到家里给父亲做饭;您每天晚上陪老人,直到他晚上入睡……实际上,如果不再有其他意外情况,老人有你们的精心照料,身体和精神能够慢慢恢复,而以我的观察,您现在是非常焦虑的,您的手一直在抖,双腿也不时颤抖。您愿意跟我说说您的情况吗?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没关系,那您看看关于您父亲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求助者:基本没有了,您觉”相关问题
  • 第1题:

    案例四: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6岁,中学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因为母亲去世痛苦,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通过我刚才的介绍,您已经对心理咨询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您来想得到什么心理帮助呢?或者想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呢?
    求助者:我妈妈去世后,我实在太痛苦了,很多次我都想随妈妈而去了。
    心理咨询师:您的母亲去世了,这让您很痛苦。我的母亲去世时,我也曾经痛苦了很长时间,所以我很理解您现在的心情。您先说说您想通过咨询达到什么目标吧?
    求助者:我就想通过咨询减轻妈妈去世造成的痛苦。
    心理咨询师:如果没有痛苦的感觉是0,痛苦到极限是100,您现在大约有多痛苦呢?
    求助者:应该是100,我从来没有这么痛苦过。
    心理咨询师:您希望通过咨询,将自己的痛苦减轻到什么程度呢?
    求助者:我希望减少到0,今后不再有痛苦。
    心理咨询师:根据您目前情况,将痛苦减少到0恐怕难以做到吧?
    求助者:也许吧,但我太痛苦了,我一定要尽快摆脱。
    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把痛苦减轻到0作为咨询目标。您觉得是什么原因使您痛苦呢?
    求助者:当然是妈妈去世让我痛苦啦!我妈妈今年70岁,身体很好,我为她报了去国外的旅行团,费用也是我出的,我原想陪妈妈去,可工作上走不开。不想偏偏就在国外发生了车祸!我要是不给妈妈报名,我要是陪她去,怎么会有这种事!我特别后悔!特别自责!都是我害了我妈呀!
    心理咨询师:我母亲也去世了,我很理解您失去母亲的痛苦,也能理解您的想法,要是不让母亲去国外旅行,就不会出事。可您的痛苦只是来自母亲去世吗?
    求助者:当然是啦,如果妈妈没有去世,我怎么会痛苦呢?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是您给母亲报名、出钱到国外旅行,造成了母亲的去世。
    求助者:对呀,我就是因为这个才内疚自责啊!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您给母亲报名、出钱造成她的去世,那您给哥哥姐姐、给同事,给任何一个人报名、出钱到国外旅行,都会造成他们的死亡。
    求助者:那不可能呀,他们要是注意点怎么会出事呢!
    心理咨询师:您说给母亲报名、出钱造成了母亲去世,可您又说给哥哥姐姐或其他人报名、出钱不会造成他们的死亡,您的话前后有些矛盾,您怎么解释呢?
    求助者:嗯,是没法解释。(沉默)我要是给100个人报名、出钱,肯定不会造成这100个人都死。我有点明白了,您的意思是说其实我报名、出钱不会造成妈妈的死?
    心理咨询师:对,不是母亲去世这件事造成了您的痛苦,而是您认为母亲去世是自己造成的才产生了痛苦,所以改变对母亲去世的想法就能减轻痛苦的情绪。
    求助者:我明白了,我感觉好多了,谢谢您!

    根据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本案例中C是( )。单选

    A. 没有时间陪母亲
    B. 母亲去世后内疚自责
    C. 母亲因车祸去世
    D. 母亲去世是我造成的

    答案:B
    解析:
    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合理情绪疗法
    情绪ABC理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 );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母亲去世后内疚自责(情绪)

  • 第2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6岁,中学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因为母亲去世痛苫,主动前来寻求帮助。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通过我刚才的介绍,您已经对心理咨询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您来想得到什么心理帮助呢?或者想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呢?
    求助者:我妈妈去世后,我实在太痛苫了,很多次我都想随妈妈而去了。
    心理咨询师:您的母亲去世了,这让您很痛苫。我的母亲去世时,我也曾经痛苦了很长时间,所以我很理解您现在的心情。您先说说您想通过咨询达到什么目标吧?
    求助者:我就想通过咨询减轻妈妈去世造成的痛苦。
    心理咨询师:如果没有痛苫的感觉是0,痛苫到极限是100,您现在大约有多痛苫呢?
    求助者:应该是100,我从来没有这么痛苫过。
    心理咨询师:您希望通过咨询,将自己的痛苫减轻到什么程度呢?
    求助者:我希望减少到0,今后不再有痛苦。
    心理咨询师:根据您目前情况,将痛苫减少到0恐怕难以做到吧?
    求助者:也许吧,但我太痛苫了,我一定要尽快摆脱。
    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把痛苫减轻到0作为咨询目标。您觉得是什么原因使您痛苦呢?
    求助者:当然是妈妈去世让我痛苫啦!我妈妈今年70岁,身体很好,我为她报了出国的旅行团,费用也是我出的,我原想陪妈妈去,可工作上走不开。不想偏偏就在国外发生了车祸!我要是不给妈妈报名,我要是陪她去,怎么会有这种事!我特别后悔!特别自责!都是我害了我妈呀!
    心理咨询师:我母亲也去世了,我很理解您失去母亲的痛苫,也能理解您的想法,要是不让母亲去国外旅行,就不会出事。可您的痛苦只是来自母亲去世吗?
    求助者:当然是啦,如果妈妈没有去世,我怎么会痛苫呢?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是您给母亲报名、出钱到国外旅行,造成了母亲的去世。
    求助者:对呀,我就是因为这个才内疚自责啊!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您给母亲报名、出钱造成她的去世,那您给哥哥姐姐、给同事,给任何一个人报名、出钱到国外旅行,都会造成他们的死亡。
    求助者:那不可能呀,他们要是注意点怎么会出事呢!
    心理咨询师:您说给母亲报名、出钱造成了母亲去世,可您又说给哥哥姐姐或其他人报名、出钱不会造成他们的死亡,您的话前后有些矛盾,您怎么解释呢?
    求助者:嗯,是没法解释。(沉默)我要是给100个人报名、出钱,肯定不会造成这100个人都死。我有点明白了,您的意思是说其实我报名、出钱不会造成妈妈的死?
    心理咨询师:对,不是母亲去世这件事造成了您的痛苦,而是您认为母亲去世是自己造成的才产生了痛苦,所以改变对母亲去世的想法就能减轻痛苦的情绪。
    求助者:我明白了,我感觉好多了,谢谢您!

    咨询师 "按您所说"之后的话所表现的是 ( )。单选
    (A)消除痛苦情绪 (B)进行产婆术式辩论
    (C)鼓励启发思考 (D)进行错误认知矫正


    答案:B
    解析:
    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常用方法是辩论。源于苏格拉底的辩证法即"产婆术式",是先让求助者说出他的观点,然后依照他的观点进行推理,最后引出求助者的观点中存在的谬误之处,从而使其认识到自己先前认知申不合理的地方,并主动加以矫正。基本形式有,一般从"按你所说……",推论"因此……",再推论到"因此……",即所谓的"三段式"推论,直至产生谬误,形成矛盾。

  • 第3题:

    案例四: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6岁,中学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因为母亲去世痛苦,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通过我刚才的介绍,您已经对心理咨询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您来想得到什么心理帮助呢?或者想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呢?
    求助者:我妈妈去世后,我实在太痛苦了,很多次我都想随妈妈而去了。
    心理咨询师:您的母亲去世了,这让您很痛苦。我的母亲去世时,我也曾经痛苦了很长时间,所以我很理解您现在的心情。您先说说您想通过咨询达到什么目标吧?
    求助者:我就想通过咨询减轻妈妈去世造成的痛苦。
    心理咨询师:如果没有痛苦的感觉是0,痛苦到极限是100,您现在大约有多痛苦呢?
    求助者:应该是100,我从来没有这么痛苦过。
    心理咨询师:您希望通过咨询,将自己的痛苦减轻到什么程度呢?
    求助者:我希望减少到0,今后不再有痛苦。
    心理咨询师:根据您目前情况,将痛苦减少到0恐怕难以做到吧?
    求助者:也许吧,但我太痛苦了,我一定要尽快摆脱。
    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把痛苦减轻到0作为咨询目标。您觉得是什么原因使您痛苦呢?
    求助者:当然是妈妈去世让我痛苦啦!我妈妈今年70岁,身体很好,我为她报了去国外的旅行团,费用也是我出的,我原想陪妈妈去,可工作上走不开。不想偏偏就在国外发生了车祸!我要是不给妈妈报名,我要是陪她去,怎么会有这种事!我特别后悔!特别自责!都是我害了我妈呀!
    心理咨询师:我母亲也去世了,我很理解您失去母亲的痛苦,也能理解您的想法,要是不让母亲去国外旅行,就不会出事。可您的痛苦只是来自母亲去世吗?
    求助者:当然是啦,如果妈妈没有去世,我怎么会痛苦呢?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是您给母亲报名、出钱到国外旅行,造成了母亲的去世。
    求助者:对呀,我就是因为这个才内疚自责啊!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您给母亲报名、出钱造成她的去世,那您给哥哥姐姐、给同事,给任何一个人报名、出钱到国外旅行,都会造成他们的死亡。
    求助者:那不可能呀,他们要是注意点怎么会出事呢!
    心理咨询师:您说给母亲报名、出钱造成了母亲去世,可您又说给哥哥姐姐或其他人报名、出钱不会造成他们的死亡,您的话前后有些矛盾,您怎么解释呢?
    求助者:嗯,是没法解释。(沉默)我要是给100个人报名、出钱,肯定不会造成这100个人都死。我有点明白了,您的意思是说其实我报名、出钱不会造成妈妈的死?
    心理咨询师:对,不是母亲去世这件事造成了您的痛苦,而是您认为母亲去世是自己造成的才产生了痛苦,所以改变对母亲去世的想法就能减轻痛苦的情绪。
    求助者:我明白了,我感觉好多了,谢谢您!

    在本案例中,咨询师还可使用的技术包括( )。多选

    A. 内隐致敏法
    B. 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C. RET自助表
    D. 自我分析报告

    答案:B,C,D
    解析:
    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中常用的技术有:产婆术式辩论,合理情绪想象技术,RET自助表,自我分析报告。ET自助表:RET自助表是先让求助者写出事件A和结果C;然后从表中列出的十几种常见不合理信念中找出符合自己情况的B,或写出表中未列出的其他不合理信念;要求求助者对B逐一进行分析,并找出可以代替那些B的合理信念,填在相应的栏目中;最后一项,求助者要填写出他所得到的新的情绪和行为。一个不敢在公众面前发言的学生,咨询教师运用合理情绪想象技术予以矫正。先让他想象自己正站在全班同学面前发言的情景,并报告他此时的心情和感受。他可能报告说感到非常恐惧和窘迫。此时要求他保持这一想象情景,但要求他想办法把刚才这种情绪改变为一种适度的反应,如适度的紧张。一旦学生在想象中做到了这一点,就要求他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才使情绪发生了变化。合理情绪疗法中自我分析报告也是常用的技术。

  • 第4题:

    案例四: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6岁,中学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因为母亲去世痛苦,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通过我刚才的介绍,您已经对心理咨询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您来想得到什么心理帮助呢?或者想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呢?
    求助者:我妈妈去世后,我实在太痛苦了,很多次我都想随妈妈而去了。
    心理咨询师:您的母亲去世了,这让您很痛苦。我的母亲去世时,我也曾经痛苦了很长时间,所以我很理解您现在的心情。您先说说您想通过咨询达到什么目标吧?
    求助者:我就想通过咨询减轻妈妈去世造成的痛苦。
    心理咨询师:如果没有痛苦的感觉是0,痛苦到极限是100,您现在大约有多痛苦呢?
    求助者:应该是100,我从来没有这么痛苦过。
    心理咨询师:您希望通过咨询,将自己的痛苦减轻到什么程度呢?
    求助者:我希望减少到0,今后不再有痛苦。
    心理咨询师:根据您目前情况,将痛苦减少到0恐怕难以做到吧?
    求助者:也许吧,但我太痛苦了,我一定要尽快摆脱。
    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把痛苦减轻到0作为咨询目标。您觉得是什么原因使您痛苦呢?
    求助者:当然是妈妈去世让我痛苦啦!我妈妈今年70岁,身体很好,我为她报了去国外的旅行团,费用也是我出的,我原想陪妈妈去,可工作上走不开。不想偏偏就在国外发生了车祸!我要是不给妈妈报名,我要是陪她去,怎么会有这种事!我特别后悔!特别自责!都是我害了我妈呀!
    心理咨询师:我母亲也去世了,我很理解您失去母亲的痛苦,也能理解您的想法,要是不让母亲去国外旅行,就不会出事。可您的痛苦只是来自母亲去世吗?
    求助者:当然是啦,如果妈妈没有去世,我怎么会痛苦呢?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是您给母亲报名、出钱到国外旅行,造成了母亲的去世。
    求助者:对呀,我就是因为这个才内疚自责啊!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您给母亲报名、出钱造成她的去世,那您给哥哥姐姐、给同事,给任何一个人报名、出钱到国外旅行,都会造成他们的死亡。
    求助者:那不可能呀,他们要是注意点怎么会出事呢!
    心理咨询师:您说给母亲报名、出钱造成了母亲去世,可您又说给哥哥姐姐或其他人报名、出钱不会造成他们的死亡,您的话前后有些矛盾,您怎么解释呢?
    求助者:嗯,是没法解释。(沉默)我要是给100个人报名、出钱,肯定不会造成这100个人都死。我有点明白了,您的意思是说其实我报名、出钱不会造成妈妈的死?
    心理咨询师:对,不是母亲去世这件事造成了您的痛苦,而是您认为母亲去世是自己造成的才产生了痛苦,所以改变对母亲去世的想法就能减轻痛苦的情绪。
    求助者:我明白了,我感觉好多了,谢谢您!

    当求助者与咨询师在咨询目标上意见不同时,最终应该( )。单选

    A. 以咨询师的意见为主
    B. 考虑结束咨询
    C. 以求助者的意见为主
    D. 双方充分讨论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咨询目标
    咨询目标应当双方协定,双方意见不一致时,以求助者意见为主。

  • 第5题:

    案例四: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6岁,中学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因为母亲去世痛苦,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通过我刚才的介绍,您已经对心理咨询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您来想得到什么心理帮助呢?或者想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呢?
    求助者:我妈妈去世后,我实在太痛苦了,很多次我都想随妈妈而去了。
    心理咨询师:您的母亲去世了,这让您很痛苦。我的母亲去世时,我也曾经痛苦了很长时间,所以我很理解您现在的心情。您先说说您想通过咨询达到什么目标吧?
    求助者:我就想通过咨询减轻妈妈去世造成的痛苦。
    心理咨询师:如果没有痛苦的感觉是0,痛苦到极限是100,您现在大约有多痛苦呢?
    求助者:应该是100,我从来没有这么痛苦过。
    心理咨询师:您希望通过咨询,将自己的痛苦减轻到什么程度呢?
    求助者:我希望减少到0,今后不再有痛苦。
    心理咨询师:根据您目前情况,将痛苦减少到0恐怕难以做到吧?
    求助者:也许吧,但我太痛苦了,我一定要尽快摆脱。
    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把痛苦减轻到0作为咨询目标。您觉得是什么原因使您痛苦呢?
    求助者:当然是妈妈去世让我痛苦啦!我妈妈今年70岁,身体很好,我为她报了去国外的旅行团,费用也是我出的,我原想陪妈妈去,可工作上走不开。不想偏偏就在国外发生了车祸!我要是不给妈妈报名,我要是陪她去,怎么会有这种事!我特别后悔!特别自责!都是我害了我妈呀!
    心理咨询师:我母亲也去世了,我很理解您失去母亲的痛苦,也能理解您的想法,要是不让母亲去国外旅行,就不会出事。可您的痛苦只是来自母亲去世吗?
    求助者:当然是啦,如果妈妈没有去世,我怎么会痛苦呢?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是您给母亲报名、出钱到国外旅行,造成了母亲的去世。
    求助者:对呀,我就是因为这个才内疚自责啊!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您给母亲报名、出钱造成她的去世,那您给哥哥姐姐、给同事,给任何一个人报名、出钱到国外旅行,都会造成他们的死亡。
    求助者:那不可能呀,他们要是注意点怎么会出事呢!
    心理咨询师:您说给母亲报名、出钱造成了母亲去世,可您又说给哥哥姐姐或其他人报名、出钱不会造成他们的死亡,您的话前后有些矛盾,您怎么解释呢?
    求助者:嗯,是没法解释。(沉默)我要是给100个人报名、出钱,肯定不会造成这100个人都死。我有点明白了,您的意思是说其实我报名、出钱不会造成妈妈的死?
    心理咨询师:对,不是母亲去世这件事造成了您的痛苦,而是您认为母亲去世是自己造成的才产生了痛苦,所以改变对母亲去世的想法就能减轻痛苦的情绪。
    求助者:我明白了,我感觉好多了,谢谢您!

    心理咨询师在开场白中使用的提问方式和技术包括( )。多选

    A. 内容反应技术
    B. 封闭式提问
    C. 内容表达技术
    D. 开放式提问

    答案:A,D
    解析:
    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参与性技术
    通过我刚才的介绍,您已经对心理咨询有了初步的了解(内容反应),今天您来想得到什么心理帮助呢 或者想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呢 (开放式提问)
    这题容易混淆的是内容反应和内容表达,可以这样理解:“通过我刚才的介绍,您已经对心理咨询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吗 ”,咨询师对求助者当前的状态做一个总结。ps:这题出的不好。

  • 第6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6岁,中学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因为母亲去世痛苫,主动前来寻求帮助。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通过我刚才的介绍,您已经对心理咨询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您来想得到什么心理帮助呢?或者想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呢?
    求助者:我妈妈去世后,我实在太痛苫了,很多次我都想随妈妈而去了。
    心理咨询师:您的母亲去世了,这让您很痛苫。我的母亲去世时,我也曾经痛苦了很长时间,所以我很理解您现在的心情。您先说说您想通过咨询达到什么目标吧?
    求助者:我就想通过咨询减轻妈妈去世造成的痛苦。
    心理咨询师:如果没有痛苫的感觉是0,痛苫到极限是100,您现在大约有多痛苫呢?
    求助者:应该是100,我从来没有这么痛苫过。
    心理咨询师:您希望通过咨询,将自己的痛苫减轻到什么程度呢?
    求助者:我希望减少到0,今后不再有痛苦。
    心理咨询师:根据您目前情况,将痛苫减少到0恐怕难以做到吧?
    求助者:也许吧,但我太痛苫了,我一定要尽快摆脱。
    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把痛苫减轻到0作为咨询目标。您觉得是什么原因使您痛苦呢?
    求助者:当然是妈妈去世让我痛苫啦!我妈妈今年70岁,身体很好,我为她报了出国的旅行团,费用也是我出的,我原想陪妈妈去,可工作上走不开。不想偏偏就在国外发生了车祸!我要是不给妈妈报名,我要是陪她去,怎么会有这种事!我特别后悔!特别自责!都是我害了我妈呀!
    心理咨询师:我母亲也去世了,我很理解您失去母亲的痛苫,也能理解您的想法,要是不让母亲去国外旅行,就不会出事。可您的痛苦只是来自母亲去世吗?
    求助者:当然是啦,如果妈妈没有去世,我怎么会痛苫呢?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是您给母亲报名、出钱到国外旅行,造成了母亲的去世。
    求助者:对呀,我就是因为这个才内疚自责啊!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您给母亲报名、出钱造成她的去世,那您给哥哥姐姐、给同事,给任何一个人报名、出钱到国外旅行,都会造成他们的死亡。
    求助者:那不可能呀,他们要是注意点怎么会出事呢!
    心理咨询师:您说给母亲报名、出钱造成了母亲去世,可您又说给哥哥姐姐或其他人报名、出钱不会造成他们的死亡,您的话前后有些矛盾,您怎么解释呢?
    求助者:嗯,是没法解释。(沉默)我要是给100个人报名、出钱,肯定不会造成这100个人都死。我有点明白了,您的意思是说其实我报名、出钱不会造成妈妈的死?
    心理咨询师:对,不是母亲去世这件事造成了您的痛苦,而是您认为母亲去世是自己造成的才产生了痛苦,所以改变对母亲去世的想法就能减轻痛苦的情绪。
    求助者:我明白了,我感觉好多了,谢谢您!


    在本案例中,咨询师还可使用的技术包括 ( )。多选
    (A)内隐致敏法 (B)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C)RET自助衷 (D)自我分析报告


    答案:B,C,D
    解析:
    内隐致敏法是厌恶疗法中想象刺激的有关内容。RET自助表和自我分析报告是家庭作业常用的两种形式。合理情绪想象技术也是合理情绪疗法的常用方法。

  • 第7题:

    求助者:我是家里的老二,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我跟父母的感情非常好,一直和他们住在一起……母亲去世后,姐姐每天都……
    心理咨询师:您刚才说,母亲去世后,为了让父亲吃的顺口,您姐姐每天到家里给父亲做饭;您每天晚上陪老人,直到他晚上入睡……实际上,如果不再有其他意外情况,老人有你们的精心照料,身体和精神能够慢慢恢复,而以我的观察,您现在是非常焦虑的,您的手一直在抖,双腿也不时颤抖。您愿意跟我说说您的情况吗?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没关系,那您看看关于您父亲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求助者:基本没有了,您觉得我和我姐姐的做法很好,我们就接着这样照顾父亲就是了。
    ……
    心理咨询师:今天的时间不多了,我想教您几个简单的放松方法,您回去后自己练一练,也能帮您父亲做做放松,不知道您愿不愿学?
    求助者:那太谢谢您了!
    (心理咨询师求助放松练习)
    心理咨询师:今天就到这儿。有什么问题咱们再联系。谢谢!
    求助者:谢谢您!您让我对心理咨询师有了新的认识,我回去再想想,是不是把我的情况也跟您说一说。

    多选:心理咨询保密例外的情况()

    A.求助者同意将保密信息透露给他人
    B.咨询师认为可以透露给他人的信息
    C.?司法机关要求咨询师提供保密信息
    D.求助者患有各类传染性疾病

    答案:A,C
    解析:
    保密例外原则:①求助者同意将保密信息透漏给他人;②司法机关要求心理咨询师提供保密信息;③出现针对心理咨询师的伦理或法律诉讼;④求助者可能对自身或他人造成即刻伤害或死亡威胁的;⑥求助者患有危及生命的传染性疾病。

    参见: 三级技能(2015版) 3页 三级技能(2017版) 3页

  • 第8题:

    求助者:我是家里的老二,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我跟父母的感情非常好,一直和他们住在一起……母亲去世后,姐姐每天都……
    心理咨询师:您刚才说,母亲去世后,为了让父亲吃的顺口,您姐姐每天到家里给父亲做饭;您每天晚上陪老人,直到他晚上入睡……实际上,如果不再有其他意外情况,老人有你们的精心照料,身体和精神能够慢慢恢复,而以我的观察,您现在是非常焦虑的,您的手一直在抖,双腿也不时颤抖。您愿意跟我说说您的情况吗?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没关系,那您看看关于您父亲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求助者:基本没有了,您觉得我和我姐姐的做法很好,我们就接着这样照顾父亲就是了。
    ……
    心理咨询师:今天的时间不多了,我想教您几个简单的放松方法,您回去后自己练一练,也能帮您父亲做做放松,不知道您愿不愿学?
    求助者:那太谢谢您了!
    (心理咨询师求助放松练习)
    心理咨询师:今天就到这儿。有什么问题咱们再联系。谢谢!
    求助者:谢谢您!您让我对心理咨询师有了新的认识,我回去再想想,是不是把我的情况也跟您说一说。

    多选:放松训练操作和实施的过程包括()

    A.咨询师介绍原理
    B.选择合适的强化物
    C.咨询师进行示范
    D.强化求助者的练习

    答案:A,C,D
    解析:
    放松疗法的操作步骤:咨询师介绍原理;咨询师进行示范、指导;强化求助者的练习;指导求助者用掌握的放松方法,代替紧张焦虑。

    参见: 三级技能(2015版) 121页 三级技能(2017版) 114页

  • 第9题:

    求助者:我是家里的老二,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我跟父母的感情非常好,一直和他们住在一起……母亲去世后,姐姐每天都……
    心理咨询师:您刚才说,母亲去世后,为了让父亲吃的顺口,您姐姐每天到家里给父亲做饭;您每天晚上陪老人,直到他晚上入睡……实际上,如果不再有其他意外情况,老人有你们的精心照料,身体和精神能够慢慢恢复,而以我的观察,您现在是非常焦虑的,您的手一直在抖,双腿也不时颤抖。您愿意跟我说说您的情况吗?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没关系,那您看看关于您父亲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求助者:基本没有了,您觉得我和我姐姐的做法很好,我们就接着这样照顾父亲就是了。
    ……
    心理咨询师:今天的时间不多了,我想教您几个简单的放松方法,您回去后自己练一练,也能帮您父亲做做放松,不知道您愿不愿学?
    求助者:那太谢谢您了!
    (心理咨询师求助放松练习)
    心理咨询师:今天就到这儿。有什么问题咱们再联系。谢谢!
    求助者:谢谢您!您让我对心理咨询师有了新的认识,我回去再想想,是不是把我的情况也跟您说一说。

    多选: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应尽量( )

    A.避免使用方言
    B.不做多余的“下意识”动作
    C.多做咨询记录
    D.不用或少用专业术语

    答案:A,B,D
    解析:
    在初诊接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有:1. 避免紧张情绪,2.语言表达,语速适中,吐字清楚,避免使用影响语言交流的方言,会谈中若使用专业术语,应向求助说明起内涵和外延,3. 反复说明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4. 说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5. 心理咨询时,在仪态方面还应该注意,不吸烟,不做多余的“下意识”动作,接待前,决不允许饮酒或服用兴奋、镇静等药物。

    参见: 三级技能(2015版) 5页 三级技能(2017版) 4页

  • 第10题:

    求助者:我是家里的老二,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我跟父母的感情非常好,一直和他们住在一起……母亲去世后,姐姐每天都……
    心理咨询师:您刚才说,母亲去世后,为了让父亲吃的顺口,您姐姐每天到家里给父亲做饭;您每天晚上陪老人,直到他晚上入睡……实际上,如果不再有其他意外情况,老人有你们的精心照料,身体和精神能够慢慢恢复,而以我的观察,您现在是非常焦虑的,您的手一直在抖,双腿也不时颤抖。您愿意跟我说说您的情况吗?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没关系,那您看看关于您父亲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求助者:基本没有了,您觉得我和我姐姐的做法很好,我们就接着这样照顾父亲就是了。
    ……
    心理咨询师:今天的时间不多了,我想教您几个简单的放松方法,您回去后自己练一练,也能帮您父亲做做放松,不知道您愿不愿学?
    求助者:那太谢谢您了!
    (心理咨询师求助放松练习)
    心理咨询师:今天就到这儿。有什么问题咱们再联系。谢谢!
    求助者:谢谢您!您让我对心理咨询师有了新的认识,我回去再想想,是不是把我的情况也跟您说一说。

    放松训练的特点包括()。多选


    A.简便易行
    B.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C.实用有效
    D.可提高症状改善的速度

    答案:A,C,D
    解析:
    放松训练,又称“松弛训练”,是一种通过训练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降低唤醒水平,改善机体紊乱功能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方法。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实用有效,较少受时间、地点、经费等条件限制,还可提高求助者改善症状的速度。

    参见: 三级技能(2015版) 120页 三级技能(2017版) 113页

  • 第11题:

    求助者:我是家里的老二,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我跟父母的感情非常好,一直和他们住在一起……母亲去世后,姐姐每天都……
    心理咨询师:您刚才说,母亲去世后,为了让父亲吃的顺口,您姐姐每天到家里给父亲做饭;您每天晚上陪老人,直到他晚上入睡……实际上,如果不再有其他意外情况,老人有你们的精心照料,身体和精神能够慢慢恢复,而以我的观察,您现在是非常焦虑的,您的手一直在抖,双腿也不时颤抖。您愿意跟我说说您的情况吗?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没关系,那您看看关于您父亲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求助者:基本没有了,您觉得我和我姐姐的做法很好,我们就接着这样照顾父亲就是了。
    ……
    心理咨询师:今天的时间不多了,我想教您几个简单的放松方法,您回去后自己练一练,也能帮您父亲做做放松,不知道您愿不愿学?
    求助者:那太谢谢您了!
    (心理咨询师求助放松练习)
    心理咨询师:今天就到这儿。有什么问题咱们再联系。谢谢!
    求助者:谢谢您!您让我对心理咨询师有了新的认识,我回去再想想,是不是把我的情况也跟您说一说。

    多选:呼吸放松法包括()

    A.胸式呼吸放松法
    B.腹式呼吸放松法
    C.控制呼吸放松法
    D.口腔呼吸放松法

    答案:B,C
    解析:
    呼吸放松法包括:①鼻腔呼吸放松法。②腹式呼吸放松法。③控制呼吸放松法。

    参见: 三级技能(2015版) 121页 三级技能(2017版) 114页

  • 第12题:

    求助者:我是家里的老二,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我跟父母的感情非常好,一直和他们住在一起……母亲去世后,姐姐每天都……
    心理咨询师:您刚才说,母亲去世后,为了让父亲吃的顺口,您姐姐每天到家里给父亲做饭;您每天晚上陪老人,直到他晚上入睡……实际上,如果不再有其他意外情况,老人有你们的精心照料,身体和精神能够慢慢恢复,而以我的观察,您现在是非常焦虑的,您的手一直在抖,双腿也不时颤抖。您愿意跟我说说您的情况吗?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没关系,那您看看关于您父亲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求助者:基本没有了,您觉得我和我姐姐的做法很好,我们就接着这样照顾父亲就是了。
    ……
    心理咨询师:今天的时间不多了,我想教您几个简单的放松方法,您回去后自己练一练,也能帮您父亲做做放松,不知道您愿不愿学?
    求助者:那太谢谢您了!
    (心理咨询师求助放松练习)
    心理咨询师:今天就到这儿。有什么问题咱们再联系。谢谢!
    求助者:谢谢您!您让我对心理咨询师有了新的认识,我回去再想想,是不是把我的情况也跟您说一说。

    单选:想象放松中能带来的愉悦感觉的场景应当由()确定。

    A.咨询师
    B.双方共同
    C.求助者
    D.上级咨询师

    答案:C
    解析:
    想象放松法: 请求助者找出一个曾经经历过的,给自己带来最愉悦的感觉、有着美好回忆的场景,可以使海边、草原、高山等,用自己多个感觉通道(视觉、听觉、触觉、嗅觉、运动觉)区感觉、回忆。

    参见: 三级技能(2015版) 121页 三级技能(2017版) 117页

  • 第13题:

    案例四: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6岁,中学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因为母亲去世痛苦,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通过我刚才的介绍,您已经对心理咨询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您来想得到什么心理帮助呢?或者想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呢?
    求助者:我妈妈去世后,我实在太痛苦了,很多次我都想随妈妈而去了。
    心理咨询师:您的母亲去世了,这让您很痛苦。我的母亲去世时,我也曾经痛苦了很长时间,所以我很理解您现在的心情。您先说说您想通过咨询达到什么目标吧?
    求助者:我就想通过咨询减轻妈妈去世造成的痛苦。
    心理咨询师:如果没有痛苦的感觉是0,痛苦到极限是100,您现在大约有多痛苦呢?
    求助者:应该是100,我从来没有这么痛苦过。
    心理咨询师:您希望通过咨询,将自己的痛苦减轻到什么程度呢?
    求助者:我希望减少到0,今后不再有痛苦。
    心理咨询师:根据您目前情况,将痛苦减少到0恐怕难以做到吧?
    求助者:也许吧,但我太痛苦了,我一定要尽快摆脱。
    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把痛苦减轻到0作为咨询目标。您觉得是什么原因使您痛苦呢?
    求助者:当然是妈妈去世让我痛苦啦!我妈妈今年70岁,身体很好,我为她报了去国外的旅行团,费用也是我出的,我原想陪妈妈去,可工作上走不开。不想偏偏就在国外发生了车祸!我要是不给妈妈报名,我要是陪她去,怎么会有这种事!我特别后悔!特别自责!都是我害了我妈呀!
    心理咨询师:我母亲也去世了,我很理解您失去母亲的痛苦,也能理解您的想法,要是不让母亲去国外旅行,就不会出事。可您的痛苦只是来自母亲去世吗?
    求助者:当然是啦,如果妈妈没有去世,我怎么会痛苦呢?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是您给母亲报名、出钱到国外旅行,造成了母亲的去世。
    求助者:对呀,我就是因为这个才内疚自责啊!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您给母亲报名、出钱造成她的去世,那您给哥哥姐姐、给同事,给任何一个人报名、出钱到国外旅行,都会造成他们的死亡。
    求助者:那不可能呀,他们要是注意点怎么会出事呢!
    心理咨询师:您说给母亲报名、出钱造成了母亲去世,可您又说给哥哥姐姐或其他人报名、出钱不会造成他们的死亡,您的话前后有些矛盾,您怎么解释呢?
    求助者:嗯,是没法解释。(沉默)我要是给100个人报名、出钱,肯定不会造成这100个人都死。我有点明白了,您的意思是说其实我报名、出钱不会造成妈妈的死?
    心理咨询师:对,不是母亲去世这件事造成了您的痛苦,而是您认为母亲去世是自己造成的才产生了痛苦,所以改变对母亲去世的想法就能减轻痛苦的情绪。
    求助者:我明白了,我感觉好多了,谢谢您!

    咨询师“您说给母亲报名……您怎么解释呢?”所使用的技术是( )。单选

    A. 鼓励
    B. 对质
    C. 解释
    D. 澄清

    答案:B
    解析:
    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影响性技术
    对质(面质),面质技术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促进求助者的探索,最终实现统一,该技术属于影响性技术。

  • 第14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6岁,中学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因为母亲去世痛苫,主动前来寻求帮助。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通过我刚才的介绍,您已经对心理咨询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您来想得到什么心理帮助呢?或者想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呢?
    求助者:我妈妈去世后,我实在太痛苫了,很多次我都想随妈妈而去了。
    心理咨询师:您的母亲去世了,这让您很痛苫。我的母亲去世时,我也曾经痛苦了很长时间,所以我很理解您现在的心情。您先说说您想通过咨询达到什么目标吧?
    求助者:我就想通过咨询减轻妈妈去世造成的痛苦。
    心理咨询师:如果没有痛苫的感觉是0,痛苫到极限是100,您现在大约有多痛苫呢?
    求助者:应该是100,我从来没有这么痛苫过。
    心理咨询师:您希望通过咨询,将自己的痛苫减轻到什么程度呢?
    求助者:我希望减少到0,今后不再有痛苦。
    心理咨询师:根据您目前情况,将痛苫减少到0恐怕难以做到吧?
    求助者:也许吧,但我太痛苫了,我一定要尽快摆脱。
    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把痛苫减轻到0作为咨询目标。您觉得是什么原因使您痛苦呢?
    求助者:当然是妈妈去世让我痛苫啦!我妈妈今年70岁,身体很好,我为她报了出国的旅行团,费用也是我出的,我原想陪妈妈去,可工作上走不开。不想偏偏就在国外发生了车祸!我要是不给妈妈报名,我要是陪她去,怎么会有这种事!我特别后悔!特别自责!都是我害了我妈呀!
    心理咨询师:我母亲也去世了,我很理解您失去母亲的痛苫,也能理解您的想法,要是不让母亲去国外旅行,就不会出事。可您的痛苦只是来自母亲去世吗?
    求助者:当然是啦,如果妈妈没有去世,我怎么会痛苫呢?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是您给母亲报名、出钱到国外旅行,造成了母亲的去世。
    求助者:对呀,我就是因为这个才内疚自责啊!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您给母亲报名、出钱造成她的去世,那您给哥哥姐姐、给同事,给任何一个人报名、出钱到国外旅行,都会造成他们的死亡。
    求助者:那不可能呀,他们要是注意点怎么会出事呢!
    心理咨询师:您说给母亲报名、出钱造成了母亲去世,可您又说给哥哥姐姐或其他人报名、出钱不会造成他们的死亡,您的话前后有些矛盾,您怎么解释呢?
    求助者:嗯,是没法解释。(沉默)我要是给100个人报名、出钱,肯定不会造成这100个人都死。我有点明白了,您的意思是说其实我报名、出钱不会造成妈妈的死?
    心理咨询师:对,不是母亲去世这件事造成了您的痛苦,而是您认为母亲去世是自己造成的才产生了痛苦,所以改变对母亲去世的想法就能减轻痛苦的情绪。
    求助者:我明白了,我感觉好多了,谢谢您!

    咨询师 "您说给母亲报召……您怎么解释呢汀 所使用的技术是 ( )。单选
    (A)鼓励 (B)对质 (C)解释 (D)澄清


    答案:B
    解析:
    面质(对质)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促进求助者的探索,最终实现统一。合理情绪疗法强调对非理性、不合理信念体系的面质,鼓励求助者努力地去检查狭隘的非理性信念,从而促进求助者改变并培养理性信念。

  • 第15题:

    案例四: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6岁,中学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因为母亲去世痛苦,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通过我刚才的介绍,您已经对心理咨询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您来想得到什么心理帮助呢?或者想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呢?
    求助者:我妈妈去世后,我实在太痛苦了,很多次我都想随妈妈而去了。
    心理咨询师:您的母亲去世了,这让您很痛苦。我的母亲去世时,我也曾经痛苦了很长时间,所以我很理解您现在的心情。您先说说您想通过咨询达到什么目标吧?
    求助者:我就想通过咨询减轻妈妈去世造成的痛苦。
    心理咨询师:如果没有痛苦的感觉是0,痛苦到极限是100,您现在大约有多痛苦呢?
    求助者:应该是100,我从来没有这么痛苦过。
    心理咨询师:您希望通过咨询,将自己的痛苦减轻到什么程度呢?
    求助者:我希望减少到0,今后不再有痛苦。
    心理咨询师:根据您目前情况,将痛苦减少到0恐怕难以做到吧?
    求助者:也许吧,但我太痛苦了,我一定要尽快摆脱。
    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把痛苦减轻到0作为咨询目标。您觉得是什么原因使您痛苦呢?
    求助者:当然是妈妈去世让我痛苦啦!我妈妈今年70岁,身体很好,我为她报了去国外的旅行团,费用也是我出的,我原想陪妈妈去,可工作上走不开。不想偏偏就在国外发生了车祸!我要是不给妈妈报名,我要是陪她去,怎么会有这种事!我特别后悔!特别自责!都是我害了我妈呀!
    心理咨询师:我母亲也去世了,我很理解您失去母亲的痛苦,也能理解您的想法,要是不让母亲去国外旅行,就不会出事。可您的痛苦只是来自母亲去世吗?
    求助者:当然是啦,如果妈妈没有去世,我怎么会痛苦呢?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是您给母亲报名、出钱到国外旅行,造成了母亲的去世。
    求助者:对呀,我就是因为这个才内疚自责啊!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您给母亲报名、出钱造成她的去世,那您给哥哥姐姐、给同事,给任何一个人报名、出钱到国外旅行,都会造成他们的死亡。
    求助者:那不可能呀,他们要是注意点怎么会出事呢!
    心理咨询师:您说给母亲报名、出钱造成了母亲去世,可您又说给哥哥姐姐或其他人报名、出钱不会造成他们的死亡,您的话前后有些矛盾,您怎么解释呢?
    求助者:嗯,是没法解释。(沉默)我要是给100个人报名、出钱,肯定不会造成这100个人都死。我有点明白了,您的意思是说其实我报名、出钱不会造成妈妈的死?
    心理咨询师:对,不是母亲去世这件事造成了您的痛苦,而是您认为母亲去世是自己造成的才产生了痛苦,所以改变对母亲去世的想法就能减轻痛苦的情绪。
    求助者:我明白了,我感觉好多了,谢谢您!

    求助者在咨询中出现沉默的原因可能是( )
    单选

    A. 出现了明显阻抗
    B. 不知如何解释自己的话
    C. 思考咨询师的话
    D. 思考如何解释自己的话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阻碍因素
    嗯,是没法解释。(沉默)我要是给100个人报名、出钱,肯定不会造成这100个人都死。——是在进行思考。

  • 第16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6岁,中学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因为母亲去世痛苫,主动前来寻求帮助。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通过我刚才的介绍,您已经对心理咨询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您来想得到什么心理帮助呢?或者想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呢?
    求助者:我妈妈去世后,我实在太痛苫了,很多次我都想随妈妈而去了。
    心理咨询师:您的母亲去世了,这让您很痛苫。我的母亲去世时,我也曾经痛苦了很长时间,所以我很理解您现在的心情。您先说说您想通过咨询达到什么目标吧?
    求助者:我就想通过咨询减轻妈妈去世造成的痛苦。
    心理咨询师:如果没有痛苫的感觉是0,痛苫到极限是100,您现在大约有多痛苫呢?
    求助者:应该是100,我从来没有这么痛苫过。
    心理咨询师:您希望通过咨询,将自己的痛苫减轻到什么程度呢?
    求助者:我希望减少到0,今后不再有痛苦。
    心理咨询师:根据您目前情况,将痛苫减少到0恐怕难以做到吧?
    求助者:也许吧,但我太痛苫了,我一定要尽快摆脱。
    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把痛苫减轻到0作为咨询目标。您觉得是什么原因使您痛苦呢?
    求助者:当然是妈妈去世让我痛苫啦!我妈妈今年70岁,身体很好,我为她报了出国的旅行团,费用也是我出的,我原想陪妈妈去,可工作上走不开。不想偏偏就在国外发生了车祸!我要是不给妈妈报名,我要是陪她去,怎么会有这种事!我特别后悔!特别自责!都是我害了我妈呀!
    心理咨询师:我母亲也去世了,我很理解您失去母亲的痛苫,也能理解您的想法,要是不让母亲去国外旅行,就不会出事。可您的痛苦只是来自母亲去世吗?
    求助者:当然是啦,如果妈妈没有去世,我怎么会痛苫呢?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是您给母亲报名、出钱到国外旅行,造成了母亲的去世。
    求助者:对呀,我就是因为这个才内疚自责啊!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您给母亲报名、出钱造成她的去世,那您给哥哥姐姐、给同事,给任何一个人报名、出钱到国外旅行,都会造成他们的死亡。
    求助者:那不可能呀,他们要是注意点怎么会出事呢!
    心理咨询师:您说给母亲报名、出钱造成了母亲去世,可您又说给哥哥姐姐或其他人报名、出钱不会造成他们的死亡,您的话前后有些矛盾,您怎么解释呢?
    求助者:嗯,是没法解释。(沉默)我要是给100个人报名、出钱,肯定不会造成这100个人都死。我有点明白了,您的意思是说其实我报名、出钱不会造成妈妈的死?
    心理咨询师:对,不是母亲去世这件事造成了您的痛苦,而是您认为母亲去世是自己造成的才产生了痛苦,所以改变对母亲去世的想法就能减轻痛苦的情绪。
    求助者:我明白了,我感觉好多了,谢谢您!

    咨询师说"我母亲也去世了……也能理解你的想法。"所使用的技术的( )。单选
    (A)内容反应 (B)内容表达 (C)情感反应 (D)情感表达


    答案:D
    解析:
    情感表达就是咨询师将自己的情绪、情感及对求助者的情绪、情感等,告之求助者,以影响求助者。"我母亲也去世了,我很理解您失去母亲的痛苦(情感表达),也能理解您的想法。"

  • 第17题:

    案例四: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6岁,中学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因为母亲去世痛苦,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通过我刚才的介绍,您已经对心理咨询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您来想得到什么心理帮助呢?或者想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呢?
    求助者:我妈妈去世后,我实在太痛苦了,很多次我都想随妈妈而去了。
    心理咨询师:您的母亲去世了,这让您很痛苦。我的母亲去世时,我也曾经痛苦了很长时间,所以我很理解您现在的心情。您先说说您想通过咨询达到什么目标吧?
    求助者:我就想通过咨询减轻妈妈去世造成的痛苦。
    心理咨询师:如果没有痛苦的感觉是0,痛苦到极限是100,您现在大约有多痛苦呢?
    求助者:应该是100,我从来没有这么痛苦过。
    心理咨询师:您希望通过咨询,将自己的痛苦减轻到什么程度呢?
    求助者:我希望减少到0,今后不再有痛苦。
    心理咨询师:根据您目前情况,将痛苦减少到0恐怕难以做到吧?
    求助者:也许吧,但我太痛苦了,我一定要尽快摆脱。
    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把痛苦减轻到0作为咨询目标。您觉得是什么原因使您痛苦呢?
    求助者:当然是妈妈去世让我痛苦啦!我妈妈今年70岁,身体很好,我为她报了去国外的旅行团,费用也是我出的,我原想陪妈妈去,可工作上走不开。不想偏偏就在国外发生了车祸!我要是不给妈妈报名,我要是陪她去,怎么会有这种事!我特别后悔!特别自责!都是我害了我妈呀!
    心理咨询师:我母亲也去世了,我很理解您失去母亲的痛苦,也能理解您的想法,要是不让母亲去国外旅行,就不会出事。可您的痛苦只是来自母亲去世吗?
    求助者:当然是啦,如果妈妈没有去世,我怎么会痛苦呢?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是您给母亲报名、出钱到国外旅行,造成了母亲的去世。
    求助者:对呀,我就是因为这个才内疚自责啊!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您给母亲报名、出钱造成她的去世,那您给哥哥姐姐、给同事,给任何一个人报名、出钱到国外旅行,都会造成他们的死亡。
    求助者:那不可能呀,他们要是注意点怎么会出事呢!
    心理咨询师:您说给母亲报名、出钱造成了母亲去世,可您又说给哥哥姐姐或其他人报名、出钱不会造成他们的死亡,您的话前后有些矛盾,您怎么解释呢?
    求助者:嗯,是没法解释。(沉默)我要是给100个人报名、出钱,肯定不会造成这100个人都死。我有点明白了,您的意思是说其实我报名、出钱不会造成妈妈的死?
    心理咨询师:对,不是母亲去世这件事造成了您的痛苦,而是您认为母亲去世是自己造成的才产生了痛苦,所以改变对母亲去世的想法就能减轻痛苦的情绪。
    求助者:我明白了,我感觉好多了,谢谢您!

    “您的母亲去世了……所以我很理解您现在的心情。”表明咨询师( )。多选

    A. 理解求助者的内心痛苦
    B. 使用了自我开放技术
    C. 表达了对求助者的同情
    D. 使用了内容表达技术

    答案:A,B,D
    解析:
    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影响性技术
    您的母亲去世了,这让您很痛苦。我的母亲去世时,我也曾经痛苦了很长时间(内容表达、自我开放),所以我很理解您现在的心情。考试中,共情的关键字就是【理解】

  • 第18题:

    求助者:我是家里的老二,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我跟父母的感情非常好,一直和他们住在一起……母亲去世后,姐姐每天都……
    心理咨询师:您刚才说,母亲去世后,为了让父亲吃的顺口,您姐姐每天到家里给父亲做饭;您每天晚上陪老人,直到他晚上入睡……实际上,如果不再有其他意外情况,老人有你们的精心照料,身体和精神能够慢慢恢复,而以我的观察,您现在是非常焦虑的,您的手一直在抖,双腿也不时颤抖。您愿意跟我说说您的情况吗?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没关系,那您看看关于您父亲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求助者:基本没有了,您觉得我和我姐姐的做法很好,我们就接着这样照顾父亲就是了。
    ……
    心理咨询师:今天的时间不多了,我想教您几个简单的放松方法,您回去后自己练一练,也能帮您父亲做做放松,不知道您愿不愿学?
    求助者:那太谢谢您了!
    (心理咨询师求助放松练习)
    心理咨询师:今天就到这儿。有什么问题咱们再联系。谢谢!
    求助者:谢谢您!您让我对心理咨询师有了新的认识,我回去再想想,是不是把我的情况也跟您说一说。

    多选: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要确保求助者了解()

    A.什么是心理咨询
    B.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
    C.心理咨询如何进行
    D.求助者的权利和义务

    答案:A,B,C,D
    解析:
    初诊接待中,不但是为了搜集整理材料进行诊断,同事也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开始。咨询师的主要工作不在于解决求助者的困扰,而在于提供一个让求助者释放压抑的空间。工作流程包括:1) 做好咨询前的准备工作,2) 使用礼貌的接待方式和礼貌的语言,3)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4) 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 5) 箱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6)向求助者说明心里咨询的性质(包括什么是心理咨询、如何进行,能解决哪些不能解决哪些问题等),7)向求助者说明其权利和义务;8)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

    参见: 三级技能(2017版) 2页 三级技能(2015版) 2页

  • 第19题:

    求助者:我是家里的老二,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我跟父母的感情非常好,一直和他们住在一起……母亲去世后,姐姐每天都……
    心理咨询师:您刚才说,母亲去世后,为了让父亲吃的顺口,您姐姐每天到家里给父亲做饭;您每天晚上陪老人,直到他晚上入睡……实际上,如果不再有其他意外情况,老人有你们的精心照料,身体和精神能够慢慢恢复,而以我的观察,您现在是非常焦虑的,您的手一直在抖,双腿也不时颤抖。您愿意跟我说说您的情况吗?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没关系,那您看看关于您父亲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求助者:基本没有了,您觉得我和我姐姐的做法很好,我们就接着这样照顾父亲就是了。
    ……
    心理咨询师:今天的时间不多了,我想教您几个简单的放松方法,您回去后自己练一练,也能帮您父亲做做放松,不知道您愿不愿学?
    求助者:那太谢谢您了!
    (心理咨询师求助放松练习)
    心理咨询师:今天就到这儿。有什么问题咱们再联系。谢谢!
    求助者:谢谢您!您让我对心理咨询师有了新的认识,我回去再想想,是不是把我的情况也跟您说一说。

    单选:咨询师运用上述技术可以达到的目的和作用包括()

    A.加强理解、促进沟通
    B.澄清求助者表达的模糊不清的观念问题
    C.对求助者问题作理论上的分析
    D.加强对求助者情绪、情感的理解

    答案:A
    解析:
    内容反应技术,也称为“释义 ”或“说明”,是指咨询师把求助者陈述的主要内容经过概括、综合与整理,用自己的话反馈给求助者,以达到加强理解、促进沟通的目的。

    参见: 三级技能(2015版) 100页 三级技能(2017版) 94页

  • 第20题:

    案例一(3):
    求助者:我是家里的老二,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我跟父母的感情非常好,一直和他们住在一起……母亲去世后,姐姐每天都……
    心理咨询师:您刚才说,母亲去世后,为了让父亲吃的顺口,您姐姐每天到家里给父亲做饭;您每天晚上陪老人,直到他晚上入睡……实际上,如果不再有其他意外情况,老人有你们的精心照料,身体和精神能够慢慢恢复,而以我的观察,您现在是非常焦虑的,您的手一直在抖,双腿也不时颤抖。您愿意跟我说说您的情况吗?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没关系,那您看看关于您父亲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求助者:基本没有了,您觉得我和我姐姐的做法很好,我们就接着这样照顾父亲就是了。
    ……
    心理咨询师:今天的时间不多了,我想教您几个简单的放松方法,您回去后自己练一练,也能帮您父亲做做放松,不知道您愿不愿学?
    求助者:那太谢谢您了!
    (心理咨询师教求助者放松练习)

    心理咨询师:今天就到这儿。有什么问题咱们再联系。谢谢!
    求助者:谢谢您!您让我对心理咨询师有了新的认识,我回去再想想,是不是把我的情况也跟您说一说。
    上一段

    心理咨询师在“您刚才说到,您母亲去世后……您愿意说说您的情况吗?”这段话中用到的技术是()。单选

    A. 解释
    B. 具体化
    C. 释义
    D. 感情反应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会谈法
    内容反应技术,也称为“释义 ”或“说明”,是指咨询师把求助者陈述的主要内容经过概括、综合与整理,用自己的话反馈给求助者,以达到加强理解、促进沟通的目的。咨询师在此处,也希望能够引导控制谈话的内容和方向。

  • 第21题:

    求助者:我是家里的老二,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我跟父母的感情非常好,一直和他们住在一起……母亲去世后,姐姐每天都……
    心理咨询师:您刚才说,母亲去世后,为了让父亲吃的顺口,您姐姐每天到家里给父亲做饭;您每天晚上陪老人,直到他晚上入睡……实际上,如果不再有其他意外情况,老人有你们的精心照料,身体和精神能够慢慢恢复,而以我的观察,您现在是非常焦虑的,您的手一直在抖,双腿也不时颤抖。您愿意跟我说说您的情况吗?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没关系,那您看看关于您父亲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求助者:基本没有了,您觉得我和我姐姐的做法很好,我们就接着这样照顾父亲就是了。
    ……
    心理咨询师:今天的时间不多了,我想教您几个简单的放松方法,您回去后自己练一练,也能帮您父亲做做放松,不知道您愿不愿学?
    求助者:那太谢谢您了!
    (心理咨询师求助放松练习)
    心理咨询师:今天就到这儿。有什么问题咱们再联系。谢谢!
    求助者:谢谢您!您让我对心理咨询师有了新的认识,我回去再想想,是不是把我的情况也跟您说一说。

    单选:心理咨询师在“您刚才说到,您母亲去世后……您愿意说说您的情况吗?”
    这段话中用到的技术是()。

    A.解释
    B.具体化
    C.释义
    D.感情反应

    答案:C
    解析:
    内容反应技术,也称为“释义 ”或“说明”,是指咨询师把求助者陈述的主要内容经过概括、综合与整理,用自己的话反馈给求助者,以达到加强理解、促进沟通的目的。咨询师在此处,也希望能够引导控制谈话的内容和方向。

    参见: 三级技能(2015版) 100页 三级技能(2017版) 94页

  • 第22题:

    求助者:我是家里的老二,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我跟父母的感情非常好,一直和他们住在一起……母亲去世后,姐姐每天都……
    心理咨询师:您刚才说,母亲去世后,为了让父亲吃的顺口,您姐姐每天到家里给父亲做饭;您每天晚上陪老人,直到他晚上入睡……实际上,如果不再有其他意外情况,老人有你们的精心照料,身体和精神能够慢慢恢复,而以我的观察,您现在是非常焦虑的,您的手一直在抖,双腿也不时颤抖。您愿意跟我说说您的情况吗?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没关系,那您看看关于您父亲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求助者:基本没有了,您觉得我和我姐姐的做法很好,我们就接着这样照顾父亲就是了。
    ……
    心理咨询师:今天的时间不多了,我想教您几个简单的放松方法,您回去后自己练一练,也能帮您父亲做做放松,不知道您愿不愿学?
    求助者:那太谢谢您了!
    (心理咨询师求助放松练习)
    心理咨询师:今天就到这儿。有什么问题咱们再联系。谢谢!
    求助者:谢谢您!您让我对心理咨询师有了新的认识,我回去再想想,是不是把我的情况也跟您说一说。

    单选:求助者在本段对话中出现的沉默,最有可能是()

    A.怀疑型
    B.茫然型
    C.思考型
    D.反抗型

    答案:A
    解析:
    求助者在此时只愿意在表面谈论其父亲的问题,不愿意深入探讨关于自己的问题(手抖,焦虑等),说明求助者并没有信任咨询师,此刻的沉默当属于怀疑性。拓展:怀疑型,不信任咨询师;茫然型,不知该说什么;情绪型,气愤、羞愧、恐惧;思考型,正在思考或回忆;内向型,不健谈;反抗型,根本不想咨询。可参见《思维宝图》121页

    参见: 三级技能(2015版) 155页 三级技能(2017版) 145页

  • 第23题:

    求助者:我是家里的老二,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我跟父母的感情非常好,一直和他们住在一起……母亲去世后,姐姐每天都……
    心理咨询师:您刚才说,母亲去世后,为了让父亲吃的顺口,您姐姐每天到家里给父亲做饭;您每天晚上陪老人,直到他晚上入睡……实际上,如果不再有其他意外情况,老人有你们的精心照料,身体和精神能够慢慢恢复,而以我的观察,您现在是非常焦虑的,您的手一直在抖,双腿也不时颤抖。您愿意跟我说说您的情况吗?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没关系,那您看看关于您父亲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求助者:基本没有了,您觉得我和我姐姐的做法很好,我们就接着这样照顾父亲就是了。
    ……
    心理咨询师:今天的时间不多了,我想教您几个简单的放松方法,您回去后自己练一练,也能帮您父亲做做放松,不知道您愿不愿学?
    求助者:那太谢谢您了!
    (心理咨询师求助放松练习)
    心理咨询师:今天就到这儿。有什么问题咱们再联系。谢谢!
    求助者:谢谢您!您让我对心理咨询师有了新的认识,我回去再想想,是不是把我的情况也跟您说一说。

    单选:本次咨询,确定会谈内容和范围所依据的参照点主要是( )。

    A.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B.心理咨询师观察发现的疑点
    C.上级咨询师下达的会谈目标
    D.心理咨询师根据经验提出的问题

    答案:A
    解析:
    确定会谈内容和范围所依据的参照点有四个:1) 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3)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的问题 ,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在此次会谈中,会谈的内容主要围绕求助者父亲相关的问题展开,内容也是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故选A。咨询师也观察到了疑点:求助者的焦虑和手抖,不过由于来访者不愿涉及,为进行下去,故不选B。

    参见: 三级技能(2015版) 5页 三级技能(2017版) 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