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要使句子连贯流畅,就必须使用结构整齐的句子。
第2题:
认知理论中的语义分析技术就是把主语位置的“我”换成“我”有关的更为具体的事件和行为,其余的位置可以不变换。
第3题:
根据语义分析技术,要使一个包含“我”的句子有意义,必须做到()。
第4题:
“我看了电影《孙中山》”和“电影《孙中山》我看了”两个句子的语义框架相同。
第5题:
“我吃饱了饭”可以说“我吃了饭,我饱了”,但“我吃光了饭”却不能说成“我吃了饭,我光了”,原因是“饱”和“光”的()。
第6题:
句子“我吃光了盘子里的菜。”中的补语“光”从语义上指向()。
第7题:
对
错
第8题:
表语位置上不能使用“我”
谓语位置上不能使用系动词
表语位置上的词须能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价
把“我”换成与“我”有关的具体行为和事件
第9题: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施事“我”
动词“吃”
名词“盘子”
受事“盘子里的菜”
第13题:
运用八种格关系组成一个句子的语义关系结构,这些格都是必须的。
第14题:
心理咨询师引导求助者按照合理的思维逻辑完成句子扩充练习,这种技术是()
第15题:
根据宾语的语义性质,句子“我看见一座座高山”的宾语是受事宾语。
第16题:
对句子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和纠正深层错误观念,该心理干预技术称为()
第17题:
句子“我吃饱了。”中的补语“饱”从语义上指向()。
第18题:
对
错
第19题:
语言分析技术
语义分析技术
认知矫正技术
信念矫正技术
第20题:
第21题:
语义指向不同
语义角色不同
句子成分不同
句子结构不同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施事“我”
动词“吃”
名词“盘子”
受事“盘子里的菜
第24题:
对
错