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 )是指个体对自身以及自身所具有的特征持积极的态度,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平常心面对自我现实。
A.自我提升
B.自我贬抑
C.自我接纳
D.自我否定
第2题:
第3题:
自我概念的组成中,个体对自身的社会人口特征以及社会名誉,地位的认可和感受,称为()。
A身体意象
B社会认同
C自我认同
D自尊
第4题:
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
第5题:
加强自我修养需要()。
第6题:
盖洛普优势定律指的是()。
第7题:
个体面对危机时,是出现功能失调还是非适应反应,是表现为自我平衡状态还是抗逆力状态,取决于()。
第8题:
第9题:
找到别人的长处,然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找到自己的长处,然后再放大自己的长处。
找到自己的短处,克服并改正。
找到别人的短处,以凸显自己的长处
第10题:
一个人现实的自我和自我概念完全一致
一个人不能较为准确地感知自身的体验
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自身的经验或体验
取决于个体对自我的积极概念
以上都不对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身体意象
社会认同
自我认同
自尊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个体对自身以及自身的特征所持有的一种积极态度称之为?
第16题:
()是指个体对自身以及自身所具有的特征持积极的态度,正确地对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平常心面对自我现实。
第17题:
作为自我概念的组成部分,个体对自身外形和特征的感受,称为()。
第18题:
教师心理健康是指教师对自我持肯定的态度,能明确认识自己的潜能、长处和缺点,并发展自我。
第19题:
人对自身以及对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是人格结构中的()。
第20题:
第21题:
自我提升
自我贬抑
自我接纳
自我排斥
第22题:
第23题:
努力提高文化素养,勤读书、读好书
以知识拓展视野、开阔心胸、陶冶情操
积极进行自我矫正,时常反省自身
学习他人的优点和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